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从色彩审美意识比较中日民族性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色彩,除了视觉上的物理属性,还往往被赋予丰富的化内涵。一个民族的色彩审美意识可以折射出这个民族的化心理及潜在性格。以“红、黄”与“白、青”为两组对比色,分别代表中日两国不同的色彩审美意识,进一步剖析色彩与民族化心理的内在联系,并以此为切入点,对中日民族性格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作家笔下有许多叙写“南洋”土著形象的篇章,由于"南洋"民族生态的复杂多样性,每位作家作品中展现的“南洋”当地人群像也各不相同,然而却几乎同一标志性地呈示出某类相同的文化性格形象图谱,其中“蛮性”与“野性”是其主要通约化文化性格类征之一,作家分别赋予了其多重丰富的生动文化意涵。  相似文献   

3.
孟子的性本善、忧患意识、和谐意识、节义意识、修养意识、爱国意识等思想培育了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现阶段,我们必须对孟子的伦理哲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全面的把握,以提升全民族的道德水准,提高民族素质和重塑民族精神,为“以德治国”提供精神保证。  相似文献   

4.
所谓“国俗语义”,是指“在词汇直指意义的基础上添加了民族文化色彩的语义,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族心理特征”。各种语言在自身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融入并体现着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语义间的差异性与汉、英两民族的处世态度、文化性格有关。该文欲借对汉、英中颜色词的国俗语义的比较来证明国俗语义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刘尧汉先生在《中国文明源头新探》中找出的“生龙活虎是中华民族各成员共同的精神面貌,民族性格和民族自我意识”,是彝族祖灵葫芦里的龙女娲和虎伏羲的“合体”即”熔炉”陶冶出来的观点提出商榷,认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源于各民族长期共同的社会实践,是单指在中华民族思想意识中属于好的、优秀的、精华成份。指出刘尧汉先生的观点是神造说和本能论学术思想理论观点的反映。  相似文献   

6.
玩“赛尔号”游戏时,我给我的精灵雷伊使用了“基因改造药剂”后,精灵的性格和个体值就发生了改变。现实生活中,有这种神奇的“基因改造药剂”吗?它能让我们改变性格、身体特征吗?  相似文献   

7.
台风的性格     
感伤的底蕴,不遵守理性法则的“忍耐”和“突发”——如果一个民族的性格就像台风,人们会有何感想呢?这就是另一个视角下的日本人。  相似文献   

8.
平常我们所谓的“性格”,是一个有着不同含义的概念。在心理学中.性格是指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重要方面,即一个人在态度和行为方面所表现出来的那些较为稳定的心理因素;而在文艺学中,性格则是指“文艺作品所描写的一定时代、阶级的人物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思想、灵感,行为、习惯等特征,”①我们研究性格及其复杂性,应该把两个方面联系起来考察,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素以其传统美德著称于世。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人类的文明进程作出了非凡的贡献。传统的伦理道德是先哲们对我们民族道德实践的总结和对我们民族道德理想的提炼。她对我们的民族精神、民族性格、民族心理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作用和影响。她哺育了伟大的中华儿女,使华夏文明放射出灿烂之光。  相似文献   

10.
对民族性格的研究是索尔仁尼琴小说创作中一个很重要的主题.他的小说揭示了俄罗斯民族性格各个不同的侧面,指出了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双重性.在此基础上,索尔仁尼琴进一步探讨了民族性格和国家民族命运的内在有机联系,指出了国家灾难之源、民族拯救之路.  相似文献   

11.
哈代小说的艺术模式(上)──“性格和环境小说”研究之四朱宝荣从《远离尘器》(1874年)到《无名的裘德》(1895年),“性格和环境小说”的创作历时二十余年。其间,哈代对生活的认识起了很大变化,思想的发展也有明显的轨迹。但我们在对这套小说的考察中,却...  相似文献   

12.
“绍地民族精神之史略,如大禹与越王勾践之耐苦奋斗意志,均足资模仿。”这是周恩来同志1939年巡视浙江时,对古越优秀传统精神的高度褒奖与赞美。鲁迅先生也曾说过:“于越……其民复存大禹卓苦勤劳之风,同勾践坚确慷慨之志。”纵观历史,栖息、繁衍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吴越民族,确实具有勤劳务实、耐苦奋斗的精神与刚烈尚武、好勇轻死的性格。本文援引先秦、两汉的部分典籍,旨在涵摄春秋末期句吴、於越的民族性格以及形成原因,揭橥其独到的精神风貌。疏漏之处,敬祈指正。  相似文献   

