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丽丽 《科技信息》2012,(30):82-82
目前,消费文化已构成了当代青少年道德成长的现实空间。消费文化,作为一种新的认同方式,对青少年道德观的形成已经造成了相当大的困惑,主要表现在:道德观念的模糊;道德情感的冷漠;道德行为的失范。深入分析和提示消费文化对青少年道德观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促进青少年道德观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以青少年群体为样本,探讨影响道德同一性发展的相关因素.在机制上作了几种重要的影响源分析,如家庭教养方式、自尊、自我和谐、道德判断对道德同一性的影响,并提出了影响青少年道德同一性发展的关系模型.从模型上看,在对道德同一性的总体影响中,自我和谐影响的总指数最大,其次为教养方式、自尊,研究发现,青少年的道德判断对道德同一性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道德认同环体是指大学生进行道德认知、认同和实践活动,以及道德素质形成的各种外部条件和因素的总和。积极的道德环体是大学生道德认同的前提,亦能够导向和激发道德认同。要从优化物质环境、导向道德舆论、加强道德立法、管控网络环境、改善微观境遇等措施入手促进大学道德认同。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道德教育个体适应性在本质上是一个如何提高青少年道德教育工作有效性的问题,其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青少年道德教育必须遵循青少年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必须适应青少年生理心理及其道德品德发展的特点;必须通过教育引导,培养青少年的道德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5.
谈师德     
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不仅青少年一代的知识、技能要靠教师传授,而且青少年的道德面貌也要靠教师去塑造,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塑造着青少年一代的精神世界。教师道德,它既是共产主义道德总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又是实现共产主义道德的一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教师的职业道德,其社会作用,其对青少年的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6.
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犯罪总数的70%以上,且在整个青少年犯罪中,18岁以下的青少年犯罪达80%以上。犯罪原因错综复杂,但是,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青少年学生犯罪行为的发生无一例外地具有道德上的原因。所以,对青少年学生犯罪行为进行道德原因上的解释是分析青少年学生犯罪行为成因及对他们进行改造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主要对青少年学生犯罪行为的道德原因进行基本的归类分析,以此来探讨青少年学生社会道德内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运用《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量表》对1 200多名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问卷调查,得出了我国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发展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青少年不同亚阶段的心理发展规律,提出了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围绕自我意识、社会思维及社会性需要等方面来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促进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  相似文献   

8.
丁祎 《科技资讯》2011,(13):208-208
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是民族自信与国家认同的核心。尤其对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当今青少年中挥霍享受,目标缺失,投机取巧,眼高手低,甚至仇视社会的现象逐渐增加,给社会稳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也对社会风气带来了恶劣的影响。这种危害明显具有滞后性,破坏力也将是巨大的。而这些现象的产生与传统文化教育缺失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林大永  李化树 《科技信息》2007,(31):340-341
现今网上青少年道德失范现象十分突出,为了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如何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已成为德育工作者讨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网络道德建设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不能完全依靠法律的强制约束来进行,必须从国家、社会、学校、家庭、技术等全方位、多视角来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0.
学生的道德认同是树立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关键所在,而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各种价值观念与文化思潮的冲突与融合显得异常的剧烈、严重,学生面临普遍的认同失落.在这种背景下,学校注重学生道德认同的培养,探讨培养学生道德认同的有效途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学生的道德认同是树立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关键所在,而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各种价值观念与文化思潮的冲突与融合显得异常的剧烈、严重,学生面临普遍的认同失落。在这种背景下,学校注重学生道德认同的培养,探讨培养学生道德认同的有效途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虚拟世界的道德是以现实世界的道德为基础的,网络道德是现实道德的延伸,青少年是网民的主体,探索青少年的网络道德,对他们加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提高道德自律能力,是当今时代道德建设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道德赋能已是国外成熟的教育理念,这一教育理念引入我国后无疑对青少年德育的发展创新注入新鲜血液。道德赋能突破了青少年是一个充满破坏力群体的刻板思维,从相信每一位青少年均充满灵性和巨大潜力入手,通过道德赋能与学校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培养青少年的双重目的意识、语言表达的力量与理解力、服务品质和灵性感知能力等,以此唤醒青少年内心潜藏的无限能量,为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新契机。  相似文献   

14.
分析我国目前部分青少年道德状况,主张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研究青少年道德滑坡的原因,提出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虚拟世界的道德是以现实世界的道德为基础的,网络道德是现实道德的延伸,青少年是网民的主体,探索青少年的网络道德,对他们加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提高道德自律能力,是当今时代道德建设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诱发青少年犯罪的因素有很多,家庭的环境和氛围以及父母的言行举止,品德思想都会对子女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道德,法制教育明显薄弱;社会上不良东西的诱惑,被坏人加之利用,从而诱发青少年犯罪变成了少年犯。因此,家庭、学校、社会应形成遏制青少年犯罪的合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相似文献   

17.
英雄神话中蕴含了一个民族的英雄观,即对英雄的认同标准。不同文化对英雄认同标准的差异,折射出其民族的性格、精神和价值取向。文章通过对中希神话中英雄特点的比较,从英雄的性格标准、道德标准和命运标准三个方面,解读中西方文化在英雄认同标准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道德信仰作为信仰的一种基本形式,体现了道德体系的最高价值理想和人格的最高境界,蕴含着道德主体对道德理想与规范的价值认同和行为趋向,它从根本上解决了人为什么要有道德以及应该具有什么样的道德的问题,因此,道德信仰教育问题对大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学生道德信仰危机体现了道德信仰的缺失,道德生活的空虚与迷茫,正确认识这种现状,并分析其产生的根源,才能寻求有效的途径建构大学生的道德信仰。  相似文献   

19.
许多精神分析家认为青少年处于一个过渡时期,我认同这种看法。因为青少年时期连接了儿童时期和成人时期,处于前者向后者转化的过程中。在这个转化过程中,青少年有一个渐近成人的身体和相对童年期的思想的相遇,这使得青少年陷入混乱之中,同时也使青少年处于尴尬位置上。因此,对于青少年,建立自我身份的同一性,即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本文试图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阐青少年如何进行自身表达。  相似文献   

20.
和谐校园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部分.和谐校园建设需要诸多要素和条件,道德的规范和调节作用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和条件。道德的规范和调节作用的发挥,其前提是人们对道德信念和道德原则的认同,以及对既有道德规范的接受,而任何道德信念、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认同和接受都离不开道德的教育和感化。和谐校园建设应该高度重视道德教化在价值引导、荣誉激励、利益调节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