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合成了配合物[ML]3[Cr(CN)6]2·xH2O(M二Ni,L=三(2-胺基乙基)胺(tren),x= O; M= Cu, L=二丙烯三胺( dpt), x= 8)和[ M( tn)2]2[Cr( CN)6 ]CIO4· XH2 O( tn= 1, 3-丙二胺,M= Ni,x= O;M= Cu,x= 2).用元素分析、ICP分析、IR光谱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测定了它们的磁性质.变温磁化率研究表明:[Cu(dpt)]3[Cr(CN)6]2·8H2O中存在弱的铁磁(T> 16.63K)和反铁磁(T< 16.63K)相互作用;[Cu(tn)2]2[Cr(CN)6]CIO4·2H2O中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T<5.86K).研究发现,这些配合物有两种结构类型:氰基桥联结构和双配合盐结构.  相似文献   

2.
以二甲亚砜/丙酮-二甲亚砜为反应介质,合成了Cu(Ⅱ),Fe(Ⅲ)的L-从氨酸,吡啶-2,6-二甲酸三元配合物,并用化学分析,元素分析,电导率,热分析和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确定了化合物的组成分别是「FeC12H13N2O8」Cl2,「CuC12H14N2O8」Cl2。同时,对其溶解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9个新型1,4-二氮丁二烯「Ar-N=C(R)-C(R)=N-Ar,R=H,Me;Ar=CnH2n+1O-C6H4,2,4-(C4H9O)(Me)-C6H3」化和物的合成,并通过热台偏光显微镜对其就介晶性进形了研究,化合物9(Ar-N=C(R)=N-Ar,R=H,Ar=2,4-(Me)(C4H9O)C6H3)的单晶结构显示,晶体成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70703(3)  相似文献   

4.
在乙醇溶液中合成了对甲氧基苯甲酸-2,2′-联吡啶铕配合物的晶体,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配合物的单晶结构,其结构式为Eu2(P-MOBA)6(bpy)2C2H5OH(P-MOBA:对甲氧基苯甲酸根离子;bpy;2,2′联吡啶),属三斜晶系PT空间群,晶胞参数;a=1482(3)nm,b=1.3901(2)nm,c=1.0948(2)nm;α=103.63(1)^0,β=92.67(2)60,γ=  相似文献   

5.
王冬梅  罗保生 《河南科学》1994,12(4):297-300
利用铜粉和过氧化苯甲酰的氧化加成反应,在四氢呋喃存在下生成[Cu_2(C_6H_5COO)_4(C_4H_8O)_2]配合物。结果表明: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a=9.990(2),b=10.540(2),c=17.189(7),α=γ=90°β=100.44(3)°,V=1779.9,Z=2,D_c=1.410g·cm ̄(-3),Mr=755.76,R=0.05079,R_w=0.05843。  相似文献   

6.
以合成的一种新化合物乙酰基二茂铁2,6-吡啶二甲酰基腙(H2L)为配体,在无水乙醇中制备了五种金属醋酸盐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摩尔电导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的组成为M2L(Oac)2·nH2O(M=Pb(2+),Cu(2+),Cd(2+),Co(2+),Ni(2+),n=4,6),配体在配合物中以烯醇式参与配位,所有的配合物在DMF中均为非电解质。  相似文献   

7.
高连周  张廉奉 《河南科学》1999,17(4):365-369
室温下,在配体存在下,通过氧化加成反应合成了双核铜配合物「Cu(C6H5COO)2(L)」2,L=C5H5(NO(1),4-methylpyridine(2),2,6-bimethylpyrdine(3),「Cu(C6H5COO)4(dppe)」(4),dppe=双二苯基膦乙烷,以元素分析、电导,热重-差热分析、红外光谱,磁图二色性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经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确定了配合物(1)  相似文献   

8.
由二溴水杨醛缩氨基硫脲与Cu(Ⅱ),Ni(Ⅱ),Zn(Ⅱ)合成了3种新型固体配合物。并对合成的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摩尔电导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分别为MLB·nH2O〔M=Cu(Ⅱ),Ni(Ⅱ),Zn(Ⅱ);B=Cl-·OAc-;n=2,1,0;L=3,5-二溴水杨醛缩氨基硫脲负离子〕,并推断出了配合物可能的结构。  相似文献   

9.
Er(Ni1—xCox)磁性蓄冷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实用型Er(Ni1-xCox)(x=0,0.1,0.2)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它们的物理性能。用Co部分替代Ni后,该材料的居里温度降至10K范围内,在温度低于10K的温区内,Er(Ni1-xCox)(x=0,0.1,0.2)材料的比热容远大于传统的蓄冷材料金属Pb和其他新型Er系磁性蓄冷材料的比热容,磁墒变计算结果表明,Er(Ni1-xCox)(x=0,0.1,0.2)材料的Er^+3离子有效J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6种稀土硝酸盐与4′,5′-二溴苯并-15-冠-5(L)的新固体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确定其组成为RE(NO3)3.L(RE=La-Nd)和RE(NO3).L.CH3CN.2H2O(RE=Sm,Eu),并进行了IR,UV,TG-DTA,摩尔电导及X-射线粉末衍射物相分析等性质表征,探讨 冠醚苯基上引入双取代基后对稀土离子配位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D—氨基葡萄糖β—萘酚醛席夫碱及其Cu(Ⅱ),Zn(Ⅱ)…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报导了D-氨基葡萄糖与β-萘酚醛形成的席夫碱(NG)及其铜(Ⅱ)「Cu(Ⅱ)NG」、锌(Ⅱ)「Zn(Ⅱ)NG」配合物的合成方法,通过元素分析、IR、UV-Vis、^1HNMR、^13CNMR等手段对配体及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初步推配合物具有准四面体结构。  相似文献   

