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改良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残端悬吊及不缝合盆腔及腹壁腹膜的改良方法(悬吊组)52例与传统方法(对照组)50例进行比较。结果:悬吊组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术后病率低(P〈0.001)。结论:改良的全子宫切除术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子宫全切术后合并膀胱阴道瘘的发病机理及防治方法。方法:对1986年1月-2006年1月收治的38例子宫全切术后遗留膀胱阴道瘘患者进行手术修补,并分析其发病机理、防治方法。结果:解剖层次不清,手术操作不当,是并发膀胱阴道瘘的主要原因。经手术修补后半年和1年随访,甲级愈合35例,乙级愈合3例,手术治愈率92.11%。结论:阴道残端高位膀胱瘘,采用经腹腹膜外膀胱外进行修补,是比较合理的手术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保留子宫血管供应的子宫切除术对卵巢内分泌功能及围绝经期症状的影响.方法将子宫良性病变需行子宫切除术的100例患者按门诊编号随机分为保留子宫血管的STHMUV组(研究组,n=50)及传统次全子宫切除SROU术组(对照组,n=50),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发热及残端息肉情况,同时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 a,2 a抽血化验检查血清中性激素水平变化,并进行围绝经期症状观察.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热及残端息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前后血清性激素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绝经期症状几乎不出现;对照组术后FSH,LH明显升高(P0.05),E2降低(P0.05),围绝经期症状出现较多.结论 STHMUV术组在卵巢激素分泌方面的影响不如传统SROU术组明显,该术式对保留卵巢功能、延缓卵巢早衰的出现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大多数医院只有在子宫脱垂的病例方实行阴式子宫全切除术,正常位置的子宫几乎都选择腹式全宫切除术。而在西德目前阴式子宫全切除术的实施远远超过了腹式子宫全切除术。在妇科手术领域里这项手术显得特别活跃,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1 阴式子宫全切除术的优点、手术指征和合并症 1.1 阴式子宫全切除术的优点无腹部手术切口及疤痕,很少因损伤腹膜而造成粘连、腹膜炎和肠梗阻等;没有术后剧烈的伤口疼痛;恢复快,平均住院时间短;术后残端吸收热、感染和血肿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5.
对传统腹式子宫全切与改良腹式子宫全切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并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分析。回顾性分析两种术式及随访资料完整的2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两种术式术中及术后情况进行比较,对术后生活质量随访调查比较。改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尿情况均有显著差异(P0.01),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腰腹痛、残端出血、、残端息肉、阴道长度、阴道松弛及脱垂、性生活满意度均明显大于传统组(P0.05),而住院时间、费用及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情况均无明显差异(P0.05)。改良术式可以使患者创伤小、痛苦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术后性生活影响小、并发症少,建议推广开展改良式腹式子宫全切除术(尤其没有开展腔镜手术的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6.
妇科微创开腹手术205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妇科微创开腹手术及皮肤美容缝合在全子宫或次全子宫切除及卵巢囊肿、输卵管疾病等的临床应用。方法:2059例妇科微创小开腹手术中,随机抽样子宫切除、子宫肌瘤剔除、卵巢及输卵管手术各50例与传统开腹的同类手术各50例进行对比。结果:微创小切口几乎适合所有的妇科病变和良性肿瘤的开腹手术,而且不增加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手术并发症;腹腔干扰少、疼痛轻、恢复快;切口小、伤口感染少,能缩短拆线时间;皮肤切口皮内缝合小而美观,符合现代微创手术的美学原则。结论:妇科小切口开腹手术是一种安全、经济、容易掌握的妇科开腹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全膀胱切除-回肠新膀胱术2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全膀胱切除术后保留较好生活质量的手术方法,方法:按经典方法行全膀胱切除术,但术中尽量保留膀胱外括约肌及膜部尿道,并取约60cm带血管蒂的末段回肠,于肠系膜对侧缘纵形剖形成肠片,再将该肠片以“W”形折叠、,缝合为球形的新膀胱。