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遥感影像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的比较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遥感影像的分类方法按照是否有先验类别可以分为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这两种分类法有着本质的区别但也存在一定的联系.从分类原理、分类过程、分类方法等不同角度分析了这两种方法的区别与联系,并展望了遥感影像分类的发展趋势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张莹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4):5966-5970
利用卫星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类型分类和动态变化监测是遥感应用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选择不同时相的ETM 和SPOT-5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对两期影像进行监督分类,快速提取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数据;然后进行动态变化监测,获得土地利用情况的变化特征和信息;最后对其分类精度进行评价分析。研究表明,两期影像中耕地、居民用地和未利用地这三个类别的变化面积较大;ETM 影像进行监督分类的精度为90.1692%,Kappa系数值为0.8268;SPOT-5影像进行监督分类的精度为95.1477%,Kappa系数值为0.9361。由于SPOT-5影像的分辨率较高,分类效果更优于ETM 影像,更能准确的反映土地类型的信息和特征。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2006年至2010年5个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数据,经监督分类处理,得到5幅影像分类图。通过对比这些分类图,对南宁市5年内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同时,通过叠加2010年的分类结果图和建设规划图(2006-2010),对截止2010年底的规划建设完成情况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表明,经过监督分类处理的遥感影像可以显示出城市发展的趋势,也能对规划建设完成情况进行评价,但监督分类的精度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土地利用的分类方法很多,将基于类神经网路的专家系统应用于土地利用遥感分类,是通过专家系统的知识来训练网路,利用网路的自学习和联想记忆能力来进行遥感影像的分类,以提高遥感影像处理的精度和速度。  相似文献   

