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比较观察了在新生期腹腔内注射不同剂量谷氨酸单钠后,成年大鼠16个脑区的神经元损伤程度。发现大多数脑区的神经元显著减少,但有的脑区对谷氨酸单钠的神经毒性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比较观察了在新生期腹腔内注射不同剂量谷氨酸单钠后,成年大鼠16个脑区的神经元损伤程度.发现大多数脑区的神经元显著减少,但有的脑区对谷氨酸单钠的神经毒性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正常状态下黑线仓鼠脑内前脑皮层、海马和下丘脑区c-fos的基础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ABC)检测c-fos蛋白在黑线仓前脑皮层、海马和下丘脑区的表达,以昆明品系小鼠为对照,建立足底电击急性应激小鼠模型。结果:正常生活状态下黑线仓鼠脑内前脑皮层、海马和下丘脑区c-fos蛋白广泛表达;其中海马CA1和CA3区c-fos阳性神经元相对数量较少,海马DG区、前脑皮层和下丘脑区c-fos阳性神经元相对数量较多;与正常小鼠相比,前脑皮层c-fos阳性神经元显著增多(P〈0.01)。应激小鼠各脑区c-fos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多,与正常小鼠比较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P〈0.01)。各脑区c-fos阳性神经元平均目标灰度值结果类似。结论:正常状态下黑线仓鼠脑内c-fos蛋白的表达可能与动物的行为活动和内分泌、空间认知功能以及复杂运动的调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长期使用L-精氨酸(L-NNA)和谷氨酸单氨钠(MSG)后高血压大鼠血浆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 II, ANG II)的变化.方法建模后每日腹腔注射L-NNA和MSG,于7、30、70 d用放免法测定大鼠血浆ANG II的质量浓度.结果(1)高血压组各时期的血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注射L-NNA组的血压在7 d与高血压组无明显差异,但30、70 d显著增高(P<0.05);注射MSG组的血压显著低于高血压组和注射L-NNA组,但仍未恢复至正常水平.(2)对照组大鼠各时期血浆ANG II的质量浓度介于(162.6±49.1)与(181.5±37.8) μg/L之间,高血压组大鼠血浆ANG II的质量浓度均高于对照组,7 d时无差异,但30、70 d差异显著(P<0.05);注射L-NNA后,ANG II的质量浓度升高明显,其中30、70 d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注射MSG组大鼠血浆ANG II的质量浓度明显降低(P<0.05),但仍然高于对照组和高血压组(P<0.05).结论一氧化氮可有效的减少外周组织ANG的分泌,其降压作用可能通过有效的降低血液中ANG的质量浓度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五指毛桃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遗传物质损伤的拮抗效应.方法 30只SPF级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五指毛桃高(20g/kg)、中(10g/kg)、低(5g/kg)3个抗突变组.抗突变组用五指毛桃水提液灌胃,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灌以等量生理盐水,1次/d,连续15d.于第14 d,除阴性对照组外,各组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40mg/kg,24h后重复注射一次.用微核试验,检测五指毛桃水提液对环磷酰胺诱发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和睾丸生精细胞微核发生率的影响.