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40多年来,以防洪、发电、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水土保持为主体的黄河开发和治理工作,已取得一定的成就,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黄河的开发与治理工作又面临着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近年来,黄河下游连年出现断流,断流的总和时间在逐年加长,河道断流的长度逐年增加并向上游延伸,黄河正面临着退化为季节性河流的危机。断流对流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对下游河道淤积和防洪、对河口区生态环境等方面,均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而且越来越严重,影响范围在逐年扩大,潜伏着灾难性的后果。一、黄河连年断流的原因及影响分析从70年代起,黄河下…  相似文献   

2.
论西汉时期对黄河的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汉时黄河曾多次泛滥,给人民生活带来灾难。为此,西汉一朝曾多次有效的治理黄河,使之为当时的经济、化发展做出了贡献,也为后代治理黄河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旱涝对黄河下游流量的影响,分述了旱灾的影响以及洪涝灾害对黄河流量的影响,为进一步预测和建立数据模型打下基础,同时,亦可为黄河下游地区进行年流量的长期预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黄河游览区植物引种驯化初报韩新华,黄洁玉,孟天玉,罗春娥(黄河游览区,郑州450000)关键词 黄河游览区,植物引种驯化中图分类号 Q94.9自1985年黄河游览区园林科研所成立以来,我们开始了园林植物的引种驯化工作,历经十多年实践,黄河游览区已引种...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阶地砾石层上覆风成黄土的地层分析及其磁性地层学研究,在兰州地区墩洼山黄河阶地和五一山黄河阶地之间发现了一级新的阶地,其形成时代为1.0Ma BP,记录了兰州地区在这一时期发生的黄河强烈下切事件.对黄河第四级阶地(T4)上五一山和枣树沟两个黄土剖面的光释光(OSL)和古地磁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在兰州地区黄河T4阶地的形成时代不是以前所认为的0.6Ma BP,而是0.86Ma BP,从而解决了地貌学界对兰州地区是否存在形成时代为0.8Ma BP左右阶地的长期疑问.兰州地区黄河1.0Ma BP新阶地的发现和T4阶地形成时代的重新厘定为黄河流域的地貌演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6.
建设监理制在黄河防洪工程的推行,为黄河防洪工程建设提供了新的建设管理体制。本文总结了建设监理制在黄河防洪工程建设中的经验和做法,并提出了新的体会和建议,以便建立“黄河”特色的建设监理制。  相似文献   

7.
玛多县地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西北部,被与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保护区黄河沿草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蕴育了华夏文明,她为中华民族的掘起、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因此保护和修复“黄河沿”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已成为当务之急,对于保护和更好地开发利用黄河,实现黄河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赵启光 《科技信息》2011,(31):I0253-I0253
绿化美化黄河工程具有生态、景观和文化意义,搞好黄河工程的绿化美化既是工程管理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打造魅力工管,塑造工程新形象的一项重要内容,应该按照建设“防洪保障线、抢险交通线和生态景观线”要求,规划先行,充分体现黄河文化自信,全面开创黄河工程美化绿化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论建立陕西延川黄河蛇曲地质公园的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陕西延川黄河蛇曲是发育在晋陕峡谷中的大型蛇曲群体,完整系统地保留了黄河蛇曲形成、演化过程的地质遗迹,对于研究黄河中游的演化以及黄土高原的环境变迁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价值,有助于认识黄河发育与新生代以来地壳运动的关系,深化河流蛇曲成因理论、了解黄河形成之前的古水系背景特征及其支流发育与土壤侵蚀的关系,而且对发展地质旅游、进行科学考察和科普教育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秦汉时期黄土高原利用方式与黄河水灾关系十分密切:黄土高原为农业区,黄河水灾频繁,黄土高原作为畜牧区,黄河得以安流。介绍了治理主要水灾的方法和经过。提示了此项研究的实现意义。  相似文献   

