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青春双歧杆菌和乳链球菌混合发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人体有益的肠道菌(青春双歧杆菌BA菌株和乳链球菌SL菌株)的双菌混合发酵进行了研究,选择了双菌混合发酵的最佳碳源,发酵周期,以及混合发酵的两种菌接种量的比例,在常温下保存300d,活菌体在1×106个/mL左右.并采用双菌混合发酵产物对小鼠进行了急性毒性测定,观察其对小鼠免疫器官重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耐氧青春与婴儿双歧杆菌共同发酵营养需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健康人体的青春,婴儿双歧杆菌耐氧驯化后进行共同发酵工业性试验,获得多菌种活菌制剂。在两种菌生长所需大量元素及微量物质调查基础上研制出发酵培养基上,使之戏具有良好的口感又能促使两株菌共同生长。  相似文献   

3.
南瓜双歧发酵乳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鲜牛乳、南瓜粉为主要原料,辅以一定的辅料,进行乳酸发酵,采用正交实验选择最佳配方。结果表明:以鲜乳为原料,加入1%南瓜粉,接种3%的发酵茵种(Lb:St=1:1)和1.5%的双歧杆菌菌种,在43℃恒温条件下发酵2~3h,再置于8℃的冰箱中后发酵冷藏10~12h,所得双歧发酵乳组织均匀,口感细腻,酸甜适度,具有南瓜特有的滋味和芳香,特别适宜于糖尿病患者食用。  相似文献   

4.
以枯草芽孢杆菌T1001为出发菌株,经硫酸二乙酯(DES)诱变处理,定向选育出具腺嘌呤缺陷(Ade^-)、蛋氨酸亚砜抗性(MSO^r)、8.氮鸟嘌呤抗性(8-AG^r)等遗传标记的目的突变株TA208.通过正交试验对TA208菌株进行发酵培养基的优化,同时对发酵温度、pH和装液量等条件进行了研究。在最佳条件下,该菌株能积累鸟苷最高可达25.0g/L。  相似文献   

5.
双歧杆菌生长特性及发酵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液体牛乳培养基培养法,测定了双歧杆菌的生长,产酸和PH变化,其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5%,培养温度39℃、庶糖添加量5%。此外,对利用双歧杆菌制做双歧杆菌酸奶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确定了采用两次接种发酵法生产凝固型酸奶的工艺参数,产品风味与传统酸奶一奶,双歧杆菌活菌数达到7.0*10^9个/ml左右。  相似文献   

6.
酸菜发酵的乳酸菌筛选及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市售酸菜中分离出一株适合工业化生产的酸菜发酵菌株,通过鉴定为乳酸杆菌属,代时为2.3小时,其发酵产酸时间在28℃时为8小时达到PH4.1。工业化发酵生产时为22℃发酵10天,产品发酵结束。  相似文献   

7.
以鸭脯肉作为原料,以感官评分和pH值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菌株及发酵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为红曲霉菌和酿酒酵母菌的质量配比1:1、接种量0.06%、发酵时间8 h、发酵温度28℃。通过质构分析可知,鸭肉发酵产品比未发酵产品具有硬度低、胶着性高,咀嚼性稍高,黏性高、弹性低等特点,口感品质更好。  相似文献   

8.
以枯草芽孢杆菌为生产菌株,在蔗渣发酵培养基的基础上,采用一次回归正交试验,对腐植酸发酵过程中接种量、通气量(搅拌次数)、温度及时间4个因素对腐植酸产量的影响情况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发酵时间的影响最为显著;所得到的回归方程有效且可信度高,回归方程为:y=4.6844+0.03251+0.0208A-0.041 9θ+0.202 5D,其中发酵时间、接种量和通气量与腐植酸产量呈正相关、与温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实验研究了应用双歧杆菌发酵梨汁,结果表明:分离到的双歧杆菌加入梨汁中37℃发酵16~18h,活菌数增到10~9cfu·mL~(-1),发酵梨汁在4~5℃下保存5~7d后,活菌仍保持10~7cfu·mL~(-1)以上,并趋于稳定,可制成新型的保健饮料。  相似文献   

