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西北内陆湖泊主要环境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内陆湖泊的主要特征据统计 ,我国西北地区湖泊面积超过1km2的湖泊数量247个 ;湖泊面积为14484km2,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20.4% ;贮水量为1978×108m3,占全国湖泊总贮水量的27.9% ,但其中淡水贮量仅有211×108m3,占全国湖泊淡水贮量的9.4%[1]。在成因上 ,该区湖泊主要是以构造湖为主。地貌上波状起伏的高原或山地与盆地相间分布的地形结构 ,使河流和潜水向洼地中心汇聚 ,因此在盆地水系的尾闾多有湖泊发育。内陆湖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 ,湖泊流域的降水最终以蒸发的形式消耗掉 ,融雪、融冰、降…  相似文献   

2.
羊卓雍错水位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卓雍错是青藏高原南部最大的封闭型内陆湖泊,羊卓雍错水位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我区,甚至亚洲地区气候环境的演变,本文根据调查和实测资料,着重讨论羊卓雍错水位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绒毛白蜡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美国原产地引进的绒毛白蜡种子,在聊城地区经过3年育苗试验,6年造林试验,对其育苗方法、苗期和幼树生长规律、生态学特性、抗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稳定效果,确认绒毛白蜡既是内陆盐碱撩荒地或低洼地造林的优良树种,又是树形美观的城镇绿化树种.  相似文献   

4.
我国雪域高原湖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及新疆南部一角。湖泊总面积为36899km^2,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45.2%,湖泊率为2%,高原湖是地球上海拔最高、数量最多和面积最大的高原内陆湖区,也是我国湖泊分布密度最大的两个稠密湖区之一。  相似文献   

5.
《科学世界》2010,(1):22-23
在苏铁类植物出现前后,陆地面积还在一步步扩大,植物的生存空间也渐渐从河流湖泊边向内陆拓展开来,它们需要面对从土壤中汲取水分的难题。好在苏铁类植物出现之前,蕨类植物已经做了尝试,开发出运输水分和养分的维管束系统。  相似文献   

6.
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形成和发展,给沿桥内陆中心城市带来历史性的开放发展机遇,建立开放口岸,是加快内陆中心城市对外开放的战略举措,沿桥中国段内陆中心城市建立开放口岸的条件基本成熟,关键在于政策创新,探索出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内陆开放口岸之路。  相似文献   

7.
湖泊面积和水位的变化客观地反映了区域水资源的时空变化过程。利用LEGOS HYDROWEB提供的湖泊信息数据,对青藏高原1993~2014年21年间63个典型湖泊的水位变化,以及其中59个湖泊的面积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根据变化趋势将湖泊分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并在这三种类型的湖泊中分别选取两个典型湖泊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63个湖泊中水位增长型湖泊42个,稳定型湖泊12个,衰退型9个;59个湖泊中面积增长型湖泊32个,稳定型19个,衰退型8个。对于增长型湖泊而言,水位和面积增长最大是Ziling湖,分别增长了10.90 m和361.72 km~2;衰退型湖泊中水位和面积衰退趋势最大的是Yamzho-yumco湖,分别减少了2.29 m和28.65 km2。高原内陆水体的水位和面积的动态变化对研究气候演变和地表水资源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RS和GIS技术为基础,利用2014年GF-1卫星数据解译提取青海省湖泊信息,建立湖泊空间数据库;并与2000年Landsat ETM+数据调查结果进行对比,从时间和空间上分析青海省2000—2014年湖泊个数及其面积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青海省湖泊扩张趋势明显;空间分布上湖泊变化明显的区域集中在可可西里盆地内陆区、长江流域区.造成湖泊不断扩大的驱动因素主要是全球气候暖化和区域性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9.
《科技知识动漫》2009,(10):49-49
石油和煤一样,也是一种化石燃料,由埋藏在地下的生物尸体变化而来。千百万年前,在浅海和内陆湖泊里,生长着大量的浮游生物。它们个体极小。数量却巨大,死亡后,便沉入海底或湖底。后来由于地壳的运动,这些尸体被埋到与空气隔绝的地下。  相似文献   

10.
 青海湖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泊,其整个流域是维护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近年来,由于气温升高、引水灌溉、挖沙修路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流域内河流断流加剧、河岸植被衰退,并严重影响青海湖中唯一经济鱼类青海湖裸鲤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地表水环境中PAHs源解析的方法比较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比分析水环境领域多环芳烃(PAHs)的源解析方法综述了各种源解析方法的原理、 优缺点及具体适用范围, 并在此基础上, 分别从内陆河流湖泊及沿海区域两方面对国内外地表水环境中(包括上覆水及水底表层沉积物)PAHs的源解析方法的应用及解析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表明, 内陆区域河流和湖泊上覆水及沉积物中的PAHs主要来源为矿物燃料及木材等高温燃烧源, 河口及近海海水和沉积物中的PAHs主要来源为燃烧源及石油源, 石油源对PAHs的贡献较内陆区域更明显.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从东北向西南斜贯于我国北部边疆,大部地区位于北纬38—50°,属温带内陆高原半干旱草原、干旱荒漠气候。境内盐湖、咸水湖数量约占全区湖泊的80%以上,盐类矿产资源丰富多样,其中天然碱矿总储量为5,500万吨,居全国第二位,芒硝、石盐的探明储量也居全国前列,均有大型矿床,是四个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化工资源,可建立大中型以盐碱为基础原料的综合性化工工业体系。此外,盐湖卤水中还赋存供综合利用及某些特殊工业和技术部门所需要的硼、溴、碘、钾、锂和铷等稀散元素。盐湖中的湖相沉积又是研究内营力和各种外营力活动方式和第四纪气候变化、新构造运动及生态变迁、重建古地理与恢复古自然  相似文献   