11.
浅议汾河入黄段河势变迁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黄河、汾河的河势变化特点,对黄河东移产生的原因及对汾河下游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指出黄河东移夺汾会使汾河下游行洪受阻,危及下游堤防、控导、险工工程安全。建议对黄河东移夺汾还要进一步充分论证、分析与研究,加快黄河、汾河的治理步伐。  相似文献   

12.
晚清时期,接踵而至的侵略战争令清政府应接不暇,肆虐的黄河水灾又使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面临更严峻的考验。晚清河政弊坏的严重局面是由贪污严重、官吏无能、玩忽职守和奖惩不力等原因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13.
把黄河下游山东段分为黄河下游沿河两岸,黄河三角洲及渤海湾,莱州湾浅海区三部分进行研究,分析了黄河断流对该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黄河下游断流的几何措施。  相似文献   

14.
黄河流域河南段水污染危害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黄河流动河南段水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水污染现状,探讨了水污染对工业、农业、城镇供水、水利工程设施、生态环境、人体健康、市政额外投资等各方面造成的危害,提出了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水污染防治对策,对黄河水资源保护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旅游经济竞争进入了区域竞争时代,以整合资源,突出特色,形成合力,树立品牌为内容的合作竞争成为区域旅游竞争的主要形式.黄河沿线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区域位置优越.在遵循开发与保护、有序开发与协同发展、功能分区与整体推进、突出区域主题形象等原则下,实现黄河沿线旅游资源的整合,构建大黄河旅游走廊,是黄河沿线各省区旅游业发展参与区域竞争的必要选择.为此,黄河沿线各省区要加强合作,在编制全流域统一的旅游发展规划、组建跨区域旅游企业集团、建立制度化的旅游合作协调机制、加强旅游推广合作、共拓客源市场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6.
黄河三角洲浅层地下水中氢氧同位素的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施工的钻孔资料,基本查明了黄河三角洲浅层地下水的分布和埋藏条件,分析了该区地下水和黄河水的氢氧同位素组分(18O、D和T). 研究结果表明:(1)黄河三角洲地下浅层有潜水和承压水两个含水层,两者来自完全不同的水源; (2)潜水起源于黄河水和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与黄河的水力联系强,属于大气成因溶滤水;潜水水交替条件较好,平均停留时间约为5.30年; (3)承压水是海侵时侵入的海水和古大陆水混合后沉积下来的水,与黄河水的水力联系弱,属于沉积水.  相似文献   

17.
黄河断流的危害、成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断流形热日趋严峻,断流的频率增加,时间延长,里程增长,严重制约了黄河流域尤其是黄河下游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开发大西部战略的实施,在分析黄河断流造成的危害,黄河断流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黄河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采取强制措施厉行节约用水,加快骨干工程建设加调蓄能力,加大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力度,适时开源增加水资源的有效供给等工程性和工程性措施,以防治黄河的断流。  相似文献   

18.
黄河下游引黄灌区的节水灌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黄河水资源特点及黄河下游灌溉状况。引黄灌区需水量将逐年加大,供需矛盾加剧.面节水灌溉是缓解引黄灌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和保持生态环境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9.
第三排水沟水质对黄河水质的输入响应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第三排水沟入黄口和黄河宁夏出境断面水质因素进行分析,选取主要污染因子,寻找相关系数,建立第三排水沟入黄口水质、水量变化对黄河宁夏出境断面污染特征变化的水环境输入响应模型.采用该模型对第三排水沟排入黄河后,其水质对黄河水质的影响进行预测.以此为依据,研究了第三排水沟排放总量及污染治理途径,为确保黄河宁夏段出境断面水质达...  相似文献   

20.
黄河宁夏段COD及氨氮污染动态分布模拟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近10年来黄河宁夏段污染源的统计和分析,选择在最不利的水文条件下,利用一维和二维水质模型对COD及氨氮污染动态分布进行了模拟,结果发现,用一维水质模型模拟黄河宁夏段COD及氨氮的沿程浓度与实际监测值有较好的一致性.同时探讨了模型的降解系数、边界条件及黄河宁夏段COD和氨氮的沿程浓度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