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司孟月 《科技信息》2008,(23):174-175
文章首先对城镇贫困人口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河南省城镇贫困人口的现状和特征。从贫困人口的数量、生活状况、人口结构上阐述了河南省城镇贫困人口的现状;与此同时,从四个方面重点分析了城镇贫困人口的特征:经济特征、行业与地域特征、发展趋势特征以及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2.
为掌握河南省体育人口事实,推动河南省体育事业的发展,运用新的阶层理论,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河南省各阶层体育人口的性别特征、体育消费特征、参加体育运动的项目特征、参加体育运动的时间特征、空间特征进行了认真分析,对正确掌握河南省体育人口事实,大力推进全民健身的进程,促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结果表明:河南省体育人口低于国外发达国家和国内经济发达省份;男女人口性别比高于中国现阶段总人口性别比;各阶层体育人口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第十阶层和第二阶层;各阶层的体育人口的性别比与其职业特点密不可分;体育消费、参加运动的项目、时间空间特点除了与其职业有关外,还受其经济条件的制约.  相似文献   

3.
基于河南省2011至2015年统计年鉴的数据,分析河南省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特征,探讨老龄人口持续增加和适龄劳动人口持续下滑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一系列影响,提出树立全民"积极老龄化"观念,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以应对压力和挑战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城市间人口短距离流动逐渐趋于常态化、河南省流动人口有回流转向且部分地市出现人口收缩的背景下,将县(区)作为研究的基本地域单元,选取全国人口普查中的流入人口数据,采用人口重心模型、标准差椭圆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等方法,研究河南省流入人口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1990-2010年河南省流入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其中省内跨县流入人口占比越来越高.(2)河南省流入人口在空间分布上呈东北-西南方向拓展;人口流入集聚特征渐现,呈现向郑州市区集中的态势.(3)影响总人口流入与省内跨县人口流入的因素较为一致,1990年经济发展水平最为突出;2000年居民生活水平最为突出;2010年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相近;跨省流入人口流动目的较为单一,以经济因素为主.河南省是中国人口演化的“缩影”,研究河南省流入人口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对于河南省及类似地区乃至全国流入人口空间分布格局优化及引导具有较好的理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城市化进程的分形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运用分形思想从三个方面研究了河南省城市化特征。首先,探讨了河南省城、乡人口的异速生长规律;其次,分析了河南省城市人口-城区面积时空关联的分形几何特征;第三,提示2了河南省城市体系等级结构的变化趋势。文章指出了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良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是全国第二个人口大省,也是老年人口分布较多的省份之一。本文通过对建国以来三次人口普查资料的综合分析,论述了河南省老年人口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当前老年人口研究和工作的重点,为省直有关部门,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时提供决策意见。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镇化进程进入到快速发展阶段,人口、经济与生态三者间的协调发展问题愈发突出.为了使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人口、经济和生态能更好地协调发展,以河南省为例,建立了人口、经济与生态城镇化指标体系,运用空间关联指数、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马尔科夫链等方法,分析河南省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及空间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河南省城镇化水平稳步上升,各市间子系统城镇化水平差距较大;(2)2006-2018年河南省人口、经济和生态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的总体差异呈上升趋势,省内差异不断扩大;(3)河南省人口、经济和生态城镇化耦合协调度不具有维持原状的稳定性,协调发展水平总体呈降低趋势,短期内难以实现跨越式转变;(4)河南省人口、经济和生态城镇化耦合协调度冷热点在空间上呈现“西热东冷”的空间特征,热点区稳定分布在郑州、焦作、洛阳和平顶山4市.  相似文献   

8.
研究河南省2000、2005、2010、2015年4年的PM2.5质量浓度和人口密度的栅格数据,计算得出PM2.5暴露人口;借助全局空间自相关、热点分析等方法,在对河南省PM2.5暴露人口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使用面板数据模型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河南省暴露人口规模表现为先增后减的变化特征,整体规模上升,空间呈现扩散和向中部移动的特征.对河南省PM2.5暴露人口具有影响的指标主要为:房屋竣工面积、公路客货运总量和气温.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工程实施以来,改善了河南省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匮乏的局面,但是没有解决根本性的问题。河南省是人口大省,高层次创新人才落户河南省的人数与发达省份相比偏低,培养、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面临很多的问题。本文研究河南省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河南省第五次人口普查和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以县域为基本地域单元,对河南省老龄人口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根据老龄化系数,将河南省老龄化进程划分为:成年初期、成年后期、老龄化初期、老龄化中期和老龄化后期5个阶段.借助ArcGIS分析软件,展示河南省老龄人口的空间分异特征,并进行老龄化程度的空间自相关分析;运用SPSS软件分析影响人口老龄化的因素.结论如下:(1)河南省整体老龄化问题在逐渐加重,区域之间的差异在不断扩大;(2)老龄人口分布由2000年的核心向外递减辐射的"中心-外围"模式转变为2010年的东南高-西北低的"两极分化"模式;(3)各县域人口老龄化表现出明显的空间正相关特征,空间上呈现明显的集聚状态;(4)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差异与人口发展状况和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11.
图集的统一协调,对图集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作者在编制北京市农业区划地图集的实践基础上,根据地图信息传输论的观点,对农业区划地图集的统一协调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试图总结编制这类图集的统一协调模式,以供读者编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认为西方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东方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存在实质的不同,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超验与经验传统、政治结构的差别。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传统民间法所代表的正义观将向混合正义观转型,西方法治所代表的国家法抽象正义观是其骨架。  相似文献   

13.
许多科学家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都预言,真空是未来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十七世纪的伽利略时代人们曾讨论过"真空"是否存在的问题.当时的学术界分成两派,一派以帕斯卡为代表,认为真空存在,另一派以笛卡尔为代表,认为真空不存在,最后实验证明"真空存在派"正确.现代研究表明,真空并非一无所有,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排除了真空物质后的空间",即"真空的真空"是否存在.本文探讨了与"真真空"有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观测实验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最终解答"真真空"的存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给出了一维非自治时滞系统点态退化的一个例子,拓宽了该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与不同文明时期相适应的人-自观念。从"天人合一"到"人定胜天"再到"和谐共生",这是人-自观念演进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过程,它们都是时代的产物,都包含着不同程度的合理的因素,我们必须对它们进行具体的辩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对于行政许可违法的法律责任问题,人们往往是从行政许可实施违法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对于设定违法及其责任追究的探讨却相对薄弱。然而。行政许可设定一旦违法,其对相对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将会更大,因此,对许可设定的违法及其责任问题进行研究,以避免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不仅必要而且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曲面“侧”是一个重要而难以理解的概念,本文对曲面“侧”概念的讲授方法进行了探讨,给出了曲面“侧”概念的“参照物”理解法,通过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影响要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是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动生活状态的重要表征。在梳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相关概念、测度方法基础上,分析了物质环境要素和非物质环境要素对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影响;提炼出有效支持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中观环境规划、微观环境设计和政策文化扶助层面的策略;指出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研究建议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20.
利用对位异构体的对称性由核磁共振氢谱测定了工业十二烷基苯在硝硫混酸中的硝化选择性,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为75% ̄80%。以月桂酸和苯为原料,经氯化、酰化和还原合成了正十二烷基苯。在同样条件下研究了正十二烷基苯的硝化,由核磁共振氢谱和气相色谱分析,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仅为60%。根据空间位阻效应,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并与甲苯,乙苯,异丙苯等短链烷基苯的硝化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