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山区配电线路运行时存在雷电直击现象,而目前35 kV配电线路的直击雷过电压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采用仿真计算的方法,研究35 kV配电线路耐雷水平变化规律并优化避雷器布置方式。仿真计算结果表明:线路无避雷器时耐雷水平低,装设避雷器可明显提升线路耐雷水平;采用每2至3基杆塔安装1组避雷器的安装方式,只有当雷击发生在安装了避雷器的杆塔附近的导线上时,才能显著提高线路耐雷水平;在易遭雷击的档距的两个杆塔上装设避雷器,线路耐雷水平能明显提升,且当雷击档距中央时耐雷水平最高。研究结论为35 kV配电线路直击雷过电压的防护及差异化防雷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输电线路遭受雷击,感应雷过电压、直击雷过电压形成的机理以及不同雷击所产生的不同效果的阐述,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安装线路避雷器、提高线路绝缘配合、架设避雷线、增设耦合地线等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以提高输电线路耐雷水平,降低输电线路的雷击跳闸率。  相似文献   

3.
赵军 《科技资讯》2009,(16):53-53
配电线路雷击过电压的危害很大,线路防雷措施通常有架设避雷线、安装避雷器等几种。配电线路最常采用的是安装避雷器,避雷器的安装位置要综合考虑线路防雷和保护范围等因素,同时,还要做好良好的接地。  相似文献   

4.
感应雷过电压是造成中低压配电线路雷击跳闸及导线断线的主要原因.目前配电线路工程中一般采用规程法计算感应雷过电压,该方法简化条件过多使得计算精度较低且未考虑感应过电压的实际物理过程.通过理论分析10kV配电线路上感应雷过电压的物理形成过程,揭示配电线路上感应雷过电压的形成机理;基于该物理过程,建立配电线路的雷电感应过电压计算模型,包括雷电放电通道的传输线模型、场线耦合模型及电力线路模型等;最后,计算分析了两种不同落雷点位置下,10kV配电线路上感应雷过电压波的分布特性.研究工作为10kV配电线路雷电过电压防护及实际防雷工程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从降低架空配电线路感应雷过电压的角度,分析了10 kV架空配电线路中导线三角形排列和垂直排列情况下耦合导线的安装位置.分析结果表明,无论大地是否为理想导体,耦合导线安装在架空配电线路相导线之间可以更有效地降低架空配电线路上的感应雷过电压.  相似文献   

6.
对配电线路的感应过电压及耐雷性能进行研究。通过相模变换将Agrawal模型转换为模量的波动方程,根据特征线法对波动方程进行分析,得到感应过电压的等值计算电路,并对雷电电磁场的计算方法进行简化。建立感应过电压在PSCAD/EMTDC软件中的计算模型,与数值计算方法比较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分析土壤电阻率对感应过电压的影响及避雷器、耦合地线降低感应过电压的效果。结果表明,应对土壤电阻率较高地区配电线路重点保护;线路绝缘水平较低时(150 kV)要有效降低感应过电压,在土壤电阻率较低、较高时避雷器间距分别不宜大于400 m、200 m,绝缘水平较高(300 kV)且土壤电阻率较高时,避雷器间距不宜大于400 m;耦合地线与线路高度差越小,降低感应过电压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7.
直击雷保护是变电站防雷保护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变电站直击雷保护一般采用独立避雷针或构架避雷针 ,常规构架避雷针多安装于构架上。该文通过理论分析与计算阐述了 35 k V线路终端安装构架避雷针的可行性。 35 k V变电站采用线路终端塔顶安装构架避雷针 ,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防雷保护装置的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8.
<正>雷害一直是影响配电网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国内外对配电网防雷设备及关键防雷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也采取了大量的措施,但因缺少针对性,其效果并不明显。由于配电线路传输距离长,架设地形比较复杂,容易遭受雷击,通常通过加强线路绝缘水平和在连接配电设备处安装避雷器来防止雷过电压的影响。但这种方法会导致雷电流无法正常泄放,从而引发雷电侵入波对变电站系统造成更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高明区10kV配电线路及设备的耐雷水平和比较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和过电压保护器利弊,提出将过电压保护器作为线路和设备防雷害过电压的第一道保护(作为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前置保护")的应用方法。同时通过事实验证了过电压保护器防雷害过电压的效果,并对过电压保护器的选点安装进行优化并指引,既为企业节省了大量成本,同时又规范了现场安装,减少后期维护工作量,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该文主要针对气象观测场直击雷、感应雷等进行分析,通过优化合理布局直击雷地网、线路屏蔽、等电位连接、SPD安装等综合防雷措施,提升观测场雷电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11.
10KV配电线路防雷保护间隙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0kV配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较靠近用户的一级,绝缘水平较低,且中低压架空线路一般无特别的防雷措施。本文在研究10kV绝缘导线的断线机理基础上,利用ANSYS软件仿真分析防雷保护间隙与绝缘子配合时遭雷击过电压放电过程及电压等级分布,确定了防雷保护间隙的大小。所设计的防雷保护间隙在非雷击状态不承载电压,雷击时先于绝缘子可靠放电,保护了绝缘子不受烧伤和击穿,保证了线路在雷电过电压下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电气化铁道接触网的保护机理,论述了回流线加避雷器、回流线加双重绝缘、回流线加闪络保护地线3种接触网保护方式的原理及优缺点,并从技术、经济方面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对某35 kV变电站雷电导致熔断器炸裂事故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增设避雷针、更换接地体、接地体与主接地网并接,以及并联安装保护间隙等防雷措施.采用电磁暂态仿真软件ATP-EMTP对接地电阻和保护间隙前后的防雷效果进行了仿真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避雷器接地体与主接地网连接、熔断器并联安装保护间隙等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雷电过电压幅值.  相似文献   

14.
雷电过电压侵袭是造成信号系统巨大损失的重要原因,因此对信号系统防雷技术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安装SPD是减弱过电压危害的有效方法。结合实际工程经验和国家标准,分析比较了几种常见系统的SPD的选用方案;对平衡线路使用的SPD的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分析。利用Pspice软件,建立防雷原件的电气特性库,并对信号系统用的SPD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了SPD在线路中确实有导通大电流,提供较低的限制电压的作用。这对信号SPD的实际应用有一定的指导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利用国际通用的图形化电磁暂态计算程序ATP-EMTP对1 000 kV特高压系统雷击过电压进行了建模与仿真研究,分别建立了杆塔、输电线路、避雷器模型;进行了雷击杆塔及其母线、杆塔接地电阻对雷电过电压影响,以及变电站母线处安装避雷器对过电压的影响、串联电感对雷电过电压影响的仿真研究.仿真计算表明了避雷器在变电站防雷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还给出了过电压的分布、变化规律,为高压变电站雷击保护研究及其优化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和可行的工程方法.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地线上加装水平侧向短针和斜山坡、山顶地形架设旁路屏蔽地线的输电线路雷电屏蔽的新措施,并通过模拟试验和雷击过程的仿真计算,对其有效性和主要技术参数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用在线监测器的配电网故障定位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分支辐射型的中性点不接地配电系统的故障定位问题 ,提出了用分支探测器在线监测故障的定位方法 ,并给出了探测器的具体研制方案。分支探测器由光电式零序电流互感器、微处理器控制电路和数字载波扩频通信装置构成。变电站主机的信号处理系统收集探测器的测量信息 ,根据网络结构和各分支点的零序电流大小进行故障分支的定位。实验证明探测器运行可靠 ,方法对多分支结构配电网的故障定位有很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