结果抗突变组的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和睾丸生精细胞微核率均明显降低,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随着五指毛桃液浓度的增高,微核率逐渐降低.结论五指毛桃可以拮抗环磷酰胺诱发的小鼠遗传物质损伤,提示五指毛桃有一定的抗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长期使用外源性一氧化氮(NO)抑制剂Nw-硝基-L-精氨酸(L-NNA)和促进剂谷氨酸单氨钠(MSG)后高血压大鼠心室壁厚度和心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质量分数的变化。方法:双肾双夹法建立高血压大鼠模型,分别用NO抑制剂和促进剂腹腔注射进行干预,用测微尺测量大鼠心室壁的厚度,放免法测定心肌ANG Ⅱ的质量分数。结果:(1)各组大鼠心室壁厚度的变化:高血压组大鼠30、70d较对照组增厚(P<O.05);注射L-NNA组左室壁增厚明显,在30、70d较对照组和高血压组差异明显(P<O.05);而注射MSG组左室壁较注射L-NNA组薄,但仍厚于对照组(P<O.05)。(2)心肌ANG Ⅱ的质量分数:高血压组大鼠心肌ANG Ⅱ的质量分数逐渐升高,均较对照组有显差异(P<O.05);注射L-NNA后,ANG Ⅱ的质量分数升高明显,其中30、70d与高血压组比较差异显(P<O.05),而注射MSG组ANGⅡ的质量分数较注射L-NNA组明显降低(P<O.05),但仍然高于对照组(P<O.05)。结论:NO生成增多可减少心肌局部ANGⅡ的合成和分泌,对高血压所导致的心肌肥厚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长期使用Nω-硝基-L-精氨酸(L-NNA)和谷氨酸单氨钠(MSG)后高血压大鼠心率、血压的变化,以及脑卒中发生的情况.方法:每日给SD大鼠腹腔注射L-NNA和MSG,于7、30和70d测心率、血压,观察脑卒中情况.结果:(1)高血压对照组心率30、70 d较正常对照组增快(P<0.05);注射L-NNA组较正常对照组增快,但仅在30、70 d高于高血压对照组(P<0.05);注射MSG组心率30、70d较高血压对照组和注射L-NNA组减慢,但未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P<0.05).(2)高血压对照组各时期的血压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注射L-NNA组的血压在7 d较高血压对照组升高不明显,但30、70 d增高显著(P<0.05);注射MSG组的血压较高血压对照组和注射L-NNA组明显下降,但仍未恢复至正常水平.(3)高血压对照组在70 d均出现程度不等的脑卒中症状,有20%由于脑卒中死亡.注射L-NNA组从30 d开始即出现不同程度的脑卒中症状,有33%由于脑卒中死亡.注射MSG组在实验的全程中均未出现脑卒中症状.结论:NO生成减少不仅影响大鼠心率,还参与高血压发生、发展,并可能与高血压晚期发生脑卒中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长期使用Nω-硝基-L-精氨酸(L-NNA)和谷氨酸单氨钠(MSG)后高血压大鼠心率、血压的变化,以及脑卒中发生的情况。方法:每日给SD大鼠腹腔注射L-NNA和MSG,于7、30和70d测心率、血压,观察脑卒中情况。结果:(1)高血压对照组心率30、70d较正常对照组增快(P<0 05);注射L-NNA组较正常对照组增快,但仅在30、70d高于高血压对照组(P<0 05);注射MSG组心率30、70d较高血压对照组和注射L-NNA组减慢,但未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P<0 05)。(2)高血压对照组各时期的血压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 05);注射L-NNA组的血压在7d较高血压对照组升高不明显,但30、70d增高显著(P<0 05);注射MSG组的血压较高血压对照组和注射L-NNA组明显下降,但仍未恢复至正常水平。(3)高血压对照组在70d均出现程度不等的脑卒中症状,有20%由于脑卒中死亡。注射L-NNA组从30d开始即出现不同程度的脑卒中症状,有33%由于脑卒中死亡。注射MSG组在实验的全程中均未出现脑卒中症状。结论:NO生成减少不仅影响大鼠心率,还参与高血压发生、发展,并可能与高血压晚期发生脑卒中有关。  相似文献   

