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7 毫秒
1.
唐朝在讨伐高句丽时 ,由于陆路和海路的运输线过长 ,军队所需的军粮成为了唐朝讨伐高句丽的主要困难之一 ,给唐朝的军事行动带来了巨大影响。唐朝为了解决运输上的压力 ,采取了就近筹粮、提前运输、因粮于敌、驱赶牛羊、制作干粮等措施 ,从而解决了军队的用粮问题 ,为讨平高句丽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唐朝讨伐高句丽的战争中,先后俘获了大量高句丽士兵和普通民众.为了减少驻军的压力,移民内地势在必行。在这个思想指导下,唐朝有计划地分批将部分高句丽人迁入内地。唐朝大规模内迁高句丽人可分为三个时期,即太宗时期因战争的压力强制内迁;高句丽平定后,为了减少叛乱因素和充实内地,大量内迁;玄宗时期高句丽遗民的归化。这些高句丽民众主要安置在河南诸州、陇右诸州,以及安东都护府城傍。  相似文献   

3.
唐王朝对内迁高句丽人的安置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唐朝讨伐高句丽的战争中,先后俘获了大量高句丽士兵和普通民众.为了减少驻军的压力,移民内地势在必行.在这个思想指导下,唐朝有计划地分批将部分高句丽人迁入内地.唐朝大规模内迁高句丽人可分为三个时期,即太宗时期因战争的压力强制内迁;高句丽平定后,为了减少叛乱因素和充实内地,大量内迁;玄宗时期高句丽遗民的归化.这些高句丽民众主要安置在河南诸州、陇右诸州,以及安东都护府城傍.  相似文献   

4.
在唐朝与高句丽关系研究中,专家学多从行政设置、经济交流、化传播、隶属关系等角度进行研究,而对唐朝与高句丽的战争的研究则关注的不够,《唐丽战争史》这部学术作恰好弥补丁这一空白。该书立论新颖,考证缜密,以扎实的史学功底、缜密严谨的结构,对唐丽战争爆发的原因、过程与未来走势进行了系统的、综合的研究,为世人勾勒出了唐丽战争的全景图画。  相似文献   

5.
在唐朝与高句丽关系研究中 ,专家学者多从行政设置、经济交流、文化传播、隶属关系等角度进行研究 ,而对唐朝与高句丽的战争的研究则关注的不够 ,《唐丽战争史》这部学术著作恰好弥补了这一空白。该书立论新颖 ,考证缜密 ,以扎实的史学功底、缜密严谨的结构 ,对唐丽战争爆发的原因、过程与未来走势进行了系统的、综合的研究 ,为世人勾勒出了唐丽战争的全景图画。  相似文献   

6.
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发生在颍川郡的重大史事有:正月,袁绍封郊乡侯;豫州刺史孔仙起兵讨伐董卓,驻屯颍川;二月,董卓军队在阳城县杀掠社祭民众;约八月,韩融率领宗亲避乱于密县西部山区;孙坚领豫州刺史,指挥豫州义军;本年,徐庶、石韬、司马徽等避乱荆州。  相似文献   

7.
漫长的岁月中,高句丽人以其卓越的聪明才智,开发和利用了长白山区的自然资源,创造了高句丽的灿烂文化。今天,通沟平原上保留着许多高句丽时期的文物古迹,构成了通沟文化的实体,成为高句丽历史的见证. 在集安许多高句丽时期的文物古迹中,好太王碑最具历史价值和意义.好太王碑位于集安市城东4公里处,是高句丽十九代王—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的墓碑.好太王名安,亦谈作德.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六年(公无391年)即位,安帝义熙八年(公元412年)薨,在位二十二年.好太王统治时期,是高句丽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力量空前发展的时…  相似文献   

8.
程琛  赵翔  陈俊明 《科技资讯》2014,(1):221-221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军事事业的不断进步,军队油料运输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将二维条码应用在军队油料的存储、检查以及运输环节,可以为查找信息、掌握油料的相关详情提供重要保障,显著提高管理效率,改善以往混乱的管理局面,为降低军队油料的运输风险能够起到积极的影响。另外,强化军队油料的运输装备也是降低油料运输风险的有力措施,对装备进行及时的检修与维护,对提高军队油料运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句丽古墓壁画是我国古代高句丽民族留下的文化艺术遗产。在实地考察、查阅文献的基础上,探寻高句丽壁画的艺术风貌和艺术特征,对促进民族艺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我国散粮运输的需求和供给状况,提出到2010年我国散粮运输船队的合理构成和规模。  相似文献   

