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文中阐述了避雷器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及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简单论述了避雷器的作用原理,探讨了不同避雷器的运用效果,分析了氧化锌避雷器在应用中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避雷器自身防护问题及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论述了避雷器的保护特性,分析了氧化锌避雷器在应用中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黄鸿晨 《科技信息》2007,(22):32-32
文中分析了氧化锌避雷器的应用性能,保护特性,简单的论述了氧化锌避雷器在电力系统应用中本体爆炸和损坏的原因,探讨了防雷界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4.
文中阐述了避雷器自身防护问题及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简单的论述了避雷器的保护特性,分析了氧化锌避雷器在应用中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技术措施,探讨了防雷界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5.
采用氧化锌避雷器保护的系统过电压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氧化锌避雷器是一种新型的保护电器,将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地应用。本文给出装有氧化锌避雷器系统的过电压的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对任意特性的氧化锌避雷器装入任何系统,都可以成功地进行过电压数值计算。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线路氧化锌避雷器在500 kV源安线防雷中的试用情况,着重介绍了避雷器在500kV线路铁塔上的安装和运行状况.并通过一年多时间的运行观察,提出了避雷器运行中存在的维护问题.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线路氧化锌避雷器在宜昌所辖500 kV线路上的应用,针对雷害较为严重的三江二回线路59#杆塔,采用了ATP-EMTP软件建立了仿真模型,并对该基杆塔安装线路避雷器前后的耐雷水平进行计算.结合线路避雷器挂网运行的实际情况,认为避雷器的应用是输电线路有效的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8.
梁华 《广东科技》2010,19(4):106-107
避雷器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护设备。以下本文主要论述了氧化锌避雷器(下面简写为MOA)的带电检测技术及在线监测方法,并结合现场数据的分析对氧化锌避雷器在线监测方法进行探讨,可供同行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电网架构复杂,高压输电线路跨度大,线路遭受雷击不可避免。而雷击引起的雷电过电压是电力系统的突出问题,因此研究有效保护电力系统免受雷击损坏的保护措施极其重要。对断路器线路侧安装对地间隙和氧化锌避雷器两种保护措施的有效性进行了PSCAD/EMTDC仿真分析,得出其有效的保护范围,具有一定的工程指导作用。同时验证了安装氧化锌避雷器较安装对地间隙对断路器的防雷保护更有效。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两起氧化锌避雷器缺陷案例,分析了泄漏电流中各分量的大小判断避雷器性能优劣及其劣化原因,提出了应用全电流监测氧化锌避雷器的注意事项,以及监测避雷器交流运行电压下的全电流,能够确保避雷器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10 k V配电线路临近变电站直击雷和感应雷过电压计算模型,提出了临近变电站线路段防雷保护措施,获得了直击雷和感应雷作用下变电站入口过电压的大小,分析了不同措施的防雷性能和对变电站入口过电压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安装母线避雷器后,变电站入口过电压幅值可大幅度下降;架设避雷线可有效提高线路的耐雷水平,直击雷和感应雷作用下,变电站入口的过电压峰值可分别下降73%和28%左右。安装绝缘线后,避雷器数量和安装位置对耐雷水平和变电站入口过电压的陡度影响较大,当避雷器安装位置位于绝缘线两端时,对变电站入口过电压的抑制效果较好,可使变电站入口感应过电压峰值下降52%左右。研究可为架空配电线路临近变电站的保护方案设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输电线路雷电屏蔽仿真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输电线路很容易遭受雷击,而屏蔽失效是线路雷害事故的重要原因,因此应加强对输电线路雷电屏蔽的研究。文中在对已有的输电线路雷电屏蔽模型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合理考虑了上行先导的引雷作用,采用变步长的方式模拟下行雷电先导的下降,建立了一个新的输电线路雷电屏蔽仿真模型。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与输电线路现场运行经验比较吻合,可用于输电线路的防雷屏蔽设计和评估输电线路的雷电屏蔽性能。  相似文献   

13.
高杆塔大跨越榆电线路防雷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跨海特高塔大跨越段的耐雷性能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高塔大跨越段输电线路雷电屏蔽模型。该模型模拟了雷电先导向下发展的过程,并考虑了上行先导对下行先导的影响,仿真模型中包括了“回头雷击”的情况,即有可能出现的当下行雷电先导已经下降到低于输电线路高度时还发生雷击导线的情况。针对某海上大跨越段输电线路采用规程法、击距法和本文提出的模型分别计算其耐雷性能,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由于考虑了“回头雷击”的情况,因此该模型适用于各种高度的线路雷电屏蔽性能估算。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现有的雷电屏蔽理论--电气几何模型(EGM)和先导传播模型(LPM)的不足,对雷击物理过程和输电线路绕击分散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对输电线路雷电屏蔽及其模拟理论的一些新认识,建立了考虑放电分散性的输电线路雷击仿真模型,将此模型用于500kvZM1-39型线路在平原地段的绕击率的计算,计算结果与运行情况比较相符.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大同超高压供电公司管辖的500kV输电线路雷击故障分析,找出线路雷击跳闸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科学的治理措施,以逐渐减少输电线路雷击跳闸故障。  相似文献   

16.
500kV同杆双回输电线路耐雷性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减少线路走廊占地,采用同杆架设双回输电线路将成为500kV主干网架的发展趋势,利用电磁暂态计算程序(EMTP)、击距法对500kV同杆双回输电线路耐雷性能进行研究。在分析反击耐雷性能时,考虑雷击塔顶时导线上交流周期电压的随机性,提出利用统计法分析,通过计算得到雷击塔顶导线上交流周期电压值不同时。线路的耐雷水平相差较大。在分析绕击耐雷性能时,充分考虑了风速的影响因素,对击距法进行了改进,并通过编程计算得到风速对保护角和绕击率都有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方法研究了远离雷击通道的雷击输电线产生的辐射场.建立了输电线的数值计算模型,推导出了输电线的FDTD计算格式;对雷电激励源的加入作了详细讨论;最后分别仿真计算了雷击自由空间的单根导线和实际的三相高压输电线后,雷电过电压波沿线传播过程中在输电线周围产生的瞬态辐射场.计算结果表明:线路上的雷电过电压波引起的瞬态辐射场对环境的影响是明显的,瞬态辐射场中的高频分量可能对沿线附近的通讯设施和电气电子设备产生干扰或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地线上加装水平侧向短针和斜山坡、山顶地形架设旁路屏蔽地线的输电线路雷电屏蔽的新措施,并通过模拟试验和雷击过程的仿真计算,对其有效性和主要技术参数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详细介绍了输电线路雷击故障行波记录装置的组成与监测原理,结合现场的应用结果,指出该装置的监测结果可对输电线路跳闸原因的准确分析、雷击故障的原因识别等提供直接可靠的数据资源。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35kV393珏玛线输电线路雷击故障率高的具体原因,根据35kV393珏玛线输电线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