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艾丽丝·沃克的作品《紫色》有意识地将双性同体性格赋予小说中的人物,探讨了黑人男性的人性回归和实现平等和谐的两性关系的可能性.该文以双性同体为视角,从文中的次要人物索菲亚入手,着重分析她的女性气质、她的男性气质,以及在双性同体人物索菲娅的影响下,使两性趋于和谐,"双性同体"指的不仅是雌雄处于同一个体中的现象,而且是雌雄在人格中相互制衡、互为补充的个体与整体的统一,这正是该文作者为黑人构想的家庭与社会关系和两性关系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2.
从双性同体视角出发,集中分析了美国女作家爱丽丝·沃克的代表作《紫颜色》中女性人物莎格·艾弗里的形象特征,并指出莎格身上兼具了女性的积极特质和男性的优秀特质,是双性同体的典型代表。双性同体的莎格是真正自由完美的人,代表了人类健全自由的理想人格状态。她的双性同体特质更颠覆了西方父权制对女性性别身份的社会文化界定,是沃克笔下理想女性人物的代表。  相似文献   

3.
弗吉尼亚·伍尔夫认为伟大的头脑是双性同体的,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相互融合才能到达艺术创作的理想境界。分析伍尔夫“双性同体”,可以看出这个术语的提出不仅是由于女性她自己的利益,同样也是为了揭示男性的性别实质。毫无疑问,其中蕴含的对社会性别的透视提高了批评意识。  相似文献   

4.
弗吉尼亚·伍尔夫于1929年在《一间自己的房子》中首次提出双性同体的创作概念,其指的是文学创作者的一种理想状态。本文通过对其著作《到灯塔去》中的人物进行分析,发现其创作中早己具有双性同体思想,旨在还原伍尔夫1929年之前创作中的双性同体思想。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小说创作中,由于性别区隔的视角差异,一些男性作家的作品建构女性形象不成功,主要表现如下:第一,作家认同女性的主体地位,但无法进入双性同体的写作状态;第二,女性形象是小说的功能性人物,是作家理想化的产物;第三,作家潜意识中以女性对男性的付出程度来表现其存在价值。在建构女性形象时,应当服从人物的生命逻辑,平等地描摹复杂的人性,以更宽广的视野完成人物主体在社会中的多维身份建构。  相似文献   

6.
《史记》中众多的士的形象都是司马迁文化人格的折射。司马迁通过对各类士人形象的描述,揭示出士人文化精神的内涵与特征,同时也将自己兼济苍生的济世情怀和理想追求折射于笔下的历史人物的精神内核中,司马迁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他笔下的大量的士形象中得到更深刻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为更好地把握《简·爱》作品主人公的艺术特征,从人格之美的“双性气质”视角分析了简·爱的自尊自爱、平等自由、独立自主的人物性格,探索了简·爱在“双性气质”下完美展现尊严与爱,最终实现人生价值气质,进而引领当代青年不断完善自我,追求幸福,实现人生的真正意义.  相似文献   

8.
卡森·麦卡勒斯是20世纪美国重要的南方作家之一,处女作《心是孤独的猎手》(1947)一发表就立即震惊美国文坛。双性同体的性格是她笔下人物的一个最突出的共同点。双性同体观的概念早有提出,但是鲜有人注意到其变化,而分析麦卡勒斯的作品就不能不关注她独特的双性同体观中杂合、流动的特点。而运用巴赫金的相关理论,从怪诞视角切入文本,解构传统双性同体理论,并用新的怪诞视角透视小说中"双性同体"形象所承载的作家的双性同体性别观念将有助于探寻作者双性同体观的流动性和杂合性,以期了解作者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9.
美国作家简.斯迈利的小说《一千英亩》中有4个男性关键人物。他们中既有单一气质的代表,又有双性同体的典型,不同的气质组合导致了他们不同的命运和结局。根据双性同体理论,只具有单一气质的男性逐渐在社会生活中迷失自我,而双性同体则可全面发挥自身潜能,拥有完美人生。  相似文献   

