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聚甘油单硬脂酸酯乳化二甲基硅油及乳液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聚甘油单硬脂酸酯复配乳化1 Pa.s的二甲基硅油,考察复配乳化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对乳液体积平均粒径、乳液黏度、乳液离心稳定性的影响以及乳液的耐高温稳定性。结果表明:复配乳化剂HLB值对乳液体积平均粒径、黏度、离心稳定性的影响显著,选择高聚合度的亲水型乳化剂和高聚合度的亲油型乳化剂进行复配乳化,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硅油乳液。最佳乳化条件为乳化剂(二聚甘油单硬酯和八聚甘油单硬脂酸酯,HLB=10.5)、硅油和水的质量比为7∶23∶70。在最佳乳化条件下制得的乳液体积平均粒径为8.06μm,黏度为387 mPa.s,固相质量分数差为2.91%。乳液高温稳定性良好,在110℃保持5 h,乳液体积平均粒径增大至11.63μm,固相质量分数差增大至6.12%。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偃松仁粉微胶囊化的乳化工艺。结果表明 ,选用大豆分离蛋白和麦芽糊精作壁材 ,单甘酯和蔗糖酯作为乳化剂 ,乳化条件为单甘酯和蔗糖酯添加量为 0 7% (比例为 1∶4 ) ,乳化温度为 4 0℃ ,乳化时间为 3min)  相似文献   

3.
针对180号燃料油乳化存在的稳定性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考察了亲油亲水平衡值(HLB)对乳化油稳定性的影响以及非离子乳化剂对乳化油粘度的影响,以HLB值为标准兼顾乳化油粘度设计出乳化效果较好的复合乳化剂,考察了复配乳化剂、乳化工艺条件对乳化燃料油的稳定性和粘度的影响,得出最佳的乳化工艺条件为:乳化剂用量为0.5%,乳化时间为45 m in左右,乳化温度为70~80°C,搅拌速度为500~600 r/m in。实验结果表明:基于HLB值兼顾乳化油的粘度,以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为核心设计的复配乳化剂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乳化燃料油室温储存3个月,稳定性好且粘度满足180#燃料油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SBS改性阳离子乳经沥青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5-6%的SBS改性沥青为原料,以JY-2型及YJ-2型阳离子为乳化剂:以羟甲基纤维素或羟乙基纤维素、氯化钙等为助剂,进行乳化沥青原研制,经实验验证以1.0%JY-2型及1.25%JY-3型阳离子乳化剂、0.3%羟甲基纤维素或羟乙基纤维素、0.2-0.25%的氯化钙可制得相以稳定的SBS改性阳离子乳化沥青、以便为生产、应用SBS改性阳离子乳化沥青提供新技术、新配方、新材料。  相似文献   

