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2 毫秒
1.
董事会控制、经理报酬与公司经营绩效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影响企业经营者报酬的一些因素--董事会控制、经理个人特征、公司经营绩效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董事会在对企业主要管理者--经理(CEO)的激励约束机制控制中的作用.基于我国2001年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分析发现:董事会规模、董事会中独立董事和非独立董事的比例与经理报酬的相关性都不显著,CEO的双重性与经理报酬显著正相关.这表明,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不强,董事会、独立董事在公司经理激励约束机制控制上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实证结果还表明,经理个人特征对经理报酬的解释能力远大于董事会结构变量和公司经营绩效变量对经理报酬的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2.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研究独立董事治理功能是公司治理研究的最新发展领域. 本文采用部分可观测Bivariate Probit模型, 实证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网络位置对公司违规行为的影响. 丰富的网络关系有助于独立董事掌握更多的社会资本, 提高其监督动机和监督能力, 从而有效抑制上市公司违规行为. 实证检验发现, 独立董事网络中心度与上市公司违规倾向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表明独立董事网络对其监督职能的发挥存在促进作用. 补充检验发现, 独立董事网络的监督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制约信息披露违规方面, 在非信息披露违规方面作用不明显; 将独立董事区分为审计委员会成员和非审计委员会成员后, 发现仅有担任审计委员会成员的独立董事的网络关系才具有显著的监督促进作用; 独立董事网络的监督促进作用在盈利性较差的公司中表现更为明显. 研究结果丰富了独立董事、董事网络和上市公司违规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
基于审计委员会成员的选聘与结构两方面的审计委员会独立性特征,选择2008年沪市上市公司董事长与公司控制主体变动、审计委员会成员结构等数据,对审计委员会独立性特征予以考察,结果显示:公司发生第一大股东变更倾向于审计委员会独立董事成员变更;独立董事同第一大股东或董事长同步变更时盈余管理可能性更大;审计委员会包含董事长、董秘、财务负责人等关键职员,盈余管理程度越高。表明了审计委员会成员的选聘行为及其职责履行的独立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公司的治理状况。  相似文献   

4.
以2008~2012年在我国A股上市的公司为样本,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并应用Driscoll-Kraay标准误差方法对模型标准误进行修正,就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发现,内部控制质量与董事会规模、董事会会议次数负相关,与独立董事比例正相关。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分离的领导权结构有利于提高内部控制质量。异地独立董事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这说明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内部控制质量。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旨在通过考察信息环境变化前后,分析师盈余预测行为和信息质量对投资者决策结果的影响,证明信息环境的变化可能通过改变投资者对信息的解读习惯,影响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研究发现:会计准则变革后,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准确性下降,预测报告中特质信息含量也发生显著变化,进而使投资者更多关注报告中的行业和市场信息;会计准则变革前,盈余质量与股价同步性正相关,而会计准则变革后,盈余质量与股价同步性的正相关关系减弱或逆转,说明投资者信息处理效率并非一成不变,信息环境能影响投资者对于公司特质信息的发掘、解读和运用.文章指出提升财务分析师、普通投资者等社会公众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进行识别和监督的能力,对提高市场定价效率,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1999~2009年发布盈余重述公告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价格模型和报酬模型研究了上市公司盈余重述的价值相关性。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披露的盈余重述信息不具有价值相关性,市场对重述传达的盈余信息的信任度较低,重述没有影响投资者对公司价值的判断,但非核心重述具有显著的负的市场反应。因此,对盈余重述行为应重点关注,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的规范和监管。  相似文献   

7.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高管"抑制"措施能够缓解高管"趋利避害"行为,从而提升公司创新绩效。然而,来自中国A股的数据表明:对现阶段中国上市公司而言,高管"抑制"措施尚未发挥应有效用。具体地,本文首先考察了高管"抑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越高、高管薪酬越高、独立董事规模越大越不利于公司创新绩效的提升,而女性高管规模扩大能提高公司创新绩效。另外,本文还考察了不同产权性质下,高管"抑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国有上市公司不同的是,非国有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规模对创新绩效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首先,以公司关系网络具备高管举荐功能作为潜在假设,构建数理模型,分析公司关系网络对高管薪酬水平和薪酬-绩效敏感度的影响. 