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为例,展开了RD投入和创新产出的关系研究.实证分析过程中,选取了国家财政投入、企业经费投入、银行贷款投入、研发人员投入作为R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投入的表征变量,选取了新产品销售收入作为创新产出的表征变量.通过生产函数在创新投入产出领域的改进,得出实证分析模型,并结合了面板数据的分析方法.实证结论表明,国家财政投入、企业经费投入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产出的重要因素,无论是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都表现出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正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是科技活动的核心,RD经费即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经费投入是指统计年度内全社会实际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支出,是反映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2010年以来,RD经费投入列入温州市委、市政府对县(市、区)考核重要指标,同时,RD经费支出也是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和26县发展实绩考核的评价指标之一。一、近年来全县RD经费投入的几个特点(一)全县RD经费投入呈增长趋势。2012以来,全县RD经费投入总额与强度(RD经费相当于  相似文献   

3.
RD投入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赶超战略的重要途径,是企业创新发展、增强产业竞争力的关键举措。随着我国企业研发支出数量和比重的持续增加,RD投入的效率问题成为研究的重要内容。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9—2014年面板数据为样本,以管理层股权激励作为调节变量,检验了RD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管理层股权激励属于半调节变量,能够促进管理层从长期发展角度进行RD决策,提高企业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4.
从RD资源投入及其配置视角考察我国RD创新效率偏低的原因。研究发现:2004—2009年,我国RD创新效率为0.67,RD经费配置效率为0.07;RD投入强度对RD创新效率具有弱的正效应,而RD经费配置效率对RD创新效率具有弱的负效应。可见,RD资源的配置不当是导致我国RD创新效率偏低的重要原因,在有限的RD资源约束下,改善我国RD资源配置效率是提高我国RD创新效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分析天津市创新资源投入与产出绩效关系,对2011—2015年天津市RD资源投入与专利产出关系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RD经费投入和RD人员投入均可促进专利产出增长,其中RD经费投入对专利产出增长的带动作用较为显著。从资金来源看,政府RD投入对专利成果产出增长的带动作用更为突出。此外,对RD人员的规模和质量进行了比较,发现RD人员规模对专利成果增长更为重要。结合上述分析,提出了提高天津市创新资源投入产出绩效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计量经济方法,以VEC模型为基础,运用HP滤波分析、协整检验、因果检验和方差分解等理论对1997—2016年贵州地区RD经费投入、财政科技资金投入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RD经费投入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格兰杰原因,但存在滞后效应;地方财政科技拨款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格兰杰原因,对高技术产业产值贡献稳定在7%以上。因此,应该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发挥政府科技资金的引导作用,吸引各方面的社会资金的投入,多渠道筹备科技投入资金,为高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7.
在全国经济下行、天津经济增速趋缓的形势下,我市科技创新逆势发展,全社会RD经费内部支出突破500亿元,达到510.18亿元;RD/GDP达到3.08%,,超过"十二五"规划目标0.08个百分点;RD/GDP指标继北京、上海之后,连续9年居全国第3位。"十二五"规划科技目标圆满收官,为"十三五"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数据同时显示,天津市科学研究经费投入偏低,滨海新区研发投入强度低于全市平均水平,高水平RD研究人员投入不足。提出要积极争取中央、市级和区县三级财政对RD活动的支持力度,落实好高企减免税和研发经费加计扣除政策。  相似文献   

