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总风险约束的委托组合投资管理激励契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假设管理者投资组合受总风险约束,通过委托代理模型和数值分析研究委托组合投资管理中基于业绩的线性契约激励效应.研究结论表明: 在总风险约束下,基于业绩的线性契约能激励管理者努力搜集私人信息;风险厌恶的管理者的期望效用和最优努力水平是其收益分享比例的增函数;总风险约束下的管理者的努力水平低于不存在风险约束时的努力水平,风险约束导致管理者信息价值的损失.研究结论从一个侧面解释了委托组合投资管理实务中线性契约被广泛采用的原因,并为私募基金风险管理和契约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中石油海外复杂合同模式及经营环境多变情况下如何实现产量、投资、效益、风险等多个目标优化配置的问题,本文建立了考虑时间维度及风险因子的非线性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表征了海外不同合同模式涉及的复杂商业规则和约束条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求解多目标优化模型的混合优化方法.该方法先通过排队过滤法生成满足目标和约束条件的投资组合解;然后以该解的特征参数作为约束条件进行线性优化,求出投资组合局部最优解;最后以该最优解作为初始投资组合通过遗传算法求解得到一系列投资组合可行解.通过利用该方法对海外油气项目开展多目标投资组合优化,验证了该方法对于海外项目多目标优化的适用性,为海外项目规划方案设计提供了科学适用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李宏杰  杨晓春 《系统工程学报》2007,22(5):461-466,473
提出一类随机线性二次最优控制问题,给出了一个新的随机黎卡提方程,若此方程有解,就可以得到系统的最优反馈控制;作为其应用,讨论了连续时间的均值-方差投资组合选择问题,其目标是投资组合的最终收益最大,风险最小,通过"嵌入"方法将其转化为随机线性二次最优控制问题,并在非自融资的条件下,得出最优证券组合;最后将其理论应用于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卖空条件下,按卖空中股价比例收取成本费用的证券投资基金投资组合选择问题,提出了有卖空成本、考虑基金管理人风险偏好的证券投资基金投资组合选择最优化模型,求出了最优解的解析表达式及其有效边界.在此基础上,结合模型的有效边界及相应的置信水平对模型最优解存在条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定理.最后,进行了算法释例.  相似文献   

