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GenBank中绵羊催乳素受体(PRLR)基因序列(AF041257.1)设计1对引物,以乐至黑山羊脑垂体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技术对乐至黑山羊PRLR基因cDNA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扩增出的乐至黑山羊PRLR基因cDNA序列长为1743bp,编码581个氨基酸.乐至黑山羊与绵羊、牦牛、欧洲牛、野猪和人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8.34%、94.67%、94.27%、77.48%、74.33%.以核苷酸序列构建分子进化树,乐至黑山羊先与绵羊聚为一类,再与欧洲牛和牦牛聚为一类,而后与野猪聚为一类,最后与人聚为一类.  相似文献   

2.
分别提取处于同一发情周期的5只低繁藏山羊和5只高繁金堂黑山羊的卵巢、垂体的总RNA,并通过RT-PCR技术对INHA、INHBA基因cDNA进行克隆、序列分析,以Real-time PCR技术对其进行组织表达研究.结果表明:藏山羊和金堂黑山羊INHA基因编码区均长1083bp,编码360个氨基酸,两品种基因编码区有7处碱基不同,并导致3处氨基酸的差异;INHBA基因编码区均长1278bp,编码425个氨基酸,两品种基因编码区有4处碱基不同,并导致1处氨基酸的差异.藏山羊INHA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与金堂黑山羊、绵羊、牛、野猪、小鼠、褐家鼠、人的同源性分别为:99.4%、98.9%、95.8%、88.6%、81.0%、79.5%和84.8%;藏山羊INHBA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与金堂黑山羊、绵羊、牛、野猪、小鼠、褐家鼠、人的同源性分别为:99.7%、99.4%、98.1%、91.7%、88.0%、88.5%和91.2%.INHA和INHBA基因mRNA在两个山羊品种的卵巢、垂体中均有表达,但两品种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INHA和INHBA基因在动物进化中比较保守,与山羊多羔性状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对单胎藏山羊和多胎金堂黑山羊Apaf-3基因cDNA克隆、序列分析及组织表达特性研究.采集5只多胎金堂黑山羊和5只单胎藏山羊在发情期的卵巢、垂体等组织样,进行Apaf-3基因的cDNA克隆、序列分析,并采用定量PCR技术对其mRNA进行组织表达量研究.结果,克隆出山羊Apaf-3基因长度为1731bp编码区全长为1245bp,编码414个氨基酸.Apaf-3基因在两种山羊中序列相同,且在5种组织中的表达均无差异.同源性分析表明凋亡基因Apaf-3在动物的进化中保守性低,与山羊多羔性状的相关性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以多胎的金堂黑山羊和单胎的藏山羊为研究对象,通过RT-PCR技术,对金堂黑山羊和藏山羊FSHβ、LHβ、FSHR和LHR基因进行克隆,采用Real-time PCR技术测定FSHR和LHR基因在发情前期母羊卵巢中的表达量,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中FSH和LH的浓度.结果表明:金堂黑山羊和藏山羊FSHβ、LHβ、FSHR和LHR基因的CDS区长度分别为390bp、426bp、2088bp、2103bp,同源性分别为99.74%、100%、99.95%、99.57%;发情前期两山羊品种之间卵巢FSHR和LHR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血浆中FSH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LH的浓度差异显著(P<0.05).提示FSHβ和LHR基因序列及血浆中LH浓度在两个品种间的差异可能是品种间产羔数性状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根据猪MyoG基因的部分序列和绵羊MyoG mRNA设计引物,以成都麻羊、金堂黑山羊、白玉黑山羊和高原型藏山羊基因组为模板,应用PCR技术克隆测定MyoG基因序列.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成都麻羊MyoG基因长1957bp,由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组成,其中外显子Ⅰ、Ⅱ、Ⅲ的大小分别为398bp、82bp、122bp.内含子Ⅰ和内含子Ⅱ的大小分别为765bp和589bp.成都麻羊MyoG基因序列与金堂黑山羊、白玉黑山羊和高原型藏山羊的MyoG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同源性分别为99.9%、99.7%和99.3%,而它们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都为100%.这为进一步研究成都麻羊MyoG基因的表达、生物学活性和应用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金堂黑山羊血液蛋白遗传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研究了金堂黑山羊血液运铁蛋白(Tf)、后白蛋白(Pa)及白蛋白(Alb)三个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并计算了金堂黑山羊与成都麻羊、湘东黑山羊等七个山羊群体的欧氏遗传距离。结果表明:金堂黑山羊群体中Tf和Pa两个基因座均表现出多态性、Alb基因座呈单态;Tf和Pa两个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金堂黑山羊群体内的基因一致度高、基因多样度低、平均等位基因有效数少,是宝贵的山羊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7.
利用山羊Sry基因设计引物,PCR扩增获得阿勒泰羊、藏系欧拉羊、藏系贾洛羊包含Sry基因整个编码区的雄性特异性片段.经测序及人工校对、剪切获得Sry基因编码区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三个类群羊Sry基因序列完全相同,且与其他品种羊具有高度的同源性:阿勒泰羊、藏系贾洛羊、藏系欧拉羊与普通绵羊、盘羊及摩弗伦羊具有相同的Sry基因序列,亲缘关系最近,其次是赤羊,最远是大角羊.这说明,这三个类群羊可能是由中国盘羊经当地居民长期人工选育而成的地方性品种(系).  相似文献   

