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性别角色类型与性别角色维度2个视角探讨性别角色对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影响.以性别角色量表和自我价值感量表为工具对812名大学生进行了测试,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在自我价值感上存在显著性别角色类型差异,双性化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得分最高;在总体、一般以及部分特殊自我价值感因子上,双性化与男性化大学生无显著差异;在5个特殊自我价值感因子上,双性化显著高于男性化;双性化和男性化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均显著高于女性化和未分化大学生.相对重要性分析的结果则表明:男性度比女性度更能预测自我价值感.由结果可知:双性化是最有利于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性别角色类型,男性度比女性度对自我价值感的贡献更大.  相似文献   

2.
从性别角色的历史演变入手,回顾了性别角色的社会文化性和历史阶段性。通过分析现代社会对性别角色提出的要求及影响性别角色形成和发展的相关因素,提出在我国开展性别角色双性化教育的必要性。并针对现阶段我国性别角色双性化教育存在的不足,提出现阶段开展性别角色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双性化人格是一种最佳的性别角色模式,也是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的理想目标。科学的双性化人格教育应该转换研究思路,秉承和超越双性化人格的理念,厘清其本质内涵,建构一定的理论基础,尊重儿童的生理性别差异,发挥儿童自我教育的潜能,因性施教,为双性化人格教育的实践提供丰富的理论依据和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北京大学心理学系钱铭怡教授编制的CSRI量表对大学生群体进行性别角色的类型分布的研究分析。该量表的编制过程是以社会刻板印象和社会称许性为基础,同时使用了正性量表和负性量表。研究调查了武汉市的三所高校598名大学生,有效问卷507份。发现全体被调查对象中男性化类型占23.9%,女性化类型占21.1%,双性化类型占30.0%,未分化类型占25.0%。通过研究发现:(1)大学生专业与性别角色类型差异不显著。(2)是否是学生干部在性别角色类型上存在差异,性别角色类型为双性化的大学生相比非双性化大学生在是否为学生干部方面所占比例更大。(3)是否是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在不同性别角色类型上分布存在差异。(4)家庭居住地在城市与家庭居住地在乡村的大学生在性别角色类型的分布上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双性化人格理论及其对幼儿园性别角色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性化人格是一种兼有男女两性人格优点的综合的人格类型,是一种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的人格模式,双性化人格成为一种性别角色发展的新趋势。双性化人格理论对儿童早期教育的启示:转变传统的性别观念、因性施教,培养集两性优点于一身的儿童;适当提高幼儿园男性教师比例,增加低幼阶段男性影响力;以游戏为切入点实施正确的性别角色教育;幼儿园要慎选读物。  相似文献   

6.
中国从改革开放至今,单亲家庭比例逐渐上升,出现单亲子女心理成长及教育等一系列问题,性别角色认同缺陷尤为明显,个中原因可追溯到性别角色认同的关键期——幼儿期,需要家庭、幼儿园、社会的帮助。随着社会的进步,双性化性别角色类型成了新的发展趋势,可以使个体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因为传统观念对男性女性的特殊要求,使得男性更加男性化,而缺少了必要的温和、体贴、细心和自制性,从而成为社会产生社会冲突的根源,也使女性更加女性化,而缺少了适应社会所必需的自尊、自信、自强和坚韧的意志品质。因此,双性化人格的研究是形势所趋,笔者试图从影响儿童青少年双性化人格因素的研究出发,探索当代儿童青少年双性化人格塑造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大学生性别角色与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本研究采用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和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问卷(CDDQ),对586名普通高校本科生、专科生进行了随机调查,分析了大学生性别角色、职业决策困难情况及两者的关系。结果发现:性别角色与职业决策困难存在相关关系,男性特质与职业决策困难在多个因子上存在负相关,女性特质与职业决策困难在多个因子上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佤族的性别角色主要通过包括性别化的劳动分工、习俗和游艺活动在内的传统文化来构建。劳动分工是明确男女两性性别角色的第一步;包括节庆、祭祀、婚姻和禁忌等在内的习俗确立了男性作为领导者和女性作为附属者的性别角色;游艺活动则塑造了男性以力量为主、女性以安静为主的性格气质。上述传统文化方式将佤族男性生活定位于公共领域,同时将女性生活定位于私人领域。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随机取样法选取黑龙江大学的219名大学生,采用性别角色态度问卷,中国大五人格简式版问卷,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为研究工具,探讨大学生性别角色态度以及人格对职业倾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男性比女性,农村男大学生比城镇男大学生的性别角色态度更加传统;神经质在能力特质与表现与常规型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宜人性在社会参与与权力义务对与社会型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神经质、宜人性在大学生性别角色态度与职业倾向的中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王安忆的小说《弟兄们》是一个关于女性追寻自我的寓言。既隐喻着女性潜意识深层对父权制规定给女性的社会性别角色的认同 ,又喻示着女性试图突破规范追寻自我历程的矛盾、困惑与艰难  相似文献   