10.
乳酸生产菌的选育及发酵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分离到的一株德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delbruckii) 1-1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硫酸二乙酯、亚硝酸钠等诱变剂处理,筛选出一株产乳酸较高的突变株ZL-513,乳酸钙产量由5.8%提高至9.4%。以正交试验为基础对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采用优化后的培养基发酵 3 d,残糖降至 0.1%以下,乳酸钙产量达 15%。比优化前产酸提高 60%,缩短发酵周期 1d。以质量分数 8%~15%的玉米粉为原料进行发酵,乳酸钙产量分别为10%~18.5%。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以薏苡仁为主要原料,分别制作双歧杆菌制剂与乳酸菌发酵剂,同时接种混菌发酵生产薏苡仁双歧杆菌酸孔的工艺。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以啤酒酵母为原料,以双歧杆菌为菌种,研制双歧酵母食品的方法及控制因素,运用该法生产的小试产品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而且通过对啤酒酵母的综合利用也可减少对水体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3.
异麦芽寡糖对双岐杆菌增殖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异麦芽寡糖对双岐杆菌的增殖作用及p H、接种量等因素对双岐杆菌生长繁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在基础培养液中添加05 % ~06 % 异麦芽寡糖, 对双岐杆菌具有较显著的促进增殖作用, 在基质p H40 以下, 双岐杆菌受到明显抑制并逐渐被自身产生的酸杀死; 双岐杆菌的菌种培养液用p H 回调法至p H60 ~70 , 菌种低温 (4 ℃) 下保藏期从7 d 延至20 d  相似文献   

14.
双歧杆菌是人体肠道内正常的菌群之一,对人体具有许多有益的生理功能(应设法通过多种渠道来增加体内该菌的含量).从双歧杆菌在人体内的生理功能、双歧杆菌的分离、培养、鉴定和驯化、生产工艺及关键控制点三个方面介绍双歧杆菌保健饮料的生产.  相似文献   

15.
双歧杆菌微胶囊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海藻酸钠/壳聚糖为壁材,用表面交联法将活性双歧杆菌微胶囊化,并观察了微胶囊的耐胃酸性、常温贮存稳定性和低温贮存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青春双歧杆菌和乳链球菌混合培养的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青春双歧杆菌和乳链球菌混合培养的生长动力学模型。培养基中作为碳源的葡萄糖对双菌生长有重要作用,以葡萄糖为速率控制底物,且根据这两菌对底物的竞争关系和代谢产物可以互相利用,互相促进生长的共生关系,从而异出其动力学方程,并进行参数估计和模型预测。  相似文献   

17.
一株茶树内生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及抗菌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茶树内生真菌芒果球座菌(Guignardia mangiferae)的菌落表面分离获得1株放线菌菌株BF-01,通过形态学观察和16S rDNA序列分析及抗菌活性测定,初步鉴定该菌株为卡伍尔链霉菌(Streptomycescavourensis).对其代谢产物进行了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发现该菌发酵产物对除1株木霉外的7株茶树内生真菌及6株植物病原真菌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发酵液氯仿萃取物对供试的5种病原细菌、1种白假丝酵母菌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对2种植物病原真菌的孢子萌发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表明菌株BF-01及其代谢产物具有广谱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8.
用原生质体融合法优化啤酒酵母的凝絮性和发酵性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发酵度较高、凝絮性较差的啤酒酵母菌株H38的原生质体为受体,以凝絮性较强、发酵度较低的啤酒酵母菌株N1热灭活的原生质体为供体进行融合.用正交试验法分别优化两亲株的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条件以及原生质体融合的条件.用制霉菌素抗性为遗传标记选择融合子.融合子初筛时以凝絮性为指标,复筛时以发酵度和发酵液中的主要风味物质的含量为指标.对得到的融合子进行了异核体和遗传稳定性的检验,结果得到两株凝絮性以及发酵特性较好的菌株HN31和HN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