8.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绵羊(兰州大尾羊)AdipoR2基因及其所对应蛋白质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AdipoR2基因全长1 809 bp,编码386个氨基酸多肽蛋白.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与山羊最高,分别为99.1%和99%,非洲爪蟾最低,分别为68.2%和78.5%.兰州大尾羊AdipoR2编码蛋白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23.06%,β-片状占27.72%,无规则卷曲占49.22%.ADIPOR2蛋白为跨膜蛋白,N-端位于胞内,C-端位于胞外,由7个跨膜结构域组成.分析表明,绵羊AdipoR2基因由7个外显子和6个内含子组成,核苷酸序列变异以转换为主,转换/颠换比值为2.072.不同物种间绵羊与山羊AdipoR2核苷酸序列间变异最小(0.9%).系统发育分析表明,绵羊与山羊也首先聚为一类,推测绵羊与山羊的分歧时间大约在0.225百万年前.这些结果为进一步分析绵羊脂联素受体2(AdipoR2)基因功能及其所介导的脂联素功能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采用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FLP)标记,研究成都麻羊与金堂黑山羊、乐至黑山羊、合江黑山羊、江安黑山羊、营山黑山羊、嘉陵黑山羊和白玉黑山羊等8个山羊品种(群体),共261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选用8对引物组合共获得174个标记,其中80个为多态性标记,标记多态频率为16.55%~38.62%,平均每对引物获得21.75条带.根据AFLP分析结果,用Shannon多样性指数公式计算获得,供试8个山羊品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在0.0888~0.2289之间.其中营山黑山羊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大(0.2289),嘉陵黑山羊次之(0.2119).白玉黑山羊最小(0.0888)、其余山羊品种(群体)介于其间.用Rogers遗传距离公式分析获得8个山羊品种(群体)间的遗传距离(DR)。根据DR值,采用Mega3.0软件以UPGMA法构建遗传系统树状图,聚类结果聚为三个大类,营山黑山羊和嘉陵黑山羊聚为一类,合江黑山羊和江安黑山羊为一类,这两类聚为一大类;成都麻羊和金堂黑山羊聚为一类后。再与乐至黑山羊聚为一大类;这两大类相聚后,再与单独为一大类的白玉黑山羊聚在一起.聚类结果与品种(群体)来源和生态地理分布相一致.AFLP标记很好的反映供试山羊品种(群体)的遗传差异和亲缘关系,是研究山羊遗传多样性一种理想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0.
对高繁金堂黑山羊和低繁藏山羊ZP3基因cDNA进行克隆、序列分析,并采用Real-time PCR技术对其在发情前期母羊卵巢组织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山羊ZP3基因编码区全长为1269bp,共编码422个氨基酸,两品种间有2处碱基差异,但未导致氨基酸的差异.山羊的ZP3基因在卵巢表达量高,与其他组织差异极显著(P<0.01),但两个品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ZP3基因主要在卵巢中表达,但可能不是影响山羊多羔性状的主基因.  相似文献   

