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9 毫秒
1.
曹建新 《系统工程》2007,25(10):88-93
建立委托人、代理人与外部审计人的博弈模型,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监督成本与审计意见选择行为的相互关系,并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概念模型和研究假设进行了检验。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提高监督成本会使代理人选择购买审计意见行为的概率减少。这为研究委托代理关系中的我国上市公司代理成本与审计意见选择行为之闻的关系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投资机会与股权结构对公司财务政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2001~2005年4927家中国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本文检验了公司投资机会和股权结构对财务政策选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公司资产规模和盈利水平下,中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和股利政策与其投资机会显著负相关,与股权集中度正相关;公司对高级管理者的现金补偿与投资机会正相关,与股权集中度负相关.同时,有证据表明,少数大股东联盟可以有效降低公司代理成本.  相似文献   

3.
利用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2008~2018年的数据,检验了异常资产出售损益对审计师出具非标审计意见倾向的影响。结果发现,较高的异常资产出售损益会显著提高公司收到非标审计意见的概率,且这一作用仅存在于盈余操纵嫌疑较大、盈利能力较弱以及市场竞争地位较低的公司样本中。这表明,审计师会通过更谨慎地出具审计意见来应对客户异常资产出售行为蕴含的风险。此外,异常资产出售损益会降低公司盈余质量、损害未来经营业绩并增加业绩波动性,这些可能是异常资产出售行为影响审计意见决策的内在机制。进一步检验发现,异常资产出售损益对非标审计意见的正向作用仅存在于公司通过资产出售获得了超额收益的情况下。研究从资产出售操控的角度拓展了审计师对客户真实盈余管理活动反应的文献,并丰富了中国背景下公司资产出售行为经济后果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防范审计合谋的动态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审计合谋成因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包括引入第2个审计师的概率因子、融合外部监督惩罚与激励机制、考虑审计师风险成本和道德偏好的博弈模型,对阻止审计合谋的条件进行了均衡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当外部监督惩罚力度强化后与适当的激励机制存在时,双重审计制度有利于降低对审计师的监督成本,从而为其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从多期博弈角度看,这一制度还有利于削弱审计师的"合谋偏好",最终使双重审计回归到单一审计路线上来,节约对审计师的社会监督成本。  相似文献   

5.
在重复博弈分析发现独立董事薪酬与公司盈余信息质量间存在正相关后,采用2002~2007年深交所上市公司的数据,使用信息透明度、盈余管理程度、盈余激进度和盈余平滑度四个指标衡量盈余信息质量,对其与独立董事薪酬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独立董事的高报酬并不会带来公司盈余信息质量的提升,独立董事报酬与公司盈余信息质量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这个结果说明要发挥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机制中的作用,改善独立董事薪酬结构和建立独立董事人才市场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防范审计合谋之奖惩措施的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善平  赵国宇 《系统工程》2008,26(1):110-113
奖励或惩罚审计师是监管机构防范审计合谋常用的两种措施,但这两种措施是否有效或者哪一种措施更有效呢?对此问题,本文建立委托代理模型,以数理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的结论表明,奖励审计师不能有效防范审计合谋,但惩罚措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基于审计委员会成员的选聘与结构两方面的审计委员会独立性特征,选择2008年沪市上市公司董事长与公司控制主体变动、审计委员会成员结构等数据,对审计委员会独立性特征予以考察,结果显示:公司发生第一大股东变更倾向于审计委员会独立董事成员变更;独立董事同第一大股东或董事长同步变更时盈余管理可能性更大;审计委员会包含董事长、董秘、财务负责人等关键职员,盈余管理程度越高。表明了审计委员会成员的选聘行为及其职责履行的独立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公司的治理状况。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7-2017年数据,考察了审计师对客户商誉减值行为的反应,结果发现,商誉减值损失与审计努力程度、审计费用以及审计师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倾向之间均呈显著正向关系,这表明,审计师会将商誉减值视为风险提高的标志,从而通过提高审计努力程度、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提高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倾向等手段来应对相关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1)商誉减值会导致公司经营风险和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提高,这可能是审计师相关反应的重要原因.2)就审计投入决策和审计意见决策而言,审计师仅对客户过度计提商誉减值的行为敏感;但就审计定价决策而言,审计师对客户商誉减值计提不足的行为更敏感.3)与国有企业相比,在非国有企业中审计师对商誉减值的反应更明显;4)与非"四大"相比,"四大"对商誉减值的反应更为明显.此外,在商誉减值密集行业及密集年份,审计师对客户的商誉减值行为更敏感.这一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审计师对商誉减值相关风险的感知和应对,而且可以为商誉及其减值的监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审计合谋将严重损害独立审计的应有作用与社会地位,而审计师的信息优势与经济人特性使审计合谋更容易发生。本文以委托一代理模型为框架,着重论证奖励审计师以防范审计合谋的效果问题。得出的结论是对审计师实施奖励的作法并不可取。  相似文献   

10.
借助 Ohlson 模型中股票内在价值与会计信息之间准确的数学逻辑关系,假定企业按利润大小的固定比率支付给股东股利, 在借鉴 Kormendi 和 Lipe 盈余可持续模型的基础上,运用 Ohlson 模型对 Kormendi 和 Lipe 的盈余可持续模型进行了优化, 并构建出了更符合现实条件的盈余可持续性指标模型.接着, 对求得的盈余可持续性指标和 Kormendi 和 Lipe 的盈余可持续性指标的有用性进行了比较性的实证检验. 我国 34 家上市公司的意外盈余反应系数的实证分析表明: 所求的盈余可持续性优化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反应系数具有更强的相关性, 从而进一步证明了该模型更符合现实假设之下的盈余可持续性模型的有用性.  相似文献   

