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和真空烧结工艺制备了尖晶石型锰锌铁氧体系列样品,研究了配方及烧结工艺对样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样品在1370℃烧结能获得较好的磁性能;增加Fe2O3含量有利于提高饱和磁感应强度;在适当范围内增加ZnO含量有利于提高初始磁导率,但居里温度Tc随之下降;当Xzao=24%时,样品的磁导率μi=6369,饱和磁感应强度Bs=304mT,矫顽力Hc=4.3A/m。  相似文献   

2.
以高磁导率锰锌铁氧体废料浸出液为原料,采用NH4HCO3作为沉淀剂,通过沸腾回流法制备尖晶石Mn-Zn铁氧体粉料.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确定共沉淀的pH、相转化的pH和反应时间.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X线衍射仪(XRD)和电子扫描电镜(SEM)等分析手段对目标产物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反应24h回流产物相转化程度高,晶化程度好,粉料杂质含量低,产物颗粒粒径小,存在较明显的团聚现象.  相似文献   

3.
ZnO过量对MnZn铁氧体磁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高磁导率MnZn铁氧体,研究了ZnO过量和不同烧结温度对样品磁性能的影响。随着ZnO含量的增加,样品的饱和磁化强度逐渐下降,而样品的磁导率逐渐增加,且样品的截止频率fr大于500kHz.  相似文献   

4.
用共沉淀法制备尖晶石型锰锌铁氧体粉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硫酸锰、硫酸锌和硫酸亚铁为原料,草酸铵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尖晶石型锰锌铁氧体粉体.利用XRD,SEM,IR等技术考察了原料中金属离子配比、共沉淀前驱体煅烧温度和添加剂等因素对产物的晶形、纯度和结晶性的影响,对不同条件下制得的粉体进行了磁性能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原料中锰、锌、铁离子的量比对产物的物相影响很大,当Zn2+,Mn2+,Fe2+的量比为1.0∶1.5∶6.0,且共沉淀有添加剂CH3COONa时,所得产物为单相的尖晶石型锰锌铁氧体,其晶形为规整的立方体;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锰锌铁氧体粉体,工艺简单,成本低,易实现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5.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高磁导率MnZn铁氧体,研究了ZnO过量和不同烧结温度对样品磁性能的影响。随着ZnO含量的增加,样品的饱和磁化强度逐渐下降,而样品的磁导率逐渐增加,且样品的截止颇率fr大于500kHz.  相似文献   

6.
以湿法炼锌过程中的中浸渣和挥发窑渣为原料,经浸出、还原、净化和共沉淀等过程制备软磁铁氧体所需的锰锌铁氧体共沉淀粉料.确定浸出工艺条件、硫化沉淀和氟化沉淀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中浸渣的最佳浸出工艺条件如下:温度为90~95℃,搅拌速度为200 r/min,硫酸用量为理论用量的1.15倍,时间为2.5 h,液固比为4:1;制得的共沉淀粉料中铁、锰和锌的平均含量比例与理论配方较符合,尤其是共沉淀粉料中各杂质元素含量很低,各杂质成分含量分别为Ca 0.018 0%,Mg 0.008 5%,Si 0.003 8%,A1 0.007 8%,Ni 0.017 0%,Pb0.001 2%,Cu 0.003 3%,Cr 0.002 8%及Cd 0.000 2%,达到锰锌软磁铁氧体材料对粉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热分析、红外吸收光语、X-射线结构分析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研究了 N-OX-4及 N-OX-8两种镍锌铁氧体的共沉淀粉料在灼烧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以及尖晶石铁氧体的生成情况。同时对用这种粉料制成的热压铁氧体的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实验表明,用显微硬度计在样品镜面上打压痕的方法可以评定其精密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8.
采用氧化物法制备了Mn-Zn铁氧体.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烧结体显微结构.分析了配方中Fe、Mn、Zn的比例对铁氧体起始磁导率的影响及加工条件引起的烧结体密度变化.结果表明:缺铁配方更有利于改善铁氧体的磁性能,提高其起始磁导率.同时,采用预烧温度950℃、球磨时间5 h、成型压力50 MPa可使烧结体内部气孔减少、密度达到较好水平.  相似文献   

