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基于Visual C+ +散货船自动配载仪的开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以往散货船手动配载程序的不足,提出并开发船舶自动配载程序,根据船舶载货量、积载因数、吃水等要求自动确定船舶的配载方案,并给出满足相关规范、公约要求的船舶稳性、浮态、强度等指标的计算结果.在自动配载的基础上增加了手动微调的功能.通过实船的计算结果证实该程序具有迅速合理确定船舶配载方案的优点,不仅加强了船舶装载计算机的功能,提高了船舶配载效率,而且为保证船舶安全装卸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Mathematica软件具有强大的绘图、程序设计功能,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引入Mathematica软件作为辅助工具,利用软件的绘图和程序设计功能,直观描述二次曲面伸缩形变的动态过程,有利于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对二次曲面教学中截痕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Mathematica软件具有强大的绘图、程序设计功能,在二次曲面的教学中利用软件的绘图和程序设计功能,直观描述二次曲面和平行于坐标面的平面相交所得的交线即截痕的动态变化过程,有利于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加强对二次曲面图形的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4.
船舶浮态的计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适用于客滚船舶配载计算的需要,根据船舶的浮态力学平衡方程,提出了船舶浮态参数按逐步加量的递进计算方法.这个方法的特点是,可以依次对每一项船舶装载的重量都计算出相应的船舶浮态参数.通过与其他计算方法的比较,证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计算精度和易于在计算机上实现程序运算的优点.这个方法应用于客滚船舶配载程序中,使得整个配载过程更加灵活和可控.该方法也可用于其他类型船舶的配载计算.  相似文献   

5.
针对振动传感器横向灵敏度校准过程中人工记录、计算、插值和绘图等数据处理工作量大而繁锁的特点,利用AT89C51设计了一种自动数据采集处理系统。该系统可自动完成校准数据的采集、处理、运算、显示、绘图和打印等功能,消除人工读数误差及采样时间差,提高数据处理的速度和精度。通过对加速度计的校准,进行了软、硬件功能的综合调试,试验结果表明,校准精度提高10%~25%,校准及数据处理过程由原来的5、6小时缩短到半小时以内。  相似文献   

6.
针对工程力学中复杂的计算问题,通过力学实例说明在工程力学课程的学习中引入MATLAB,利用其强大的计算和绘图能力,可以简化计算和绘图并且快速、直观,提高了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7.
杨冰  闫循领 《科技信息》2010,(8):I0018-I0018,I0020
本文利用数学软件Matlab强大的数据计算和绘图功能,将《复变函数》教学中涉及的一些典型实例实现了计算机的数据自动计算和图形化显示,直观、清晰的揭示了函数及表达式的数学意义。提高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基于VBA的参数化图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utoCAD2000是目前最流行的通用绘图软件,但没有针对专业用户的图库,不具备设计计算能力。为此,利用其内嵌的VBA开发工具,用参数化设计和绘图的方法开发了用于机械设计及绘图的标准件、常用件图库。该图库极大地提高了用AutoCAD软件进行机械设计、绘图的效率,增强了AutoCAD的功能。并用实例介绍了开发步骤及过程,仿此能进行其它专业的参数化图库的开发。  相似文献   

9.
AutoCAD是具有强大绘图功能并且体系结构开放的流行软件,用户可利用它来开发CAD应用软件.运用AutoCAD内嵌的工具VBA二次开发自动绘制架空输电线路应力弧垂曲线软件包,可以简化线路设计工作,提高设计的效率和质量.所开发的软件包界面友好、代码简洁、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0.
根据船舶配载的原则和特点,研究了船舶配载中的知识获取及学习的方法,提出船舶智能配载专家系统的设计思想及实现原理,运用专家知识推理的技术解决船舶配载中的特殊性和普遍性问题.建立系统的学习规则、控制条件及目标概念,使系统具有对船舶预配方案进行优化的功能.实船计算结果证实,船舶智能配载具有迅速、合理确定船舶配载方案的优点,提高了船舶配载的效率及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11.
锚固是边坡支护中的一种重要方法,目前的理论模型大都不考虑地震过程中边坡的响应状态,在边坡锚杆的锚固抗震机理方面存在一定欠缺。本文基于边坡及锚杆在地震作用下力的传递过程分析,提出了一种边坡锚杆动力简化分析模型;利用锚杆荷载分布解析解,分析了不同响应地震动、围岩属性等参数对锚杆受力的影响,从理论上进一步阐述了锚杆的抗震锚固机理。得到了如下结论:岩体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不是锚杆锚固能力的关键性因素,软岩对硬岩同样可以起到锚固支护的效果;锚杆能够提高岩体的整体性和自稳能力,对多结构面控制岩石边坡,应混合使用贯穿长锚杆和单结构面锚杆的优化锚固方式。  相似文献   

