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
“温州模式”从形成到发展,和温州民俗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温州民俗是历代温州人民所创造、享用并传承的文化,它的“约定俗成”,对人们的思想以及生产、生活起着长期的潜移默化,甚至是不可抗拒和不可估量的影响,从精神因素中去探索,是基于全体温州人民对优良民族传统精神的发扬,如在创造“温州模式”中温州人所表现的勤劳耐苦精神,走南闯北艰苦创业精神,以及多次超前实践中表现的不屈不挠的顽强性格和“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等,都和几千年温州民俗文化对它们的孕育、影响有关,我们从“温州模式”的发展中,可以清晰地找到它们的轨迹,这正是温州民俗文化精神的延续和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2.
大禹叙事传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先夏部族的流动与整合为夏文明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由此造就了尊夏、共祖的华夏文化认同观,成为大禹叙事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缘起与基石。大禹叙事以治水、立国为核心符号,其中华民族共同体叙事的时空维度,是我们理解大禹叙事“天下为公、人民至上”的价值导向。大禹叙事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主要有四重路径:个体—社会共育家国一体情怀的价值共同体;黄河—长江流域共叙治水英雄的记忆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建大禹治水谱系的景观共同体;海峡两岸共享大禹精神传统的仪式共同体。全面发掘大禹叙事这类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大资源”,深入探索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新路径”,既是凝心聚力增进中华文化认同的历史考察,也对彰显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积极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青年学生时代的性格是默思、静坐、惜时、苦读、粗衣、淡食、冷浴、步行,他反对虚伪应酬,常与同学、好友一同踱步、谈笑、辩论。“胸怀大志、心忧天下”、“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这是他青年时代的抱负。在这一时期,毛泽东身上就显示出许多“超凡脱俗”值得学习的地方,诸如:善学好学的精神,关注时事和社会的习惯,丰富的创造性,非凡的组织才干,敏捷的判断力等。总之,青年学生时代的毛泽东是了不起的。  相似文献   

4.
客家妇女是客家文化的典型体现。其勤劳耐苦、崇文重学、达理明义和积极参政的特点十分突出。有的论者认为客家妇女比别的族群妇女地位更为低下,而大量史料、客家人的风俗习惯和具体社会现象可以证明客家妇女在家庭中居于重要地位,在社会生活中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历史上所造就的诸多先王圣祖中,伏羲和大禹的形象及其所负载的内容,显得最为丰富和完整,从原始信仰和民俗的角度讲,也只有他们两人几乎体现了全部的要素,将生殖神、图腾神、发明神、文化神和社稷神集于一身,可称之谓“全能型”始祖。其内涵乃是新石器时代整个历史文化积淀的浓缩与提炼。如此丰满而明晰的形象,其发生离不开核心文化区的依托。伏羲所依托的以大地湾为中心的渭河流域文化和大禹所依托的以河姆渡、良渚为中心的宁绍平原文化,分别被誉为我国南北两处新石器文化的光辉代表。“全能型”始祖的酿造过程比较复杂,存在着文化上的后果叠前和前果累后的“双向整合”现象。这个人物不一定受严格的时空限制,关键在于符合体现本民族发展足迹的需要,并能够在面向未来时成为新型共同体的精神寄托。  相似文献   

6.
“民国史”小说是挽歌的大合唱。白先勇作为“民国史”作家,以其独特的出身与生活体验绘写精英将帅的命运走向,反映其荣耀历史与现实悲剧,唱出一曲“壮志未酬”的“梁父吟”。挽歌的悲悼情怀,闪现古今民族英魂的交相叠映,彰显人性的现世关怀,高扬传统文化和古典精神相互交响的主旋律,以接续中华文化之源的一方净土,表现其回归意识和故土情结。性格各异的将官人物丰富了“台北人”的艺术形象,代表作家最高文学成就。  相似文献   

7.
羌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最古老的民族,西羌文化具有绚丽多彩的丰富内涵,本文将大禹的传说与西羌文化联系起来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自己的一得之见。大禹兴于西羌,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率领各族人民疏通江河、治理水患的伟大人物。文献记载大禹有很多传说,也给后世留下了很多未解之谜,比如治理水患是从哪里开始的?大禹采用了哪些治水方式才获得了成功?大禹娶涂山氏之女的地方究竟在哪里?大禹在何处得到了金简玉书?南岳衡山的岣嵝碑是否确有其事?羌族的白石崇拜和大禹又有什么关系?羌族巫师的由来与释比图经起源于何时?这些都是引人入胜的话题。文章对其作了一一解答。  相似文献   

8.
沈从文是一位密切瞩目民族生活方式和民族生命精神的文学大师。其散文力求以"文化还乡"的精神诉求,通过都市与湘西、现代与过去的鲜明对照,去摧毁"庸俗腐败、小气自私的市侩人生观",重建"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重铸一种建立于人性之美和生命神性基础之上的民族价值观念。这种"人生形式"和民族价值观念体现着朴实纯真的生活形式、剽悍雄强的生命伟力、重义轻利的道德品格和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其不是个体主义者抽象的自我精神追求,而是根植于宽广深厚的民族忧患意识当中,表现出对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强烈关注与深切隐忧,彰显着作者对民族生命形式的深刻探索和民族价值观念的终极追求。  相似文献   