5.
将琥珀酸二己酯磺酸钠系列表面活性剂(中简称NHSSn)作为醋酸乙烯酯乳液聚合反应乳化剂,代替常规用乳化剂OP-10,考察其对乳液的乳化能力、在乳液聚合反应中的作用和对聚合物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NHSSn用作乳化剂,乳化能力强,制备的聚合物粘度和固含量随其种类和用量可调,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6.
以月桂酸、二甲胺水溶液、环氧氯丙烷和氯乙酸钠为原料合成出一种新型甜菜碱型沥青乳化剂.在最佳反应条件下,第一步合成月桂酸-2-羟基-3-氯丙酯的酯化率为97.1%.利用红外光谱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对第一步合成月桂酸-2-羟基-3-氯丙酯的反应提出了合理的反应机理.该乳化剂对沥青具有很好的乳化能力,制备的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良好,该乳化剂属于快裂型沥青乳化剂.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验绘制出了以蚜虫报警信息素为原药的不同微乳体系的伪三元相图,通过分析相图中微乳区域边界点的组分浓度,选择合适微乳体系进行透明温度范围及冷贮稳定性和热贮稳定性试验.对于本试验中的油水体系,研究发现:乳化剂A的乳化效果较乳化剂B更好;温度升高有利于微乳区面积的增加;原药含量为5%、乳化剂C含量为12.1%的微乳液体系以及原药含量为5%、乳化剂D含量为14.5%的微乳液体系均获得较好的乳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反应性乳化剂十二醇马来酸钠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首先利用十二醇(DA)和马来酸酐(MLAD)通过酯化反应合成单酯,然后加碱中和制得反应性乳化剂十二醇马来酸钠,得到了本反应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当催化剂含量为醇酸总质量的1%,醇酸摩尔比为1:1,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3h时,所得粗产物中十二醇马来酸单酯的含量最高.对自制的反应性乳化剂进行了乳化力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自制反应性乳化剂乳化力优于常用的阴离子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用最大气泡法测溶液表面张力,得其临界胶束浓度为8mmol/L.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得乳液,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乳液聚合相比,由反应性乳化剂制得乳液聚合物的剪切强度、抗水性能、抗污性能、透明性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杨梅渣红色素的超声提取和微胶囊化工艺.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杨梅渣红色素超声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料液比为1:12g·mL^-1,pH=1,提取时间为40min,超声波功率为400W.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杨梅渣红色素微胶囊化的工艺条件:壁材阿拉伯胶与麦芽糊精的比例为1:3,芯壁比为1:14,乳化剂蔗糖脂肪酸酯的含量为0.6%,黏稠剂普鲁兰多糖的含量为0.5%.稳定性实验表明杨梅渣红色素经微胶囊化后耐热、耐酸、耐光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纤维素醚稳定的聚丙烯酸酯乳液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羟乙基纤维素为主要稳定剂制备了聚丙烯酸酯乳液,通过TEM观察乳液乳胶粒的形态,并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接枝共聚物的结构,探讨了乳液的电解质稳定性、机械稳定性、冻融稳定性和稀释稳定性以及乳胶膜的吸水和力学性能,并与采用低相对分子质量乳化剂制备的聚丙烯酸酯乳液的相应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以羟乙基纤维素为主要稳定剂制备的聚丙烯酸酯乳液具有空间稳定结构,其电解质稳定性大大优于采用低相对分子质量乳化剂制备的聚丙烯酸酯乳液,乳胶膜的拉伸强度和伸长率也分别由14.6MPa和462.3%提高到17.1MPa和524.6%.  相似文献   

11.
通过筛选乳化剂和助乳化剂,伪三元相图的绘制、体外乳化和稳定性实验确定制备那格列奈浓乳液软胶囊的最佳处方,并考察产品的溶出度。该纳米浓乳液软胶囊中的乳化剂为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40,助乳化剂为1,2-丙二醇,油相为精制大豆油,其比例为50:30:2 0。溶出度可达9 0%以上。留样1 2个月,溶出效果不变。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壁材,硬脂酸丁酯为芯材,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相变微胶囊.通过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乳化剂用量、HLB值、乳化温度及乳化时间对硬脂酸丁酯乳液的影响,确定最佳乳化条件.采用激光粒径分布仪、FT-IR、SEM、DSC表征乳化液形貌、稳定性和相变微胶囊的结构、形貌以及热性能.结果表明:当复配乳化剂的HLB值=11,乳化时间为20min,乳化温度为70℃,乳化剂用量为10%,搅拌速度为4 000r/min,硬脂酸丁酯乳液的稳定性最好,以此乳液制备的微胶囊呈规则球状,结构致密,分散均匀,平均粒径3μm;相变温度为20.4℃,相变潜热为87.81J/g.  相似文献   

13.
为了消除炼焦生产中煤焦油乳化的现象,在实验室条件下对煤焦油的乳化机理及各种对焦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煤焦油和氨水形成了以碳质粉末(煤粉+焦粉)为乳化剂的、稳定的、油包水(W/O)型乳状液;其稳定性会受到乳化剂的粒度、组成、剂量以及分散相组成等因素的影响:乳化剂越细、乳化剂中煤粉的比例越大、乳化剂的剂量越大,煤焦油乳状液就越稳定;乳化剂的剂量越大,煤焦油乳状液的粘度就越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煤焦油乳状液模型。  相似文献   

