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宋代与苏轼齐名的大诗人,黄庭坚的创作更集中而典型地体现了宋诗的一般特征。具有浓厚的知性色彩是其中尤为显著的一点。本文即从情感体验之处理方式、诗歌内涵之思辨性、诗歌意蕴外化倾向及诗歌语言等四个方面入手,通过与唐诗的对比,讨论了此一特点在山谷诗中的具体表现形态,说明其为山谷诗瘦硬风格的重要成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唐诗英译是中国文化继承和发扬的客观要求。英汉两种语言音韵表达手段和文化传统上的差异,使得唐诗英译充满挑战性。意境是诗歌翻译中传达的灵魂;音韵是使其完美再现的载体。因此,唐诗英译主要是在准确传达意境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传递原诗的音韵美。  相似文献   

3.
汉英两民族在诗歌传统表现方面具有不同的思维定势;汉英两种语言具有不同的语法结构,从而破坏了原诗的含蓄美,并且使唐诗英译后句子拉长,节奏放慢,形象紧张庆丧失。因而,唐诗英译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再现原诗中的意境。  相似文献   

4.
鲁迅与唐诗     
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绝响.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对唐诗作出过很高的评价,并在自己的写作中充分利用了唐诗资源.受唐诗的影响,鲁迅写了很多无题诗,用唐诗作典故丰富了自己旧体诗的语言,并继承了唐诗中杜甫诗的史诗性.大量唐诗的引用和化用还增强了鲁迅杂文的战斗性和艺术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历代对苏氏诗歌创新特点的指责,从题材、立意、构思、用事等方面全面考察了苏诗创新的优长。并且对唐宋诗之争作出了初步的合乎历史观的检讨,认为:宋代是唐代后最有成就的诗歌朝代,宋诗的成就在于没有学唐诗,后代所有学唐诗的唐诗派比起宋诗的成就相去甚远,所以苏轼不是使古代诗歌倒退的祸首,而是创造唐诗后又一座高峰——宋诗的功臣。  相似文献   

6.
试论唐诗中的民俗母题及其美学价值何立智唐诗是我国古典文学的一座辉煌高峰,其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在许多伟大成就之中.其一就是唐诗比起历代诗歌更广泛更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开拓了前所未有的诗歌题材的领域.随着诗歌题材的广泛开拓,流传于人民生活中的各种...  相似文献   

7.
美国20世纪著名诗人翻译家维特·宾纳翻译的《玉山诗集》是《唐诗三百首》在英语世界的第一部英译单行本。宾纳在"散体"译诗思想的指导下,以独特的方式传译了唐诗的情感、语言风格和音乐性。宾纳创作的诗歌折射出他丰富的唐诗翻译体验,显现出唐诗意象、语言等"汉诗风尚",是著名的"仿中国诗"。《玉山诗集》与仿中国诗为宾纳在英语诗坛赢得了盛誉,促进了美国现代诗歌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唐诗英译是中国文化继承和发扬的客观要求。英汉两种语言音韵表达手段和文化传统上的差异,使得唐诗英译充满挑战性。意境是诗歌翻译中传达的灵魂;音韵是使其完美再现的载体。因此,唐诗英译主要是在准确传达意境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传递原诗的音韵美。  相似文献   

9.
屈原的“楚辞”对中唐诗人李贺有深远的影响。这同李贺与屈原有相似的人生经历和遭遇有关。李贺对屈原的“楚辞”诗歌艺术既有自觉的借鉴、传承,又有超越。这在诗歌形象,诗歌语言,修辞和结构等几个方面有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唐诗英译是中国文化继承和发扬的客观要求.英汉两种语言音韵表达手段和文化传统上的差异,使得唐诗英译充满挑战性.意境是诗歌翻译中传达的灵魂;音韵是使其完美再现的载体.因此,唐诗英译主要是在准确传达意境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传递原诗的音韵美.  相似文献   

11.
在晚唐诗坛上,杜苟鹤诗歌为严羽《沧浪诗话》列为“杜荀鹤”体,评价甚高。本文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律诗的通俗化、浅近通俗的语言、多样化的艺术风格四个方面分析了“杜苟鹤体”的艺术特征及其表现,肯定其为唐诗的发展作出的重要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2.
诗人杜甫在盛唐古典诗美的极致上,继承前人尤其是庾信的艺术手法,致力探索句法、篇法,对传统诗歌语言进行大胆的革新和创造,打破诗歌传统的以流畅性、和谐性、典雅性为特征的古典美感,大量使用叙述倒装、美感对比、议论直露等方式,为唐诗的传统美学标准注入了新的时代性元素,形成了博大精深的艺术特色,为后世诗者开辟了新的广阔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诗歌的翻译入手,就三位翻译家的几首唐诗的英译技巧进行比较,而认为唐诗英译意美是第一位,而形美、音美应放在同等地位。  相似文献   

14.
唐人选唐诗的《河岳英灵集》,从其序、论、评,可以看出盛唐诗歌具有“兴象”(象中有兴,兴象结合),“风骨”(激昂慷慨的思想情感和充实的现实内容),声律(自然妥贴,又不因律废诗)和语言(警策,省净等)几方面的巨大成就和某些不足,批评态度公以允、合理,令人信服,可以了解当时人对当时诗歌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反思初唐诗歌的范式、大众化和唐诗繁荣之间的关系,梳理一个传统理论的盲点,那就是形式主义对唐朝诗歌繁荣有利的潜在作用。  相似文献   

16.
闻一多是诗人 ,也是学者 ,《唐诗杂论》是他在唐诗研究方面公开发表的一组文学评论文章。他用富于诗趣的诗歌语言表述研究成果 ,形成独特的论文风格。闻一多的诗歌创作讲究格律和修辞 ,他的论文也讲究修辞手法的运用 ,具有均衡美、变化美、联系美、侧重美四者统一的修辞美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诗歌中的“意义”呈现出人“诗意的存在”,是诗歌的灵魂,也是诗歌翻译的核心。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通过移情、想象、联想等方式领略原诗的审美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原诗的意义通过意象和语言进行审美再现。从唐诗翻泽的不同版本中可以看出,其翻译策略或接近原诗的语言和意象,或对原诗进行本土化的改造,或发挥译者自身创造力的重写。无论如何,诗歌翻译都是译者对原诗进行审美重建的创造。  相似文献   

18.
诗歌的语言是形象性的且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能对人的精神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诗歌作为语言最精萃、内涵最丰富的一种的文学体裁,因为其特殊的形式,历来是翻译的难点。就诗歌翻译而言,好的译文不仅能符合原作的音韵特点,还能再现原诗的意境。本文以著名英诗ARed,RedRose的三个中译本为例,从文体学音韵、艺术手法、语言特色等多角度,探讨译文的优劣,从而为英语诗歌的译评提供另一视角,促进英诗汉译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9.
诗艺片谈     
《诗艺片谈》简而全地对诗歌特征进行了审美观照,并对古往今来门门种种的诗歌品类按一定逻辑予以了归类,尤其对新诗的写作,从诗意的生成到语言的表现提出艺术要求,其中不乏作为诗歌创作实践者的寸心悟识。  相似文献   

20.
历来注重诗教的中国,用诗歌培养高尚乐观的道德情操。唐诗是中国诗歌的高峰,唐诗文化源远流长,从唐诗言志、抒情、个性、形式、爱国等五个方面概括出诗人的抒怀精神、求真精神、刻意求精、求深、求新的竞赛精神;不拘一格的精神;追求艺术的精神;爱国主义的精神。唐诗的影响意义深远,诗人的精神对今人的人生素养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