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锐  李群 《科技信息》2009,(27):236-236
砼构筑物中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重要的是采用合理的控制预防措施来减少裂缝的产生,防止无害裂缝向有害裂缝发生质的转变。本文通过对各类裂缝的成因分析,提出了解决措施,并结合具体工程实践,重点就温度裂缝的预防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东坪气田基岩气藏是罕见的非常规裂缝性气藏,有效模拟天然裂缝的发育状况及展布特征十分困难。针对这一问题,在分析东坪气田基岩气藏储集空间特征的基础上,确立了基岩储层DFN离散裂缝模型的建立思路。先基于成像测井解释的裂缝倾角、裂缝方位角等裂缝特性参数,将东坪基岩储层裂缝分为两组走向近似垂直的天然裂缝,分别模拟了两组天然裂缝的密度分布。再以裂缝密度曲线作为目标曲线、地震综合属性体作为趋势约束体,建立了DFN离散裂缝分布模型。通过提取裂缝密度、孔隙度及渗透率等属性参数,研究了东坪基岩储层裂缝的分布特征,发现裂缝主要受断层控制,平面上和纵向上均存在强的非均匀发育特性。最后,运用东坪基岩储层生产动态特征和气藏数值模拟的产量历史拟合效果检验了DFN离散裂缝模型对基岩储层的适用性。研究成果可为非常规基岩储层的裂缝模拟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3.
水力压裂形成的复杂裂缝网络破坏了单个线性裂缝的流动特性,给油井的动态预测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为了研究多翼裂缝垂直井的瞬态压力特征,基于源函数理论和叠加原理将地层系统分为两个子系统,利用离散坐标法建立了瞬态压力分析的半解析模型。通过Laplace变换及Stehfest反演算法绘制了油藏中各流动阶段的识别曲线。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裂缝数量、裂缝长度、裂缝角度、裂缝分布形式和裂缝导流能力等参数对复杂裂缝网络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多翼裂缝垂直井的地层流动共经历了4个阶段,其中,裂缝数量及长度对地层内地层线性流影响较大;裂缝分布形式对地层内双线性流及地层线性流影响较大且复杂;裂缝导流能力对地层内的双线性流动影响较为明显;裂缝断裂角度对地层内各流动阶段的动态压力特性影响均较小。  相似文献   

4.
不同岩性地层水力压裂裂缝扩展规律的模拟实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真三轴模拟压裂实验系统对玄武岩、巨砾岩、泥灰岩岩心进行了水力压裂裂缝起裂及裂缝扩展模拟实验,得到了压后裂缝几何形态和压裂过程中压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玄武岩中天然裂缝发育程度较低,抗拉强度较高,裂缝起裂会导致明显的压降,压后能够形成比较理想的双翼缝;巨砾岩中天然裂缝较为发育,裂缝起裂不会导致明显的压降,高排量压裂后形成的裂缝为多组复杂裂缝,裂缝扩展摩阻很大,裂缝延伸压力几乎与破裂压力相当;泥灰岩抗拉强度较低,部分发育有天然裂缝,破裂压力较低,裂缝起裂后延伸压力与最小水平地应力相当。  相似文献   

5.
洪刚敏 《科技资讯》2006,(21):36-36
泵送混凝土的裂缝分为由荷载引起的裂缝及由变形变化引起的裂缝,属于变形变化引起的裂缝约占80%,属于荷载引起的裂缝约占20%,而温度裂缝又是变形裂缝的主要裂缝。因此本文分析了泵送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及特征,提出了温度裂缝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浅论关于砌体结构裂缝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高文 《科技资讯》2009,(20):54-55
本文在简要总结分析国内外砌体裂缝的性质和裂缝控制原则和措施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国情,提出了砌体结构裂缝控制的具体构造措施建议。总结分析了受力裂缝及非受力裂缝的不同状态及产生原因,结合工程经验提出控制裂缝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裂缝在混凝土结构中是客观存在的,对于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要客观分析其可能的成因和危害,不能一概而论。本文首先介绍了建筑施工裂缝形成的机理和分类,然后探讨了对于施工裂缝的基本认识,最后具体分析了实际工程中常见的几种裂缝。  相似文献   