5.
笔者以2007年11月中巴资源卫星多光谱遥感影像数据为例,选择山东省济宁市市中区作为研究区,利用ERDASImagine9.2遥感影像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后,运用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马氏距离法(Mahalanobis Distance)、最小距离法(Minimum Distance)进行监督分类试验.然后对分类后的结果进行主观和客观的分析,并评价各种分类结果的精度,为用户进行影像分类前选择分类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包头固阳县为实验区,概述了利用中巴地球资源卫星(CBERS)遥感数据进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主要研究方法.通过系统研究,探索了利用CBERS遥感数据开展国土资源环境监测的理论和方法.在分类中,采用监督分类辅以目视解译分类法相结合的混合分类法,改进训练样本选取方法,进行变化信息的提取,此方法的使用,使土地利用信息自动提取的精度明显提高,得到的总体分类精度为82.13%和Kappa指数值0.8016、研究中使用了中巴资源二号卫星影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在国内土地利用变化影像应用研究方面还较新,需进一步的研究,同时由于此影像的免费使用,使得成本费用大大降低,值得大力推广、研究表明,CBERS遥感数据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资源调查与监测评价等诸多方面,具有良好的实用性能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土地利用信息是进行土地规划和管理的重要数据,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遥感影像进行自动分类是一种获取土地利用数据十分有效的手段.然而遥感影像的不确定、不一致现象易导致过度拟合,增加了分类难度.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粗集的决策树用于遥感影像分类.经试验表明该分类方法较CART树、ID3树等算法在分类精度、防止过度拟合方面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8.
选取南方丘陵山区--广西钦州湾 TM影像作为试验区,在地物光谱分析基础上,利用知识型光谱合成、主成分变换对 TM卫星图像进行增强处理,并采用非监督分类与监督分类相结合的方法,对 TM图像及特征图像进行自动分类试验,以寻求适用于南方丘陵山区的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的遥感自动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9.
土地利用分类是研究土地资源,进行土地评价和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等研究的基础。利用遥感(RS)技术可对土地资源进行分类调查。以沿河县为分析样区,沿河县是典型的喀斯特山区县,常年多云多雾,给土地利用遥感解译带来较大难度。研究中以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为工作平台,利用近年ASTER影像为基础数据,采用分层提取特征波段的方法,结合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对沿河县土地利用进行了遥感分类解译。分类结果表明,多云背景下的影像数据和DEM数据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更好、更快、更有效地提取土地信息,达到较好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0.
SPOT5遥感影像不同融合方法对地物识别精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南省开封市北部及郊区的SPOT5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对SPOT5全色波段影像与多光谱影像的几种融合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基于各种融合结果影像进行实验区域的计算机监督和非监督分类,提取各类地物面积数据,比较影像融合前后各类地物面积变化率;分析不同融合影像对地物识别精度的影响,确定适宜不同地物判识的融合影像和方法,旨在为土地利用类型调查中的影像融合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较高层次的遥感影像分类及有效去除高维特征的信息冗余,以 Sentinel-2 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应 用 CatBoost 算法对龙江县进行了面向对象的土地利用分类。利用 CatBoost 算法对全部特征集进行降维,分别使 用 CatBoost、RF(Random Forest)和 AdaBoost 算法进行土地利用分类并对分类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CatBoost、RF 和 AdaBoost 算法的 Kappa 系数均在 0. 77 以上,且 CatBoost 算法的 Kappa 系数高达 0. 911 4。因此 CatBoost分类法是土地利用分类的有效方法,为土地类型的划分提供了快捷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了让本科生充分理解和掌握遥感影像处理技术,结合吉林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设计了基于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的校园土地分类实验项目。以2015 年9 月20 日高分二号( GF-2) 卫星拍摄的吉林大学中心校区卫星影像为实验数据,通过使用不同的光谱指数以及支持向量机( SVM: Support Vector Machine) 分别对影像中的建筑物、植被、水体、平地和操场等地物进行提取,进而得到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校园地物分类图,并对分类结果中各种地物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将统计结果与真实的地物参数进行对比,近而改善该方法的分类精度与可靠性。实践结果表明,该实验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基于机器学习的多源遥感影像融合土地利用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快速获取准确的城市土地利用信息,提高西南地区遥感影像城市土地利用分类信息提取的精度,探讨了当前快速发展的机器学习技术在该领域中的分类实验.选用昆明市主城区作为研究区域,以Landsat8与Sentinel-1A影像为原始数据,使用GS变换法对影像进行融合,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和BP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twork)2种分类算法对融合前后的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分类信息提取,对分类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Landsat8和Sentinel-1A的融合影像数据的卷积神经网络分类算法具有最好的分类效果,其总体分类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85.8091%,0.8124,认为基于多源遥感影像融合的卷积神经网络分类方法是获取准确的城市土地利用分类信息的一种可行的方法,可以为高原地区城市的土地利用分类提取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纸坊镇遥感影像数据,利用遥感软件,通过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提取用地信息,然后进行空间建模,对纸坊镇用地变化进行遥感动态监测,总结出遥感监测用于城镇用地有很重要的意义,并对纸坊镇的用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论基于遥感的矿区土地利用/覆盖分类体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针对矿区 LUCC 研究中合理确定土地利用/覆盖分类体系的探讨。在国内外分类体系研究现状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现有土地利用或覆盖分类体系存在的问题,详细分析了基于遥感的土地利用/覆盖分类体系的必要性,提出了制定标准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最后针对矿区的特点提出了建立分类体系的两种模式。  相似文献   

16.
刘一凡 《河南科学》2014,(9):1806-1809
以1988年、2001年与2007年的Landsat TM/ETM+影像为数据源,利用配准、监督分类、动态变化分析等遥感技术对焦作市1988—2007年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焦作市农用地面积变化较小,林地面积有所增加,建设用地面积持续较快增长,而未利用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城市发展迅速,土地利用日趋合理化.  相似文献   

17.
遥感数据的土地覆盖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有效开展土地覆盖变化检测、碳循环评价和气候评估,从土地覆盖分类中使用的遥感数据、分类方法、土地覆盖分类系统以及分类结果对比4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际上土地覆盖分类的研究进展.这对建立一套能够反映中国实际,又能与国际上流行的分类系统兼容、灵活转换的土地覆盖分类系统,并建立开放的、及时更新的中国土地覆盖样本数据库,具有现...  相似文献   

18.
遥感影像分类与识别是近年来深度学习以及图像分类与识别研究的热点,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因样本数据集的数据较少而极易出现过拟合。许多图像分类的模型和方法并不完全适用于遥感影像分类,将小样本学习与遥感影像处理结合起来,实现遥感影像数据增强和识别模型优化是一个可行的思路。根据小样本学习的发展现状,针对特征提取、模型分类方法,归纳总结了典型学习方法的原理及其在相关领域的应用; 分析遥感影像处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基于适用场景、优缺点对各方法进行了比较; 通过分析小样本学习在高分遥感影像分类与识别上的应用,发现引入注意力机制和迁移学习后,小样本学习能够用于样本数据量小的遥感影像分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