然后,选取2005-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借鉴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量化公司关系网络的密度,对数理模型的推导结论进行实证分析.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约有83% 的上市公司中至少有一位董事或总经理同时还在其它上市公司中担任董事或总经理职务.和理论模型的结论一致,实证检验结果 表明公司关系网络的密度越大,高管的平均薪酬水平越高,但薪酬-绩效敏感度越低.这说明,公司关系网络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激励安排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西方信号理论表明,上市公司遵循稳定的股利政策,股利变化可传递未来盈余的信息。从股利政策稳定性的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信息内涵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上市公司遵循不稳定的股利政策,不稳定的股利政策使得我国公司的股利政策的信息内涵与西方信号理论存在一定差别,即股利变动不反映公司未来盈余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高投资机会企业因为投资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将产生较高的代理成本和较大的盈余管理空间。基于降低代理成本和约束盈余管理的目的,高投资机会企业更可能选择高质量独立审计师进行审计。我们以2007~2009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对独立审计审计师选择及其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较之低投资机会企业,高投资机会企业的代理成本更高,但在审计师选择方面并无显著差异,导致更严重的盈余管理。实证结果为规范不同投资机会企业的审计师选择和盈余管理行为,进一步发挥独立审计师在代理冲突与盈余管理问题中的治理效应提供了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11.
基于双重差分模型(DID)方法,考察融资融券推出对企业盈余管理和流动性风险间关系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与流动性风险呈正相关关系.具体而言,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越强,其股票的流动性风险越大;并且存在正向(向上)盈余管理的风险效应相对小于负向(向下)盈余管理的现象.通过自然实验,发现企业盈余管理和流动性风险的正向关系在融资融券推出后得到了显著削弱.同时,融资融券机制本身也能降低股票的流动性风险.这表明融资融券起到了稳定股市,增强流动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委托-代理框架的独立董事多期激励动态博弈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的激励机制无法调动独立董事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本文运用非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方法建立了对独立董事的长期激励约束机制模型.重点研究了考虑任职期限的业绩激励以及考虑期限的股票期权激励等两种形式的激励模式,对比分析了不同激励模型对独立董事工作积极性的影响,得出了一系列技术性结论,可以为独立董事激励机制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13.
独立董事制度与我国上市公司业绩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肖曙光 《系统工程》2006,24(8):87-92
本文大容量(以1998~2003年期间深沪证券交易所全部A股上市公司(1277家,含部分中途退市公司为基础样本),以该期间深沪证券交易所实施过独立董事制度的全部A股上市公司(1264家)为有效样本。)、长周期(1998~2003年间.截至2003年12月31日止)研究了独立董事制度与我国上市公司业绩关联性问题,得出了我国独立董事制度与上市公司业绩存在较弱的关联性,独立董事制度的确对上市公司业绩产生了一定影响的结论。文章最后,分析了独立董事制度的某些不足并提出了某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探索了目前各种公司治理机制之间的相关性,构建了反映股东治理、董事会治理、债权治理、经营者激励之间关系的联立方程组,运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股权制衡度与资产负债率正相关,国有股比例与独立董事比例与高管层持股比例与资产负债率、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高管层报酬均为负相关,且这些相关性会影响单个治理机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以2011~2017年度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私人信息供给的视角,考察企业高管连锁网络对分析师盈余预测精度的影响。研究表明:上市公司网络中心度显著提升了分析师盈余预测精度;当上市公司的公开信息不充分时,其网络中心度对分析师盈余预测精度的提升效果更明显;当上市公司高管与连锁公司其他高管互动机会越多时,其网络中心度对分析师盈余预测精度的提升效果越明显。上述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高管连锁网络上存在泄露的私人信息,这些信息能够被分析师捕获,最终丰富金融市场中的信息供给。进一步研究发现,上市公司高管连锁网络上流动的私人信息包含公开渠道上常常被延迟披露甚至被隐藏的坏消息,有助于纠正分析师的公开信息偏差。研究结果拓展了分析师盈余预测的相关研究,有助于加强对上市公司私人信息流动方式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选取了2008~2014年沪深两市所有A股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为研究对象,探究声誉激励对独立董事履职的影响及后果。研究表明,独立董事对声望相对较高的董事席位的重视程度更高,履行职责更勤勉,且独立董事任职公司有更优秀的经营表现和更高的成长性。这说明,声誉激励是独立董事履职的强有力的激励,不论是独立董事自身还是企业决策,声誉激励都是一个重要的决策考量变量。  相似文献   

17.
