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论中小城市社区建设中的政府职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孟华 《泰山学院学报》2003,25(1):104-107
我国中小城市社区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发展水平不高,体现出政府作用突出,社区自治权利淡化;社区居民参与不足;社区经济薄弱等特征。为此,在中小城市社区建设中,应进一步明确区(县)一级政府对城市的管理职能;建立和培育各类社会中介组织;理性区分政府对城市的行政管理与居民参与的社区自治管理;政府应提供社区公共品供给的制度保证并妥善解决社区发生的"外部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区位性调研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长期以来居住社区日常生活设施规划设计以"自足性"为主导思想,这在一定意义上导致了对"区位性"的忽略;小区配套模式以"千人指标"为依据,在设施建设上反映出了由此产生的局限性;通过对3个不同区位小区居民的调研,进一步证实了设施在使用中存在区位性差异。基于以上分析,文章提出建立动态"自足性"的社区设施规划策略,充分理解社区区位性,将社区设施建构纳入开放的城市系统之中。对于建立可持续发展城市社区而言,日常生活设施的区位性研究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3.
《河南科学》2016,(6):962-965
以社区为载体,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逐步建立社区内部居民与居民、居民与社区服务中心并延伸至居民和外部社会沟通的综合信息交流平台,实现以智慧便民服务、智慧物业、智慧政务和智慧家居为主的智能化社区,是河南省城市智慧社区建设的基本目标.城市智慧社区建设的体系结构主要包括展示层、应用层、平台层、数据层、网络层等5个方面.建设推进策略是:统筹规划,分级负责;政府主导,提供保障,扎实推进;多方参与,试点先行,逐步推广;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整合资源,条块联动;线上线下,丰富完善.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世纪,在快速城镇化与房价高企的双重作用之下,各地政府大量兴建保障房社区,动辄数千户保障房集聚,塑造了极具规模的均质化城市社会空间景观.相对于商品房,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标准、限定价格或租金的住房,包含廉租住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和政策性租赁住房等几种类型.此类社区的"邻里互动"情况如何?是否与普通商品房社区有所差异?该文采用2013年广州市保障性住房居民需求调查的580份问卷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及深度访谈法,对保障性住房社区居民的邻里互动现状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相比其他类型的城市社区,保障性住房社区居民的邻里互动具有较大的规模和较高的频率,但情感认同度低.同时,在居民邻里互动的过程中,产生了"回广州"、"一元一平方"、"洲民"等地方性文化符号,进而形成"回迁房居民阶层"、"经济适用房居民阶层"及"廉租房居民阶层"及其社会网络.研究发现,保障房社区的邻里互动主要受到"住房类型"和"社区因素"(社区及周边公服满意度、居民异质性)影响,与"居民自身个人家庭特征"及"社会经济条件"关系不大,说明保障房社区居民的邻里互动有其特殊性.建议在此类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政府应充分考虑居民的异质化特征并针对性地提供配套设施,促进保障性住房社区居民邻里互动及社区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选取受城市化影响不同的3个社区为研究对象,利用不相关t-检验法对3个社区居民地方感强弱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研究表明,城市化可以明显影响社区居民的地方感,但是居民地方感的强弱与社区受城市化影响的强度并非完全成反比,同时城市化对居民地方感的熟悉感、地方认同和地方依恋3个维度影响程度存在差异。调查访谈发现居民居住时间长短、社区环境等是城市化中降低居民社区地方感强度的原因。结论可为城市社区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智慧社区的建设已成为社区发展的新模式。智慧社区的建设有助于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创造优美、安全的社区环境,提升政府的管理水平,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本文在比较国内外智慧社区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智慧社区的特征,并以安徽省淮南市为例,分析了中部城市社区管理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以政府为主导的中部城市智慧社区建设的原则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良好的交往空间有利于社区归属感的产生,社区归属感的营造是城市社区建设的核心内容.对典型回汉混居城市——银川进行社区归属感满意度调查,用ArcGIS进行空间表征分析,用层次分析法基于交往空间对银川市社区归属感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银川市归属感强度由大到小为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影响社区归属感的主要因子是运动休闲空间和宅间交流空间,居民社区归属感淡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健身场地、入户门厅等交往空间的缺失.在此基础上,阐明银川市社区交往空间对归属感的影响机理:银川市区位差异明显,环境优美、物业高端的社区归属感愈强;开发商提供传统的交往空间而忽略业主的主观感受,使居民归属感淡化;密集的居住结构,使社区居民关系疏离.  相似文献   

8.
城市社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城市社区自治是社会发展进程中,为实现城市社区品质的提升而采取的居民自我治理的方式。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城市社区自治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在目前社会转型期也存在着一些困境。从“自然而治”到“自觉而治”,培养居民的自治意识,加强职业化和专业化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强化政府在城市社区自治中的推动作用,实现城市社区自治与社会控制的统一,追求善治和实现双赢,是推进城市社区自治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9.
