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本文研究 4种非嗜食植物乙醇提取物和机油乳剂在田间对柑桔潜叶蛾 Phyllocnistis citrella的产卵驱避效果 ,并用干扰作用控制指数 IIPC对这些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处理后 2 4小时 ,0 .2 5 %机油乳剂和鸡矢藤、五爪金龙、樟树叶的提取物都有显著的产卵驱避作用 ,其中机油乳剂的驱避效果最好 ,IIPC为 0 .0 6 7,即产卵驱避效果为 93.3%,鸡矢藤、五爪金龙、樟树叶提取物也有较好的驱避效果 ,IIPC分别为 0 .0 96、0 .117、0 .15 6 ,即产卵驱避效果分别为 90 .4 %、88.3%、84 .4 %。只有番茄提取物没有显著的产卵驱避作用  相似文献   

2.
荔枝蒂蛀虫对植物挥发油的触角电位和行为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寻荔枝蒂蛀虫的化学生态调控措施,试验测定了荔枝蒂蛀虫交配前后的雌、雄虫对4种植物挥发油的触角电位和嗅觉行为反应.结果表明:荔枝蒂蛀虫的触角电生理活性和嗅觉行为反应随该虫的交配前后的不同和植物挥发油种类的不同而差异显著.荔枝蒂蛀虫对植物挥发油的触角电位反应大小顺序是:柠檬油>薄荷油>飞机草挥发油>松节油.对荔枝蒂蛀虫驱避反应大小依次为薄荷油>飞机草挥发油>柠檬油>松节油.  相似文献   

3.
非嗜食植物粗提物对美洲斑潜蝇成虫的驱避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 2 6个科 32种植物的茎叶及果实进行抽提 ,测定其对美洲斑潜蝇成虫的产卵驱避作用 ,应用干扰作用控制指数 (IIPC)作为评价这些提取物对美洲斑潜蝇的作用效果的指标。试验结果表明 ,华南毛蕨Cyclosorus parasiticus,海南红豆 Radermachera hainanensis,潺稿树 L itsea glutihhosa,芭蕉 Musa paradeseaca,大花紫薇 L agerstroemia speciosa,鸡蛋花 Passiflora edulis,大叶海金沙 L yglodium flexuosum的成虫驱避作用较好 ,其干扰作用控制指数分别为 0 .0 2 8,0 .0 76 ,0 .0 78,0 .0 78,0 .119,0 .12 0 ,0 .176 ,而鱼腥草 H outtuynia corda-ta,竹叶草 Oplismenus compositus,五爪金龙 Ipomoea cairica,红花酢酱草 Oxalis comiculata,假地豆 Desmodiumheterocarpum,倒扣草 Achyranthes aspera等则有引诱作用 ,倒扣草 Achyranthes aspera的引诱作用最为强烈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不同颜色灯光对荔枝蒂蛀虫的引诱效果,采用夜间室外布置灯光诱捕的方法进 行成虫诱捕试验。结果表明:在红、黄、蓝、绿、紫5种颜色的灯光中,绿色灯光对荔枝蒂蛀虫成虫的 引诱效果最佳,其次是蓝色灯光,然后是紫色灯光;在夜晚20:00—21:00采用绿色灯光诱捕的效果 最好。  相似文献   

5.
荔枝挂果末期荔枝蒂蛀虫防治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荔枝是华南地区著名的热带水果之一,荔枝蒂蛀虫是危害荔枝的主要害虫,每年都需要投入大量的防治费用。探讨荔枝蒂蛀虫成虫的防治指标和经济允许损失水平,为荔枝蒂蛀虫的科学防治提供指导。【方法】于海口市三门坡镇一荔枝种植园内,采用整株套罩和人工接虫的方法研究荔枝蒂蛀虫成虫的接虫数量与荔枝蛀果率之间的关系,设置无接虫为空白对照组,分析荔枝蒂蛀虫的防治指标与经济允许损失水平。【结果】不同处理组之间蛀果率存在显著差异,随着接虫数增加,荔枝蛀果率也随之升高,最高蛀果率为55.75%。荔枝蒂蛀虫接虫数与蛀果率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13.442x-1.484,R2=0.983 5。【结论】荔枝蛀果率与荔枝蒂蛀虫的数量呈正相关关系,防治荔枝蒂蛀虫的平均经济允许损失水平为2.27%/株,平均防治指标为0.28对/株。  相似文献   

6.
荔枝蒂蛀虫发生期测报经验点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景辉  林文才 《武夷科学》2002,18(1):284-285
荔枝蒂蛀虫 ( Conopomorpha sinensis) ,过去常称爻纹细蛾 ,以幼虫在荔枝、龙眼冬梢或荔枝早熟品种的花穗上越冬 ,幼虫于整个果期均可蛀食为害 ,引起落果 ,果实发育后期被害 ,会产生虫粪果 ,降低品质。该虫还能为害花穗、新梢、嫩叶叶脉。蒂蛀虫在漳州一年发生 1 0代 ,世代重叠 ,荔枝果实期、秋梢期是其为害高峰期 ,以果实成熟期受害最重 ,秋梢次之。5月中下旬至 6月中旬是闽南地区主害代 3~ 4代成虫盛发期 ,也是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防治上要通过预测预报 ,掌握在蛹羽化率达到 30~ 4 0 %时开始喷药防治。因此 ,选准成虫羽化高峰期及时喷…  相似文献   