5.
基于线性学习函数的泛证券投资组合策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最优定常再调整策略所产生的收益随时间成指数速度增长, 寻找与最优定常再调整策略的收益具有相同指数增长率的在线序贯投资组合是近年来投资组合研究的一个 热点. 首先提出了基于线性学习函数的在线投资组合策略, 其中线性函数的系数是一个与股票相对价格和收益有关的区间的中点. 用相对熵函数定义两个投资组合向量之 间的距离, 进一步证明了基于线性函数的在线投资组合策略是泛证券投资组合. 最后, 分别在两支股票和三支股票组成的多个投资组合上进行了数值计算, 并 与Cover等人提出的泛证券投资组合策略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这种基于线性学习函数的在线投资组合策略能获得更多的收益, 从而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 在线序贯投资组合决策的方法和依据, 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信息结构下零售商驱动型供应链契约问题.对于由1个供应商和1个零售商构成的供应链,考察了线性契约以及2部线性契约.在完全信息及非对称信息两种条件下分别给出了供应商和零售商的最优契约,就批发价格、零售价格及利润进行了比较,并对由供应商、零售商驱动的两种供应链中信息的价值进行了对比研究.理论分析以及数值算例表明,供应商选择2部线性契约优于线性契约,对于完全信息条件,2部线性契约下零售商的期望利润大于线性契约下的期望利润.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零售商驱动型供应链的契约设计以及协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以极小化最大个人风险为目标的minimax最优投资组合双目标规划决策模型.以绝对偏差l∞风险函数作为风险测度,考虑了投资上限有界与不允许卖空约束下基于minimax准则的证券组合选择问题.利用Lagrange乘子法和KKT条件,得到最优投资策略的解析式,并用数值算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8.
基于WCVaR风险控制的投资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基于WCVaR风险控制问题转化为一个最小-最大-最小的投资组合问题,改进传统目标函数仅对投资期末风险水平进行控制的方法,建立对整个投资过程进行风险控制的目标模型以及动态投资组合优化模型.利用向量 自回归和蒙特卡罗模拟方法给出计算最优投资策略的计算步骤.最后结合我国金融市场历史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和 敏感性分析. 结果表明,该投资组合模型具有实用性. 此外, 通过敏感性分析得出,在进行投资组合时需 根据资本市场态势指标(如股票指数)设定合理的目标财富值, 同时加以适当的风险约束,可实现资产组合最优化.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委托人的时间不一致性偏好对最优契约和投资策略的影响,将委托人的时间不一致性偏好与最优契约和投资Q理论模型相结合,通过拟双曲贴现函数描述委托人的时间不一致性偏好行为,采用动态规划方法得到了委托人在时间不一致性偏好下的值函数和最优投资的数值解.研究结果显示委托人的时间不一致性偏好程度越大,委托人收益越少,代理人的初始薪酬和最优薪酬支付边界越低,企业投资不足的现象越严重.这表明委托人的时间不一致性偏好直接影响着最优契约和投资策略.从委托人的时间偏好角度解释了委托人利益损失和企业投资不足的现象,为委托人制定最优契约和投资策略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本文考虑了碳排放限额与交易机制下,基于嵌入式低碳服务的一个低碳服务提供商与一个碳排放依赖型制造商的产量决策、碳净化水平选择和收益分配问题,设计了三种不同的契约来协调参与主体的最优决策.对所设计的契约分析发现,两部制费用契约下,制造商与低碳服务提供商能达成契约一致,但不能实现二者利润最大化目标;低碳净化收益契约下.制造商与低碳服务提供商不能达成契约一致;碳净化成本-收益共享契约下,在满足一定参数条件时,低碳服务提供商与制造商能够参与并实现二者利润最大化下的最优决策.同时分析了参与主体在不同情形下契约的选择,关键参数对低碳服务提供商与制造商的最优决策和利润的影响以及低碳服务提供商对项目的最低投资和绩效水平的确定,可以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引入刻画企业突发损失的泊松跳和管理者自利冒险行为,构建投资Q理论下的动态代理模型.首先基于管理者不可观测的努力和冒险行为进行最优合同设计,利用鞅方法给出了管理者价值函数的演变方程,得到了合同激励相容的充分必要条件.其次,运用随机控制方法,推导了股东价值满足的微分方程,同时给出了最优动态投资策略.数值分析表明,管理者的冒险行为会导致股东价值损失并使得动态投资降到更低水平,另外限制管理者冒险需要额外的管理成本,股东会在一定的程度上放任管理者的冒险.最后就相关参数与管理者冒险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为了构建一个更合理的最优契约模型,本文在经典的连续时间代理模型中假设委托人的时间偏好是不一致的且是成熟型的,采用拟双曲贴现函数刻画时间不一致性偏好过程.本文研究了委托人的时间偏好不一致性对委托人的值函数和最优薪金支付边界的影响.与经典的连续时间代理模型相比,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成熟型委托人的值函数和最优薪金支付边界随时间不一致性偏好程度增大而降低.也就是说,为了弥补来自时间偏好不一致性的不确定风险,时间不一致性偏好的委托人比时间一致性偏好的委托人倾向于以一个更低的薪金更早地、更频繁地支付给代理人,使代理人更早地如实披露现金流.这表明委托人的时间不一致性偏好对最优契约会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现实世界中不确定可以分成概率不确定和奈特(Knight)不确定.本文从奈特不确定框架研究连续时间下面临道德风险的委托-代理问题,试图分析低道德水平代理人逆向选择对高道德水平代理人延续价值和动态最优契约执行过程的影响.首先,基于非线性期望理论,利用G-布朗运动刻画契约项目盈利的动力学方程,进而定义了委托人和代理人的期望效用.其次,用带G-布朗运动驱动的随机微方程刻画了高道德水平代理人和低道德水平代理人价值过程.并且,利用次线性期望下的最优性原理,推导出高道德水平代理人预期效用值函数所满足的哈密尔顿-雅可比-贝尔曼(HJB)方程,在低道德水平代理人逆向选择下给出高道德水平代理人获得的最优报酬,同时得到低道德水平与高道德水平两类代理人最优努力水平的隐式表达式.最后,通过Matlab数值模拟,阐释了奈特不确定对委托人和不同类型代理人的策略影响.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低道德水平代理人的逆向选择将会直接影响高道德水平代理人的契约支付,进而会影响契约有效性;而作为造成低道德水平代理人逆向选择的重要原因,奈特不确定也使得委托代理双方的决策更加谨慎.  相似文献   

