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海南打破传统小说创作的规范,在叙述语言层面进行了一次文字的历险,主要表现为:叙述的非线型,多重文本互涉;写实与超验虚构;诗性想像。这一文本实验的最大收获是凸现了语言,包括某种语言意象、语言诗性特质等。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心理学表明:善于想像和幻想是小学生最宝贵的思维品质。引导学生写想像作文,可以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1)生活是想像作文的基础;2)想像要合理、丰富;3)想像要创新。  相似文献   

3.
约瑟夫·艾迪生美学思想的独特性表现在他对审美想像的论述上:想像快感不同于感官快感和悟性快感,它可分为初级想像快感和次级想像快感,均来自视觉对象,这种对象由“伟大、新奇和美”组成。艾迪生对想像的研究比他同时代的美学家更深刻。文章还勾勒了想像这二概念在西方美学史上的流变。  相似文献   

4.
诗歌是诗和歌的总称。小学语文课本里选有古诗、现代诗、儿歌、歌词等,诗歌是社会生活高度集中的表现,从表达方法看,它有高度的含蓄性。诗歌的特点在于它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和丰富的想像,诗人凭借想像,对事物作出种种联想、比喻、象征和大胆而又合理的夸张,抒发出强烈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5.
《创新科技》2001,(2):18-18
当所有的东西都足够小,技术也能弯御这些小东西的时候,军事科学家们开始尽情想像,研制出千奇百怪的战场“小精灵”。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了在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数学专业概率统计教学中,不但要传授文化科学知识,还应注意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工作,结合笔者教学实践,对如何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表达能力及实际应用能力等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学习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2.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鲜花盛开、洋溢”等词语。3.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想像画面。  相似文献   

8.
现代汉诗的写作中,诗人对"现实"不同的理解,会带来不同的抒情方式;对"现实"不同的态度,会带来不同的文本效果。传统诗歌是"现实"的衍生物,而当代一些诗人像臧棣,其写作则是以想像、虚构为"现实",提供了一种可以称之为"反诗歌"的文本。现代汉诗的写作和阅读上的难度,在于何为"现实"、如何理解"诗和现实的关系"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野草》折射出鲁迅在新的人生阶段对于自我的崭新认识与想像,其主要内涵由三个层面构成:历史中间物意识,死亡意识,反抗意识。对于作者当时的心灵困窘而言,此想像具有一定的调解功效,然而却难以从中获得更为根本的拯救。作者借此构成了“野草”式的自我命名。  相似文献   

10.
40多年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建设从集体编写到个人专著,从意识形态话语到文学本体论话语,从政治性阐释到学术性阐释,从部分研究走向整合研究,这门学科逐步走向丰富和成熟,积累了丰厚的述史经验。从想像与阐释的角度认真检讨其得失,探寻学科建设的动力和走向,可提出值得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诉说心意彰显魅力--谈现代诗中的象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象征是现代诗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象征的意象为现代诗增光添彩,象征的"间隔的效果"促发读者的想象和再创造,扩张了现代诗的内涵意蕴,增加了现代诗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12.
论夸张修辞格的心理学视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雅娟 《孝感学院学报》2003,23(1):32-35,85
修辞离不开题旨、情境、语体等外在条件,更离不开联想、想象、情感等内在的心理因素。夸张修辞格的运用当然也与人们的心理活动密切相关。文章着重论述夸张修辞格与心理学中的“想象”这一视点的关系,并以实例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李胜跃 《太原科技》2003,(5):86-86,88
借助语文教材及语文教学活动中客观存在的美的因素,从审美教育的现实针对性,审美鉴赏,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学生应正确地感知审美对象、提高审美情趣,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审美想像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直观教具,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图形的识图、画图,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互相转化;以及图形的平移、分割、组合等变形处理教学,培养学生空间的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15.
道德想象是为了克服道德焦虑而存在的。道德秩序的混乱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人类渴望与交互对象之间建立一种道德契约,这种渴望诉诸于语言艺术,便产生了宗教文学与道德想象的关联性。以大理巍山波长廊一带为田野个案,结合历史文献,从原生性宗教文学与人为宗教文学两个维度来解读白族民间宗教文学与道德想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考察大学生再造想象的特点,分层随机抽取50名大学本科生,采用作图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书面言语材料下,文理科大学生再造想象无显著差异(p〉0.05);在景色画再造想象中有性别差异(p〈0.05);在不同书面言语材料下,个体的再造想象存在显著差异性(p〈0.01)。  相似文献   

17.
经典的想象     
经典的产生首先必须有对经典的想象,不同话语有不同的想象;政治话语占主导地位的对经典想象最为具体,在主题、人物、创作方法、作品风格等方面都有详细规定;经典的想象对作家创作有询唤、规训、印证等作用。  相似文献   

18.
写作与想象     
想象作为一种重要的写作心理素质,在写作活动中发挥着其他素质所无法替代的作用,研究想象的特征,加强想象的训练,发展想象力对写作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9.
侯桂新的《文坛生态的演变与现代文学的转折》以"从香港想象中国"为切入点,返回并重构了1937—1949年间香港"南来作家"群体"香港书写"发生的历史现场,围绕文学运动、现代媒体和作家个案的梳理和论述三个层面,将客体实践、中介实践和主体实践贯穿于中国现代作家在其"香港书写"中展现的现代民族国家想象,为"南来作家"群体拟定了基于文化生态和文学史转折的全新经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