9.
采用双侧颈动脉夹闭建立脑缺血模型,分别观察造模后和造模前腹腔注射100 mg?kg-1虫草素对小鼠Y迷宫行为训练的影响以及检测海马各区神经元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造模前给予虫草素能明显提高小鼠的正确反应率(p0.05),减少达标所需训练次数(p0.05),并显著增加海马CA1区和CA3区锥体神经元数量(p0.01).造模后给予虫草素对小鼠的正确反应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减少达标所需训练次数(p0.05);同时,海马CA3区神经元数量显著增加(p0.01),而CA1区没有显著变化(p0.05).由此可见,虫草素能改善脑缺血小鼠的学习能力,预防作用似乎比治疗作用更为显著,其相关机制可能与虫草素促进海马神经元的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10.
鸡冠花止血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鸡冠花的止血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法,将16只家兔分为对照和实验2组,每组8只,雌雄各半,对照组以蒸馏水 灌胃,实验组以0.8g/kg剂量鸡冠花液灌胃,连续14d。结果 实验组家兔凝血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而血中维生素C(VC)和钙(Ca^2 )质量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增高。结论 鸡冠花具有明显止血作用,其止血机制与其所含的丰富营养素Ca^2 和VC有关。  相似文献   

11.
用形态学的方法观察了尼莫地平和银杏叶提取物(含黄酮甙类24%和内酯3.4%)对谷氨酸神经毒性的影响。结果发现谷氨酸导致新生小鼠下丘脑弓状核变性、坏死,钙通道拮抗剂尼莫地平及血小板激活因子受体拮抗剂银杏叶提取物均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谷氨酸引起的神经元损伤。结果提示钙离子超载及血小板激活因子的激活与谷氨酸的神经毒性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发育期甲状腺激素对大鼠听觉中潜伏期反应(MLR)和学习记忆的影响效应.方法:孕鼠从孕第1天至仔鼠生后30 d饮含质量浓度为0.3 g/L甲硫咪唑的自来水诱发甲状腺功能低下仔鼠,每天腹腔注射质量分数为0.02 mg/kg左旋甲状腺素(L-T4)进行替代治疗.分为H组(甲低)、RP1组(生后1~30 d替代治疗...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大鼠对自然图像的认知效果以及在自然图像认知过程中上丘(superior colliculus, SC)神经元的恐惧信息编码机制,采用条件性恐惧联结训练方法,设计了基于三种不同情感属性自然图像的实验方案(恐惧:"蛇"、中性:"树"、奖励:"鼠粮"),对大鼠进行了视觉认知训练。首先,从行为学分析了大鼠对具有不同情感意义自然图像的认知效果;其次,采用第一动作电位延时(first spike latency, FSL)以及Spike(峰电位)平均发放率两种编码方法,研究了大鼠上丘神经元在自然图像认知学习过程中的恐惧信息编码机制。结果表明,大鼠对奖励、恐惧、中性三种图像的抉择正确率分别在第6、22、26 d达到了75%基准线。训练后,在恐惧图像的刺激作用下,大鼠上丘神经元集群的平均FSL值显著低于训练前,且神经元集群的Spike发放率显著提高。这些结果揭示了恐惧信息能够激活大鼠上丘脑区,并通过SC脑区实现恐惧信息快速传递与表征。  相似文献   

14.
观察芪丹颗粒对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鼠的I型前胶原和III型前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用160只SD大鼠按随机区组设计分为对照组(N)、模型组(M)、芪丹颗粒剂1组和2组(Q1、Q2)、氢化可的松1组和2组(H1、H2)共6组。对照组20只气管内灌注和灌胃均用生理盐水。余140只SD大鼠经气管内一次性灌注博莱霉素A5按BLM5mg·kg-1体重诱导大鼠肺间质纤维化,随机取40只为模型组。芪丹1组和氢可1组分别从造模后第2天灌注芪丹颗粒剂(3125mg/kg)和腹腔注射氢化可的松(25mg/kg),药物干预后第7、14、28天分别处死动物。芪丹2组和氢可2组分别从造模14天后灌注芪丹颗粒剂和腹腔注射氢化可的松(用量同前),2组动物第28、42天分别处死。用苏木素-伊红(HE)评价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肺I型和III型前胶原mRNA表达。肺组织病理HE染色显示芪丹组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程度均明显轻于模型组和氢可组(P<0.05)。在肺间质纤维化形成中,I型和III型前胶原mRNA表达呈动态变化,早期肺泡炎以III型前胶原mRNA大量增生为主,晚期纤维化期以I型前胶原mRNA增生为主。芪丹组III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在第14天处于最高,至28天仍维持较高的水平,芪丹组III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高于模型组和氢可组(P<0.05)。I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在28天时芪丹1组和氢可1组及芪丹2组和氢可2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但在42天时,芪丹2组与氢化可的松2组其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大鼠肺纤维化的早期以III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为主,晚期纤维化期以I型前胶原mRNA的大量表达为主。芪丹颗粒可减轻博莱要素诱导大鼠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的程度,其机制可能通过影响了I型和III型前胶原mRNA的代谢和表达,从而减慢肺间质纤维化的进程。芪丹颗粒对肺间质纤维化有治疗作用,且优于氢化可的松。  相似文献   

15.
探索用24 h内新生SD大鼠进行神经元体外培养的方法.取新生SD大鼠的大脑皮层和海马,胰酶消化5~10 min后,放入含100 g/L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中培养.24 h后,更换含B27无血清培养基.以后每隔1d,半换液.结果显示绝大部分神经元于第2天长出突起,第3天神经元间形成复杂的联系,第7天神经元发育基本成熟.经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鉴定,培养细胞均为神经元,纯度可达90%以上,可以用于实验.  相似文献   

