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基于领导行为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以新生代员工为调查对象,通过361组有效调查数据实证探究在中国情境下魅力型领导对新生代员工创新绩效的内在影响机制,深入剖析领导认同、职业认同和组织认同三者在上述关系中的链式中介效应。研究表明:魅力型领导对新生代员工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领导认同、职业认同、组织认同分别在上述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领导认同与职业认同、领导认同与组织认同、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在上述关系中均起链式中介作用;领导认同、职业认同和组织认同三者共同在上述关系中的起链式中介作用。研究结果为魅力型领导对新生代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提供了新的解释途径,从理论和实践上丰富并拓展了领导行为和新生代员工创新绩效方面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2.
《潍坊学院学报》2017,(6):104-109
依据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犯罪活动是由社会环境、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三因素交互作用共同导致的。犯罪认知过程是犯罪心理现象生成的起点,也是贯穿犯罪心理生成机制的核心过程。犯罪习得、犯罪启动和犯罪保持三者相互连接,共同构成了犯罪心理的生成机制。随着社会学习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从道德推脱视角探索犯罪行为的心理发生机制,寻找遏制或者消除犯罪行为的有效方法,已经成为社会学习理论的重要研究领域,也为犯罪心理学理论研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羞耻是一种重要的道德情感,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羞耻量表、中学生校园欺凌问卷、体育锻炼等级量表和道德推脱问卷对1 066名大学生(男生568名,女生498名,平均年龄14.65岁,SD=2.58)进行调查研究,检验羞耻与中学生校园欺凌行为之间的关系,探讨道德推脱对两者关系的中介效应以及体育锻炼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羞耻对中学生校园欺凌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效应,道德推脱对欺凌与中学生校园欺凌行为关系具有显著中介效应;2)体育锻炼对羞耻与中学生校园欺凌行为的关系具有显著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4.
道德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道德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成分组成。道德心理学领域主要有四种理论,即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和进化心理学理论。这些理论对道德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的观点不同。这些问题包括:什么是道德,道德具有怎样的结构,环境因素和个体特点对道德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怎样的影响,道德发展具有连续性还是阶段性,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具有何种联系。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国外学者对道德判断的社会直觉模型和双过程理论的论述,认为道德决策中的情绪和认知是整合的、相互作用的,并不是对立的,道德心理研究应将认知和情绪及其他社会因素相结合。由社会直觉模型到双过程加工理论的提出,为道德决策背后的认知-情感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期望理论,深入研究了职业使命感和创造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创新自我效能和创新内在动机在上述关系中的多重中介作用。结果表明:职业使命感对技能人才创造力具有显著的正向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在间接影响方面,主要具有两条路径:①职业使命感通过增强员工的创新自我效能影响其创造力;②职业使命感通过增强创新自我效能,激活了个体的创新内在动机,进而影响创造力。  相似文献   

7.
采用中文版道德推脱问卷对2 000名大学生进行追踪调查,并对41篇文献展开横断历史研究。结果显示:近10年以来,我国大学生道德推脱得分随年代增长而下降,且具有整体的性别差异;道德推脱呈线性下降趋势,其变化速率的性别差异显著,男大学生下降的速率快于女大学生。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父母拒绝与留守儿童攻击行为的关系,以及道德推脱和越轨同伴交往在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青少年道德推脱问卷、越轨同伴交往问卷和攻击行为问卷对949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父母拒绝、道德推脱、越轨同伴交往、攻击行为两两呈显著正相关;父母拒绝对留守儿童道德推脱、越轨同伴交往和攻击行为均存在正...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道德认同环体是指大学生进行道德认知、认同和实践活动,以及道德素质形成的各种外部条件和因素的总和。积极的道德环体是大学生道德认同的前提,亦能够导向和激发道德认同。要从优化物质环境、导向道德舆论、加强道德立法、管控网络环境、改善微观境遇等措施入手促进大学道德认同。  相似文献   

