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向组件的软件需求协同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当前主要的几种软件需求分析方法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它们的优、缺点及软件需求方法的发展趋势,提出了面向级件的软件需求分析方法,给出了面向组件的需求分析模型,同时提出了软件需求协同分析的方法,在需求分析的最后阶段-审核需求规格说明时,进行协同评审。  相似文献   

2.
《上海信息化》2012,(11):93
协同软件产品研发、营销、服务及解决方案提供商致远软件,日前启动"第二届协同应用大赛优秀成果巡展"。据了解,此次巡展将致远软件早前举办的"百万用户话协同-致远软件第二届协同应用大赛"中所收集到的众多优秀成果,以上海为巡展第一站,并在全国33个城市和地区进行展示和分享。致远软件通过近百场的现场产品介  相似文献   

3.
一个记者在跟我聊天的时候出了个思考题:ERP和协同软件,谁将成为2006年里的主流?……据她解释,现在业界有一种声音,或者说是一场争论:协同软件将取代ERP软件,成为应用软件市场的主流。我对应用软件的市场格局并无很深的研究,叉没有做过ERP,甚至连“协同软件”的准确含义也不能一下子说上来,实在不该乱发言论。但第一感觉告诉我:这可能是一个伪命题。也许探讨一下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以及解答这个问题的必要性,比回答这个问题本身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知识在软件过程建模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然而建模过程中的知识管理机制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探讨基于工作流的协同软件过程建模环境中以主体为基础的知识共享机制。首先讨论开发过程中的共享知识元素,并提出知识库模型和基于知识流的知识通信机制,最后介绍基于主体的知识管理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5.
芦伟 《甘肃科技》2013,(19):14-16
新材料的研制模式,长期以来是在少量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开展大量的试错型的实验研究,这就使得新材料的研制效率较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积累了大量的材料性能数据,如何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充分挖掘这些分布于不同的地域、不同信息系统的原始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而为缩短材料设计周期、提高研究效率找出一种新的研究方式和方法。正是基于这一出发点,提出了将“协同软件”融入到材料设计过程之中,将大量的、各种类型的材料数据交予不同专业方向的设计者进行分工协作式的开发,从而为高效率的找出数据间的规律、为材料设计方法的创新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6.
分布式协同开发环境是指分布在不同地方的用户和开发人员共享同一个软件开发环境和软件测试环境进行协同开发.分布式协同开发环境须建立客户端软件、CVS系统软件、WEB服务器软件、测试环境软件和辅助软件.PrepIFS是一个成功分布式协同开发环境.  相似文献   

7.
2008对于中国OA软件行业而言,可谓风起云涌、喜忧交加的非常年份:市场繁荣,产品提升,厂商发展,行业整合加速,国内OA发展日趋成熟,整个协同市场呈现出鲜明的“通用、普及、国际化”特色。然而进入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协同OA市场似乎少了些喧嚣,多了份挑战,同时,也掺杂着无序、不规范的激烈竞争。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分布式跨区域环境下资源孤立、共享性差所带来的负载不均衡,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文中对分销资源协同调度器的业务流程进行分析,利用UML建模方法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分销资源协同调度器的软件构架,并结合设计模式和多Agent优化方法对软件类构架进行了优化。描述了软件构架中的合同网协商过程及其协商策略。通过扩充KQML原语来实现多Agent的协商过程。结果表明:该分销资源协同调度器软件构架在实际运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基于CSCW的软件需求协同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分布式计算的应用,计算机协同工作(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CSCW)正得到迅速发展,提出了软件需求协同分析的方法,评审需求规格说明时,进行协同评审,使用白板控制机制,同时,在需求分析过程中还可以进行协同讨论,以满足需求分析由多人共同完成的要求,使用黑板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上海信息化》2013,(12):93-93
近日,第三届致远软件协同应用大赛(上海赛区)正式开启,本届大赛累计收到来自致远软件上海地区所有老客户数十行业的数百家优秀企业的协同OA深化应用案例。通过层层筛选,最终上海统一星巴克、金盟集团(苏浙汇)、明华地产、柯惠医疗、嘉定交发集团、  相似文献   

