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3 毫秒
1.
杨斌 《科技信息》2009,(36):58-58,60
政治文化属于政治意识文明的范畴,是政治文明建设的灵魂,引导政治文明建设的前进方向,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对政治文明建设起着重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现阶段,加强政治文化建设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当前,必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全面提高公民政治文化素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加速中国政治社会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公民文化是一种以民主为核心理念的政治文化,是民主政治的文化基础.它通过确立公民政治主体意识、强化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等方式稳定和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因此,公民文化的培育,对于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来说.具有深远的意义.培育公民文化.关键在于推行公民教育,加强民主制度建设,鼓励公民践行政治活动.  相似文献   

3.
公民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实现的过程,大众传播媒介在公民政治认同中起着培养公民政治观念、政治态度,整合亚政治文化、传播主导文化的作用;在公民政治参与中起着培养公民民主意识、整合舆论、引导理性政治参与的作用,毫无疑问,大众传播媒介在公民的政治社会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4.
阿尔蒙德所谓的公民文化是指一种具有现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文化之融合特征的政治文化,它也是一种公民、臣民和村民的混合体。西方公民文化传统中,共和主义公民观和自由主义公民观基于不同的自由概念而呈现出抽象的二元对峙,并且各自处于不同的理论与实践困境。社群主义和公民资格理论的崛起正是对自由主义公民观的现代性危机以及上述抽象对峙的两种尝试性解困。现代中国正逢特殊的社会转型期,和谐社会的实现需要协调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因此,在西方公民文化理论基础上,结合实践构建中国公民文化不仅对公民参与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是社会稳定与政治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我们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公民政治文化变迁的过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民的自由、平等、民主法治意识在增强,公民的主体意识在不断发展,同时世俗功利主义也在形成,这是中国政治文化的世俗化进程的开始。这种世俗化的存在会对我国政治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一方面可以推动政治发展的现代化,另一方面也存在一种缺陷,孕育着一种政治困境。所以,我们要合理、理性地引导政治文化世俗化。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公民文化的背景,认为当前制约中国政治共识的因素有三:经济共享的分化对政治共识的掣肘,历史革命因素强化对政治共识的牵制,儒家理想主义的内在冲突对政治共识的阻碍。在由“臣民文化”向“公民文化”转变的过程中,政治共识是一个为公民文化研究者所忽视的症结。只有在中国社会发扬和谐文化,培育社会共同生活的平台,塑造公共理性,才能构筑出普遍而深厚的政治共识,进而为中国公民文化建设摆脱困境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7.
论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对我国的政治体系和西部地区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实现西部少数民族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需要发展当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制度化和法制化的渠道,重视西部地区的文化建设,引导少数民族公民的宗教信仰与有序的政治参与相适应。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民主政治建设不仅需要公民的有序参与,而且需要社会管理及社区治理模式的创新。在评述公民有序参与社区治理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中国公民参与社区治理面临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因素、外在动力机制和法律法规等四个方面的现实困境,从政府如何加强公民参与意识的培养、构建公民有序参与的文化和制度,完善法律法规以及加强社会管理等层面,探讨了公民有序参与社区治理及参与模式创新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纵深推进,数以万计的中国企业和中国人走出国门,如何能更好地保护其正当权益和及时救助受害者,是国内法和国际法共同面对的一个法律问题。中国政府应在现有国际法框架体系下,灵活运用国际人权法规则、外交、国际组织、商务合作和国内立法等多种方式,引导联合全社会资源,积极谋求海外中国企业与个人权益保障的新规则、新机制,系统加强对其海外中国企业与个人权益国内国际法律保护机制的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10.
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于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在现实中我们应充分发挥网络媒介的平台作用、校园或企业文化的载体作用以及社会实践的桥梁作用,从不同角度,全方位的加强青少年荣辱观教育。使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形成现代公民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11.
朱旭尧 《科技资讯》2007,(5):250-250
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于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在现实中我们应充分发挥网络媒介的平台作用、校园或企业文化的载体作用以及社会实践的桥梁作用,从不同角度,全方位的加强青少年荣辱观教育.使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形成现代公民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12.
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于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在现实中我们应充分发挥网络媒介的平台作用、校园或企业文化的载体作用以及社会实践的桥梁作用,从不同角度,全方位的加强青少年荣辱观教育.使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形成现代公民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13.
政治社会化就是通过一定社会主导文化的传播将一个社会人转变为政治公民的过程.大学生作为未来生活不可或缺的参与者和主导者,理应在这一过程中起引领和率先模范作用.不过,受社会历史条件与现实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大学生难以将国家和法律赋予的公民身份转化为内在的、深层次的、正确的公民身份自我认同.揭示政治社会化视野下大学生公民身份自我认同规律,探索提升大学生公民身份自我认同的对策,对推动当代中国社会文明与政治文明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公民文化与政治现代化的关系,指出政治现代化的发展需要培育与其相适应的公民文化。作为缺乏公民意识的中国来说,面临着建设中国特色公民文化的重任,其关键点则在于传统臣民文化向现代公民文化转向。为此,需要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体制、公民自身素质等各个层面为之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5.
“美丽中国”是国民自觉的文化认知与生活理想;建设“美丽中国”则是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目标.必须看到,美丽中国建设,并不仅仅是环境问题,还是公民社会的法治实践与公民的生命自由教育.生活、艺术与思想的审美创造,标志着美丽中国建设的实践方向.值得重视的是,基于建设美丽国家的意愿,文艺美学探索还需要为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目标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兰岚 《长春大学学报》2014,(10):1431-1434
通过对中国礼文化内涵、特征的概述,探寻中国礼文化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并从将中国礼文化纳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开展中国礼文化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加强校园文化中的中国礼文化建设三个方面论述中国礼文化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实现。  相似文献   

17.
张虎 《当代地方科技》2010,(2):17-17,36
近几年,我国社会事件频发,民众对政府决策提出质疑,公民参与政府决策的问题被广泛关注。公民参与决策的不同路径反映了公民对政府的不同态度,但没有脱离政治依靠的底线。从体现民主的角度出发,引导公民进入政府决策,提高公民的参政议政热情,加强公民的政治信赖,以减少政府的决策失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成为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18.
加强转型期公民政治社会化的研究,提高转型期政治社会化的有效性,发挥公民政治社会化在社会变革中的重要价值功能,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变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政治文化对政治社会化的冲击并产生较大影响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文化变动中的政治社会化进行分析,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理论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南海对中国经济、政治、军事的重要性日益突显.由于南海周边各国的政治文化形态的差异、南海地理位置和贸易通道的重要、资源的丰富及区域外大国的插手,使得南海形势更加严峻.我国应及时采取建立东南亚安全合作机制、共同开发南海资源、运用外交和国际法以及加强国防建设等相应措施来应对复杂的南海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化背景下,公民意识培养是一个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的课题,对我国向现代化国家的成功转型、民主政治的良性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采用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的方法,考察西北地区5所民族院校大学生的公民身份意识和公民资格意识,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历史、文化和教育方面的原因分析,提出应充分利用市场改革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的物质基础和政治保障,依托地域文化和各民族文化资源,积极发挥课堂教学优势,关注公民的实践领域,多渠道地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