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与大学治理的一个成功典范。一方面,通过弱化政府的控制和强化大学自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重构了与政府的关系,成为企业型非营利办学实体。另一方面,从行政管理、教授治学以及人事激励三个方面大力改革和优化了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完善了运行机制。在办学过程中,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坚持科研服务社会,鼓励创新创业,搭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平台并充分发挥校友的作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办学模式和办学理念对我国推进高等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完善大学治理体系具有借鉴意义。我国高校要处理好政府与大学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建立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
有效的大学的治理结构对促进大学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有效的大学治理结构是办好大学的必要条件。中国的大学治理结构还存在许多问题,表现为大学治理没有独立性、学术权力弱化、社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人事管理制度僵化与党政不分等。中国创新有效的大学治理结构尤为紧迫,政府要赋予大学以自治权,提高学术权力,建立能进能出的人事管理制度,鼓励社会参与大学治理,加快建立权力监督与制衡机制。  相似文献   

3.
在国家大力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学生参与大学内部治理是大学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表征,彰显了大学对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积极响应。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指导,基于扎根理论编码分析法构建大学生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理论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内在动机、参照群体、自信程度、参与环境均对参与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参与意愿显著影响参与行为;外在补偿、外在压力及参与能力对参与意愿的影响不显著;组织支持对大学生参与大学内部治理行为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因此,为提升学生参与内部治理效果,推进大学治理现代化进程,高校应着力培育学生参与的内生环境,多方位激活学生参与的内在动力;科学构建制度体系,优化学生参与行动框架与结构要素;加强组织支持建设,消解“行政化”现象对学生主体性的抑制。  相似文献   

4.
推动大学教育管理向教育治理转变,实现大学内部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当前大学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完善大学内部治理体系,需要建立大学内部权力的系统运行机制,全面提升大学内部治理能力。根据大学内部权力的三维结构,全面分析当前大学内部权力的结构失衡问题,提出不同权力维度的结构优化思路:即行政权力向学术权力横向分散,校部权力向院系权力纵向下移,多个权力主体博弈与权力制衡。根据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为保障内部权力的有效运行,需借鉴分权制衡理论构建大学内部权力的“三权制衡”模式,即需从科学分配大学内部治理权力、严格规范大学内部权力执行、建立大学内部权力制衡机制、加强大学内部权力运行监督等方面,围绕权力配置、权力制衡、权力执行等维度构建系统、科学的权力运行机制,为实现大学内部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5.
试论现代大学制度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元 《韶关学院学报》2004,25(2):137-140
高等教育创新对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高等教育创新往往在最后会上升到制度层面,从而实现创新效果的最大化。高等教育创新首先要解决现代大学的定位问题,创建有利于现代大学制度的发展环境,促进大学内部组织结构与权力结构的调整,协调大学发展的内外部关系。  相似文献   

6.
当人工智能与大学治理相遇后,数字化不仅成为提升大学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的客观要求,还成为推进大学治理创新和制度变迁的重要途径。根据大学制度的层级结构、治理结构的复杂性程度以及治理事项的数字化程度,建构制度嵌入下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大学治理的解释模型,并借此模型着重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对大学治理影响的多重效应及其治理效能转化机制/过程。研究发现,在制度嵌入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共同影响下,现代大学治理随着大学制度外显性的不断加强而愈显复杂,在此渐进过程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也就愈加微弱,由此产生了人工智能技术对大学治理影响的多重效应及其治理效能的不同转化和提升机制:大学治理结构的复杂性程度越低,大学制度的层级结构越低,治理领域可数字化的程度就越高,人工智能技术对大学治理的积极效应越显著,大学具体制度得以更迭的可能性越大,也就愈容易借助“技术—制度”协同机制将中国特色现代大学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大学治理结构的复杂化程度越高,大学制度的层级结构越高,治理领域可数字化的程度越低,人工智能技术对大学治理的抑制效应越明显,其所依靠的(部分)基本制度和基础制度被替代/更迭的速度越慢,而被同化的...  相似文献   

7.
实现大学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高等教育领域深化综合改革的核心目标。大学内部治理的变革与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要着重突出大学作为治理主体的重要地位,构建科学决策、权力制衡、学术治校、民主参与、有效监督的大学治理结构,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建立基于治理过程控制,由内部评估和外部监督构成的内部治理自律机制。实现路径则在于高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师资队伍、资源集聚、资源配置、管理服务等关键领域体制机制创新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8.
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基于组织结构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是大学内部两种基本的权力表现形式,具有共存的合理性又存在冲突。任何组织都存在相应的组织结构用以表明组织权力模式、权力主体以及权力实施路径及作用范围,大学需要相应的组织结构来保障学术权利与行政权利共存的合理性,减少冲突。使用二维权力矩阵可以从组织结构的视角较好地审视大学学术权利与行政权利关系。  相似文献   

9.
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和本质。治理结构改革的目的是民主和效率,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科学地界定学校内部各种权力及职权关系。通过对我国高校政治领导权力、行政管理权力、学术权力、学生权力和民主管理权力等五大权力的内容、性质的分析,探索高校领导权、行政权和学术权的治理平衡与耦合机制。实现党委领导是核心、校长负责是关键,教授治学是根本,学生权力和民主权力是基础,制度建设是保证的治理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10.
作为大学核心工作的学术活动,其相应的权力特征也构成了大学的特有权力模式.然而,大学管理在试图突出学术权力的同时,对学术权力的认识却是狭义的,在权力机制上将学术权力孤立起来,形成了学术与行政的权力二分模式.这不仅割裂了大学管理的完整性,而且也令学术权力失去了真正的舞台,丧失了应有的学术话语权.真正的现代大学制度,是建立在大学党委政治权力、校长行政权力以及教授学术权力三权分立基础之上的,这就需要以学术权力为大学立法,使其与党委决策和校长行政形成权力制衡.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素质教育的含义,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在开展素质教育中的优势,对图书馆如何开展素质教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吸引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缺乏吸引力的现实,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吸引力不足的原因,并运用吸引力法则,提出了提高高校图书馆吸引力和利用效率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从保护大学生读者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对当前高校图书馆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改进建议,以促进人本管理实现.  相似文献   

14.
从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4个方面,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华北科技学院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定位、教育教学思想观念以及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对校风、教风、学风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提炼,为建设高水平大学奠定扎实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6.
校本研究是指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为研究内容,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所开展的教学行动研究活动,是“基于学校、通过学校和为了学校”的研究.对于以教学为本、兼重科研的教学型大学而言,校本研究有利于优化教学工作,有利于提升科研水平,有利于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均衡发展,有利于形成错位发展优势.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是信息化社会,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行力量和主导性因素。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是新时期赋予高校图书馆的新的教育任务。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资源和技术环境和人文优势。通过发挥高校图书馆资源优势的诸多因素分析,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质培养的几种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试论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在高校图书馆开展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途径,指出高校图书开展素质教育是新时期培养优秀人才、实现,人才从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的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大学生信息素质的现状,阐述了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内容和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大学生自强意识的现状,以郑剑虹编制的自强意识问卷对韶关学院321名大学生进行测验。结果发现:(1)大学生的自强意识较强,社会取向自强意识显著高于个人取向的自强意识。(2)大学生自强意识总体上不存在显著的年级、性别、专业、家庭居住地上的差异。(3)大学生的社会取向自强意识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