7.
荔枝蒂蛀虫自然种群生命表的组建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荔枝蒂蛀虫实验种群的室内饲养观察和自然种群的田间系统调查 ,组建了以作用因子组配的荔枝蒂蛀虫自然种群生命表 ,结果表明 ,荔枝蒂蛀虫的自然种群趋势指数 (I)为 13.5 ,表明下一代种群数量将为当代种群数量的 13.5倍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综述了近几年来对龙眼园两种细蛾研究的结果,描述荔枝尖细蛾和荔枝蒂蛀虫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并提出一套防治荔枝尖细蛾和荔枝蒂蛀虫的方法,供生产上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9.
三种植物挥发油对黄曲条跳甲成虫行为的干扰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四臂嗅觉仪测定了黄曲条跳甲 Phyllotreta striolata(F.)成虫对 3种植物挥发油的嗅觉反应。结果表明 :蟛蜞菊 Wedelia chinensis(osb.) Merr和马缨丹 L antana camara L.挥发油对黄曲条跳甲成虫具有很强的驱避作用 ,番茄 Lycopersicon escnlentum Mill挥发油在高流量时对黄曲条跳甲成虫驱避作用较强。通过室内选择性试验 ,进一步测定植物挥发油对黄曲条跳甲成虫取食及产卵行为的干扰作用。结果表明 :3种挥发油对成虫产卵和取食均有一定的驱避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仙游县龙眼4种害虫——荔枝蝽蟓、荔枝蒂蛀虫、龙眼亥麦蛾、龙眼角颊木虱的为害特点及其测报技术,并提出综合防治对策和方法,供生产上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田间系统调查法,调查了海口市2018—2019年荔枝蒂蛀虫的发生规律,并应用逐日查蛹羽化进度法预测荔枝蒂蛀虫的发生期。结果表明:两年间荔枝蒂蛀虫的发生趋势基本一致,均具有果实成熟期和秋梢末期两个高峰;采用逐日查蛹羽化进度法预测的发生期与田间实际调查的发生期一致。  相似文献   

12.
18种中草药抗氧化活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18种中草药的抗氧化活性,测定了它们的乙醇提取液对DPPH(1,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其中杭白菊、虎杖、白芍、女贞子和龙井茶等5种中草药对DPPH的清除作用都在80%以上,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尤其杭白菊高达93.17%.  相似文献   

13.
六种植物提取物对马尾松毛虫的抑食作用及毒性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通过生物测定检验了合欢、木槿、皂荚、川楝、苦楝和苦豆草六种植物的提取物对马尾松毛虫的抑食作用和毒性。木槿和合欢的提取物对松毛虫取食无显著影响,也不具毒性。皂荚的乙醇提取物对松毛虫有抑食作用,但不具毒性。川楝、苦楝的石油醚提取物及川楝的乙醇提取物在较高浓度下抑制松毛虫的取食并对它们具毒性。苦豆草总生物碱的水溶部分对松毛虫有显著的抑食作用。水溶性生物碱、苦参碱、N-氧化苦参碱、槐定碱,野靛碱、苦豆碱均对松毛虫有不同程度的抑食作用和毒性。其中,N-氧化苦参碱和槐定碱表现出较强的抑食作用,槐定碱和苦豆碱对松毛虫表现出较高的毒性。  相似文献   

14.
1996—1997年,在福州,用中华卵索线虫Ovomermis sinensis(Chen et al)侵染期幼虫对当地主要蔬菜害虫,菜青虫、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等幼虫,在室内做人工感染试验。在室温20—28℃,寄生线虫与宿主昆虫的比例为为80:1的情况下,线虫对菜青虫、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幼虫的寄生率分别为50%,94%,92%。在当地土壤中无中华卵索线虫的空心菜田,设三个小区,每小区15m~2,各移植斜纹夜蛾2—3龄幼虫150头于菜株上,A区用12540条线虫侵染期幼虫混在2460克湿沙中,撤施于植株根部土面;B区用同样数量的线虫混在8公斤水中,喷洒在菜株上;C区为不释放线虫的对照区。于释放线虫后的第4天和第7天,从各小区随机回收斜纹夜蛾幼虫20头和30头,在室内单头饲养,检查线虫的寄生率和寄生强度。结果:第4天调查寄生效果相近,寄生率分别为61.1%,60%。第7天调查寄生率分别为76.7%,70%。而对照区的虫体中均未见有线虫寄生,寄生率为0。差别显著。在元白菜上释放中华卵索线虫侵染期幼虫,莱青虫的寄生率为6.6%。  相似文献   

15.
复配药剂防治龙眼枝梢害虫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进行六种复配药剂对龙眼枝梢害虫的药效试验 ,结果表明 ,2 9%蜱·氯 EC、4 0 %甲·辛 EC防治龙眼亥麦蛾及细蛾的效果良好 ;2 9%蜱·氯 EC、4 0 %甲·辛 EC、50 %快啉 WP对荔枝蝽的防效较好 ;76 .7%吡·单 WP、2 9%蜱·氯 EC、4 0 %甲·辛 EC可较好地防治龙眼角颊木虱的低龄若虫  相似文献   

16.
海南岛美洲斑潜蝇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饲养观察和田间系统调查,研究了海南岛美洲斑潜蝇的生物学特性,并采用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PC)评价了几种杀虫剂对美洲斑潜蝇种群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1)该虫在海南年发生19~20代,卵历期2~4d,幼虫历期3~7d,蛹历期7d,成虫寿命在15d左右;2)1.8%集琦虫螨克和1%农哈哈对美洲斑潜蝇种群控制效果较好,其干扰作用控制指数分别为0.116和0.111;而98%的巴丹对美洲斑潜蝇种群控制效果较差,IPC值为0.246;40%的氧化乐果的控制效果最差,IPC值为0.3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