11.
孙红三  燕达  周欣  黄宇  苏小红  郭勇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36):15015-15021
建筑全性能模拟软件具有功能模块繁多、模块结构各异、独立性强等特征,面对其软件开发的多团队协同、多模块集成、可靠准确验证等需求,本文提出了建筑能耗模拟软件协同开发管理体系,采用GitLab平台进行代码管理、及其协同开发与集成,同时给出了软件可靠性在线检测工具,以及ASHRAE-140标准的软件准确性检验方法,建立了一套多家协同、科学可靠、准确高效的协同开发管理体系,实现了建筑全性能仿真平台内核的开发研制。  相似文献   

12.
工业和信息化部、浙江省人民政府、杭州市人民政府(以下简称“部省市”)经协商,决定共同开展中国软件名城创建工作,并达成合作备忘录.3月13日下午,部省市协同开展中国软件名城创建工作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副省长毛光烈,市长邵占维签署合作备忘录.副市长沈坚等出席签约仪式.  相似文献   

13.
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有利于整合创新资源,加快科技创新进程,但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难以协同的问题。而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效果关键在于创新知识在组织内部和之间转移绩效,所以应从社会资本结构维度、关系维度、认知维度、界面协调四个方面探索研究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为走出协同困境提供方向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结合现今市场上的一些主流产品,对CAD的概念进行了新的诠释。将CAD的概念从单纯的三维制图扩展到涵盖设计、制造、分析、计算及管理的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解决方案;对CAD的一些前沿技术,包括知识工程KBE、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和协同产品商务CPC做了初步的探讨,同时介绍了日常工作中使用SolidEdge和DesignSpace等软件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相似文献   

15.
工业和信息化部、浙江省人民政府、杭州市人民政府(以下简称"部省市")经协商,决定共同开展中国软件名城创建工作,并达成合作备忘录。3月13日下午,部省市协同开展中国软件名城创建工作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工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近10年协同育人研究的发展方向和特点,利用CiteSpace软件对2012~2022年“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相关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和内容分析,发现“家校社”协同育人研究存在以下问题:聚焦“家校社”协同,忽略“家校社政”的均衡发展;重视理论研究分析,缺乏具体实施指导方案;关注线上线下融合,忽视优质资源的整合与完善.提出解决途径:教育回归初心、学校回归育人阵地、家长回归家庭教育本位、政府回归教育常态治理和社会回归育人公益.研究结果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地方高校在协同创新中的定位与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应坚持“国家需求、区域特色”的基本定位,坚持“统筹部署、先行先试”的实施原则,探索“嵌入式”跨学科协同创新团队模式,构建“人才学术特区”式协同创新机制等,从而推动地方高校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职业定向性,决定了校企协同创新在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中的重要地位。校企协同创新不仅是全面提高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重大举措,也是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直接路径,还是促进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生长点和企业储备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而联合培养创新性人才、共建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共建项目研发中心、建立双方专业人员交流互访的常态化机制是实现校企协同创新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9.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要求,构建“三全育人”格局,开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在大思政的新时代背景下,应用型大学的职能部门更要充分发挥协同育人作用,形成协同育人的工作机制,职能部门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效应。利用NVivo软件对职能部门人员的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以协同论和系统论为理论基础,以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为逻辑起点,建立3条协同链,该链包含了横向要素协同、纵向关系协同和联动空间协同,从而建构了应用型大学职能部门协同育人机制。该机制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和有序性的特点,突出了动态性、持续性和系统性,实现了从汇合、融合到整合的发展,在协同育人实践中坚持育人导向、问题导向和责任导向,促进“三全育人”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立足于协同电子商务基本理论,建立了内涵4个层次的基于“三流”协同层的电子商务总体运作模型,并对该模型下的“三流”协同功能层的六大平台功能进行了分析,进而对“三流”协同运作模型中“三流”运作过程中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信息交换模式进行了研究,并以实际案例进行验证.通过建立一系列可视化模型,更好地理解和研究协同电子商务模式下“三流”的协同运作机理,该模型的建立及相关理论的探讨对企业实施电子商务高效率的运行,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