11.
两汉、唐朝都曾对云南进行了长期治理,但两汉的治理力度明显强于唐朝。设郡县、派驻大批官吏和军队、强化对地方首领的控制,使两汉在云南的统治不断深入,东汉永昌郡的设立,使云南全境完全纳入了中央王朝版图。到东汉结束时,已经有效管理云南330年,并使后来的蜀汉、西晋仍能有效管理云南。而唐朝更多地依靠和扶持地方势力管理云南,导致地方势力坐大,中央政府难以有效应对,南诏的崛起最终结束了唐朝对云南的控制,历时130余年的治理最终以失败收场。  相似文献   

12.
关于高句丽起源的研究,逐渐形成了“秽貊(或者貊)说”、“夫余说”、“高夷说”、“炎帝族系说”、“商人说”、“高夷一貊部说”以及“多元说”等七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虽然这七种观点互有差异,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即都承认高句丽是起源于中国境内的古老民族,这对研究高句丽民族及其国家的历史等问题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滑铁卢之战     
正当欧洲各国忙于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开会,因分赃不均而争吵不休的时候,拿破仑从被流放的岛屿逃出并进入了巴黎,宣称要解散维也纳会议。这个消息使得各国首脑再次联盟,出兵讨伐拿破仑。拿破仑迅速组织了20多万军队,决定采取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作战方案,首先打击从北方进攻的普鲁士和英国军  相似文献   

14.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她参与并执掌了唐朝的最高统治权。分析了武则天的管理思想,包括农业方面编纂指导农业的书籍、建设农田水利、鼓励屯田和移民垦荒;人才方面求访贤良、量才录用、选用人才不避仇怨、爱护尊重人才;法律方面收揽民心、排挤政敌、推崇个人崇拜;军事方面安慰与讨伐并用、稳定边疆等。武则天的管理思想在今天的管理中仍大有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15.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她参与并执掌了唐朝的最高统治权.分析了武则天的管理思想,包括农业方面编纂指导农业的书籍、建设农田水利、鼓励屯田和移民垦荒;人才方面求访贤良、量才录用、选用人才不避仇怨、爱护尊重人才;法律方面收揽民心、排挤政敌、推崇个人崇拜;军事方面安慰与讨伐并用、稳定边疆等.武则天的管理思想在今天的管理中仍大有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16.
高句丽五部,特别是五部形成初期的历史,在研究高句丽民族的起源和高句丽初期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多年来国内学者对高句丽五部进行了很多有意义的探索,极大地推进了有关高句丽早期历史的研究,但对有关五部的一些问题仍存在较大分歧,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北魏灭掉北燕后,北燕国主冯弘率余众东迁并入高句丽。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为高句丽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随着高句丽实力的增强,海东原有的均衡被打破。鉴于北魏强盛,高句丽大举南进,最终在朝鲜半岛形成了三国鼎立新的均衡格局。  相似文献   

18.
对运输行为按行为人主观罪过的内容来定罪,既解决了运输毒品罪与走私毒品罪、贩卖毒品罪的区别,又解决了非法持有毒品罪与运输毒品罪的区别问题。按行为人犯罪意图的实现程度来认定犯罪的结束形态,可以解决运输毒品行为的犯罪预备、未遂与既遂问题。  相似文献   

19.
北魏灭掉北燕后,北燕国主冯弘率余众东迁并入高句丽.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为高句丽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随着高句丽实力的增强,海东原有的均衡被打破.鉴于北魏强盛,高句丽大举南进,最终在朝鲜半岛形成了三国鼎立新的均衡格局.  相似文献   

20.
阿拉伯人对中亚的征服以及与中国的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前期,中亚实际上属于中国的版图,唐对中亚采取羁縻统治政策.7世纪中叶,阿拉伯人侵入中亚,与唐朝军队发生了冲突,唐军大败,中国势力退出中亚,与阿拉伯人友好相处.研究这段历史,对我们正确认识唐朝与中亚各国及其阿拉伯帝国的关系,珍视现在与中亚各国的睦邻友好,发展与阿拉伯世界的友谊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