9.
孙小著 《皖西学院学报》2003,19(4):14-18,28
本文认为学习和探讨江泽民统战思想中民族复兴主题有着重要意义。为此一是提出并论证了中国共产党人一向以民族解放和民族复兴为己任的史事;二是提出并分析了我国新时期民族复兴思想的产生及其时代背景,指出江泽民同志关于“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论断是对新时期亿万人民民族复兴愿望的科学概括;三是提出并探讨了江泽民统战思想中民族复兴主题确立的思路,指出其民族复兴思想的产生就是基于对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对社会主义将是人类长期为之奋斗的事业的深刻认识,同时是对近代志士仁人和党的老一辈领导人的民族复兴思想的承传,因而既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同时揭示并顺应了近代以还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复兴的历史趋势;四是提出21世纪的统战政协工作应为民族复兴多做贡献,认为其既有内在优势也是其份内之责和神圣职责,同时也是对“三个代表”的贯彻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
孟子的性本善、忧患意识、和谐意识、节义意识、修养意识、爱国意识等思想培育了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现阶段,我们必须对孟子的伦理哲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全面的把握,以提升全民族的道德水准,提高民族素质和重塑民族精神,为“以德治国”提供精神保证。  相似文献   

11.
广西民族学院“相思湖学术论丛”之一种。黄成授、廖业扬、谈琪、罗树杰等合著的《广西民族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最近由民族出版社 (北京 )出版。全书33 2 0万字 ,定价 2 4 80元。《广西民族关系的历史与现状》出版@大禹  相似文献   

12.
民族性格是一个民族共同的精神结构和行为方式。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其独特的民族性格,但是这种性格特征的形成却受上古神话影响颇深,可以说,上古神话是中华民族性格形成的内在基因,时过千年却割不断两者之间延续、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新时期以来,“寻根文学”与“后寻根文学”中少数民族题材作品的文化主题。主要运用文化学批评方法阐述其蕴含的民族美,其中“边疆自然美”展现了和谐的生态美以及原生力量的自由与朴素;“文化风俗美”呈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是少数民族文化心理、文化基因的外现;“原始人性美”构成了各少数民族的气质、精神、民族心理。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中华多元文化的组成部分,构建了中华文化之多元美。  相似文献   

14.
肖邦是浪漫主义时期一位卓越、独特、多情、忧郁却极具民族情怀的伟大音乐家、钢琴家,其创作的大量钢琴作品已成为波兰民族艺术个性和风格特征的标志.其中,1838年所创作的《A大调波兰舞曲》(作品40之1)是最具代表性的一首,曲中的第一、二两主题的旋律,具有极为豪放、勇敢的军队性格,故而称“军队”波兰舞曲,它体现了波兰人民在抵御敌人时无所畏惧和勇于拼搏的精神,表达了肖邦炽热的民族情感和浓郁的民族风格.  相似文献   

15.
民族精神是民族个性的综合体现,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精神升华,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反映着一个民族的价值传统、意志特征和思想感情。中东大国伊朗,古称波斯,其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塑造了波斯不屈的民族性格,执着的宗教信仰成就了伊朗人的坚毅、顽强与宽容,重新崛起的民族精神从未消弭,这已成为凝聚伊朗民族力量的强大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6.
《三国演义》中姜维的形象,历来被不少研究者读者看成书中诸葛亮的影子,认为其缺乏个性,然而仔细分析罗贯中塑造的姜维形象,发现其在作品中具有极重要的地位和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作者置姜维于西蜀元气大伤,君庸臣懦、宦官为祸,西蜀政权苟且偷安的社会动荡中,表现其虽郁郁不得志却苦苦挣扎,为蜀国的生存尽心尽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奋斗精神。笔者认为他的性格独特性,体现在他的执著顽强的奋斗精神上。他的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民族一向推崇的奋斗精神。  相似文献   

17.
张颖 《太原科技》2005,(6):91-92
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美国个人价值观也产生了一些变化,而《阿甘正传》正是通过塑造一个“平民偶像”——阿甘来见证美国当代社会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件,并提出它所倡导的个人性格及奋斗精神。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素以其传统美德著称于世。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人类的文明进程作出了非凡的贡献。传统的伦理道德是先哲们对我们民族道德实践的总结和对我们民族道德理想的提炼。她对我们的民族精神、民族性格、民族心理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作用和影响。她哺育了伟大的中华儿女,使华夏文明放射出灿烂之光。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所谓“治黄”,系指黄河下游的治理;“防洪”系指防御黄河洪水的危害。本文的主旨,在于综述古今中外治黄学说,借以提高对黄河的认识:说明单纯的防洪不是治理黄河之道,妥善处理与利用黄河泥沙水流的特性才能根治和利用黄河,同时也就免除了洪水的威胁。二、治黄的历史 1.大禹治河我国人民与黄河作斗争,已有四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公元前2286年,大禹担负  相似文献   

20.
王阳明“知行合一”说在社会实践与伦理道德领域,具有适应各个时代的精神内涵。阳明本人就是把“知行合一”的理论用于指导实践的典范。阳明的乡约模式及其在明代中后期的推行,恰好充分体现了“知行合一”说的社会实践价值,这一化底蕴对于形成中华民族伦理精神和民族性格,曾经起过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于今天的精神明建设,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