12.
危倩如 《科技信息》2010,(31):I0137-I0138
本文从女权主义的角度出发,结合访谈、文本研究等方法,探究李宇春现象背后隐含的女权主义原因和意义。通过研究发现李宇春现象主要反映了三个方面,现代性别角色建构的改变,中国现代女性地位的改变和中国现代社会女权主义的发展与国际化。  相似文献   

13.
论优伶的社会性别身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社会性别角色的“男尊女卑”中,中国优伶性别角色存在着特殊的两性结构性质:男性优伶的女性化和女性优伶在“公共领域”里的男性化。前者使男性优伶也沦为与女性优伶卑贱同格,“男女皆卑”;后者使女性优伶成为一种公共欲望对象,并和男性优伶一起是一种色情消费的社会对象,从而构成为“卑贱者”和“色情者”的“文化象征”,构成了一种历史的性别死结。  相似文献   

14.
运动场域一向是男性的天下,但在女性主义的推动下,社会意识形态发生了相应改变,运动也成为女性试图重构女性地位的重要工具。运用文献资料法、论述分析法,通过对运动场域中女性主义的具象表征进行描述,梳理出女性在运动世界中的地位的发展变化,并以运动场域中的运动广告为切入点,从微观的角度考察广告背后所隐藏的社会价值观的变化,再现了女性性别角色的转型,以此凸显女性角色在运动场域中的蜕变与成长。  相似文献   

15.
现代女性在男权文化与商业化语境的双重挤压下,生存的空间愈来愈小,女性的解放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更需要女性对其性别角色和自身价值的正确定位,以及社会的认同.徐坤的《厨房》以女性主义的文化叙事表达了现代女性爱情乃至生命的困惑,同时传达了对文明的反思.  相似文献   

16.
高校女大学生在增多,但社会性别刻板印象极大地影响女大学生的成才成人及她们的就业。女大学生缺失导致职业成功的男性性别特质。现代社会的和谐发展呼唤女性及女大学生新的性别特质。女大学生双性化性别特质是一种最佳的性别特质。具有双性化性别特质的女大学生将成为事业和生活的双成功者。  相似文献   

17.
中国当代变革和西方女权主义思潮的冲击,使得中国知识女性处在一个特定的文化境遇当中.这必然会使得女性对自身的生命存在以及意义加以思索,是追求女权主义的颠覆性的平等还是仍循规蹈矩的接受传统的性别哲学?这不仅是女性自身的问题,它也牵扯着整个社会或是说整个人类的文化.从知识女性对性别角色的认识与自身角色的定位进行阐述,力图能够构架出一个女性性别哲学的粗略框架.  相似文献   

18.
全世界都面临男性衰退的问题女性掌权成为一个国际现象,性别角色的大翻转指日可待。女性的工资水平在过去30年里稳步增长,而男人却停滞不前。今天在双职工的家庭,女性平均贡献了全部家庭收入的47%。  相似文献   

19.
二十世纪是中国女性摆脱几千年男权文化规约,不断觉醒、反抗与重建女性性别角色的时代,在近一个世纪的历史进程中,女性经历了做人——女人——自我的几个阶段的寻找与探索。一代代女性作家在她们的小说文本中表现出对女性命运的殷切关注,对重建女性精神家园的焦灼与困惑,本文试图解析现代女性小说中的家园意象,揭示现代女性小说女性意识的觉醒和重建女性人格的探索历程。  相似文献   

20.
欧美童话以其经典的文学形象与恒久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代代读者品读与回味.借助女性文学批评理论分析欧美童话中所反映出的父权制文化语境的构建与颠覆以及作家对女性的自我反抗意识的肯定与褒扬,兼论童话对儿童性别角色塑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