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 4种非嗜食植物乙醇提取物和机油乳剂在田间对柑桔潜叶蛾 Phyllocnistis citrella的产卵驱避效果 ,并用干扰作用控制指数 IIPC对这些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处理后 2 4小时 ,0 .2 5 %机油乳剂和鸡矢藤、五爪金龙、樟树叶的提取物都有显著的产卵驱避作用 ,其中机油乳剂的驱避效果最好 ,IIPC为 0 .0 6 7,即产卵驱避效果为 93.3%,鸡矢藤、五爪金龙、樟树叶提取物也有较好的驱避效果 ,IIPC分别为 0 .0 96、0 .117、0 .15 6 ,即产卵驱避效果分别为 90 .4 %、88.3%、84 .4 %。只有番茄提取物没有显著的产卵驱避作用  相似文献   

2.
植物乙醇提取物对荔枝蒂蛀虫成虫产卵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应用干扰作用控制指数 (IIPC)评价了 2 4种植物异源植物次生物质对荔枝蒂蛀虫成虫产卵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供试的 2 4种植物乙醇提取物中 ,对荔枝蒂蛀虫成虫产卵干扰作用效果较好的有非洲山毛豆Tephrosia vogelli、飞机草 Eupatorium odoratum、大叶桉 Eucalyptus robusta的乙醇提取物 ,其 IIPC值分别为0 .10 94、0 .112 2、0 .12 74 ,即它们对荔枝蒂蛀虫成虫产卵的驱避作用效果在 80 %- 90 %之间。  相似文献   

3.
对稀点雪灯蛾Spilosoma urticae(Esper)选用22科47种植物进行室内词养试验,发现该虫可不同程度取食的植物有20科42种。在其取食的植物中具偏嗜选择行为,并具有转移寄主取食为害的习性;幼虫前期如能获得嗜食食料,后期虽得不到嗜食食料,成活率仍较高,但如幼虫前期和后期均得不到嗜食食料,则将降低幼虫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4.
陪植植物治虫法是指能毒杀和驱除害虫、或能诱集天敌的植物陪植在作物的四周或行间,从防治作物害虫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无毒、无污染、简便、省工省成本。一、利用陪植植物毒杀害虫在自然界中,有些植物具有毒杀害虫的作用,如日本金龟子嗜食有毒的七叶树和天竺葵的花而致死;大黑金龟子、黑皱金龟子和黑绒金龟子嗜食有毒素的蓖麻叶,食后即麻痹致死,因此蓖麻可用于金龟子类害虫如花生蛴螬的防治。每亩种300株,使蓖麻生  相似文献   

5.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农药的一个类群,是人工模拟合成的植物激素的类似物,具有与天然植物激素相同或更优的效果。植物生长调节剂直接作用于农作物,调节和控制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使植物按照人类的需要定向发展,达到增产和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但需要注意的是,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不能代替良好的栽培技术和肥水管理措施,只有在适宜的栽培管理和相应应的自然条件下,正确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才以发挥药剂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6.
半夏乙醇提取物对桃蚜的控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无水乙醇为有机溶剂,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半夏干粉中的活性物质,研究提取物对桃蚜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半夏乙醇提取物对桃蚜有较好毒杀活性,提取物浓度越高,效果越明显,当浓度为100.0 mg·mL-1,处理后48 h,毒杀校正死亡率在90%以上,桃蚜在半夏无水乙醇提取物处理过的叶片上取食,其若蚜发育历期延长,成蚜寿命显著缩短,生殖力显著下降,桃蚜种群数量受到明显的抑制,在浓度为100.0 mg·mL-1时,7 d后桃蚜种群数量约为对照的47.6%.  相似文献   

7.
内生芽孢杆菌防治植物病害的应用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物内生细菌由于其独特的生境,成为植物病害防治中的重要生防因子.芽孢杆菌在植物体内分布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其在防治病害和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方面的作用被广泛研究和应用.芽孢杆菌控制植物病害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竞争、拮抗、促进植物生长和诱导植物抗病性四个方面.植物诱导抗性作为植物内生细菌防病的主要机制之一,具有非特异性、广谱性和系统性,在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中可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不同放牧率下绵羊的采食量与食性选择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松嫩平原羊草草地,通过控制放牧实验对放牧绵羊的采食量和食性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放牧绵羊的时限采食量(4h)平均为0.27kg干物质,且随放牧率的减小而增大;绵羊对各种植物的选择性采食顺序可分为嗜食、喜食、可食和少食4个等级;随着放牧率不断增大,原为少食的雨草苔、长叶碱茅莨和箭头唐松草成为可食植物,原为可食的羊草、星星草和牛鞭草成为喜食植物,原为喜食的鸡儿肠和罗布麻成为嗜食植物,蔓委陵菜、五脉山黎豆、拂子茅和芦苇的选择性指数也有所提高;放牧绵羊的食物组成与各种植物在群落中的相对生物量和高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而与密度相关性不大。  相似文献   

9.
新疆常见植物杀蚜效果的初筛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6种新疆常见的植物进行了室内杀蚜效果的初步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杀蚜效果最好的是辣椒,其次是马齿苋,其它依次为苦豆子、艾蒿、万年青和扁蓄;处理48h后,校正死亡率最低为62.5%,最高可达91.7%。并对杀蚜植物进一步研究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猪毛蒿对其他植物生长的他感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测定猪毛蒿二次代谢物对其他植物产生的他感作用,利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鉴定了猪毛蒿水溶性及挥发性二次代谢物,结果表明。猪毛蒿含有较多的水溶性及挥发性二次代谢物。这些物质对与其共生及与其非共生植物的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具有较强的他感作用,这种作用随二次代谢物浓度的增高而增大,对非共生植物的作用远大于共生的植物。  相似文献   