14.
非对称过度自信水平下的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理性的委托人和过度自信的代理人的委托代理关系,研究在考虑道德风险和代理人过度自信水平为其私有信息情况下委托人对代理人的最优激励机制设计问题.结合委托代理理论,为委托人制定契约来激励代理人努力工作并甄别其过度自信水平.进而分析契约并与过度自信水平为双方共同知识的情形比较.结果表明,当委托人不了解代理人的过度自信水平时,委托人期望收益下降,拥有私有信息的代理人的努力程度降低收益却增加.研究结果体现了信息的价值,对如何设计契约并提高激励效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企业套期是企业利用金融创新产品及金融衍生工具以消除企业在经营中所面临的一系列与收入现金流相关的不确定性所采取的策略。本文在股东与管理者代理冲突的指导框架下,阐述了企业套期、最优激励合约以及信息披露策略等方面的问题。分别讨论了管理者对于所拥有的企业风险暴露以及套期策略等优势信息向股东采取披露和不披露,以及“充分”披露和“非充分”披露等多种情况下管理者与股东的效用,以及管理者的最优激励合约等。  相似文献   

16.
论文从保险人期望福利最大化角度研究了不确定环境下的免赔契约设计问题. 将保险人关于投保人私人信息的主观判断刻画为模糊变量, 将契约设计为状态依赖的二维向量: 保费变量和免赔额变量, 建立了一个新的模糊免赔契约模型, 给出了所建模型的等价模型及最优契约的充分条件, 基于最优控制理论给出了最优契约存在的一个必要条件, 数值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委托-代理模型中,委托人委托代理人销售产品并付给代理人一定的报酬. 委托人和代理人对随机需求的均值或方差的估计存在误差,由此产生绝对过度自信和相对过度自信. 委托人可提供的薪酬合同有两种:线性合同和阈值合同. 在委托人和代理人持有的不同自信度组合中,分别给出了线性合同和阈值合同下的最优参数. 研究得出:对委托人而言,当且仅当其关于不确定性需求方差的信念较代理人悲观,并且对市场需求位于零点附近的可能性的估计较代理人小时,阈值合同优于线性合同;否则,在线性合同和阈值合同下,委托人的均衡期望收益相等.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nsignment contract with revenue sharing where the retailer offers two revenue share schemes between himself and his supplier from the viewpoint of inventory ownership: One is that the retailer takes charge of the unsold items,the other one is that the retailer returns the unsold items to the supplier at the end of the selling period,and the supplier disposes those overstockings.In each contract,the retailer deducts a percentage from the selling price for each sold item and transfers the balance to the supplier.The supplier solves a two-stage problem:She first chooses contract,then decides retail price and delivery quantity according to the terms of the contract chosen.With an iso-price-elastic demand model,the authors derive the retailer and suppliers’ optimal decisions for both schemes.In addition,the authors characterize how they are affected by disposing cost.The authors compare the decisions between the two schemes for disposing cost turn out to be holding cost or salvage value,respectively.The authors use numerical examples to show the supplier’s first-stage optimal decision depends critically on demand price elasticity,the disposing cost and the retailer’s share for channel cost.  相似文献   

19.
Fei  Chen  Fei  Weiyin  Zhang  Fanhong  Yang  Xiaoguang 《系统科学与复杂性》2021,34(6):2291-2309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roblem of principal-agent with moral hazard in continuous time. The firm’s cash flow is described by geometric Brownian motion (hereafter GBM). The agent affects the drift of the firm’s cash flow by her hidden effort. Meanwhile, the firm rewards the agent with corresponding compensation and equity which depend on the output. The model extends dynamic optimal contract theory to an inflation environment. Firstly, the authors obtain the dynamic equation of the firm’s real cash flow under inflation by using the Itô formula. Then, the authors use the martingale representation theorem to obtain agent’s continuation value process. Moreover, the authors derive the Hamilton-Jacobi-Bellman (HJB) equation of investor’s value process, from which the authors derive the investors’ scaled value function by solving the second-order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 Comparing with He[1], the authors find that inflation risk affects the agent’s optimal compensation depending on the firm’s position in the market.

  相似文献   

20.
道德风险与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最优保险契约模型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分别针对事后信息对称和存在道德风险的情况 ,使用委托—代理理论建立了相应的保险契约分析模型 ,对两种情况下的最优保险契约的性质进行了研究 .我们证明了信息对称时 ,最优保险契约要求完全保险 ,从而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的风险分担 ,而且此时最优保险费等于意外事件造成损失的期望值 ;存在道德风险时 ,出于激励的目的 ,最优保险契约要求只提供部分保险 ,最优保险费小于意外事件造成的期望损失 ,而且随着意外事件造成损失的增大 ,投保人所遭受的实际损失也应该增大 .在两种情况下 ,最优保险费都与投保财产成反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