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狭义相对论的光速不变原理指出,真空中的光速相对于任何惯性系沿任一方向恒为C,并与光源运动无关。由于狭义相对论的巨大成就,使得人们对光速是极限速度这个结论,多年来未能引起怀疑。但是六十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是否存在超光速粒子的新课题。近年来已发表过不少文章,在理论和实验上做了不少工作,  相似文献   

2.
光速不变假设及其数学方程在观测者相对光源静止的情况能得到实际测量的支持,在观测者相对光源运动的情况得不到实际测量的支持,因此光速不变假设是一半写真一半虚构的"双面怪物".洛仑兹变换并非两个参照系的观测者使用自己所持时钟和量尺独立测定的同一事件的坐标关系和时间关系,洛仑兹变换来源于两个参照系的光速不变假设,却不支持光速不变假设在两个参照系同时成立.  相似文献   

3.
陶俊 《科技信息》2013,(10):464-465
速度合成原理——观测速度=载体速度+运动速度。波速合成原理——观测速度=介质速度+波速。速度合成原理对位移速度和波动速度均适用,计算结果表明光只可能是介质波,不可能是物质波,以太必定存在,同时证明光速不变原理的"光速与参照系无关"错误。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狭义相对论中除了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之外隐含的一条重要假设———可变换假设.证明了可变换假设与极限速率假设的等价性,从而说明了“光速是极限速率”是狭义相对论的假设,而不是狭义相对论的结论,并且这个假设没有得到可信的实验证明.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了爱因斯坦相对论两个公设之间的关系,指出有争义的“光速不变原理”实际上是相对性原理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6.
从实验角度看,光速不变性应从下列几个方面加以检验:1.光速与惯性参考系的选择无关;2.光速与光源运动状态无关;3.光速与传播距离(或传播时间)无关。第一种意义下的不变性有较多的实验基础,从经典的迈克尔逊—莫雷实验以来,不断有人进行新的实验验证。例如,Jaseja等采用氦氖气体激光光源所做的实验,其基本原理和迈克尔逊—莫雷实驗类似,但精度提高了两个数量级。Champeney等应用穆斯保尔效应,精度又提高一个数量级,实验表明,相对于地球参考系来说,光速的各向异性最多不超过5米/秒。  相似文献   

7.
本文回顾并分析了光速不变原理的由来,指出其迄今为止仍然是一个未得到实验验证的假设。同时通过对已有实验结果所作逻辑分析,表明光速是与观测者的运动有关的,因此光速不变原理是难以成立的。并进一步结合过去及近年来新的实验所提供的证据,得出了光速是可变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相对绝对论     
仅根据光速不变原理就可严格地导出允许绝对静止系存在的坐标变换,这种新变换的成立决定了以光速不变为前提之一可以得到“爱因斯坦Einstein相对论”、“固有时间与空间无关的相对论”和“相对绝对论”三种理论,本文通过比较上述三咎理论发现只有相对绝对论才是自给的。  相似文献   

9.
董晋曦 《前沿科学》2011,5(1):32-48
现有实验均未直接证实光速与方向无关这一论断,几个天文实验反倒证实了与其相反的结论。因此作为狭义相对论基础的光速不变原理是存疑的。在此前的论文中,笔者从对已有实验事实进行的理论分析证明光速是可变的。本文所要论述的是,若光速可变成立,由此将会引出一系列与此相关的问题与结论:相对性原理不是普适的、绝对运动是可以探测到的、光速是既变又不变、可以建立一种以光速定义的绝对坐标系等等。这样,长期存在的由于要求相对性原理与光速不变原理并存而形成的似是而非的困惑局面将得以消除,物理学将会得到一次解放。应指出.本文所述光速可变在概念上与目前报道的光速随时间而变的VSL理论及超光速理论有本质不同(并不排除存在此类现象的可能),因为它涉及绝对坐标系这一更为根本的物理学问题。实验是检验真伪的唯一标准.建议国家主管部1"3在论证的基础上组织人力、物力对笔者过去发表的单程光速、往返光速可变实验方法进行实验.以验证光速可变是否成立。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相对性原理的物理含义,从真空无源区麦克斯韦方程组基本形式的惯性系选择无关性和惯性系之间坐标变换的对称性出发,推导了洛伦兹变换,从而验证了爱因斯坦相对论中两条基本假定的相容性。讨论了洛伦兹变换的几个重要结论,证明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是等价的。  相似文献   

11.
就现阶段不同国有股减持方式的减持价格的形成机制进行比较研究,指出国有股的减持价格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提出相关国有股减持的几种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中叶英国霍乱病因之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31—1849年间英国先后两次暴发霍乱,造成众多人口死亡和巨大的社会恐慌。围绕霍乱出现的原因,英国社会各界展开激烈的争论,分裂为两派:非传染派认为霍乱不会传染,从道德、阶层、种族等角度进行阐释;传染派认为霍乱通过瘴气或不卫生等方式传染。这场争论加深了英国人对霍乱的认识,推动了公共卫生运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从重庆地名看当地的森林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地名角度入手,介绍了地名与森林的关系,通过对重庆森林地名和动物地名空间分布的比较分析,从中挖掘出地名反映的当地森林的变迁情况,对其变迁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从地名产生的机理出发,认为森林地名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界而产生的,是一种社会现象,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森林及动物地名比例大小与当地森林多少不一定成正比.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实例,归纳总结了用相量法解决正弦稳态电路的网孔法、等效电源定理、节点电压法等几种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5.
再论民间文学艺术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文学艺术是一种人类的智力创作成果,要有效地保护民间文学艺术,就耍重视创作、保存和传承民间文学艺术的原始群体的利益。而真正创作、保存和传承民间文学艺术的原始群体的利益在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仍得不到体现,应该在观行知识产权权利类型之外设立一种新的权利——民间文学艺术权。本文对民间文学艺术权的主体、对象、权利内容、权利行使及权利限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艺术起源研究的多元化现象的原因:原代久远,原始艺术遗迹的发掘使原有理论被推翻,新学说层出不穷;其次,原始艺术形式的多元化特征及非兼容性导致各学说之间的必然矛盾;最根本的原因是艺术史家以其主观价值标准来阐释这一客观现象,必然造成诸多结论多元并存的现状。  相似文献   

17.
归属感探析     
归属感可简单理解为个体归于或属于某种事物所产生的情感,客观存在并影响着个体的行为表现。从归属感概念、层次、分类以及要素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细致探讨,并对归属感的形成过程加以说明,为培养和增强个体归属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大昭寺始建于吐蕃时期,在西藏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其中心主殿外围的转经廊外侧壁画全面地展示了《释迦牟尼百行传》(《本生经》)的108个故事内容,是西藏寺院壁画同类题材中保存相对完整的文化艺术遗产之一。文章介绍了大昭寺转经廊壁画的主要内容,以详细介绍转经廊外侧壁画内容及壁面分布为重点,并绘制相应图表。  相似文献   

19.
为体现风雨操场的特征 ,满足建筑需求 ,通过各部分结构应力的分析 ,设计了较轻巧、新颖的圆弧拱形壳体屋面及悬挑板式楼梯 ,降低了工程造价 ,取得了较好的立面效果  相似文献   

20.
当前,学者们对非法证据及其效力存在较大争议,非法证据的获取违反基本人权原则、人民主权原则、法治原则、权力制约原则等多项宪法基本原则。在我国现实国情的基础上,应采取非法证据完全排除规则否定其证据效力。同时,应建立和完善与之配套的制度,以满足有效地打击犯罪人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