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间苯二酚和 2 ,4—二羟基苯甲酸作为原料 ,环丁砜作为反应介质 ,通过 Friedel- Crafts反应合成了在工业、医药等行业具有广泛用途的 2 ,2′,4 ,4′—四羟基二苯甲酮。并且对比了环丁烯砜、环丁砜分别作为反应介质时不同的反应条件 ,指出了环丁烯砜的不稳定性是导致不同反应条件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温度、时间、初始pH值和环丁烯砜含量等因素对环丁砜溶剂热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环丁砜的改性方法,在溶剂中加入1%(Wt)的碱性改性剂,在200℃,加热6 h,同时通氮气100 mL/min。用此方法得到的改性环丁砜,其热稳定性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采用分子动态模拟及量子化学方法对杯芳烃内相中3环丁烯砜的取向及分解为二氧化硫和丁二烯的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环丁烯砜在杯芳烃分子反应器中发生分解反应的活化能比在自由状态下反应的活化能略高,这与3-环丁烯砜在杯芳烃中的表观分解温度提高的实验现象吻合。分析分子反应器与小分子的相互作用能以及分子反应器的变形能随反应进程的变化趋势,发现活化能的变化主要源自分子反应器与小分子的相互排斥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以石油砜作为非质子极性溶剂的可能性。以2-甲基-4-氯-2-丁烯与丙酮作用合成6-甲基-5-庚烯-2-酮(Ⅰ)为例进行探荣。结果表明,有石油砜存在时,产品得率由27%提高到53%,如再加少量水和相转移催化剂,Ⅰ的得率为62%,与使用环丁砜为溶剂时所得收率相同。  相似文献   

5.
3-吗啉基-4-羟基-3-环丁烯二酮及与硫酸铜配位物的合成和表征李文藻陈益钊李聚才郁陵庄李文哲(化学系)3-吗啉基-4-羟基-3-环丁烯二酮3的合成.氧方酸(3,4-二羟基-3-环丁烯二酮)的两个羟基氧与环丁烯二酮结构单元在同一个刚性平面上、两个羟基...  相似文献   

6.
环丁砜耐热性测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军 《甘肃科技》2005,21(10):79-81
本文在等效采用UOP599方法建立环丁砜耐热性测定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验条件、试剂用量和指示剂加入量等的考察,改造了仪器连接部分,增加了氮气保护,对实验温度、氮气流速、指示剂用量、滴定反应中取样量、滴定介质及其加入量等进行了选择.确定了方法标准的实验条件和耐热性的表示方法,在兰州石化公司质检中心实验室建立了环丁砜耐热性测定法.该方法的建立有利于公司对进厂的化工原材料环丁砜的质量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7.
比较1,1-双(2-叔丁基砜乙基)十二烷基苯基砜(1)双碳负离子在不同条件下的环合反应结果,控制反应条件,在铁催化下可以生成偶联糁烯化的环烯产物(2)为主要产物;不加催化剂,加热回流反应得到分子内亲核取代反应产物环丙烷化合物(3)。  相似文献   

8.
用硫酸酯化含羟基乙基砜的胺类中间体,然后用重氮化偶合的方法合成了含β-羟基乙基砜硫酸酯的偶氮染料。此外也合成了含这类活性基的酞菁及蒽(?)染料。它们具有溶解度大,性质稳定,适宜于轧染印花等优点。含β-羟基乙基砜硫酸酯的中间体在碳酸纳介质中温度大于60℃极易脱去一分子硫酸氢钠而变成乙烯砜。  相似文献   

9.
介质阻挡放电反应技术是实现温和反应条件下热敏性生物油加氢提质的有效途径.为解析介质阻挡放电条件下生物油各组分加氢反应途径及机理,在此前研究的基础上,以模型化合物配制的模拟生物油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加氢试验及理论研究.结果表明:丁酸与丁醇主要通过酯化生成丁酸丁酯,羟基丙酮的加氢液相产物主要为异丁醛,糠醛主要通过加氢饱和生成糠醇,愈创木酚主要通过甲基断裂生成邻苯二酚以及进一步加氢得到环己烯;模型化合物丁酸、丁醇、糠醛、羟基丙酮、愈创木酚、乙酸乙酯和环己烷的转化率依次为82.86%、85.95%、82.05%、83.79%、51.70%、68.54%和13.03%,导致生物油腐蚀性及热稳定较差的酸类、醛类、酮类组分表现出较高的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诱导沉积法及粉末化学镀方法,分别制备了纯态NiB、NiP及负载型NiB/TiO2、NiP/TiO2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用XRD、ICP、SEM、TEM和DSC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结构、组成、形貌及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研究了TiO2载体与NiB、NiP非晶态合金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以环丁烯砜加氢为探针反应考察了所制催化剂的加氢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