双侧输尿管断端吻合于球形新膀胱、新膀胱的底部与尿道残端吻合。结果:1994.4-2000.4进行该手术26例,其中23例术后能自控排尿、无尿失禁、每次排尿量200-600mL。3例术后排尿困难。所有患者术后血电解质基本正常。B超检查无肾、输尿管扩张积水,膀胱造影无膀胱输尿管返流,膀胱尿道镜检查无尿道肿瘤复发。结论:新膀胱术术后有良好的排尿功能,膀胱容量大、压力低、自控排尿功能好,术后并发症少,是浸润性膀胱癌手术方式的一个优良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肠吻合口缝合技术进行改进,以提高预防胰瘘的发生几率。方法对2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采用胰空肠端端套入及U型交锁缝合式胰肠吻合,对照分析采用传统胰肠吻合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18例。结果胰空肠端端套入并U型交锁缝合式胰肠吻合时间平均20 min,手术时间大大缩短,与没有进行胰肠吻合口瘘患者相比,两组在平均手术时间、住院天数、胰瘘、腹腔出血、胃肠吻合口出血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空肠端端套入并U型交锁缝合式胰肠吻合术,操作简单、减少了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明显改善了胰肠吻合缝合技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包虫破入胆道的手术方式,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患者情况、术前各项检查以及术中情况进行分组,传统的肝包虫内囊摘除胆总管探查"T"型管引流组(68例)为甲组,肝包虫外囊次全切除胆总管探查术后胆总管Ⅰ期缝合+胆囊管引流组(55例)为乙组.对两组的术后残腔并发症(胆瘘、残腔积液、残腔感染)、胆道并发症(胆道梗阻、狭窄、感染、胆漏、出血)、电解质紊乱、平均住院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甲组相比,乙组患者的术后残腔并发症、胆道并发症、电解质紊乱及平均住院日都有所改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正确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肝包虫外囊次全切除胆总管探查术后胆总管Ⅰ期缝合+胆囊管引流术可避免传统的置"T"管所引起的并发证,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发育异常的声像图表现以及对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对青春期原发性闭经、继发性闭经、不孕、反复自然流产、早孕要求人工流产等应用超声检出各类子宫发育异常的10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发育异常的类别为纵隔子宫、双角子宫、双子宫、残角子宫、幼稚子宫、始基子宫、先天性无子宫等,超声诊断与手术、妇科检查一致者103例,误诊6例.结论:B超检查可准确地诊断子宫发育异常,对临床的手术、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腹式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常有阴道流血、残端肉芽、性生活满意度降低等并发症,宫颈周围粘连者更增加了手术难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笔者自1998年7月至今施行筋膜内子宫切除术60例,与同期传统的腹式子宫切除术60例相比,结果提示:采用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具有方法简便、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LigasureTM血管闭合系统用于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Ligasure^TM血管闭合系统用于经阴道子宫切除的安全性和效果。回顾性分析了2005年6月—2006年10月由Ligasure^TM血管闭合系统完成的经阴道子宫切除手术120例,对照组选自同一手术组医师同期完成的经传统缝合方式进行的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间人口学特征、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以及近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t检验和秩和检验统计数据。结果Ligasure^TM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缝合组,两组间的术中术后近期并发症无显著差异。说明Ligasure^TM血管闭合系统用于经阴道子宫切除韧带处理是安全的,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  相似文献   

13.