11.
投资机会期权价值的进一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投资决策会因项目的价值、成本支出及时间的变化而不同 .不确定性投资条件下的不可逆投资过程及投资机会的可延迟性 ,使得投资机会类似于美式看涨期权 ,其时间选择权具有价值 .在投资机会选择类似于金融期权的情况下 ,本文更完整地给出了投资机会价值的解析表达式 ,并对实际投资决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实证检验了现金持有在企业投资支出中的平滑作用,并从投资资金风险诱因的视角,通过分组回归,比较分析了企业融资受限程度、现金流风险和对冲需求对其现金持有投资平滑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控制了投资凸性调整成本后,企业现金持有增量对投资支出有显著的反向作用,说明企业通过降低现金持有水平、释放流动性的方式来平滑其投资,且这种平滑作用在高融资受限、高现金流风险和高对冲需求的企业中表现得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考虑到作为内生因素的代理冲突会影响企业资本结构以及信用风险,为此构建了股东风险转移下的代理模型.采用动态规划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运用数值模拟和参数分析方法,研究股东风险转移以及投资不足所形成的代理问题及其对企业最优资本结构,信用价差以及托宾q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结构化模型相比,股东风险转移以及投资不足形成的代理冲突可以对"低杠杆之谜"以及"信用价差之谜"做出有效的解释;定义了股东风险转移以及投资不足所形成的代理成本后,发现投资不足形成的代理成本更显著;此外,文中也给出了债务融资下企业平均q和边际q随资本存量以及风险转移强度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14.
以2007~2012年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机构投资者持股规模、持股稳定性和持股独立性三个维度研究了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与企业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大机构投资者比小机构投资者发挥着更好的治理效应,其持股比例与真实盈余管理的负相关关系更强;稳定型机构投资者比非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发挥着更好的治理效应,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更强;独立型机构投资者比非独立型机构投资者发挥着更好的治理效应,其持股比例与真实盈余管理的负相关关系更强;进一步研究发现,制度环境能够正向调节大机构投资者、稳定型机构投资者与独立型机构投资者与企业真实盈余管理关系。  相似文献   

15.
以2007~2016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变迁中自愿性内部控制审计对审计契约的影响,拓展了自愿性内部控制审计的经济后果的研究文献。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自愿性内控审计伴随着更低的审计师更换现象,但自愿性内控审计能显著降低审计师更换的概率仅适应于非国际四大的审计客户或重要性水平高的客户,即本土会计师事务所有可能为了保留重要客户而主动迎合上市公司的自愿性内控审计需求。然而,进入强制性内控审计阶段后,曾经的自愿性内控审计对审计契约的稳定效应不再显著。虽然上市公司自愿性内控审计没有显著提高其当期整体审计费用,但自愿阶段实施了内控审计的上市公司,其前期积累的工作经验能显著降低其强制性内控审计阶段的审计负担,即曾经的自愿性内控审计中积累的审计经验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学习效应,且这种学习效用在非国际四大的审计客户中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根据现代公司金融理论,在经济转型的制度背景下,以我国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现金流波动对投资行为的影响,分别讨论不同产权性质及规模的房地产公司的投资行为差异与动因。实证结果表明,第一,投资关于现金流波动是敏感的,当投资机会与现金流波动共同作用时尤为显著,其中不仅有信息不对称现象还有严重的代理问题;第二,国有企业存在较严重的预算软约束问题;第三,大公司投资对现金流波动更敏感。  相似文献   

17.
构建了一个两期经济模型,理论上研究了异质信念如何通过增长机会影响企业估值,并以2007~2020年沪深两市2 973家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异质信念对企业估值具有正向影响;在研发强度高、专利授权多以及高科技行业,由于企业拥有较多的增长机会,异质信念对企业估值的正向影响更强;增长机会被执行之后,异质信念对企业估值的正向影响消失。即便考虑内生性问题以及更换关键变量的测度指标,实证结果依然稳健。  相似文献   

18.
基于双重差分模型(DID)方法,考察融资融券推出对企业盈余管理和流动性风险间关系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与流动性风险呈正相关关系.具体而言,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越强,其股票的流动性风险越大;并且存在正向(向上)盈余管理的风险效应相对小于负向(向下)盈余管理的现象.通过自然实验,发现企业盈余管理和流动性风险的正向关系在融资融券推出后得到了显著削弱.同时,融资融券机制本身也能降低股票的流动性风险.这表明融资融券起到了稳定股市,增强流动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代理理论认为,在信息不对称和管理防御假说下,管理层会做出偏离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决策,尤其是在动荡和不确定环境下,更是如此。为探究金融冲击,这个不确定因素,是否会强化管理层对企业成本粘性的影响,本文以沪深A股2002-2017年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GARCH方法对金融冲击与企业成本粘性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股市冲击、货币冲击和外汇冲击三类金融冲击能够显著弱化管理层对企业成本粘性的问题,进一步研究发现,股市冲击、货币冲击和外汇冲击弱化企业成本粘性的现象存在时间惯性,能够持久地弱化企业成本粘性现象。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解释了金融冲击对企业成本粘性的影响,而且还给政策制定者和企业公司治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探究可转债和控制权私利对公司投资决策和代理成本的影响.通过建立实物期权模型,基于均衡定价原理,分析计算了投资期权价值、最优投资策略以及控股股东的代理成本.研究结果表明,相比普通债,可转债能显著地提高控股股东的投资期权价值,但同时降低公司价值.控股股东倾向于利用可转债为公司融资,但从社会福利角度公司更倾向于利用普通债融资.同时,可转债不仅有效地抑制了控股股东的过度投资行为,而且显著地缓解了控股股东与中小投资者之间的代理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