8.
在隧道施工中,二次衬砌混凝土裂缝成为带有一定普遍性的质量问题。文章针对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裂缝的预防和治理方法,对提高混凝土衬砌施工水平有借鉴意义。本文分析了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缓解裂缝产生的措施,并介绍了几种常见的裂缝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砌体建筑的墙体温度裂缝问题进行了探讨,调查了温度裂缝产生的部位及形式,分析了墙体温度裂缝的成因,用现有的裂缝计算公式分析了墙体的剪应力,并应用更为有效的有限元方法来解决温度裂缝问题,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温度裂缝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是混凝土建筑物的主要病害之一,工程的破坏与倒塌大多是从裂缝的扩展开始的。本文对混凝土构件的裂缝进行了分类,分析了裂缝产生的原因,探讨了裂缝控制的各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现浇楼板产生裂缝的原因,从设计和施工两方面论述了防治楼板混凝土裂缝的措施,并给出了楼板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文本分析了混凝土桥涵裂缝产生的原因,以便在实际工作中找出合适的预防方法,控制裂缝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祁县地裂缝发育特征、活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地震、地质构造、地下水超采和地层等方面,探讨了地裂缝的形成机制,并提出了避让、加固、回灌和特殊处理等对地裂缝地质灾害的防治对策。研究结果对地裂缝成因的深入研究及当地政府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根据现场调查、勘探成果,在煤田地质环境条件分析的基础上,简要阐述受煤田开采工程活动综合影响下的抚顺城区地裂缝基本发育特征及成因。抚顺城区地裂缝是受采矿及F1、F1A等断层带等因素综合作用,地表岩土体开裂,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的裂缝,通常随地面变形、地面沉陷的发生而发展,是采空区上部地质体结构发生变化的外在表现,当断层发生局部活化效应时,对地裂缝起着扩散放大作用,为此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多层砖混房屋顶层墙体裂缝现象,并对温度应力引起的墙体裂缝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地裂缝地震引发扩展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西安地裂为例,在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理论解析、数值模拟等手段,开展了地裂缝地震引发的平面扩展效应探讨.研究得出:对复杂破裂场地,破裂损伤岩土体将以剪切形式破裂扩展,新生地震地裂在已有破裂区内随机分布;在未来50年内,西安局部地裂存在地震引发全面活动可能,场地中部的地震地裂危险强于东西两端,城内地震地裂贯通、出露可能性大于城外,平行共线地裂段间距大于60 m、雁列次级地裂段间距大于80 m时,可考虑中间场地的使用,并初步提出了抗裂方案.  相似文献   

17.
根据对山西省太谷县地裂缝的野外调查,分析了其分布特征和规模特征,并从地质构造、地下水开采、地震等三方面探讨了地裂缝成因。  相似文献   

18.
辽河油田黄于热地区火山岩储层物性评价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通过火山岩的常规物性分析、压汞分析和裂缝密度分析,结合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研究了辽河油田黄于热地区的火山岩储层物性特征,认为该区火山岩储层岩石类型主要有玄武岩、辉绿岩、凝灰岩和粗面岩,主要储集空间类型为次生的构造裂缝和溶蚀孔缝。实际试油结果表明裂缝密度、孔隙度、渗透率3个参数结合能够较好地反映该区储层的好坏,其中裂缝密度是评价储层质量的主要依据。裂缝改善了火山岩的储集性能,断裂活动控制着储层中裂缝的发育。最后提出了对辽河油田东部坳陷常规物性较差的储层评价分类的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19.
剖析了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房屋质量检测中 ,多次发现由于现浇砼粗骨料中混有方镁石等有害杂质引发房屋裂缝问题。本文通过调查了 5个类似的房屋检测项目 ,进行综合分析 ,并提出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