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赣南油茶产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林海  吴延旭 《江西科学》2008,26(5):828-831
油茶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的木本油料树种,本文综合分析了赣南油茶产业的发展现状,找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广良种壮苗,扩大油茶基地面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实施丰产有机栽培;分门别类改造现有林分;做大做强油荼加工企业,打造品牌战略的赣南油茶产业发展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丽水市油茶栽培历史悠久,素有“浙南油库”之称。据调查统计,全市现有油茶面积约为88万亩。虽然丽水市油茶经营面积很大,但油茶低产低效是油茶产业发展的最大阻碍。  相似文献   

3.
油茶产业发展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重要木本油料植物,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油茶产业2008年以来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呈现出特色产业的巨大潜力。笔者概述了油茶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总结了近年发展所取得的成效,辩明了油茶产业的定义、内涵与发展趋势;从生产、技术、市场和社会等层面分析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瓶颈,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定位与目标。针对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提出了顶层设计、修订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科学构建油茶产业链,明确各环节功能与利益;整合科技资源,重点攻克油茶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开发多样化的生态产品,拓展油茶产业领域;大力推广新品种和低产林改造;推进标准化生产技术提升油茶丰产栽培水平;创新经营模式,调整油茶产业生产组织形式;搭建油茶产业发展的大数据与交易平台;强化规范市场产品质量控制;加大政府权威宣传力度积极创建油茶知名品牌;加强人才培养与技术服务等11条建设性建议。笔者从油茶产业发展的宏观角度疏理了应对产业发展瓶颈的对策,对进一步促进油茶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有积极影响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永州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亮亮 《科技信息》2010,(16):368-369
本文从永州市油茶产业发展优势和发展现状入手,结合当前实际,介绍了油茶产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油茶产业的发展措施和改进油茶的种植方法。  相似文献   

5.
油茶是大田县农村经济发展的特色经济作物,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该文通过对大田县油茶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指出了目前大田县油茶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为进一步推进油茶产业绿色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关于发展油茶产业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凤仙 《广东科技》2010,19(24):32-33
本文分析了油茶产业发展现状,指出了发展油茶产业的优势以及阻碍油茶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油茶产业稳定、健康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油茶技术研究与产业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油是世界上最优质的木本食用油.中国是茶油的主产国,油茶分布广、面积大、经营历史悠久.提高油茶林的经营水平和产品质量有着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潜力.介绍了我国在油茶良种选育、良种繁育技术、丰产稳产栽培技术、低产林改造等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及进展,对茶油的加工以及综合利用的研究作了引述;分析了油茶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据此论述了我国油茶发展的技术研究和产业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8.
对8个威宁短柱油茶林地的土壤理化性质、果实产量和种仁含油率进行了测定,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探讨了林地土壤肥力对油茶产量和种仁含油率的影响,为威宁短柱油茶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依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标准”,威宁短柱油茶林地土壤有机质和氮平均含量极高,全磷、全钾、速效钾平均含量中等,碱解氮平均含量低,而土壤有效磷平均含量极低。8个样地中土壤肥力Ⅱ(良)样地1个,土壤肥力Ⅲ(一般)样地1个,土壤肥力Ⅳ(差)样地2个,土壤肥力V(极差)样地4个。土壤肥力指标与油茶产量灰关联度为0.592~0.801,与种仁含油率灰关联度为0.505~0.722;其中有机质、全氮、有效磷、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对油茶产量影响较大,速效钾对种仁含油率影响较大。可见,威宁短柱油茶林地土壤肥力普遍较低,土壤肥力严重影响了油茶产量,但对种仁含油率影响较小,应根据油茶林地本底营养和需肥特性来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才有助于油茶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胡伟 《安徽科技》2006,(1):34-35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食用木本油料树种,已有2300多年的种植和油用历史.油茶具有极高的综合利用价值,经济效益尤为显著.油茶的果实提炼出的茶油是一种高品位、高营养价值的高级绿色保健食用油,被誉为"东方橄榄油".大力发展油茶产业,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因此,大力推进油茶产业名牌发展战略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针对铜仁市油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构建基于物联网和数据展示的应用平台——油茶通。系统应用物联网技术采集数据,对铜仁地区油茶种植、宣传等各种情况进行数据化管理,构建了油茶交易信息发布平台、油茶宣传管理平台、基于人工在线咨询与离线智能交流的油茶咨询交流平台。上述平台基于构建的铜仁油茶通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PC端和移动端官网等应用,对铜仁地区的油茶产业信息化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油料树种,属我国特有植物,主要产于我国南方各省,其已有悠久的栽种历史。油茶林普遍存在着低产的现象,不能充分满足上述行业对其的需求,如何提高其产量成为当前研究较多的问题之一。本文简要分析了造成油茶低产的原因,并根据其自身的技术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方面的改造要点,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纯君 《广东科技》2010,19(22):42-43,36
油茶是重要木本油料树种。茶油及其副产品具有多种用途,茶油更有“东方橄榄油”之美誉。本文分析了油茶丰产栽培技术和低产林改造技术,以期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张红芬  刘良源 《江西科学》2009,27(5):757-760,766
油茶栽培历史悠久,经济效益尚可,深得林农喜爱。然而,其单产仅3 kg/亩左右,产量太低,这是个长久未克的难题。围绕油茶低产的难题,结合个人经历实践,从体制、政策、技术措施诸方面,提出了振兴发展油茶产业的思路和对策,并创新设想,能否从基因分子学方向努力,突破油茶"子不离母"的生物学习性,从而为油茶的丰产、稳产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油茶是我国特产的世界著名的食用与工业油料树种。油茶在我国18个省、市、自治区有栽培分布,栽培分布范围广,品种资源丰富,结实早,产量高。南方山区丘陵的农民都有油茶生产经营习惯,栽培技术规范齐全。将油茶作为生物质能源树种栽培利用,对于开发我国生物质能源,提高我国能源自给能力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5.
油茶是原产于我国的乡土树种,作为油料树种栽培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油茶广义上是指山茶属(Camellia)植物中种子含油率较高、且有一定栽培面积的树种的统称。山茶属(Camellia)目前已知的种有238个,其中种子含油率高的有50多个。以普通油茶(C.oleifera A)分布最为广泛。油茶是我国主要的经济林木,与油棕、油橄榄和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湖南、江西、广西和云南等省(区)。油茶是喜酸性的阳性树种,在海拔500m至2200m地区,PH值4.5—6的酸性红壤上生长良好。油茶属两性虫媒花,花期10—12月,果实次年10月成熟,种植油茶一般3年至5年即有收获,经济收益期达40—50年。  相似文献   