12.
有关文献报道了[Na(DB18C6)CH3OH2]2W6O19的合成与晶体结构.本文应用相同的反应物,选用不同的实验条件合成出了另一种新型冠醚多酸超分子配合物,并进行了x四圆衍射测定.该晶体C49H82W6N2Na2O40为四方型,空间群为Pr/mbm,α=1.7095(3)nm,C=2.8243(5)nm,V=8.254(2)nm3,Z=54,Mr=2488.33,Dx=2.035/cm3,μ=9.51cm-1,F(000)=4704.最后一致性因子为R=0.0546和Rw=0.0632.该配合物由[Na(DB18C6)(H2O)2]+与W6O19通过静电作用而组成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一个三维网络结构化合物{「Cu(amet)2」2「Fe(CN)6」}∞(amet=NH2CH2CH2OH)、并用元素分析、IR,Moessbauer谱及磁性对其进行了表征,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该化合物属正交晶系,Pnnm空间群,α=1.1649(2)nm,b=1.1860(2)nm,c=0.7944(2)nm,Z=2。  相似文献   

14.
用β-氨基-α-羟已基二茂铁与二价钴、镍、铜、锌、镉和汞的氯化物及醋酸铜在乙醇-水中反应,合成了七种新的配合物.探索出了适宜的反应条件,经元素分析,确定了新配合物的组成为:L2MX2·nH2O(L=Fc─CHCH2NH2;M=Co2+、Ni2+、Cu2+、Zn2+、Cd2+、Hg2+,x=Cl-,CH3COO-;n=0,2,4).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这些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5.
以MCl2和配体L(L=1,10-菲罗啉-5,6-二酮)为原料。合成了标题配合物MLCl2,M=Ni  相似文献   

16.
利用X衍射分析等手段,研究了Bi2-xPbxSr2-wLnwCuO6+δ(Ln=La,Pr,Nd)超导体中x=w=0.5三种样品的晶体结构和超导电性.结果表明,除样品的氧含量和不同价正离子的置换会影响CuO2面载流子浓度外,晶体结构的变化也会间接影响电荷转移,进而影响TC值;CuO2面上Cu(P)和顶角氧O(A)的键长,是影响超导电性的重要参量  相似文献   

17.
合成和表征了两种含草酰胺桥的新型异双核配合物「Cu(oxap)Fe(tmen)2」So4(a)和「Cu(oxap)Fe(Ph2-phen)2」SO4(b).其中,tmen和Ph2-phen分别代表N,N,N‘,N’-四甲基乙二胺和4,7-二苯基1,10-邻菲罗啉;oxap代表N,N‘-双(2-氨丙基)草酰胺根阴离子。测定配合物(a)的变温磁化度(4-300K)并用最小二乘法和从自旋哈密顿算符导出的  相似文献   

18.
用极谱法对「Cu(Ⅱ)」-氨基酸配合物体系的极谱行为进行研究,在u-0.1(NaClo4)、T=298K,pH=7.00的条件,发现电极还原为扩散控制的可逆过程。  相似文献   

19.
吉保明 《河南科学》1996,14(1):40-44
以合成的一种新化合物乙酰基二藏铁2,6-吡啶二甲酰基腙(H2L)为配体,在无水乙醇中制备了五种金属醋酸盐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摩尔电导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的组成为M2L(OAc)2.nH2O(M=Pb^2+,Cu^2+,Cd^2+,Co^2+,Ni^2+,n=4,6),配体在配合物中以烯醇式参与配位,所有的配合物在DMF中均为非电解质。  相似文献   

20.
杨瑞娜  李彩云 《河南科学》1996,14(3):251-255
在配体存在下,通过金属铜粉和过氧化苯甲酰的氧化加成反应合成了双核铜配合物[Cu(C6H5COO)2(C5H6N2)]2·,以元素分析、电导、热重-差热分析、红外光谱、磁性及粉末衍射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经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结构,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分子式为C46H48N4O10Cu2,Mr=943.93,a=10.806(1)kb=11.169(3),C=11.729(2)A,α=71.99(2),β=89.38(1),γ=81.37(1)°,V=1330.1A3,Dc=1.172g/cm3,R=0.04329,Rw=0.04860,F(000)=490,μ=8.5cm-1,Z=1,两个铜原子的配位环境相同,由羧酸根的四个氧原子和2-氨基吡啶的氮原子形成五配位的四方锥多面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