在成熟度较低的中国股票市场,探究交易者有限理性条件下信息披露质量和价格发现效率的均衡关系.研究构建了一个包含信息摩擦和交易者学习的两期经济模型,通过引入预期偏差和参考点依赖偏好来刻画交易者的有限理性特征,分别讨论了完全理性和有限理性条件下的市场出清过程,并给出了盈余公告后价格漂移现象的理论解释和抑制由交易者有限理性导致的价格异象的途径.结果表明:1)在其它条件相同时,价格发现效率与信息披露质量正相关,与交易者有限理性程度负相关;2)交易者的参考点依赖偏好是导致盈余公告漂移现象的重要原因,当上市公司公告为好消息时,交易者处于盈利状态,倾向于风险厌恶,会低估资产价值,因此市场出清价格要低于公司实际价值,长期来看,股价会倾向于进一步上涨.当上市公司公告为坏消息时,由于投资者处于亏损状态,倾向于风险偏好,会高估资产价值,因此市场出清价格要高于公司实际价值,长期来看,股价会倾向于进一步下跌.研究结论对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和提高中国金融市场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在现实金融市场中,上市公司为迎合投资者情绪可能进行正向盈余管理,通过降低信息披露质量使上市公司市场价格大幅高于其内在价值,因此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是降低交易者有限理性负面效应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利用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2008~2018年的数据,检验了异常资产出售损益对审计师出具非标审计意见倾向的影响。结果发现,较高的异常资产出售损益会显著提高公司收到非标审计意见的概率,且这一作用仅存在于盈余操纵嫌疑较大、盈利能力较弱以及市场竞争地位较低的公司样本中。这表明,审计师会通过更谨慎地出具审计意见来应对客户异常资产出售行为蕴含的风险。此外,异常资产出售损益会降低公司盈余质量、损害未来经营业绩并增加业绩波动性,这些可能是异常资产出售行为影响审计意见决策的内在机制。进一步检验发现,异常资产出售损益对非标审计意见的正向作用仅存在于公司通过资产出售获得了超额收益的情况下。研究从资产出售操控的角度拓展了审计师对客户真实盈余管理活动反应的文献,并丰富了中国背景下公司资产出售行为经济后果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是公司内外部治理综合作用的结果,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因此,非常有必要在一个综合集成的框架模型下,分析公司内外部治理各要素的关系及其对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力。运用路径分析方法发现公司治理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的途径,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根据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课题组设计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论文构建了公司内外部治理相互关系及其对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作用的假设模型,并利用二手数据对其进行检验与分析。  相似文献   

20.
通过运用Panel Data(固定效应)以及时间序列OLS回归计量方法,系统分析影响应计质量的内在因素,在将总应计质量分离成内在应计质量与可操控应计质量的基础上,探讨它们与权益成本的相关性,实证表明:可操控应计质量与醛益成本成显著负相关,而内在应计质量与权益成本成显著正相关;可操控应计质量对权益成本影响比内在应计质量更为显著。这表明,在中国A股市场,投资者不能全面有效识别公司应计盈余质量的好坏,应计质量没有得到客观定价。同时,在对应计质量进行资产定价检验时发现,由于超常报告盈余引起的盈余大幅度波动(高AQ值)导致盈余质量的不稳定,并不能给投资者带来稳定的超常回报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