8.
RD经费投入强度是评价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重要因素之一。该文针对福建省RD经费投入情况,分析了经费投入构成及特征,指出福建省研发经费投入不足的原因主要是财政资金投入偏低、大院大所数量太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相应的,从增加财政投入、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地方高校是省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重要力量.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不仅影响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也直接影响着省区的经济增长.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30个省区地方高校RD经费投入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参数估计;进一步通过计算30个省区2000-2014年地方高校RD经费量的数学期望值和标准差,对各省地方高校RD经费投入量进行了分类统计与分析;最后对高校RD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提出优化我国地方高校RD经费投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2013年滨海新区RD经费总额达200.04亿元,占GDP比重为2.49%,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科教支撑作用明显。但同时也存在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三资企业RD投入经费严重不足、服务业领域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数量较少等问题。基于此,提出了充分利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有利时机,继续大力引进央企、科研院所等到滨海新区发展,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含量,建立与重点单位的沟通服务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为深入贯彻中共宜宾市第五届委员会七次会议提出的要紧紧围绕加快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在推进产业兴市上实现新突破的目标要求,为达到宜宾市省级创新型城市建设指标体系中RD经费投入指标,不断完善科技统计调查体系,全面准确反映全市RD经费投入状况,加强部门之间协作配合,协调统一RD数据统计、评估和运  相似文献   

12.
正10月9日,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2017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显示,2017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超1.76万亿元,同比增长12.3%,增速较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RD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值)达到2.13%,再创历史新高。RD经费投入,这个名称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有些陌生,它的公众知名度远沅不如GDP、CPI、PPI、财政收入、贸  相似文献   

13.
根据RD经费投入以及RD活动的特征,构建了一套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2010年甘肃省14个市州RD经费投入效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甘肃省RD资源的利用效率总体不高。建议在提高科技资源配置相对有效性的基础上,注重投入与产出结构的调整,不应过分强调短期的科技直接产出,而应关注科技成果的原始创新和成果的后期转化。  相似文献   

14.
通过学习借鉴英国、德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科技创新经验,立足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一带一路"建设与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倡议构想。基于研发经费(RD)投入、"一带一路"科技创新中心创建、科技创新体系完备、产业融合与集群化发展四个维度,全面设计了"一带一路"倡议与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科技创新协同发展路径,并针对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科技创新提出了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王燕永  张波  张斌 《安徽科技》2016,(12):19-21
正科技创新是提升城市科技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也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环节。滁州市坚持创新发展,努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科技创新实力明显增强,科技投入强度持续加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成为滁州市科技创新主力军。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现状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03家,其中有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的企业322家(占全部规  相似文献   

16.
<正>RD投入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竞争力提升具有关键作用。《杭州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相当于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5%,杭州科技综合实力继续处于全国主要城市的领先地位。"本文收集了10个国内主要城市2010-2015年的RD投入数据,通过对RD经费投入结构和产业结构中的差异性及其变化趋势的比较分析,从而找出杭州市RD投入存在的潜力,提出进一步增加RD投入的对  相似文献   

17.
甘肃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缩影,在科技创新领域创造出了"低投入、高产出"的现象。然而,在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累积量不足、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落后的背景下,加之近年来受经济下行影响,出现了RD经费投入增幅下降并持续回落的迹象。本文对2000年以来甘肃省的研发经费总量、投入强度、来源结构、经费结构等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与发达地区相比,这不仅仅是数量增长,还有结构的变化,需从多方面共同发力。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中国创新悖论",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观点与当前企业RD经费占全社会RD经费支出的高比例相矛盾。认为目前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仍然存在,而企业RD投入虚高,并分析了造成企业RD经费虚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科技经费、人力投入是开展科研活动的基础保障,也是促进科技发展及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必要条件。近年来,甘肃省科技投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科技投入总量增长率远低于全国平均,科技经费投入,明显偏低,科技活动经费构成不合理,企业科技活动不活跃,RD投入强度明显偏弱,这些问题使得甘肃省在全国的科技竞争力持续下滑。  相似文献   

20.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和系统动力学理论,构建汽车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模型,运用Vensim PLE软件进行优化仿真分析,以上海汽车产业为例,探析政府引导、研发支出、产业投入等变量在一定幅度内不同作用水平情况下汽车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发展趋势.研究发现,三项指标作用强度依次为研发支出比重、产业投入比重、政府引导系数;产业发展初期,随着政府引导增减产业发展变化较为敏感,过度的政策引导会产生负面影响;随着市场机制的逐渐完善,治理要素的影响作用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