10.
王耀华 《科技资讯》2006,(3):138-139
该文从学理层面上的迷惑、认知和行为上的脱节、认同取向的浅层次化等方面分析了青少年道德认同存在的“失范”现象,并指出了青少年道德认同培养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张习 《咸宁学院学报》2013,(7):11-12,15
企业道德决策,是指企业在决策过程中应遵循一定的区分是非的价值观和原则,这种决策方式有利于使决策获得员工和利益相关者的认同井加快决策的实施。本文对企业道德决策应遵循的伦理理论进行了梳理。阐释了这些理论在企业道德决策中的实现机制,思考了这一机制的先进性和产生基础,以期为我国企业决策者和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管理者认知、双元创新以及企业绩效等相关理论和文献的回顾和梳理,以"认知→行为→绩效"为研究范式,探讨管理者认知、双元创新与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影响机制并提出相应理论模型.以江浙沪地区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SPSS和AMOS计量分析软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管理者认知对企业绩效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管理者认知对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对企业绩效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并且探索式创新的影响效果要明显大于利用式创新;管理者认知可以通过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两条路径影响企业绩效;双元创新的平衡效应和互补效应均能显著影响企业绩效且双元创新的平衡效应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一定的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13.
张华  丁琳 《科技与经济》2014,27(3):71-75
创造力理论的发展表明,创造力研究的关注点已经从个体特征转移到了合作网络,"你是谁"的重要性已经逊色于"你认识谁"。工作团队是员工创造力活动经常发生的"前线",在这里员工发展出两类重要的合作关系:领导—下属关系与员工—员工关系。针对当前领导—创造力理论与社会网络理论研究的不足,从创造力产生的本源出发,从团队社会网络的视角分别考察了工作团队中的领导、领导—下属关系以及员工间的合作网络结构对个体创造力的影响机理,以及领导知识宽度与下属关系、员工合作网络结构的交互作用,并提出了团队网络影响员工创造力的理论模型。最后,对该研究模型的理论贡献与未来的拓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在创造力的研究中最显著和最有用的一个概念的突破是领域特殊性,如今社会上诸多涉及道德的问题层出不穷,道德创造力研究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本文在总结国外道德创造力定义的基础上,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及总结网络焦点选取对道德创造力进行测量的材料,编制关于食品安全的道德创造力问卷。  相似文献   

15.
网络道德是现实道德理论的延伸与拓展。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出现了网络道德认知迷失、网络道德情感缺失与网络道德行为失范等问题,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源是: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网络社会特殊属性、网络立法滞后、高校人文教育缺失。化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实践路径在于:提高大学生自律、净化网络环境、加快网络立法、重视高校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16.
以高科技创新企业的研发人员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分析和路径研究,发现企业文化不但正向影响员工的心理资本,而且对员工的工作绩效和创新绩效有显著增益作用,且这种影响是通过提升员工心理资本实现的;同时员工的心理资本也正向影响员工的工作绩效和创新绩效。揭示了基于心理资本的科技创新人才开发的文化生态机制,构建了企业文化、心理资本和员工绩效之间的影响路径模型,为科技创新人才的科学开发提供了文化生态路径。  相似文献   

17.
<正> 由于我国社会转型期所有制结构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的特征、道德主体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带来了人们价值观念和利益取向的多元化。为此,我们必须进行道德理论创新,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创新的道德规范体系。一、要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8.
科技与道德统一于社会实践。道德为技术创新提供重要的支持性资源,并遏止技术创新带来的负面效应。协调科技创新与道德伦理的关系必须把创新主体的利益和社会利益和大自然的利益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9.
创新绩效是组织行为学领域的重要议题。目前,关于创新绩效前因变量的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但对于个体因素的权力感知以及公平价值观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较少。基于此,依据社会交换理论和个体-情境互动理论,基于423份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探讨基层员工权力距离取向、建言行为与创新绩效关系。结果表明,促进性建言及抑制性建言在员工权力距离取向与创新绩效的负相关关系之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工作单位结构调节员工权力距离取向与促进性建言及抑制性建言之间的关系,且组织越倾向于有机式结构,员工权力距离取向对促进性建言和抑制性建言的负向影响更弱,其在创新意愿、创新行为和创新成果方面的表现也就越好。  相似文献   

20.
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问题日益突出,仅靠政府和公益组织难以解决。社会企业为可持续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契机,然而目前中国社会企业普遍存在绩效不佳问题。本研究基于资源基础理论,提出社会关系为社会企业带来资源以促进商业模式创新,进而对社会企业绩效产生正向影响。市场信息管理能力帮助社会企业收集整合各方信息,提升社会企业对资源的有效利用,能够增强社会关系对商业模式创新的正向作用。对198家社会企业的调研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社会关系对社会企业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商业模式创新在其中起中介作用,市场信息管理能力在社会关系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揭示了社会关系对社会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与边界条件,并为社会企业提高绩效提出了有效的实践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