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硫铁化物的氧化放热被认为是引起含硫油品储罐火灾与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储罐内壁铁的主要腐蚀产物Fe2O3、Fe3O4、Fe(OH)3与H2S气体反应可以生成不同形式的硫铁化物,同时H2S气体溶解在水中生成的氢硫酸与内壁铁也可以生成硫铁化物.考察了不同方式生成的硫铁化物的氧化倾向性,并对其硫化产物进行了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Fe2O3、Fe3O4生成的硫铁化物氧化倾向性较高,结构的不同可能是造成其自燃性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含硫油品储罐腐蚀产物自然氧化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研究含硫油品储罐硫腐蚀产物FeS自然氧化倾向性,自建实验台模拟储罐FeS的生成及其自然氧化倾向性,同步热分析仪对FeS进行了热质量实验,通过TG曲线和DSC曲线分析了FeS粒径对其氧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Fe3O4、Fe2O3、Fe(OH)3及其混合物经硫化所得FeS具有很强的自然氧化活性,Fe3O4硫化物的氧化速度最快,Fe2O3次之,混合物和Fe(OH)3较慢,温升速率分别达到0.64、0.45、0.34和0.11℃/s;TG曲线经历了质量增加和质量迅速损失的过程,DSC曲线上有明显的放热峰;粒径对FeS氧化性有明显影响,粒径越小,TG曲线向低温方向移动,氧化起始温度和氧化终止温度越低,DSC曲线上放热峰峰值温度越低.  相似文献   

3.
硫铁化物自燃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罐内壁铁的腐蚀产物之一Fe2O3与湿H2S发生反应生成不同形式的硫铁化物,硫铁化物的氧化放热是引起含硫油品储罐着火的主要原因。研究了在75℃条件下,硫化时间对Fe2O3硫化产物的生成及其自燃性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对硫化时间为6h、3d.6d以及17d条件下生成的硫铁化物成分进行了鉴定,并对3d和6d条件下的硫铁化物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高温条件下,随着硫化时间的延长,有更多的FeS2和Fe3S4生成,并且Fe3S4不断向FeS2转化,自燃性增强,对储罐安全运行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4.
基于模型化合物,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物质、硫化程度、温度和风速4个因素的不同水平及其交互作用对含硫油品储罐自燃事故的影响.结果表明:物质因素对此类事故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风速,而物质和温度的交互作用影响最小.通过物质因素水平趋势分析可知,就物质因素而言Fe2O3的影响最大,而Fe(OH)3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5.
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库区两种大型立式钢制圆柱形储罐进行地震动响应分析,基于易损性理论通过验算点法(JC)计算分析储罐在不同地震烈度下的失效概率.结果表明,随着地震烈度的增大,储罐的失效概率逐渐增大,5×104 m3储罐的抗震性能要好于2×104 m3储罐;对2×104 m3、5×104 m3储罐的易损性起主要作用的失效模式分别是抗失稳和抗提离.采用多个失效模式对储罐进行地震可靠性研究更有科学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储罐对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以大连保税区油库10×104m3原油储罐的强夯地基处理工程为实例,阐述了强夯法的加固原理和施工工艺,探讨了原油储罐对地基处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软土地区储罐群地基沉降的三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软土地区修建储罐群的过程中,不均匀沉降成为工程的主要控制因素之一.由于沉降问题受到储罐间距、孔隙水压力变化等动态因素的影响,使得问题的解决趋于复杂.运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三维非线性有限差分模型,综合各种变化因素的影响,研究软土地区不同净距的储罐群地基的变形及应力分布,模拟分析不同净距对储罐沉降和沉降差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考虑地基土附加应力和超孔隙水压力共同作用时,储罐净距为0.6D(D为储罐直径)左右时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8.
考虑储罐充装过程中储罐内空间电荷密度随填充时间的变化特性,建立了充装过程中立式柱形储罐内静电电势的动态分布计算模型.对比模型计算结果与文献中的实验测量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将该模型用于分析无输入管道、采用中间鹤管输入、采用底部管道输入3种情况下储罐内空间电势的动态分布规律,发现:3种情况下储罐内的空间最大电势、液面最大电势均随油品填充率先增加后降低;底部输入管道对储罐内静电电势分布的影响较小,中间输入鹤管可以显著降低储罐内的静电电势;采用中间鹤管输入时,保持油品流量恒定,空间电势最大值随鹤管直径增大而减小,流速恒定时空间电势最大值则随鹤管直径增大而增大.研究结果能够为储罐充装过程中输送条件、输送参数的选取提供指导,以降低充装过程中的静电风险.  相似文献   

9.
吴强  司海玉 《科技咨询导报》2013,(9):244-244,246
以往制作的储罐浮顶,单盘形式的较多.青岛丽东芳烃项目中的100000 m3储罐和储罐的双盘浮顶均为我公司首次施工.浮顶全部附件为现场制作,仅浮顶人孔就多达74个、支柱186个、共分6个环形仓、74个船舱.  相似文献   

10.
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制备Fe掺杂In2O3基稀磁半导体(DMS)薄膜.通过XRD、XPS和XANES分析,确定Fe掺杂In2O3薄膜中没有出现Fe团簇以及Fe的氧化物第二相,Fe元素是以Fe2+和Fe3+的形式共同存在.通过输运特性ρ-T和HALL分析确定Fe掺杂In2O3薄膜的载流子浓度约4×1018cm-3,且Fe的掺杂并未改变In2O3的半导体属性.SQUID磁性测试显示Fe掺杂In2O3样品具有明显的室温铁磁性,铁磁性可以由束缚磁极子模型或双交换机制来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