11.
植物与微生物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感作用是化学生态学的一个研究热点,涉及植物学、化学、生态学、生理学和微生物学等学科.目前有关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报道较多,且大多偏重于植物化感作用的有害方面,而微生物与植物间的化感作用研究报道较少.为此从微生物与植物的化感作用角度,介绍化感作用的概念、化感物质的实质及作用机理、化感作用的应用,同时就微生物与植物的化感作用今后的研究重点提出一些看法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
植物内生细菌生物学作用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植物内生细菌是指定殖在植物组织内部但不引起明显病害症状的细菌.虽然内生细菌的概念提出的时间较短,但已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植物内生细菌对宿主植物具有许多有益生物学作用,揭示了其在农业领域中的巨大应用潜力.对植物内生细菌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应用前景做了概述.  相似文献   

13.
三种常见药用植物抗菌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应用微生物学方法探讨了三种常见草药的抗菌作用。发现马齿苋、车前、马兰的汁液均有广泛的抗菌作用,尤其以马兰的效果最佳。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这些既可食用又能药用的植物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植物受虫害后的补偿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受虫害后会产生补偿作用,综述了补偿作用的定义、补偿作用的机制和补偿作用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这三个方面的研究进取展,为以后正确对待虫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非嗜食植物粗提物对美洲斑潜蝇成虫的驱避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 2 6个科 32种植物的茎叶及果实进行抽提 ,测定其对美洲斑潜蝇成虫的产卵驱避作用 ,应用干扰作用控制指数 (IIPC)作为评价这些提取物对美洲斑潜蝇的作用效果的指标。试验结果表明 ,华南毛蕨Cyclosorus parasiticus,海南红豆 Radermachera hainanensis,潺稿树 L itsea glutihhosa,芭蕉 Musa paradeseaca,大花紫薇 L agerstroemia speciosa,鸡蛋花 Passiflora edulis,大叶海金沙 L yglodium flexuosum的成虫驱避作用较好 ,其干扰作用控制指数分别为 0 .0 2 8,0 .0 76 ,0 .0 78,0 .0 78,0 .119,0 .12 0 ,0 .176 ,而鱼腥草 H outtuynia corda-ta,竹叶草 Oplismenus compositus,五爪金龙 Ipomoea cairica,红花酢酱草 Oxalis comiculata,假地豆 Desmodiumheterocarpum,倒扣草 Achyranthes aspera等则有引诱作用 ,倒扣草 Achyranthes aspera的引诱作用最为强烈  相似文献   

16.
如何在园林绿化中打造植物造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是园林绿化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而植物造型应用的好坏关系到园林绿化建设的整体效果。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植物造型在绿化中的大量应用,越来越显示出植物造型的独特作用,如何掌握植物材料造型技术,运用好植物造型,提高植物造景效果,对我们园林工作者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非培养方法在植物内生和根际细菌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磊  宋未 《自然科学进展》2006,16(2):140-145
植物内生和根际细菌中的一部分可通过多种方式促进植物生长,是植物促生细菌的主要成员,由于它们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备受人们关注.以非培养(culture-independent)方法对植物内生和根际细菌进行研究已成为植物促生细菌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文中评述了非培养方法的优势特点,在植物内生和根际细菌研究中的主要应用,及研究过程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紫茎泽兰等几种植物提取物对两种农业害螨的毒力作用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紫茎泽兰等几种植物的乙醇提取物对农业上重要的两种害螨(二斑叶螨和柑橘全爪螨)具有很高的触杀作用和一定的拒食作用。经回归和相关分析,处理浓度与作用效果(触杀和拒食)相关性都达到显著水平。相同条件下,DMRT法检验证明,紫茎泽兰提取物对柑橘全爪螨和二斑叶螨的触杀效果最好,在稀释1000倍后,对柑橘全爪螨仍有73.53%毒杀效果,对二斑叶螨也有29.17%的毒杀效果。紫茎泽兰对二斑叶螨的卵具有较好的触杀作用。  相似文献   

19.
作者通过几年来所作的植藓养蚜实验及其效果的调查分析,确定并筛选出一批适合本地在生产上推广使用的冬寄主藓种,以及适于不同冬寄主藓的不同的植藓养蚜方法,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植藓养蚜的生态法则,认为冬寄主藓的载蚜效果,不仅与藓种本身有关,而且受藓的生长情况,生境中诸多环境因子的控制,因此植藓养蚜时必须选择或创造适于藓的生长同时又能满足虫子寄生对生态条件要求的环境,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董汉松 《山东科学》1993,6(2):97-99
在以植物过敏反应(HR)为特征的植物细菌性病害中,识别作用发生在寄主与病菌的非亲和菌株之间,导致细菌被奇主细胞壁结构特异物(ES)所固定,“固定学说”认为这是植物防卫反应的一个关键环节。但植物对非亲和与亲和菌株的反应常有一些中间状态,“逆反理论”认为这表明植物在对病原物发生防卫反应的同时,也造就了有利于病原物开始寄生生活的环境。文章简述了这一理论对植物病理学和病害控制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