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佳璐 《科技信息》2011,(24):188-189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实现以病人为中心,实施整体护理的关键。因此,护士除了掌握医学基本知识以外,还要加强社会、人文科学的学习。在护理工作中,合理应用沟通技巧,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而且对建立和谐护患关系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患纠纷与护患沟通障碍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通过学习非语言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可以提高护士沟通能力,提高病人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使病人得到良好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3.
在与病人沟通时,根据沟通的原则,较好地运用沟通技巧,不但有助于搞好护患关系,改善服务态度,而且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从而做好整体护理.  相似文献   

4.
郑应凤 《科技信息》2009,(34):331-331
体会护患沟通技巧在临床中的应用,通过有效的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患者提供科学的、有效的护理。  相似文献   

5.
沟通是形成人际关系的手段。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了彼此传达思想、交换意见、表达情感等目的,需要用语言符号来进行沟通。护患沟通是护士与病人之间建立成功的护患关系的关键。良好的护患沟通可以帮助护士准确地评估病人的护理问题,以科学的计划,实施及评价护理活动。因此护患沟通至关重要。护士与病人沟通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强化医疗护理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减少护理纠纷,构建和谐,融洽的护患关系。方法:针对急诊病人的心理特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和处理:(1)护患沟通的特点和形式;(2)护患交流障碍的几种表现形式;(3)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可减少纠纷的发生。结论:通过沟通可增加护患的感情,取得患者的信任;减少不必要的纠纷。  相似文献   

7.
周幸莲 《中国西部科技》2013,(6):120-120,127
沟通是人们相互理解、信任的桥梁,也是现代化医院为满足病人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能。良好的人际沟通是联络医护情感纽带与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石,提高护生人际沟通能力是中职学校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专业人才的重要任务,帮助护生学会沟通技巧,注意加强沟通的实际锻炼,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将有助于提升护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尤其对改善护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护理工作效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就目前护患关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医疗卫生工作的特点,对导致护患关系紧张的社会、医方、息方等因索进行分析.要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医院以人性服务为中心,完善护患沟通制度,促进护息沟通,提高服务意识;强化专业技术训练,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努力营造良好的护患氛围,这也是新形势下护患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9.
就目前护患关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医疗卫生工作的特点,对导致护患关系紧张的社会、医方、患方等因索进行分析。要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医院以人性服务为中心,完善护患沟通制度,促进护患沟通,提高服务意识;强化专业技术训练,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努力营造良好的护患氛围,这也是新形势下护患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临床实习中培养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护理专业是一门依赖于沟通技能并与沟通关系密切的专业,人际沟通能力的欠缺仍是护士学生能力的一个薄弱环节。笔者认为首先要培养护生的人文素养,提高护生语言表达能力,掌握人际沟通的技巧,培养护生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护患关系,提高他们的基本素质,才能更好地适用现代医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操作中的护患沟通.方法:通过回顾总结找出护理操作中护患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可行性的操作与沟通的方法.结果:通过开展新的护理操作过程中的护患沟通,使护患关系得到改善,促进了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避免了护理缺陷引发的医疗纠纷.结论:重视加强护理操作中的护患沟通工作,能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工具,也是新护理模式下提高工作质量的手段。整体护理要求护士必须在全面了解病人情况的前提下提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评价护理效果等,而这些当中几乎有4/5要靠语言交流来完成。护理语言讲求科学性、艺术性和灵活性,这样才能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因此,护士在工作中必须运用文明礼貌用语及语言的沟通技巧,通过护士的语言、表情、行为、态度等来影响病人的心理,使其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从而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探讨心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护患沟通的影响。选取2017年1月~12月武威肿瘤医院重症监护室的30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6月124名患者为对照组,7~12月176名患者为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心理干预沟通程序,通过分析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制订与患者及家属需沟通的内容、时间和技巧等项目。采用我院自制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评价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实施前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评分。试验组较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实验组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后焦虑评分较入科时明显下降(P0.05)。护患沟通建立和维护良好的护患关系,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通过了解患者的心理精神状态,针对性的实施心理干预,使护患沟通更加有效、充分,促进患者心理健康并更好的配合医护的治疗,充分体现了护理质量的好坏,同时也规范了我院重症监护室护士与患者的沟通技巧。所以心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护患沟通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成功的护理很大程度上则取决于是护士是否具备高效沟通能力,因此了解何谓高效沟通,并掌握高效沟通的技巧和应注意的环节,对提供优质护理、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及减少医疗纠纷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护患沟通技巧的临床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优化护患关系,减少护理纠纷,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治疗环境,是广大医护人员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其中怎样运用沟通技巧,增强沟通效果关键。2003年来,我院实施整体护理,强调护理沟通,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护患和谐是建设良好医疗秩序的基础,不良护患沟通是引起护患冲突的主要原因,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康复质量,进而影响医院医疗秩序的稳定。因此,如何解决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应用心理学中交互作用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TA)理论系统,进行交流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通过若干具体实例分析,指出在护患沟通的过程中,若双方未能调整好自我状态,使沟通陷入交错的相互作用(一种不良的沟通方式),是护患冲突产生的重要原因。最后,提出了减少消除护患冲突,改善护患交流的办法。  相似文献   

17.
赵丹 《甘肃科技》2021,37(20):139-141
观察门诊护理工作中运用护患沟通的效果.2019年1月-2019年6月期间由31名门诊护士负责进行常规问询,选择同期105例门诊患者为对照组,2019年7月-2019年12月期间由相同的31名门诊护士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护患沟通,选择同期105例门诊患者为研究组.分析护患沟通运用前后31名门诊护士沟通能力变化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患纠纷发生情况.研究组护患沟通能力评价量表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工作态度、疑问解答、业务指导、沟通反馈、纠纷调处等各维度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患纠纷发生率0.95%,低于对照组的7.62%(x2=4.179,P=0.041).门诊护理工作中运用护患沟通,能提高门诊护士的沟通能力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18.
孙婷婷  林梅 《科技资讯》2011,(6):238-238
护患关系是是人际关系在医疗环境中的一种具体化形式[1]。良好的护患关系是进行一切护理工作的前提。影响护患关系的因素有很多,我们应当针对这些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建立一种和谐的护患关系,确保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这对患者的康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帮助病人了解自身疾病控制的有效方法,建立一套有效的预防、治疗、保健措施.方法:对护士健康教育技巧进行深入探讨.结果: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增高.结论:针对病人,病种,通过合理的宣教,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增加护患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和存在问题,从中得到及时解决,为促进患者的康复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沟通能力已公认为护理专业教育中的核心能力之一,而面对现今医患关系紧张,病人维权意识加强,学生沟通技巧的培养在护理见习中的应用变得尤为关键,本文旨在探索护理见习中沟通技巧的培养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将学生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沟通,询问患者病情相关问题,观察组进行护患沟通技巧的培训后与患者沟通,对两组患者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得出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