以往全膀胱切除术后常用腹壁造口解决排尿问题,患者生活上有诸多不便。而理想的代膀胱是能够自主控制排尿,对肾功能及血电解质没有影响本文旨在研究最大程度地提高全膀胱切除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全膀胱切除时注意保护好尿道膜部与尿道外括约肌。用带蒂的末段回肠以“W”型整形缝合为球囊状新膀胱,安置于盆腔内,其最低位与尿道残端吻合。结果:围手术期2例患者出现新膀胱漏尿、腹膜炎,经处理后痊愈。20例术后恢复顺利。追踪观察一年,22例患者均能自主排尿。无尿失禁、无溢尿,排尿间隔时间3h以上,每次尿量>200mL。术后肾功能及血电解质检查无明显改变,B超检查无肾、输尿管扩张积水。20例男性患者术后出现阳萎。22例患者未见残余尿道发生肿瘤。结论:本术式简便易行,膀胱容量大,压力低,自控排尿功能好,术后并发症少,是浸润性膀胱癌的一个可供选择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阑尾残端盲肠造瘘术应用于急诊结肠手术病人的疗效。方法对14例结肠手术病人附加阑尾残端盲肠回肠造瘘术实施一期手术。结果14例患者中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3例切口感染,其余一期愈合。结论附加阑尾残端盲肠造瘘术应用于急诊结肠手术可避免术后吻合口漏等严重并发症,提高一期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稳定的大鼠同种异体肾移植模型,旨在开展早期急性排斥反应标记物实验研究。方法:正常SD大鼠为供体,Wistar大鼠为受体,建立稳定的同种异体肾移植模型。肾动脉采用端、侧连续缝合,肾静脉采用端端连续与间断缝合,输尿管采用膀胱瓣连续缝合,进行供、受体左侧原位肾移植。结果:练习第3、4个月共完成移植模型手术45次,成功率86.7%,热缺血时间(30±2)min。结论:该移植造模方法简单,术后并发症少,术后稳定性好且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用2个气门芯结扎脐带后效果与是否行修剪新生儿脐带残端[1]的效果观察。方法:将2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观察组新生儿于出生后用2个气门芯结扎脐带[2],常规护理,等待其自然脱落。对照组新生儿此法结扎脐带后于24~48小时后行脐带残端剪除,消毒,止血,立即覆盖上叠成两层的消毒纱布或明胶海绵,按压数秒,再包扎固定24h[3]。比较2组脐部的出血,分泌物,残端脱落时间和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用2个气门芯结扎脐带,常规护理,等待其自然脱落,24~48小时无残端出血及感染现象。48~72小时27例新生儿脐部潮湿、脐部分泌物增加。3例脐部出血且脐轮周围红。残端脱落时间为5~7天。对照组剪脐后24h内脐出血发生例数较多39例,其中有11例进行缝合包扎止血;胶质残留和脐窝潮湿发生率观察组,对照组无显著变化。结论:用2个气门芯结扎脐带,常规护理,等待其自然脱落,可减少脐部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筋腹外、筋膜内、半腹膜外筋膜内三种子宫除术进行对比。方法:将210例子宫全切除患按不同术式分为3组,就其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损伤、术后病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手术时间,筋膜外、筋膜内较半腹膜外筋膜内子宫全切除快半h,半腹膜外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中出血稍多,但术后病率明显低于其它两种。结论:三种术式各有优缺点,临床医生应根据病人实际及自己的操作水平,选择不同术式。  相似文献   

18.
采用腹膜外剖宫产术子宫切口单层缝合的新方法共161例,与同期采用以往的二层缝合方法共140例,在手术时间,术后血像,产后恶露、晚期产后出血及切口愈合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子宫切口单层缝合是一种省时、省力又利于切口愈合,并可增加各种手术并发症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马艳芬 《科技信息》2010,(35):I0450-I0450,I0453
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子宫腺肌瘤,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等都是临床上常见的子宫良性病变,达到手术指征的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临床上常见的几种手术方式包括经腹子宫切除术(经腹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子宫次全切除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经阴子宫切除,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肌瘤、腺肌瘤剔除术,宫腔镜下子宫肌瘤、腺肌瘤切除术,每种术式都有它的适应征和局限性,而且对患者的心理和术后生活质量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提倡治疗方法的个性化选择,综合考虑患者的全面情况选择最适宜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无人工材料的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一种自行设计的无人工材料的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手术方法,并报告2例极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矫治成功的临床病例。方法;将右心房和房间隔分别做出扇状切口,再将二者缝合形成上,下腔静脉间的管状结构,然后用心包修补缺失的右心房壁。将上腔静脉横断,无端与右肺动脉上缘做端-侧吻合;上腔静脉近端与横断的主肺动脉远端做端-端吻合,主肺动脉近端缝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