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9 毫秒
1.
为了更好地推广早糯嘉早303,并为制定孝感糯稻生产栽培技术标准提供科学依据,特进行优质早糯嘉早303播栽期两因素栽培技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嘉早303在不同播栽期条件下,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最佳组合为A2B1 (播期A2:2007年4月1日,秧龄B1:25 d),嘉早303生育期受播期影响较大,越迟播生育期越短.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比较研究了播种时期及刈割对牧草奇可利产量和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奇可利在整个生育期中可以刈割3次,刈割的奇可利总产量明显提高,1播期即5月播种的奇可利产量高于2播期(6月播种)的产量,适时早播可以提高产量;刈割有利于提高粗蛋白等营养物质含量.  相似文献   

3.
不同播期对牛膝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验研究了早播(5月24日)、中播(6月13日)、晚播(7月6日)条件下牛膝干物质的积累与分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播期下,牛膝干物质积累的变化动态基本一致;牛膝的干物质积累量,早播高于中播和晚播;牛膝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出现在出苗后56~58 d。各器官干重占全株干重比例,苗期以叶最高,开花期以茎最大,生殖器官自开花后持续上升直至收获。不同生育时期根干重所占比例变化不大,收获前明显增加。不同播期下,中播牛膝的根/冠比值最高;早播牛膝的根产量极显著高于晚播的根产量,早播与中播、中播与晚播之间,根产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春小麦适期早播增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学军 《甘肃科技纵横》2004,33(6):66-66,113
本文在搜集整理春小麦适期早播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小区试验,对其植株器官建成,产量结构等性状的特点进行了较系统的观察,对适期早播增产原因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5.
春播中晚熟玉米区是新疆春玉米主要种植区域,最适播期的确定是充分利用区域光温资源实现高产高效的典型技术措施,本研究针对新疆春播中晚熟区域生产中广泛选用的品种KWS9384,以2015-2017年高产试验和播期试验数据为基础,利用APSIM作物模型,分析不同气象条件下不同播期产量及其产量稳定性,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验证后的APSIM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该区域玉米的生产情况。根据APSIM模型模拟和播期试验结果,新疆春播中晚熟玉米区KWS9384的最适播期为4月20日-5月5日。本研究可为APSIM模型在该区域的应用及玉米生产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为确定播期对冀东地区春玉米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以众信338和鑫研218两个品种为试材,设置5个播期水平,进行了播期对玉米产量及其产量性状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众信338在5月中下旬播种,鑫研218在4月下旬播种能够协调好各产量性状之间的关系,实现高产。  相似文献   

7.
提高高油大豆产量,除因地制宜选择优质高产、熟期适宜、抗病抗逆性强的高油大豆品种;播前精选种子;合理轮作、精细整地;适时播种及播前施足底肥等措施外,播后的田间管理也是确保高油大豆丰产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强筋小麦在冀东地区对不同播期反应差异,2016~2017年在大田条件下,以强筋小麦津农7号和中麦1062为材料,设置3个处理播期,分别是10月10日(SD1),10月15日(SD2)和10月20日(SD3),以10月5日为对照播期(CK),研究了不同播期对强筋小麦产量和籽粒蛋白质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播期的推迟,小麦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降低;(2)产量最高值出现在10月10日这一播期,早播或晚播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3)籽粒蛋白质质量分数随播期的推迟而提高,播期推迟有利于提高籽粒蛋白质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9.
为确定播期对红小豆冀红15号在冀东地区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试验设置6月1日、6月16日、7月1日等3个播期处理,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在大田条件下连续进行2年试验,分析播期对冀红15号株型相关农艺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并分析上述参数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播期推迟,冀红15号株高显著降低,生育期缩短,单株荚数减少,产量降低。相关性分析表明,分枝数、单株荚数、累计日温差、生育期均与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活动积温、有效积温与单株荚数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活动积温与有效积温降低导致冀红15号单株荚数降低,从而影响产量。本试验条件下冀红15号在冀东地区适宜播期为6月1日。  相似文献   