14.
聚氨酯型反应性乳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半酯、甲苯二异氰酸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亚硫酸钠为原料,制备聚氨酯型反应性乳化剂(RE).探讨了合成RE的工艺条件,考察其对不同单体的乳化能力,并使用RE进行乳液聚合,所制得胶乳的耐水性比普通胶乳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将琥珀酸二己酯磺酸钠系列表面活性剂 (文中简称NHSSn)作为醋酸乙烯酯乳液聚合反应乳化剂 ,代替常规用乳化剂OP -10 ,考察其对乳液的乳化能力、在乳液聚合反应中的作用和对聚合物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NHSSn用作乳化剂 ,乳化能力强 ,制备的聚合物粘度和固含量随其种类和用量可调 ,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不同离子乳化剂对乳化沥青稳定性产生的不同影响,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利用Materials Studio软件构建“沥青-乳化剂-水-乳化剂-沥青”双层模型结构,模拟含不同离子乳化剂分子的乳化沥青体系,对比研究阴(SDS)/阳(CTAC)离子乳化剂对乳化沥青稳定性的影响. 对比加入不同乳化剂分子后,沥青乳液的相对浓度分布、界面膜厚度、界面形成能以及静电势(ESP)的变化,分析乳化沥青的稳定性. 结果表明,相较于加入CTAC乳化剂的沥青乳液,SDS乳化剂更能增大沥青与水之间界面层的厚度,减小两相的界面张力,提高乳化沥青的稳定性;从静电势角度分析,相较于CTAC乳化剂,SDS乳化剂分子烷烃链的静电势极大值更大,更易与静电势为负值的原子相结合. 因此,加入SDS乳化剂的乳化沥青,其整体稳定性能要优于加入CTAC乳化剂的乳化沥青.  相似文献   

17.
分散型松香胶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造纸工业目前广泛使用的分散型松香胶,其分散性和稳定性是一个关键性问题。对常压下制备分散型松香胶过程中的乳化剂选择、用量、乳化和转相温度、助剂等进行了试验,从而找出合适的乳化条件。在常压下制得了在分散性能和稳定性上均较为理想的分散型松香胶。松香分子具有特殊的环状结构,单一的乳化剂不能同时满足其结构和乳化所需HLB的需求,必须在加热和剧烈搅拌下使用复配乳化剂.  相似文献   

18.
采用正交二次旋转组合设计筛选出液态橙汁乳的最佳配方为:橙汁11.5%,有机酸0.17%,白砂糖3%,稳定剂0.17%(羧甲基纤维素钠:藻酸丙二醇酯=2:3),磷酸盐0.24%(多聚磷酸盐:焦磷酸盐=1:1),牛乳76.42%,水8%,脱脂乳粉0.64%。  相似文献   

19.
催化裂化用常压渣油乳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根据催化裂化的特殊要求,选择适用于重油催化裂化乳化进料的中性非离子型乳化剂进行了乳化实验,建立了乳状兴储存稳定性的评价方法,并对乳状淮的制备条件、乳状液的类型和各种乳化剂所形成的乳状液在80℃下的储存稳定性进行了考察,以确定各种乳化剂的使用浓度。结果表明,在80℃下,各乳化剂所形成的乳状液均为W/O型,且其存储稳定性并不随乳化剂的增加而单调增大,而是存在最佳使用浓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了影响阳离子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的因素。甲撑双[5-壬基-2-((2’-羟基-3’-三乙基氯化铵)丙氧基苯)]和甜菜碱型两性型沥青乳化剂的乳化性能良好,储存稳定性符合行业标准。其余乳化剂的储存稳定性较差,有沥青析出。据此探讨了影响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的因素,特别是乳化剂的分子结构的影响,可为沥青乳化剂的分子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