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INSTRON1342电液材料伺服试验机和Taylor Horbson Surf CLI2000形貌仪对膨胀性软岩双扭试件进行相同pH溶液(pH=7.7)、不同浸泡时间的亚临界裂纹扩展和膨胀特性的试验研究,分别得到膨胀性软岩亚临界裂纹扩展速度v与应力强度因子KI之间的关系、膨胀性软岩的断裂韧度KIC以及不同浸泡时间下的岩石试样吸水膨胀的变化,通过采用双对数坐标空间对常位移松弛法所测试的不同浸泡时间的膨胀性软岩亚临界裂纹扩展速度v与应力强度因子KI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lgKI-lgv关系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膨胀性软岩水腐蚀作用对岩石裂纹的断裂指标影响显著并具有时间效应,而且水腐蚀损伤对膨胀性软岩断裂力学性质有弱化作用,能加快膨胀性软岩亚临界裂纹的扩展。  相似文献   

2.
膨润土改性天然粘土防渗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膨润土具有很好的防渗和吸附性能.在华北黄土和华南红土中加入一定量的膨润土,以增强衬层材料的防渗性能.研究了膨润土加入量对土样抗压强度和压实土样渗透系数的影响,压实含水率、压实干密度等因素对压实粘土渗透性能的影响.实验原理为Darcy定理.实验结果表明:对于黄土,膨润土合量为6%—7%时,抗压强度最大.选择大于强度最优含水率2%的压实含水率有利于提高黄土及其改性粘土的防渗功能.对于红土,加入8%的膨润土对其抗压强度有很大的改善,抗渗性能有着较大的提高,渗透系数只相当于原土的1/30.选用24%左右的压实含水率可以使红土(及其改性粘土)的抗压性能与防渗性能同时优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较为系统的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在粘土岩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果,主要包括粘土岩的矿物组成、粘土矿物的微观结构、历史成因及其物理力学性质等四个方面,其中对其物理力学性质的综述涵盖了粘土岩的结构、构造和颜色、粘土岩的密度及可塑性、粘土岩的强度特征、粘土岩的膨胀特性、粘土岩的水理性质和粘土岩的流变性能等六个子项。因近年来将粘土岩作为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的潜在围岩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课题,本文还专门论述了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实施的开拓性工作。在此基础上,本文对部分研究成果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继续开展粘土岩区域性成因调查、多类型粘土岩物理力学性质对比研究和粘土岩作为地下工程构筑物潜在围岩的长期服役效能研究等三个前沿课题。  相似文献   

4.
软岩巷道支护始终是矿井建设的难点问题之一,本文在对软岩的物理力学性质、膨胀性、崩解性等进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软岩巷道锚杆与钢支架耦合设计的方法。通过现场工业试验和施工监测,证明新设计方法和支护方案能有效控制围岩变形,并确保巷道的长期稳定,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泥质岩膨胀性的划分标准,并通过对试验结果的研究,发现了工程区段泥质膨胀岩的工程特性;分析和研究了工程区段泥质膨胀岩的工程特性及其分布规律,并讨论了泥质膨胀岩地基处理的工程对策。  相似文献   

6.
为改善煤矸石的压实性状和其他工程性质,研究了不同比例的掺土煤矸石的力学性能,并比较掺土煤矸石与粉煤灰的c、?值,压缩系数,渗透系数。结果表明:在煤矸石材料中掺加适当比例的粘土,提高煤矸石的抗剪强度,改善了煤矸石路堤的稳定性和压实性,这说明掺加适量的粘土后的煤矸石材料满足路堤填筑对材料的力学性能的要求,用掺土煤矸石作为路基填筑材料在力学性能上是可行的,为煤矸石在高速公路工程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运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差热分析、扫描电镜等分析方法,对贵州绿豆岩进行了系统的粘土矿物学研究。确定了贵州绿豆岩中粘土矿物主要有伊利石、蒙脱石、高岭石和伊利石/蒙脱石混层矿物,为贵州绿豆岩的成因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陇东地区粘土岩基本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围岩的选择至关重要,各有核国家都对处置库可能的围岩进行了系统研究.从国外经验和国内前期研究成果来看,我国粘土岩是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建设中重要的候选围岩之一.对陇东地区进行了地质调查,介绍了该地区的区域构造和区域地质特征,重点对该地区的粘土岩的基本性质进行研究.研究结果结果表明,该地区的粘土岩真密度在2...  相似文献   

9.
东营凹陷北部砂砾岩成岩作用及次生孔隙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大量岩石薄片、扫描电镜以及储层物性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东营凹陷北部砂砾岩体的成岩作用和次生孔隙的发育特征。东营凹陷北部发育近岸水下扇、深水浊积扇等砂砾岩扇体,储层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砂砾岩储层在埋藏过程中经历了压实、胶结、溶蚀等多种成岩作用。压实作用以机械压实为主;胶结作用主要为碳酸盐胶结、石英次生加大和粘土矿物胶结;溶蚀作用以碳酸盐胶结物溶蚀为主,长石和灰岩岩屑的溶蚀次之。根据镜质体反射率、包裹体测温以及粘土矿物混层比的变化特征,确定砂砾岩体经历了早成岩A、早成岩B和中成岩A期,同期孔隙经历了由原生到次生的演化过程。北部砂砾岩体次生孔隙主要发育在1 650~2 450 m深度范围,与北部地区滨南、胜坨地区相比,利津地区次生孔隙相对不发育。  相似文献   

