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超临界流体萃取雷公藤中有效成分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对雷公藤药物进行减毒增效,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对雷公藤有效成分的萃取进行了研究.实验以有效成分雷公藤甲素、雷公藤生物总碱以及毒性成分雷公藤红素的收率以及在浸膏中的质量分数为指标,分别对夹带剂种类与组成、萃取温度、萃取压力、静态浸泡时间等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当75%乙醇水溶液为夹带剂,萃取温度为43℃,萃取压力为25MPa,静态萃取时间为3h,进行超临界流体萃取时,有利于有效成分雷公藤甲素以及生物总碱的萃取.所得结果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超临界流体萃取雷公藤甲素收率是传统方法的3.49倍.超临界流体萃取可以有效萃出主要有效成分雷公藤甲素.  相似文献   

2.
对超临界流体萃取固态物料进行了萃取机理分析,建立了超临界流体萃取固态物料的萃取模型,给出了宏观萃取速率表达式,提出了验证实验方案.  相似文献   

3.
研究超临界流体的萃取工艺及热力学性质,给出计算超临界流体溶解度的热力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主要对超临界流体技术中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超临界丙烷萃取、超临界水氧化法三种技术,在研究和工业化生产中的应用情况作了详细的叙述,并对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将超临界流体萃取仪的萃取池中填装固体吸附剂Carhotrap和CarhotrapC作为采样管,分别吸附气相和液相挥发性有机过氧化物,然后置于超临界流体萃取仪中,以甲醇为改性剂,用超临界流体CO2进行萃取。结果表明,在较低的超临界流体温度(35℃)和较高的压力(40MPa)下,对于非极性和极性较弱的有机过氧化物均有较高的回收率,满足定量分析的要求。有机过氧化物在超临界流体萃取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分解现象,控制较低的萃取温度,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富集痕量热不稳定化合物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超临界流体萃取炼钢厂炼焦车间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最佳萃取条件.在最佳萃取条件下,对土壤样品进行了超临界流体萃取,离线色质联用分析,并同索氏萃取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超临界CO2萃取天然香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超临界萃取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分离技术,论述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重要性,对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天然香料提取方面的最新应用研究进行了总结,对天然香料超临界萃取的数学建模进行了综述,其中包括收缩核模型、多孔球DDD模型、微分质量守恒模型等。  相似文献   

8.
影响USFE萃取海藻EPA和DHA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萃取温度、压力、时间、CO2流量和超声参数对超声强化超临界流体萃取海藻EPA和DHA的影响,发现与超临界流体萃取相比,超声强化超临界流体萃取过程使CO2流量减小,萃取温度及压力降低,萃取时间缩短,而EPA和DHA的萃取率提高,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正交实验,结果表明,超声强化超临界流体萃取EPA和DHA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35℃,压力25MPa,时间3.0h,CO2流量3L/h。  相似文献   

9.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十几年来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天然药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与分离的研究情况,阐述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在天然药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中应用的优越性展望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在天然物提取上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天然物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是超临界流体技术了活跃的领域,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在天然物特别是植物精油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的实验方法,数学模型和过程怕研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而有关这方面的综述和未见报道,本文拟就近年来天然物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的这些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主要介绍该技术的实验方法,相关的分析手段,溶解度和相平衡关联方程,数学模型和过程模拟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辣椒红色素两种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政 《河南科学》2007,25(4):563-567
以红辣椒为原料,采用索氏提取+超临界萃取和二次超临界萃取法,对两种方法得到的辣椒油树脂、辣椒红色素进行了色价、产率、辣椒素含量的分析比对,并对色素的质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生产辣椒红色素,索氏提取+超临界萃取是比较好的方法,成本低,所得色素质量也不错;二次超临界萃取的方法,中间产物辣椒油树脂的色价和辣椒素含量比较高.  相似文献   

12.
超声强化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数学模型及机理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采用自行设计的内插式超声强化超,临界流体萃取(USFE)装置,研究了超声强化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数学模型及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数学模型既证实了超声对超临界流体萃取(SFE)具有强化效应,又对USFE和SFE过程具有很好的预测功能,能够反映萃取的实际过程;低频超声强化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效果比高频超声要好;超声强化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机理是超声在微环境内产生的机械波动效应和热效应,  相似文献   

13.
采用索氏提取法、超声辅助提取法、压榨法和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栝楼籽油,对不同方法提取的火麻籽油进行提取率、成分的比较分析,并对其品质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法和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油率较高;超声辅助提取法、压榨法和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压提取油能较好地保留栝楼籽油的品质;栝楼籽油具有开发保健食品和药品的潜质.  相似文献   

14.
超临界流体萃取塔传质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描述连续逆流超临界流体萃取塔传质性能的数学模型。在直径为25mm连续逆流操作的超临界填料塔、筛板塔、喷淋塔中,应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异丙醇-水、超临界二氧化碳-乙醇-水两种实验体系对传质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计算结果与本文实验数据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5.
超临界萃取技术在中草药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综述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提取中草药的有效成分、重金属离子、去毒灭菌和去除中草药中的农药等方面的应用以及压力、温度、提携剂、原料颗粒等因素对超临界萃取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从样品提取技术及分析检测技术两方面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流行的农药残留分析检测技术。在农药残留分析样品提取技术中主要介绍了加速溶剂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微波加热提取法、固相微萃取法。在农药残留分析技术中主要论述了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直接光谱分析技术、毛细管区带电泳技术等。  相似文献   

17.
采用微波联用超临界 CO2萃取菊三七生物碱,将菊三七粉末用乙醇水溶液浸泡、微波辐照处理后,再用超临界 CO2萃取,对乙醇浓度、浸泡时间和微波辐照时间等实验条件进行单因素实验,得出浸泡液乙醇浓度为90;,浸泡时间为10 h,微波处理时间为2 min 为优化条件,并与单一采用超临界 CO2萃取的试验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微波联用超临界萃取技术用于菊三七生物碱的提取效率优于单一采用超临界萃取技术。  相似文献   

18.
推导和建立了描述超临界流体萃取塔两相流体力学特性的数学模型。在Φ25mm连续逆流操作的超临界填料萃取塔、筛板萃取塔和喷淋萃取塔中,应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异丙醇-水、超临界二氧化碳-乙醇-水两种实验体系对流体力学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9.
超临界CO2萃取蛋黄中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过对现有的脱除方法进行利弊分析,确定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脱除蛋黄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着重对脱除工艺中的萃取压力的确定进行实验研究,并确定了其较佳的萃取压力为24M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