12.
文章所阐述的齿轮传动设计系统能对各种齿轮传动进行设计计算、校核计算及其相关的数据检索、维护,并可根据设计数据自动生成工程图。介绍了齿轮传动系统数据库的建立方法,重点讨论了程序设计中经常碰到的各种表格及线图的处理问题,最后给出了一个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3.
论述小龙湾自锚式悬索桥荷载试验的内容,利用有限元模型计算,选定加载车辆,确定加载方案,完成小龙湾大桥静、动栽试验芳案设计.通过空间受力分析对静、动载试验结果进行预测,所得成果对该桥的现场荷栽试验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刘义  郭家  韩猛  李哲  刘路路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33):14322-14331
为研究竖向循环荷载对桩基抗拔承载力的影响,基于现场试验分析了循环荷载下循环次数、循环荷载比对循环位移比的影响规律,总结了循环作用下的抗拔系数与循环位移比的关系,建立了基于循环位移比的桩基础抗拔承载力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单一拉拔荷载,循环荷载下桩基础的承载能力衰减更快,两种情况下桩基的承载力计算方法不可等同;循环荷载比和循环次数是影响桩基承载能力的重要因素,循环拉拔作用下循环次数大于2或循环拔压作用下循环拔压荷载比大于5∶4时,循环荷载对桩基承载力有较大的削弱作用;循环位移比对桩基承载能力的衰减存在放大作用,当循环位移比达到0.8时,桩基承载能力的衰减率达到50%,因此实际工程中应合理控制循环位移比的大小;提出了黄土地基中循环荷载作用下桩基承载力计算模型,通过案例表明,新提出模型计算的抗拔承载力与实测值误差较小,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研究结果为循环荷载作用下桩基础抗拔承载力的计算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具有柔性吊杆的中承式钢管混凝土肋拱桥的荷载横向分布计算,不再假定横梁刚度为无穷大,而把横梁与吊杆的连接看作弹性支承,充分考虑其变形,采用位移法求解.并通过实桥静载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一种专门用来检测汽车座椅头枕静态性能和能量吸收性能的试验台。试验台采用液压加栽系统和计算机控制系统,使刚性球体的撞击速度准确,试验结果可靠性高,可读性强。着重论述了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液压系统的性能验算以及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驳船液体舱室中自由液面的分布以及舱容率对船舶浮态和稳性的影响,计算了船舶在风载荷作用下的稳性衡准数,并对船舶破舱稳性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可为驳船实浮拒航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郭琼  夏峰  刘冰  刘玮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19):7934-7940
为快速准确得到不同静定支持方式的全机及大型部件结构静力试验约束点载荷,本文首次提出了一种通用求解方法并以Matlab为平台编写了求解程序。重点研究了约束部位载荷严酷、较大变形工况中作为考核部位及机翼大变形工况中的约束点载荷计算;依据多年型号试验经验提出了一种利用约束点载荷误差判断试验加载准确性的方法。成功用于某大型客机全机静力试验,为实时判断试验加载是否准确提供了重要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计算方法和程序准确可靠,已推广应用于其它型号试验。  相似文献   

19.
岩石扰动蠕变试验系统的研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给出了岩石扰动蠕变试验系统的研发过程,其中包括:恒载重力加栽系统的设计、气压加栽三轴箱的设计、扰动加栽系统的设计、变形测量系统的设计、扰动测量系统的设计等;也介绍了设计过程中选型、重要的设计计算和各子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及性能;并展示了整个系统的使用情况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循环加载对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板斜向裂缝是钢筋混凝土梁中出现最多的裂缝形式之一,尤其是承受振动荷载的结构构件.目前循环荷载作用下构件抗剪承载力的试验较少,为此,在19根钢筋混凝土梁抗剪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循环加载损伤对斜裂缝宽度和斜截面承载力的影响,试验主要变化参数为配筋率、剪跨比、循环荷载次数.研究表明:随着循环荷载次数增加,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承载力显著降低,斜裂缝宽度明显增大.基于试验数据和采用不同规范计算值进行对比研究.给出了循环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承载力损伤折减系数.该计算方法与现行规范计算分析有较好的结合.便于在工程实际中应用,为损伤后的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承载力的评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