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针对微型原子化器中平板型介质阻挡放电进行了仿真与研究.主要对不同介质阻挡材质、不同介质厚度、不同放电间隙、不同激励电极形状以及不同激励电压对放电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仿真表明:介质阻挡材质介电常数越大,越容易获得较大的放电密度;选用圆形激励电极获得的放电密度远大于选用方形激励电极;相对而言,较薄的介质阻挡材质更容易获得较大的放电密度;较小的放电间隙更利于提高放电的密度和放电的均匀度等.  相似文献   

2.
分别用聚合物辅助沉积法和金属有机物分解法制备了WO_3和BiVO_4半导体薄膜电极。利用固体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电化学阻抗和线性扫描伏安法,对WO_3和BiVO_4半导体薄膜电极的能带结构进行了表征。制备了WO_3/BiVO_4异质结复合光电极,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该复合光电极的断面形貌、晶型结构和物质组成进行了分析。最后,对WO_3/BiVO_4复合光电极的光电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均为单斜晶型的WO_3和BiVO_4之间形成了膜厚约为450 nm的II型异质结;在施加相对于可逆氢电极1.23 V的电势时,WO_3/BiVO_4光电极的光电流密度可以达到1.926 m A/cm~2,表现出了良好的光电转化性能。  相似文献   

3.
采用阳极氧化-高温氮化工艺制备了Ta_3N_5薄膜电极,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成像、X射线衍射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别对电极的断面形貌、晶型结构和表面物质组成进行了分析。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和电化学阻抗方法对所制备的Ta_3N_5薄膜电极的能带结构进行了表征。对Ta_3N_5薄膜的光电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得的Ta_3N_5薄膜晶型为单斜晶系结构,薄膜平均厚度为10μm且呈现出多孔层状结构,其禁带宽度为2.08 eV,平带电位相对于可逆氢电极为-0.18 V。施加相对于可逆氢电极1.23 V的电势时,其光电流密度可以达到640μA/cm~2,表现出良好的光电转化性能。  相似文献   

4.
通过XCOM程序计算和分析不同介质发生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散射的衰减系数随射线能量的变化规律,并利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研究基于X射线和~(137)Cs伽马源的地层散射能谱以及密度测井响应和精度。结果表明,由于所采用的X射线能量比0.662 MeV的伽马射线低,对于同种地层介质,X射线衰减快,密度越大,差异越明显;在源距相同的条件下,较低能量的X射线源地层密度响应灵敏度比~(137)Cs伽马源的高,但受岩性影响更大;在考虑源强的情况下,当X射线源对应源距为33 cm、伽马源对应源距为38 cm时,X射线源的计数统计性与伽马源的计数统计性相当,X射线源的密度响应灵敏度比伽马源的高,且X射线源的密度测量不确定度小,测量精度高,而伽马源的密度测量不确定度大,测量精度低。X射线源可以替代~(137)Cs伽马源进行密度测井,但在仪器设计、能谱处理和密度计算等方面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针对石墨电极内部缺陷无损检测难题,提出采用射线检测与深度信念网络相结合的电极缺陷检测方法.为此制作了石墨电极曝光曲线,利用曝光曲线为预制带有不同缺陷的电极试块选取合理的工艺参数、并进行X射线检测.采用去噪增强处理方法改善电极射线图像对比度弱、信噪比低等问题;应用改进的Canny算子边缘检测方法对电极射线图像进行边缘提取...  相似文献   

6.
采用一种简易的方法制备了海绵状的球形纳米多孔铂,首先是用循环伏安法在玻碳电极上电沉积得到铂铜合金,然后在浓硝酸中刻蚀合金去掉铜.用到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和循环伏安法对其进行了表征.也对制备此种铂催化剂的条件进行了优化.此种铂修饰电极对氧的还原表现出很高的电催化活性,其氧的还原峰电流是相应纳米铂修饰电极的四倍.这种制备海绵状纳米多孔结构的方法以及所得到得到铂修饰电极可能在燃料电池和生物传感器等领域有着很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采用氮气中500℃和600℃热处理由阳极氧化法制备的TiO2纳米管阵列,制备了氮掺杂TiO2纳米管阵列电极。分别用环境扫描电镜(E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对电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氮成功地掺入TiO2纳米管中。氮的引入使所制备的电极表现出可见光电催化活性,其中氮气中500℃下热处理得到的TiO2纳米管阵列电极表现出最好的可见光电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含铝络合离子在铜电极上的电沉积,以探明含铝络合离子在铜电极上的电极过程及表面合金化.循环伏安结果表明,含铝络合离子在铜电极上还原时,铝络合离子首先被还原为金属铝,接着生成的金属铝与铜基体形成铜铝合金.电沉积实验后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和X射线物相分析仪对样品进行形貌表征及成分分析,扫描电镜及样品侧面线扫描照片结果表明,含铝络合离子在铜电极上析出时与铜基体形成合金,具有明显的过渡层.X射线物相分析结果表明合金为AlCu和Al2Cu,这与铝在铜电极上的循环伏安曲线相吻合,即生成两种新的产物铜铝合金.  相似文献   