10.
冬小麦的产量随着播种期的延迟而递减,适期晚播减产幅度不大,播种过晚产量明显下降。早、中播小麦冬前分蘖比例大,单株成穗多;晚播麦春季分蘖为主,分蘖成穗少。适期晚播主要使幼穗伸长、单棱和二棱三个分化期落后于早播。播期(除土里捂)对每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影响似乎不大。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播期和播量对豫南直播稻产量和干物质累积的影响,以水稻品种丰优香占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播期处理,即A1(4月25日)、A2(5月5日)、A3(5月15日)、A4(5月25日)和A5(6月4日),5个播量处理,即B1(18.0 kg/hm2)、B2(22.5 kg/hm2)、B3(27.0 kg/hm2)、B4(31.5 kg/hm2)和B5(36.0 kg/hm2)。结果表明:播期和播量对产量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二者交互对产量、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随着播期的推迟,直播稻产量先增加后减少。在A1、A2、A3、A4和A5播...  相似文献   

12.
研究余庆县海拔950m地区不同播期对脱毒马铃薯威玉3号生长发育及其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播期显著影响脱毒马铃薯产量,播期间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以1月20日-2月9日播种产量最高。产量分别为1323.0-1603.1kg/667m^2。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8个不同播期对秋葵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A(3月24日)、B(3月30日)、E(9月24日)、F(9月30)4个播期秋葵的茎粗、分枝数、开展度、叶面积、荚果数量、折算产量均明显高于其他播期,E、F播期促进秋葵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积累;C(6月24日)、D(6月30)播期,对秋葵叶面积和折算产量也有一定作用;G(12月24日)、H(9月30日)播期,秋葵生长发育明显受阻.  相似文献   

14.
以宁荞1号、信农1号、美国甜荞三个荞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播期下荞麦结实率、灌浆速率、叶面积和产量特征。结果表明:宁荞1号晚播的籽粒产量比适播的低35.9~38.10%.早播比适播的低0.7~2250%;信农1号晚播的籽粒产量比适播的低35~39%,早播比适播的低42~14.0%:美国甜荞晚播的籽粒产量比适播的低176%,但第四播期(6月27日)比适播高10%,早播比适播的低40-54%。灌浆期宁荞1号品种叶面积晚播比适播和早播均小.表现出早衰趋势.信农1号、美国甜荞两个品种晚播明显低于早播。由于荞麦品种不同,灌浆期开始时间也不同.总体特征是在灌浆始期晚播比早播快,平均高0.02g.d-1.100粒-1,中后期差异不大。宁荞1号品种结实率以晚播7d比适播高46.8%,信农1号品种以晚播14d比适播高57.8%.美国甜荞品种晚播比适播和早播均高。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优质油菜绵油9号播的研究结果表明,播期对绵油9号的株高,有效分枝高度,等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显著,适期早播,能显著绵油9号的产量。  相似文献   

16.
1前言近年来,宁波市试种了中国农科院畜牧所选育的中豌6号,该品种植株矮,茎秆直立,在生产上可省去插立支架环节,对扩大规模生产,提高商品率具有重要意义,且中碗6号生育期短,鲜荚上市早,能提高农户经济效益。探索中碗6号早熟高产栽培技术特进行了冬播播量播期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2材料和方法供试中豌6号种子由中国农科院畜牧所繁育提供。试验播量、播期对鲜荚产量、植株性状和生育期的影响,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为6.对忐;播量设3水平,每opmZ分别播5.okg、7.skg、10kg;播期投3水平分别为1994年11月17日…  相似文献   

17.
张雪梅  严明强  秋旭 《汉中科技》2013,(6):23-23,22
直播油菜播期及留苗密度是实现油菜高产、抗倒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通过4个播期3个密度水平试验,总结出秦优10号直播时间以9月20日-25日播种,密度以2.5—3.0万株每666.7m^2产量最高,抗倒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Blackman生长分析的方法,研究两品种四播期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冬前积温和日均温度高,有利于冬小麦冬前干物质积累和返青后干物质积累以及产量的形成。播期对干物质积累速率(RGR)和群体生长率(CGR)及绿色面积系数(GAI)、叶日积(LAD)、叶面积相对生长率(LRGR)等均产生影响,而对净同化率(NAR)无大的影响;播期主要影响冬小麦绿色面积的生长,进而影响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适期早播有利于培育冬前壮苗和返青后干物质的积累及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不同播期对甜玉米籽粒N,P,K及可溶性糖的积累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对三个甜玉米品种进行不同播期的播种试验,分析其籽粒产量,N,P,K和有机物质的养分积累.试验结果表明:三种甜玉米播期在3月份和9月份,养分积累的各项指标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大田试验研究配方肥对大豆生长和产量影响的分析。论述了化肥配施有机肥能促进大豆的生长,适当促进物候期的提前,增加株高和茎粗,显著改善大豆的产量构成,降低空秕率,提高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