11.
利用RT-PCR、T-A克隆技术获得了藏绵羊H-FABP基因, 并对克隆序列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 藏绵羊H-FABP编码基因全长402bp, 编码133个氨基酸. 将藏绵羊H-FABP基因及氨基酸序列分别与Gene Bank中公布的山羊、水牛、家牛、野牦牛、猪、马、狗7种动物进行序列一致率比对, 结果显示, 藏绵羊与所选的7种动物的H-FABP基因序列一致率在90.8%~99.5%之间, H-FABP氨基酸序列一致率在93.2%~100%之间. 其中, 藏绵羊与藏山羊H-FABP基因存在2个位点核苷酸差异:114位碱基位点A→G和第129位碱基位点T→C, 但两个位点的核苷酸差异均为同义密码子, 藏绵羊与山羊H-FABP氨基酸无差异.  相似文献   

12.
采用mtDNA多态性标记对成都麻羊与四川各地黑山羊品种(群体)D-loop序列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山羊品种(群体)mtDNA片段长度为16kb左右,mtDNA D-loop片段长度为1210~1212bp,共检测到10种单倍型,群体间共有多态座位83个,单一多态座位23个,简约信息座位24个,平均核苷酸歧异度为0.001510,D-loop序列多态性较贫乏.经聚类,成都麻羊与四川各地黑山羊品种(群体)分为两大类,成都麻羊首先与金堂黑山羊(D=0.203)聚在一起后,再依次与乐至黑山羊(D=0.223)、建昌黑山羊(D=0.477)、白玉黑山羊(D=0.593)形成一大类;合江黑山羊与江安黑山羊(D=0.231)先聚在一起后,再与自贡黑山羊(D=0.337)聚为1类,营山黑山羊与嘉陵黑山羊(D=0.242)聚为1类,2类形成另一大类.最后两个大类聚在一起.聚类结果与供试山羊品种(群体)来源和生态地理分布相一致.  相似文献   

13.
采用RAPD方法分析了藏山羊、安哥拉山羊、建昌黑山羊的巴普类群,得到清晰且多态性丰富的条带,其扩增条带总数共40条,其中22条有多态,多态频率为55.0%.对3个山羊品种(类群)的基因组DNA进行多态性和亲缘关系研究,结果表明:3个山羊品种(类群)间的多态性大于品种(类群)内的多态性,藏山羊与安哥拉山羊之间亲缘关系较近,巴普类群与安哥拉山羊之间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藏绵羊角蛋白相关蛋白(KAP3.2)基因结构与功能,揭示该基因的组织特异性表达规律.以藏绵羊为研究对象,分别提取藏绵羊心、肝、脾、肾及皮肤组织中总RNA,并以此为模板,通过RT-PCR技术对藏绵羊KAP3.2基因的c DNA进行克隆、序列分析;利用Real-time PCR技术进行组织表达研究.结果表明:藏绵羊KAP3.2基因编码区全长297bp,编码98个氨基酸;藏绵羊与普通绵羊、山羊、藏羚羊、草原鼠、家鼠、人的相应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9%、97%、96%、79%、75%、73%;藏绵羊KAP3.2基因在皮肤中高表达,而在其它组织中相对表达量较低,说明该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生态地理比较方法研究金堂黑山羊与白玉黑山羊的生态特征,结果表明,金堂黑山羊与白玉黑山羊在生态地理条件、饲养管理、外貌特征和生长性能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金堂黑山羊的产肉性能高,繁殖性能好,是一个优良的地方肉用山羊品种.白玉黑山羊产绒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6.
克隆山羊Krüppel样因子17基因(KLF17)的c DNA序列,并检测其组织表达水平,为KLF17基因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随机选取2~3周岁的健康简州大耳羊和藏山羊羯羊各4只,屠宰采集山羊不同组织样品(心、肝、脾、肺、肾、肌肉和皮下脂肪),提取组织总RNA,利用RT-PCR法克隆山羊KLF17基因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法检测KLF17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克隆得到山羊KLF17基因c DNA序列1 450 bp,包含CDS区全长858 bp,5'UTR序列12 bp,5'UTR序列580 bp,编码285个氨基酸残基.其CDS区与牛、绵羊相比在5'端少99 bp,而在531位多出361 bp,这导致其编码区在858位提前终止.山羊蛋白序列较牛、绵羊少113个氨基酸残基.组织表达结果显示,KLF17基因在藏山羊肺中具有最高的表达水平,而在简州大耳羊皮下脂肪中具有最高的表达水平.两种山羊均在背最长肌中具有最低的KLF17表达量.这些结果表明KLF17可能在山羊脂质代谢过程中具有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选用10个SSR标记,经PCR扩增、9%非变性聚丙烯酰胺电泳和银染法显色,对高原型藏山羊、山谷型藏山羊进行遗传多态性研究,并以白玉黑山羊、建昌黑山羊、美姑山羊和新疆山羊作对照.结果表明,10个SSR标记在高原型藏山羊、山谷型藏山羊、白玉黑山羊、建昌黑山羊、美姑山羊和新疆山羊群体的平均H、PIC、Ne分别为0.673/0.631/4.3、0.680/0.649/4.7、0.777/0.660/4.3、0.797/0.716/5.1、0.793/0.561/3.2和0.680/0.629/4.6.高原型藏山羊与山谷型藏山羊(D=0.063)聚为1类;建昌黑山羊和美姑山羊(D=0.026)聚为1类后,再与白玉黑山羊聚为1类;最后两类与新疆山羊聚为1大类,与各群体的来源和生态地理分布一致.  相似文献   