9.
以泡沫镍为基体采用电沉积法制备非晶态Ni-S-Co合金涂层电极。以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观察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电化学测试方法分析涂层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所获得的镀层为非晶态结构,表面颗粒细小且具有丰富的表面积;非晶态Ni-S-Co合金电极的析氢催化性能较好,与Ni和Ni-S电极相比具有较低的析氢过电位、较高的交换电流密度和较低的表观活化能;经过KOH碱溶液活化处理后,镀层表面颗粒变细,活性表面积增加,析氢性能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PbO2电极在处理有机废水过程中的催化性能及稳定性能,采用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S-12)以电沉积方式对PbO_2电极进行改性。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对电极涂层进行形貌、晶相分析,通过循环伏安扫描、交流阻抗、X射线光电子能谱、降解酸性红G(ARG)和强化寿命实验对电极性能进行评估,并考察了BS-12对电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S-12可明显细化电极表面颗粒,增大涂层比表面积,提高电极析氧过电位和电荷传输速率,适量的改性可有效提高电极的催化性能及稳定性能。对于最优改性电极PbO_2-BS-12(0.1),电解60min后ARG的脱色率高达85.1%,其强化寿命可达到138.5h,是改性前电极寿命(96h)的1.4倍多。  相似文献   

11.
料仓压力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散状物料卸载过程的动力学问题,介绍了料仓内物料对仓壁压力的理论计算方法,并应用微型土压力传感器对垂直和水平压力进行了实验室实验,将实测的侧压力系数与理论计算值做比较,提出了修正侧压力系数的方法。该方法对分析物料对仓壁的压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生物材料研究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材料用途之一,研究涉及到多种学科领域,其方法种类繁多.在材料制备加工方法上,不仅需要改善既存的技术,而且适应对生物材料的需要,必须要开发多种实用方法;在研究生物材料结构上目前使用的一些检测方法已成为材料结构分析的首要之选;在生物材料的性能,特别是生物学性能,研究方法大多结合了物理、化学、生物学和工程学技术.一些信息技术和工程理论的研究方法也被引入生物材料的研究方法中.本文以目前生物材料研究的一些热点领域为例,介绍了一些研究生物材料的制备、检测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3.
高强度石粉免烧免蒸砖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石粉免烧免蒸压砖的原料配合比、复合外加剂的类型和制备工艺对制品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石粉泥浆可以替代粘土制备出15号以上的墙体砖,符合新型墙体材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汽车冷却系统结垢的危害和传统除垢方法的缺点,简述了化学除垢的优点及除垢机理和缓蚀机理,试验了清洗剂浓度、清洗时间、温度及缓蚀剂浓度等因素对腐蚀速率的影响并对相应数据进行了讨论,认为化学方法不论从除垢效果、防腐性能、方便程度等方面都能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16.
新型高能化学电源电极过程及其研究方法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国际上新型高能化学电源的一些研究现状,并主要结合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就锂离子电池纳米相电极材料,金属氢化物电极表面电化学性能及其相关电极过程和化学电源研究中谱学电化学方法的应用等进行了总结和回顾。  相似文献   

17.
粉尘检测数据的模糊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粉尘数据的收6集、数据的标准化与标定和求传递闭包以及动态聚类的模糊聚类方法和程序,为分析粉尘产生的根源及其影响因素、为减少截割粉尘,进一步降低工作在粉尘的浓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以水力旋流器作为分级设备,通过采用单一物料和混合物料进行分级试验,研究了不同密度颗粒的分级行为。试验结果表明:混合物料的分级行为等于组成该混合物料不同密度颗粒分级行为的线性叠加。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系统帐目结构的设计特点,介绍了提高系统速度和增加系统准确可靠性的技术措施,并采用了图形设计的新方法,对财务进行计算机辅助分析。  相似文献   

20.
研究设计了ZnGeP_2多晶的合成装置,包括合成安瓿,合成炉结构与温场分布。利用自行设计的合成装置,采用两温区气相输运法进行ZnGeP_2多晶合成实验,并对合成的多晶材料进行XRD,EDS和密度测试。结果表明,合成产物为高纯、单相的ZnGeP_2多晶材料,设计的多晶合成装置和两温区气相输运合成工艺适合ZnGeP_2多晶的合成,为高质量ZnGeP_2多晶材料的获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