9.
采用草酸盐共沉淀工艺制备了组成为(χ/2)Gd_2O_3+(1-χ)BaO+6Fe_2O_3的草酸盐粉料,预烧、成型后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烧结。用热中子透射法测定了样品中的含钆量。用 X 射线衍射物相分析和磁分析方法研究了烧结过程中生成物的相组成及其相变。当χ≤0.12时,在1310℃烧结得到纯 M 相。在1400℃烧结得到的样品中,当χ≤0.15时为 X 相;当0.4≤χ≤0.6时主要相为 W 相。测量了样品的磁性、电阻率和 M(?)ssbauer 谱。发现在 X 结构化合物中,室温下的磁晶各向异性常数随含钆量的增加而增加;W 相化合物的居里温度比文献报导的数据高80℃左右。讨论了在含钆的 M 型六角铁氧体中,Gd~(3+)对磁性和电阻率的影响,以及 Gd~(3+)和 Fe~(3+)间的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锰锌铁氧体废料所得预烧料为原料,以初始磁导率(μi)、品质因数(Q)、频率特性曲线、扫描电镜(SEM)图为表征手段,研究MoO3,Bi2O3,SnO2及CaCO3添加物对高导锰锌铁氧体的磁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MoO3,Bi2O3和SnO2,可以促进晶粒的生长,增加样环的烧结密度,提高初始磁导率:CaCO3的加入可以极大地改善铁氧体样环的频率特性:当MoO3,Bi2O3,SnO2和CaCO3的添加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040%,0.035%,0.015%和0.020%时,综合性能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1.
采用化学沉淀的高纯氧化铁有效地制备出了MnZn铁氧体——ZnxMn1-xFe2O4(x=0.2~0.4),利用XRD、SEM等手段分析和表征了MnZn铁氧体样品的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纳米晶MnZn铁氧体的制备过程分两个阶段,即先生成Zn-Mn2O4,最后在烧结过程中生成Zn0.2Mn0.8Fe2O4锰锌铁氧体.探讨了在此工艺条件下MnZn铁氧体晶体的生长机理.  相似文献   

12.
以废旧锌锰电池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铜掺杂纳米晶锰锌铁氧体,采XRD,TEM和VSM就铜掺杂量对纳米晶锰锌铁氧体的相结构和磁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铜掺杂的摩尔分数为0%~2%时,均可制得具有尖晶石结构的纳米晶锰锌铁氧体.最佳掺杂量为1%,此时铜掺杂锰锌铁氧体的饱和磁化强度Ms为74.03 emu·g-1,矫顽力为4...  相似文献   

13.
通过测量不同样品的磁导率, 研究Al2O3掺杂对高磁导率MnZn铁氧体材料的影响. 结果表明, 添加Al2O3可抑制ZnO的挥发, 从而提高材料的起始磁导率, 降低比温度系数, 增加磁导率的频率范围.  相似文献   

14.
高磁导率Mn-Zn铁氧体的配方和烧结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叙述用化学共沉法制备粉料,用空气烧结,真空冷却工艺制备出μi达1万的Mn-Zn铁氧体,其磁性能处于目前国内领先水平。同时着重研究了配方中ZnO过量和烧结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高磁导率Mn-Zn铁氧体的配方和烧结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叙述用化学共沉法制备粉料,用空气烧结,真空冷却工艺制备出μi达1万的Mn-Zn铁氧体,其磁性能处于目前国内领先水平。同时着重研究了配方中ZnO过量和烧结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氧化物陶瓷工艺制备高频低功耗MnZn功率铁氧体,研究不同Co2O3添加量对高频低功耗MnZn功率铁氧体微观结构及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Co2O3添加可以提高样品的起始磁导率,并在宽温范围内具有低功耗特性;同时,适当的Co2O3添加降低了材料的剩磁,可改善材料的叠加特性。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Bi2 O3 ZnO Nb2 O5 (BZN)系复相区陶瓷介电常数的温度稳定性及其温度系数的优化 .讨论了不同的预烧工艺以及掺杂不同晶型的TiO2 对所得BZN系陶瓷的相组成以及介电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预烧工艺中合理的预烧升温速率的选择 ,对其介电常数的温度稳定性有决定性影响 ,锐钛型TiO2 的掺杂可优化温度系数 ,得到介电性能优异的BZN陶瓷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