18.
采用羔羊哺乳前、后体重差法,测定四川各地黑山羊品种(群体)哺乳母羊的产乳量,用常规方法测定乳的常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产乳量(kg)范围为23.28±0.71~101.67±4.93,以金堂黑山羊(101.67±4.93)和乐至黑山羊(85.76±3.36)最高,营山黑山羊(23.28±0.71)、建昌黑山羊(36.60±2.65)和嘉陵黑山羊(40.11±1.02)最低,江安黑山羊(62.15±3.25)和自贡黑山羊(54.32±6.64)居中,金堂黑山羊和乐至黑山羊产乳量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两者与其他品种(群体)比较,差异均极显著(P<0.01).在乳的常规营养成分中,乳蛋白含量(g/L)范围41.36~46.37,以金堂黑山羊(46.37)最高,营山黑山羊(41.36)最低,差异显著(P<0.05);乳糖含量(g/L)范围为44.00~47.30,以金堂黑山羊(47.30)最高,建昌黑山羊(44.00)最低,差异不显著(P>0.05);乳脂含量(g/L)范围为55.45~60.52,以自贡黑山羊(60.52)最高,白玉黑山羊(55.45)最低,差异显著(P<0.01).羔羊哺乳期公母平均日增重(g)范围73.50~174.42,以乐至黑山羊(174.42)和金堂黑山羊(167.75)最高,建昌黑山羊(73.50)、嘉陵黑山羊(94.59)和营山黑山羊(96.00)最低,自贡黑山羊(149.59)和江安黑山羊(127.67)居中.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藏系绵羊贾洛类群的起源、进化和遗传多样性,通过对贾洛类群、阿勒泰羊、新疆细毛羊三个群体51只绵羊的线粒体DNA D-LOOP区全序列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51条序列长度范围为1032-1331bp,以1181bp为主(含4个75bp重复序列),A%+T%含量大于G%+C%含量,贾洛类群与阿勒泰羊亲缘关系较近,三个绵羊群体有3个独立的母系起源,没有发现羱羊对臧系绵羊贾洛类群、阿勒泰羊、新疆细毛羊起源有贡献的证据.  相似文献   

20.
以催乳素受体基因(PRLR)作为绵羊繁殖性状的候选基因,运用PCR-SSCP方法对PRLR外显子10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对其多态性与绵羊部分繁殖性状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PRLR外显子10的2个基因片段存在PCR-SSCP多态,PRLR1扩增片段存在3种基因型,PRLR2扩增片段存在4种基因型;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显示,中国美利奴羊群体在2个位点都处于平衡状态;CE和DD基因型中国美利奴羊产羔数均值比CD和DE型多0.31只(P<0.05);AA基因型中国美利奴羊初生重均值比BB型重0.66 kg(P<0.05);DE基因型中国美利奴羊3月龄重均值比CD型重2.42 kg(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