以云南禄充社区为例,采用问卷和访谈的方式,通过研究社区参与旅游的限制性因素以探讨促进当地社区居民更好地参与旅游的思路。研究结果表明,无一技之长、政府管理不善、自身素质偏低、资金不够、年龄偏大、时间不够、形象不好、参与竞争激烈等都是当地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的限制因素。由此对已出现的影响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的问题提出建议,如旅游管理部门应对社区正确行使其相关职能、居民与开发商之间应形成双向供需机制、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以提供交流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合适的培训机会等,以期实现当地旅游社区参与旅游的科学性与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我国正处在急剧的社会转型期,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关键时期。社区是人类生活的最基本的共同领域,推动社区实现善治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前在我国社区治理中主要面临着政府全能型的主导地位没有改变、社区居民参与滞后和社区组织发展不充分等方面的困境。针对此,基于治理理论的视角,从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有限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提升社区居民的参与程度和促进社区组织的充分发展三个方面论述社区治理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区的建设离不开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居民参与,而更大程度上应通过社区居民的自治来实现,社区居民的自治程度直接影响到其建设进程。在建设和谐社区的主题下,努力寻找政府主导与居民自治之间的契合点,把握好政府的宏观调控度,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使每个居民都以社区主人翁的态度来投入社区建设,从维护居民切身利益到维护社区利益,促进和谐社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利用信息技术,为社区居民提供高效、便捷和智慧的服务,提升社区居民对智慧城市的体验度和感受度.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则是社区政务综合服务平台、政府为民办事的窗口和基层社会管理载体,负责管辖区内的劳动保障、医疗保障、求职培训、开业辅导、社会救助、民政事务、计划生育、残联事务、卡证受理、失业保障、文化市场等社区事务受理工作.  相似文献   

13.
城市社区是城市基层社会的细胞,能否在社区管理中实现真正的居民自治,改善政府行政职能对我国的城市管理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我国当前城市社区存在的一些问题之后,从新公共管理视角来探寻城市社区改革可行性措施,无疑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希望对城市社区的改革建设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谭平  刘晶 《科技信息》2011,(3):125-125,130
城市社区治理是我国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到更高一级阶段的必然要求。城市社区安全感与社区归属感意识淡薄,依靠培育社区社会资本,政府改革内容、目标与社会关注焦点难点相结合,培育多元化的城市社区治理主体,促进社会治理力量的发展与营造社区文化,满足城市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等措施,为社城市区居民营造社区安全感与社区归属感。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市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努力,现已初具规模。但总体来讲,社区文化建设发展比较缓慢,还存在诸多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促进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在对重庆市九龙坡区社区文化建设调研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社区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提出政府应尽快进行统一规划,加大资金的投入;充分利用和进一步整合社区文化资源;要加强对社区文化活动的指导,注重传递社会主流文化;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社区居民是否能够有效参与城市社区的治理关乎社区建设的成效,也关乎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当前,阻碍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因素是多层次、多领域的,其中,社区居民参与意识薄弱、参与程度不高、参与渠道单一是主要因素。社区居民归属感较弱、社区居民缺乏参与治理的能力、社区居民参与治理的机制不健全是当前城市社区治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对策有三条:一是提升社区居民的参与程度,二是强化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三是健全社区居民的参与机制。充分调动城市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建立相关各方共同推进城市社区治理的机制,可以使我国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也有助于实现社区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居住区商业建筑与城市建设、发展和居民生活密切相关,它的合理布置和设置将影响居民生活和城市环境。本文从我国居住区商业建筑的特点、分类及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几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目的为使社区商业建筑能更好的服务于居民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8.
社区及居民作为人文景观是景区的重要构景要素,贺州在建桂台客家文化旅游示范区,离不开社区居民的有效参与。前期的旅游开发中,存在政府和企业对社区参与认识不足、利益分配不均、社区间和社区内部"明争暗斗"等问题,已经影响到旅游活动的开展。为了进一步促进桂台两地经贸合作、文化交流、旅游发展,加速示范区的建设,政府、企业和社区要共同努力,完善建设社区参与机制和利益公平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社区的不断发展,居民火灾的比重日益增大,这也给社区消防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笔者深入分析了社区消防建设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推进社区消防建设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建设保障性住房作为国家解决中低收入人群居住困难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需要对其具体建设成效进行评估.文章从微观层面出发,以社区居民为切入点,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质性研究等方法,对广州市2个不同时期建设的典型保障房社区居民的居住满意度进行评价,进而对保障房建设提出一定建议.研究表明,棠德花苑和龙归城这2个典型保障房社区的居民居住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棠德花苑作为早期建设的保障房社区,其居住满意度相对高于后期建设的龙归城,但总体满意度仍处于一般水平,呈现出"物质环境满意度高,人文环境满意度低"的特点.龙归城社区作为近期建设的保障房社区,其居民整体居住满意度水平较低,呈现出"对社区物质环境极不满意"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