10.
对武汉大学珞珈山粘土完成了21组不同含水量和压实度的室内直剪试验,讨论压实度、压实含水量度压实土体的饱和状态三因素对粘土抗剪强度厦强度参数的影响,并从土体结构与土中水分变化两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机理.试验表明。压实度、压实含水量及土体饱和状态对粘聚力和内摩擦角有影响。从而使抗剪强度也受到三因素的影响.粘聚力随压实含水量的增加不是单调变化的,其曲线型式类似于“倒S”型,在低压实含水量下随压实度的增加而增加、高压实含水量下受压实度影响不大,浸水饱和后粘聚力套大大降低,且压实度大、压实含水量低的土体饱和后粘聚力损失更大;内摩擦角随压实含水量的增加大体上是减小的,受压实度影响的规律性较差.受浸水饱和影响较小.图5.表2.参10.  相似文献   

11.
高温下花岗岩热物理特性数值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随机介质固热耦合有限元分析方法,在平面应变模型下,进行了花岗岩热物理特性的数值试验,在韦泊随机分布下对热膨胀系数变化引起的花岗石热破裂温度的变化做了详细研究,揭示了花岗石热物理特性与温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一种高起始膨胀温度及高膨胀性能可膨胀石墨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膨胀石墨作为典型的物理膨胀阻燃剂具有瞬间膨胀力强、无滴落、短时间内将火熄灭等优点.为了合成高膨胀性能,较高起始膨胀温度的可膨胀石墨,实验考察了KMnO4用量、H2SO4浓度及其用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可膨胀石墨的起始膨胀温度及膨胀容积的影响.根据L9(34)正交实验结果筛选出了制备高起始膨胀温度及高膨胀性能的可膨胀石墨...  相似文献   

13.
国槐种皮的发育和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槐的胚珠具有内外两层珠被,内珠被在种子发育前期退化消失,不参与种皮的形成,种皮仅由外珠被发育而成。种脐具两层栅栏细胞,种脐中央有种脐沟。本文还对槐种皮结构与透性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高速磁浮试验线汇流排接头方案对比及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高速磁浮试验线动力轨系统中汇流排接头两种方案,因动力轨系统的中间接头和膨胀接头部分导电后的热膨胀产生接触应力,在满足导轨力学性能的前提下,利用有限元软件,满足接头的导电性能下对比两种接头设计方案螺栓紧固后接头的接触状态。通过计算,分析接头在符合导流、结构支撑功能的基础上,确定最优方案,并计算热膨胀性引起的最大摩擦力,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贵州山砂的特点,山砂高强度混疑土的机理以及在此基础上表现的强度特性,为设计提供参考资料。本文所指山砂高强度混凝的立方体强度在50~80N/mm2之间。  相似文献   

16.
研究结果表明:水胶比、减水剂掺量及胶凝材料总量对砼坍落度影响显著,碎石粗骨料种类对砼强度有显著影响.结果选择出一个具有良好坍落度(200mm)和较高强度(80.5MPa)的砼配合比,而其水泥用量只有450kg/m3.图1,表3,参4.  相似文献   

17.
基于拟建福厦高速铁路沿线软土地基工程的试验结果,分析了沿线软土物理力学指标的特性.通过十字板剪切试验,得知沿线软土的结构性强,以及部分地区软土具有膨胀性的特点.同时,软土的自由膨胀率与其他物理力学指标有着较好的相关关系,揭示了该地区软土特殊的工程特性.  相似文献   

18.
与传统拌和方式相比,振动搅拌技术运用在水泥稳定碎石拌和中,大大提高了水泥稳定碎石的拌和均匀性,使水泥稳定碎石的强度有很大的提高。本研究主要对水泥稳定碎石的振动搅拌技术与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传统与振动搅拌技术的原理分析,振动搅拌的水泥稳定碎石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确定;振动搅拌的水泥稳定碎石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振动搅拌水泥稳定碎石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均满足规范要求。振动搅拌技术的应用可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本文着重论述了导爆管管壁中超前传播的弹性波的传播特性及对薄膜炸药的剥离作用。指出该弹性波为超声波,它加强了对药膜的剥离。此波到达管壁与膜体分界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使药膜受力变形而粉碎,在药腱与管内空气界面又产生霍普金斯效应等。几种因素的综合效应,形成了爆轰的气固相混合炸药。  相似文献   

20.
为了确定内置保温层组合墙体的承重墙和保温层外部保护层混凝土的导热性能,根据现场混凝土湿筛分工艺制备了基准混凝土、外部保护层细石混凝土和承重墙二次混合混凝土的试件。采用一维稳态热流计法对其进行了导热系数试验,研究了石子体积分数、石浆比对混凝土导热系数的影响。结果分析表明,混凝土导热系数与石浆比的相关性优于与石子体积分数的相关性。提出了基于石浆比影响的混凝土导热系数的预测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