13.
最近,我们又反复诵读了《天安门诗抄》,心情十分兴奋。我们特别喜爱收集在《诗抄》中用三十多种牌调写的一百一十多首词。这数量可观的词都达到了毛泽东同志要求的“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做到了全新的内容和民族形式的结合。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的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周恩来同志在《文艺工作者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也指出:“我们的民族从来是善于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的。……但要‘以我为主’首先要把本民族的东西搞通。”周恩来同志强调的“以我为主”也就是指的要努力创造“民族形式”。  相似文献   

14.
在舞蹈艺术的广阔天地里,被西方人引为骄傲的芭蕾艺术数百年来在不断发展,东方各族人民世世代代用智囊和心血浇灌的民族舞苑也处处芳菲。正如周恩来同志曾经指出的:“过去人们的眼睛都是看着西方,看不起我们自已。我们东方的许多民族,有着极其光辉灿烂的艺术和悠久的文化传统。”就拿舞蹈艺术来说,中国古典舞和民间舞的历史悠久、琳琅满目已为人们熟知,本文不拟赘述,而对东方其它各民族的舞苑胜景,笔者却想就所知的片鳞数羽,与读者去寻芳掇英。抗暴反霸的诗篇每一个国家和民族,尽管发展的经历各不相同,形象、性格、风  相似文献   

15.
正俄罗斯民族是一个性格鲜明、有个性的民族。俄罗斯民族性格中充满着矛盾性:残忍与善良,谦逊和睦与恣意纵横,叛逆与服从,无个性的集体主义与强烈的个人意识,专制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等等。重感性轻理性重感性轻理性是俄罗斯民族最显著的性格特征。俄罗斯"可能使人神魂颠倒,也可能使人大失所望,从它那里永远可以期待意外事件的发生"。俄罗斯人给我们的感觉常常是大胆任性、率性而为的。且不说平民百姓,就是那些领袖人物,大胆冒  相似文献   

16.
对民族性格的研究是索尔仁尼琴小说创作中一个很重要的主题。他的小说揭示了俄罗斯民族性格各个不同的侧面,指出了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双重性。在此基础上,索尔仁尼琴进一步探讨了民族性格和国家民族命运的内在有机联系,指出了国家灾难之源、民族拯救之路。  相似文献   

17.
我们认为自主创新就是在成功之前所有的事情都是失败的。政府说“慢”,股东说“急”,行业说“傻”,员工说“吃力不讨好”。但我们的民族是一个非常有自尊的民族,也是一个相当聪明的民族,我相信我国的自主创新事业一定能迎来自己的春天。  相似文献   

18.
一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取决于多数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那些在多数社会成员身上表现出来的民族性格,最终决定一个民族的发展方向.全球化过程中一些本属于某一或某些民族的东西被某些人有意"全球化"了.这样,后发民族的民族性格受到较多影响.民族性格应该主动改易而不能被动演变.并搞清本民族和其他民族性格的优缺点,确立标准化的本民族行为规范体系,建立本民族有效的信仰体系,建立凝聚民族精神的现实操作形式.  相似文献   

19.
从认知语言学和文化的角度,研究汉英语言中“辣”味觉的概念隐喻。经过研究发现: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在“辣”味觉隐喻方面存在共性和差异,从而反映了不同民族文化和思维模式的共性和差异。汉英“辣”味觉概念隐喻的投射域大体相同,主要包括:听觉/视觉域,性格/方式域,情感域,性质域,但在隐喻意义上,二者呈现出诸多差异,这是由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造成的。  相似文献   

20.
建国以来,我们党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问题理论和我国民族的实际情况,探索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道路,制定了党的民族工作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但是,由于“左”倾思想的影响,在民族工作中,也曾犯过错误。特别是在十年动乱中,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把“左”的东西推向了极端,否定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存在,从根本上取消了党的民族工作,破坏了党的民族政策,使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