10.
《金阁寺》中的金阁作为贯穿小说始终的重要物象,不仅为人物沟口提供了美好想象、理想幻灭、自我毁灭的契机,也在他处理同“重要他者”的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金阁的多面形象映射了沟口不同时期的心理状态,构成了沟口精神嬗变的伦理标志物;沟口的多面形象与金阁的多重物象隐喻遥相呼应,成了金阁“物语”表达的参与完成者。小说在写人状物的“双线并进”中探讨了欲望与诱惑的“无常”。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双性化与女性性别角色的概念,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双性化产生的原因,从表现形式、社会地位等方面讨论了双性化与女性性别角色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双性化对女性性别角色的影响,认为双性化是女性性别角色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双性同体”这一源于母系社会时期的思想,体现了远古人类朴素的性别平等意识。但由于父权制度的确立,”双性同体”思想逐渐从主流文化中隐退。然而,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和心理学家荣格从生理学和心理学角度揭示人身上的”双性”倾向,使这一思想再次引起学界尤其是女性主义者的注目。通过对两人”双性同体”思想进行归纳,揭示了他们对这一思想的贡献,并对两人的思想进行比较,指出了他们在这一思想方面的缺陷与不足。  相似文献   

13.
从性别角色的历史演变入手,回顾了性别角色的社会文化性和历史阶段性。通过分析现代社会对性别角色提出的要求及影响性别角色形成和发展的相关因素,提出在我国开展性别角色双性化教育的必要性。并针对现阶段我国性别角色双性化教育存在的不足,提出现阶段开展性别角色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作为具有人性价值准则意义的艺术哲学,双性同体哲学为双性同体诗语空间的共建提供了理论支持,而要实现共建的目标有两大障碍:一是生理、心理等方面的性别差异,二是历史文化层面的性别等级。对于前者,我们不必在差异中强求平等,而应在互洽互补的整体文化背景下争取人的最大限度的自由;对于后者,我们应予以拒斥、清洗。这不仅需要女性而且也需要男性的参与。通过对男性诗语的简单考察,我们看见了双性同体诗语共建的曙光。  相似文献   

15.
“双性同体”这一概念源自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用它来喻指原文作者与译者的新型关系。原作者和译者之间关系演变的过程告诉我们,传统的基于“忠实”观指导下的原作者,译者的关系不可避免地被新的关系所替代,但新的学科研究范式指导重铸后的作者,译者的关系亦有其不合理之处。唯有提倡作者/译者间“双性同体”关系新模式,才能在两者之间寻求最佳平衡,译者的主体性才能得到真正的发挥。  相似文献   

16.
以往对“双性同体”的争论往往局限于强调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权主义倾向,而忽视了这个理论的对话性。若以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参照,将“双性同体”作为一个“活”的主体,探索其内部两性思维以及与其他主体之间的对话,不难发现“双性同体”体现的是一种交往行为,并能领悟这一理论的无穷活力。  相似文献   

17.
哈代在《远离尘嚣》中塑造的芭斯谢芭和奥克都具有雌雄同体的特征。本文通过分析这两人的性格雌雄特质的此消彼长,借以说明《远离尘嚣》是一部妇女和社会的悲剧,同时也揭示出哈代在《远离尘嚣》创作中的思想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认为,贵州黎平县龙额乡赶春社仪式活动中的花脸形象,以“双性同体”①的符号表征,“深描”了隐藏于古俗文化背后的意义结构。1.民俗意义上,赶春社与源自于中原古俗的春社祭祀社神祈求丰收大同小异;2.赶春社以捞鱼为仪式的核心,其寓意与“圣婚”时期人类对性活力、生命繁殖力的崇拜有关;3.花脸形象以符号聚合体的方式总合了前2个意义的蕴含,即以“双性同体”的符号方式,昭示“人类富有生命创造力和繁殖力的完美状态的周期性回归”的可能性和再度现实性。总之,人类学意义上,侗族赶春社花脸形象的“双性同体”符号表征,在于编织从属观念基础范畴的具有解释性功能、反映人类社会历史信息与普遍规律的意义之网,且在族群集体的信仰诉求的源头上规限及制约着一个民族对世界的定义与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