16.
观察芪丹颗粒对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鼠的Ⅰ型前胶原和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用160只SD大鼠按随机区组设计分为对照组(N)、模型组(M)、芪丹颗粒剂1组和2组(Q1、Q2)、氢化可的松1组和2组(H1、H2)共6组.对照组20只气管内灌注和灌胃均用生理盐水.余140只SD大鼠经气管内一次性灌注博莱霉素A5按BLM 5 mg·kg-1体重诱导大鼠肺间质纤维化,随机取40只为模型组.芪丹1组和氢可1组分别从造模后第2天灌注芪丹颗粒剂(3 125 mg/kg)和腹腔注射氢化可的松(25mg/kg),药物干预后第7、14、28天分别处死动物.芪丹2组和氢可2组分别从造模14天后灌注芪丹颗粒剂和腹腔注射氢化可的松(用量同前),2组动物第28、42天分别处死.用苏木素-伊红(HE)评价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肺Ⅰ型和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肺组织病理HE染色显示芪丹组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程度均明显轻于模型组和氢可组(P<0.05).在肺间质纤维化形成中,Ⅰ型和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呈动态变化,早期肺泡炎以Ⅲ型前胶原mRNA大量增生为主,晚期纤维化期以Ⅰ型前胶原mRNA增生为主.芪丹组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在第14天处于最高,至28天仍维持较高的水平,芪丹组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高于模型组和氢可组(P<0.05).Ⅰ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在28天时芪丹1组和氢可1组及芪丹2组和氢可2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但在42天时,芪丹2组与氢化可的松2组其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大鼠肺纤维化的早期以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为主,晚期纤维化期以Ⅰ型前胶原mRNA的大量表达为主.芪丹颗粒可减轻博莱要素诱导大鼠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的程度,其机制可能通过影响了Ⅰ型和Ⅲ型前胶原mRNA的代谢和表达,从而减慢肺间质纤维化的进程.芪丹颗粒对肺间质纤维化有治疗作用,且优于氢化可的松.  相似文献   

17.
心肌宁冲剂按3.5g/kg/日,1.75g/kg/日,0.875g/kg/日剂量i·g·给药7天,可明显对抗由异丙肾上腺素诱发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心电图和病理学改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长期应用rhCNTF对谷氨酸钠(MSG)肥胖大鼠血脂的影响。方法建立MSG肥胖大鼠模型。3月龄时将肥胖动物随机分5组:分别皮下注射rhCNTF300μg·kg-1·d-1(高剂量组)、100μg·kg-1·d-1(中剂量组)、30μg·kg-1·d-1(低剂量组);西布曲明灌胃8 mg·kg-1·d-1(阳性对照组);模型组和对照组均给予生理盐水1 mL·kg-1·d-1,连续给药33 d。末次给药后24 h,同时动物禁食过夜后,在水合氯醛麻醉下测体重、身长,计算LI;断头后取腹部脂肪称重计算脂肪系数;腹主动脉取血离心后测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血糖和血清胰岛素水平。结果(1)造模:正常大鼠189.40±38.72 g,谷氨酸钠肥胖大鼠平均体重(246.72±36.67)g,(P<0.001);LI(Lee’s指数)分别为289.27±9.05和304.42±9.64(P<0.001),说明造模成功。(2)药物实验结果高、中剂量给药组LI、脂肪系数、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明显下降,高剂量组胰岛素水平也有所下降,达到统计学要求的显著性。结论rhCNTF30~300μg·kg-1·d-1皮下注射连续用药33 d,对谷氨酸钠肥胖大鼠具有明显的降脂作用,可能对Ⅱ型糖尿病肥胖有效。  相似文献   

19.
观察雪灵芝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将Wister大鼠30只分为5组,喂养1周,其中3组每天定时分别灌喂1 mL高、中、低不同浓度的雪灵芝溶液,对照组每天定时灌喂1 mL生理盐水.第8天给大鼠做颈总动脉结扎手术.夹闭颈总动脉前分别灌喂不同浓度的雪灵芝溶液.1 h后麻醉大鼠,夹闭大鼠颈总动脉30 min,再灌注120 min,造成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断头取脑并测定大鼠脑组织中的相关生化指标.结果显示:脑组织中,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一氧化氮(NO)较对照组明显增高,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较对照组降低.雪灵芝能降低脑组织中MDA、LDH、NO含量.获得了雪灵芝可能通过抗自由基和减轻NO介导的神经毒性来发挥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