16.
油茶高接换优技术在舒城县研究成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月10日,油茶高接换优技术研究通过安徽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为改变油茶林低产现状,提高油茶产量与效益,舒城县油茶科技专家大院与安徽农业大学合作,成功研究出油茶高接换优技术。运用该技术对低产油茶林实行高接换优后.当年接穗可生长30厘米,第二年即可开花,第三年挂果,5年即可恢复树冠,进入盛果期,可将茶油产量由传统的每公顷65.25千克提高到750千克以上,产量增加超过10倍。目前,该技术已在舒城县晓天、山七、河棚、高峰、庐镇等乡镇进行了推广示范,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新鲜油茶(Camellia oleifera)花粉为材料探究油茶液体授粉花粉液的配制方法,为实现无人机的辅助授粉提供可能。【方法】以广西广泛种植的“岑软2号”和“岑软3号”油茶新鲜花粉为材料,通过测定花粉液中花粉浓度与花粉生活力来确定最优的油茶液体授粉花粉液的配方。【结果】当花粉液中的黄原胶、蔗糖和硼酸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4%,10%和0.015%时,“岑软2号”和“岑软3号”油茶花粉的稳定性与生活力可以得到最有效地保持。【结论】最优油茶花粉液配方为油茶无人机辅助授粉提供了可能性,并可一定程度上解决因花粉资源限制而导致的油茶坐果率低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云南省文山州自然基本情况,可利用种植油茶的土地资源,以及油茶种植历史上经历的三个阶段,分析目前文山州油茶种植存在思想认识不足,经济投入不够及科技支撑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促进种植发展油茶的相应对策,主要包括增加经济投入,促进良种产业化及科学种植。  相似文献   

19.
油茶果是油茶的果实,由油茶蒲(也称油茶果壳、油茶果皮等)和油茶籽(也称茶籽心)构成.油茶蒲是油茶的重要加工副产物,质量约是油茶籽的1.5倍左右,富含多糖、多酚、茶皂素等.文章对油茶蒲的主要提取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以期为其科学地高效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又名茶籽树、茶油树等,为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 Linn)长绿灌木或小乔木。油茶作为油料树种在我国南方地区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植物。油茶与油棕、油橄榄和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植物,茶油是联合国粮农组织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高级食用植物油之一,有“东方橄榄油”和“油中珍品”等美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