13.
分析东太湖盲目发展围网养殖带来湖泊的水质污染、沼泽化等环境问题.对围网养殖的定位研究表明,湖泊不同的围网养殖类型和格局,其单位面积和产量产生的污染负荷量差异显著;指出东太湖污染总体源自于湖区沿岸的池塘污水和湖泊内部的养殖;提出保护东太湖生态环境,必须明确东太湖的功能定位、减少污染源、科学调控、合理放养.同时应加强对水生植被的保护,完善湖泊生态系统结构,促进湖泊生物多样性,恢复良性生态.  相似文献   

14.
泸沽湖流域的陆生植被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泸沽湖是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中水质最好的湖泊,流域内的自然植被对泸沽湖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起着决定性作用.以泸沽湖流域陆生植被为研究对象,以2005年2月、2005年10月、2007年12月3次植被调查为基础,将流域内陆生自然植被划分为5个植被亚型、12个群系、14个群丛,分析了主要陆生植被类型的群落结构、组成以及更新等生态学特征.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西南边陲——云南,不仅四季如春,气候宜人,风景秀丽,而且还有许多著名的高原内陆湖泊。如号称八百里的滇池,三百里的洱海,以及抚仙湖、异龙湖、大屯湖等湖泊,宛如一颗颗璀灿的明珠镶嵌在西南高原上。这些湖泊所特产的螺蛳及其螺黄,都是水产中的珍品。一提到螺蛳,人们便会很快联想到生活在稻田、池塘、溪沟、湖泊里的一种小型田螺,其实我们这里所指的螺蛳,才是名副其实的螺蛳(相似文献   

16.
湖泊生物资源利用和环境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湖泊众多,大多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人们利用这些资源已有悠久历史,具有丰富经验并获得高产量。水产生产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环境问题。水利工程(坝、闸),围湖造田,水质污染等都可对水产生产产生不利影响。人工施肥和投铒,不适当的放养和移殖品种等则可能促进湖泊富营养化过程。因此,在经济发展中利用湖泊必须有合理的规划,兼顾湖泊的各种功能,协调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安固里淖是河北坝上最大的内陆封闭湖泊,它位于张家口市张北县境内,地理坐标41°18'41°24'N,114°20'114°27'E.湖面海拔1312m左右,东南岸有季节性河流汇入,无泄水口.  相似文献   

18.
崇明岛是中国的第三大岛,其东部多为盐碱地,局部地区盐碱较重。随着上海长江隧桥的开通,崇明岛东部开发建设的脚步加快,在盐碱地上建造绿化景观越来越多,而草坪作为绿化的一种重要形式,是绿化景观中必不可少的。要在盐碱地建植一块令人满意的草坪,必须严格按照操作程序施工,抓好每一个环节。假若马虎了事,建成的草坪往往不尽人意,不仅影响草坪今后正常的生长发育,难以发挥应有的功能效益,更为今后的养护管理带来诸多的麻烦与不便。  相似文献   

19.
江河、湖泊和水库等内陆水域,是淡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广阔的内陆水域,蕴藏着丰富的鱼类资源。但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同程度地影响淡水鱼类资源和渔业的发展,如工业废水的污染,严置影响鱼类的索饵、繁殖及其生态环境;过度捕捞导致鱼类资源得不到恢复和补充;江河修筑闸坝,严重影响洄游性鱼类溯河产卵繁殖。上述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当  相似文献   

20.
烃源岩和原油有机地球化学成分中的正烷烃特征与沉积环境类型有密切关系。比较典型的正烷烃分布有4 种类型:①后峰型奇碳优势正烷烃,一般内陆湖泊三角洲平原沼泽相、湖沼相正烷烃属这种类型;②前峰型奇偶优势正烷烃,一般海相和较深湖相正烷烃属这种类型;③双峰型奇偶优势正烷烃,一般海陆过渡相和内陆湖泊三角洲相正烷烃属这种类型;④偶碳优势正烷烃,一般咸水湖相或盐湖相正烷烃属这种类型。姥鲛烷/植烷( w(Pr)/w(Ph))值对于判断原始沉积环境氧化—还原条件有重要意义。根据正烷烃分布特征和姥鲛烷、植烷特征对山东济阳坳陷沙四上亚段的4 口钻井岩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其正烷烃类型有①,②,④型,结合w(Pr)/ w(Ph) 值和CPI(Carbon PreferenceIndex)值进行分析,认为该地层为弱—强还原条件的内陆半咸水—咸水湖相沉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