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庐山会议纠"左"变成反右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华 《新余高专学报》2002,7(1):25-28,50
庐山会议原来的主题是总结经验教训,纠正“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中的“左”倾错误。但由于毛泽东对“大跃进”运动的“左”倾错误从指导思想上缺乏正确的认识,由于当时国内外形势的错综复杂,使得毛泽东对彭德怀的信作出了错误的判断。同时,由于党内阶级斗争理论的扩大化和发展,由于党内个人专断的作风损坏党内民主,由于个人崇拜现象的滋长泛滥,使得大会由纠“左”变成反右,造成彭德怀等人被错误批判。庐山会议对彭德怀等人的批判斗争,是建国以后党内政治生活的一次重大的失误。  相似文献   

2.
民主革命时期,我党接连出现了三次“左”倾错误,使幼年的中国共产党受到严重的损失。党走过了曲折而艰辛的历程后,逐步认清了中国革命的规律,从组织上、政治上、思想上对“左”倾错误进行了清算。在实践中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党内的领导地位,使我党走向了成熟。现在对出现过的三次“左”倾错误进行反思,仍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1929年12月红四军在连城县新泉开展的整训活动,是正确实践中共党内民主集中制的典范。整训在中央“九月来信”的正确指导下,纠正了红四军党内实践民主过程中的偏差.统一了红四军党内主要领导人的思想,纠正了极端民主化的错误,真正实现了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统一。  相似文献   

4.
在过去数年的“文化热”中,不时可以看到千言之内就概括出中国文化几大“特征”之文章,少发“宏论”、多做实事的有识者呼吁也不乏见诸报端。令人可喜的是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三同志辛勤耕耘数年,完成了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专著《中华文化史》,这部旨在探讨中华民族文化的生态环境与发展历程的力作,近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博得了学术界的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5.
有关数据处理和应用的讨论──析张新三“我国教育投入已达国际水平”的论据DiscussiononDataProcessingandApplication¥//周贝隆(国家教育委员会,研究员北京100816)成都勘测设计院张新三同志对拙文《试论我国教育经...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零陵区出台《零陵区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管工作暂行办法》,在加强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上大胆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7.
共产国际对苏区和红军作用的日益重视给毛泽东带来了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 ,它为共产国际支持下的王明“左”倾错误执行者排挤毛泽东在中央苏区的领导地位以实现对苏区和红军的控制提供了政策依据 ;另一方面 ,它又使毛泽东在共产国际的影响不断扩大,在党内的地位不断上升 ,为遵义会议最终确立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奠定了基础 。  相似文献   

8.
▲ 有色金属冶金系邱竹贤教授应挪威皇家科学技术委员会邀请,于8月20日~10月20日去挪威访问并和沃斯陆大学格洛泰姆教授合作研究。此外,还参观了挪威四个大铝厂,参加了在挪威特隆赫姆市举行的“铝液与合金液精炼”的国际会议。 ▲ 我院总务长刘福三同志、师资处处长吴成烈同志和高级工程师张恩绵同志,应日本  相似文献   

9.
吴宜 《世界知识》2008,(17):42-43
7月20日,连遭惨败后的民进党召开了下野后的首次全体党代表大会。在新科党主席蔡英文的主持下,会议改选了中执委和中常委等党内权力核心,通过了扩大党内决策范围、初选提名修改和“廉政条例”修正案等多项党务改革案。会议显示出民进党上下要求“团结、奋起”的强烈期待,形成了新的党内权力核心,但无力与贪腐切割、党内对于路线调整的避重就轻、权力改组中出现的“天王”舞影和派系恶斗等,都将使民进党继续负重前行,难以真正再起。  相似文献   

10.
应日本上智大学副校长大谷启治教授的邀请,机械工业部派出由我院朱之超、靳辅安、臧瀛芝三同志组成的赴日本上智大学签定校际友好合作协议组,于一九八四年三月廿日至四月八日访问了日本。  相似文献   

11.
立三路线的出现并影响全局,说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尚未确立;在抵制立三路线过程中,1930年10月罗坊会议召开,最终确立了这条革命道路。认识这一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继续和发展,是我们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的行动纲领和指南,用“三个代表”的思想去指导党的建设,进行各项工作实践,必定能使我们的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实际上总结概括了周恩来的革命实践和革命思想。周恩来一直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早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建设目标,并亲自组织实施了科学规划,使中国科学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在我党历史上,周恩来的革命实践和革命思想,无疑成为“三个代表”思想概括的重要材料和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三个代表”的领导力量 .它的 80年的奋斗历史 ,是一部始终追寻、努力体现、忠实实践“三个代表”的历史 .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 80年历史经验的总结 .世纪之交 ,面对重大的历史课题和严峻挑战 ,中国共产党能否与时俱进 ,保持自己的先进性 ,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 ,关系到党的命运和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作为一个伟大的理论体系 ,解决了2 1世纪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同时也解决了实现社会主义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方略问题 ,意义深远 ,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论儒学义利之辨及其当代启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儒学的义利之辨对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关系重大。所谓叶适“功利之说”实出于后人的误解,叶适、朱熹的分歧在于:叶适强调义利的统一,朱熹强调义利的冲突,而朱叶所据以争辩的董仲舒的名言“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系班固改作,班固的贬利观念是从反面受荀况、韩非影响。孟子“何必日利”,孔子“罕言利”自有深意,但孔子将义,利割裂,导致后世的中国社会向“义”与“利”绝对的两极分化。当代社会讲义不计利或讲利不重义这两种倾向都是值得反省的,问题最终归结为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建立、巩固、发展的历史,就必须研究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思想。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向全党明确提出要努力探索“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的历史任务。因此,研究新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的探索,对搞好党的建设和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从五个方面作出总结。  相似文献   

17.
回顾3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取得的每一步成功都离不开党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党在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创新,都是在同各种"左"和"右"的错误倾向的斗争所取得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倾向斗争的发展过程可分为三大阶段.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宝贵的反倾向斗争经验.回顾和总结这段历史及其经验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的党建理论包括两方面内容,即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这两方面内容互为因果,相互因承。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抓住“三个根本”,加强“三个建设”,发挥“三大优势”。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①党的代表大会的报告里第一次出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样朴素、亲切的字眼。新的提法揭示出党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高校基层党组织是时代的要求。高校必须准确把握、积极推进,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创造力,只有这样,才能肩负起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重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