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汉初,《论语》出现了不同的传本。最著名的就是《古论语》、《齐论语》和《鲁论语》。三《论》在出现的先后次序上是《齐论》、《鲁论》的出现要晚于《古论》。在内容、篇次、文字的异同上:《鲁论》与《古论》除篇次不同外。篇目、内容大体相同;《齐论》比《鲁论》和《古论》多“问王”、“知道”二篇,其他20篇中“细章文句”也多于《鲁论》和《古论》;在都有的20篇中,《齐论》、《鲁论》的篇次相同。在源流上,三《论》同源而异流。  相似文献   

2.
3.
唐代崇道之风盛行,成玄英从道教观点出发,其注疏有一定成就,但他又把重玄之道强加给庄子。从唐朝开始,对庄子的阐释与接受呈现出多元化倾向,文论家也对《庄子》一书的文学旨趣心领神会,尤其是司空图的《诗品》。  相似文献   

4.
5.
唐朝音乐是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最高峰。对唐代音乐文献的研究,在正史中主要依靠《旧唐书·音乐志》和《新唐书·礼乐志》。通过两者内容的综述比较可以发现:前者偏重于“乐”,比较注重音乐品种和音乐史实的叙述,行丈简洁;后者倾向于“礼”,对礼仪的描述篇幅巨大,论乐的部分较少且认识深刻。  相似文献   

6.
据东汉赵岐《孟子题辞》记载,汉文帝时已置《论语》博士,说明汉初《论语》已经存在,陆贾《新语》、董仲舒《春秋繁露》及其对策对《论语》的引用也说明了这一点。《论语》在汉初已出现,汉初鲁学、齐学并盛,故在这一历史时间已存在鲁学《论语》、齐学《论语》了,只是期间《论语》无定名,从而也无《鲁论》、《齐论》之称。但无名而实存的《鲁论》、《齐论》比《古论》出现得早。  相似文献   

7.
虽然《广雅》是因循《尔雅》旧目,篇内义类的排列顺序也大致相当,但后出转精,《广雅》由于是要增广、扩大《尔雅》所未悉备的内容,两书并不完全雷同,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数量上的巨大差距,范围也有广狭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班固是一位严谨的史学家,身在经学时代的他,所撰著的《汉书》中大量征引五经文字,其中对《诗经》的征引亦不在少,《纪》《表》《志》《传》都有征引。征引范围涉及风、雅、颂,其中以雅诗为多,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班固正统的思想。《汉书》所引之《诗》固是汉代版本,将其与今流行本勘比,自有其文献学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通过对《魔戒》的叙事方式、情节、主人公的分析,追述小说中隐藏的圣经人物原型,为小说的角色和内容试提供新的解读途径,从而揭示了小说体现的宗教标准。  相似文献   

10.
《水浒传》内容之丰富、人物之众多、气魄之恢宏、构思之新奇、语言之精粹、影响之深远,令世人赞叹不已。宋江是《水浒传》的"第一流人物",也是《水浒传》中最有争议的一个人物,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对其进行全方位的解读,从《周易》的角度,以《鸿雪因缘图记》中《梦芗谈易》篇为基础,对宋江及其绰号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1.
刘相雨 《菏泽学院学报》2006,28(3):76-80,119
《水浒传》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男英雄,但是其中的女英雄形象却不尽如人意;而《水浒后传》《后水浒传》和《荡寇志》等续书中的女英雄形象则不同程度地超越了《水浒传》。其中,《水浒后传》中的顾大嫂在外貌、性格、行为方式等方面都与《水浒传》中有所不同;《后水浒传》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可爱的、充满女性色彩的女英雄屠俏;《荡寇志》则塑造了以陈丽卿、刘慧娘为首的一系列女英雄形象。  相似文献   

12.
《吕氏春秋》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文化典籍,融合兼采了多家思想,对《庄子》更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接收态度,多处以不同形式援引化用《庄子》入文,包括以点明出处的方式引用《庄子》语句,对庄子寓言本义予以继承、发展、改造,或者直接吸收其思想观点.引用后的庄子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调和了其固有的偏激苛责,更符合《吕氏春秋》所持的抚民以静的政治追求.  相似文献   

13.
灰姑娘型故事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民间故事之一。1812年出版的《格林童话》收录了这个故事,并起名为《灰姑娘》。灰姑娘型故事最早的文本出现在七百多年前我国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中的《叶限》一文中。两个文本虽然故事情节相似,但是女主人公的态度、男主人公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这些差异正是两个相似的故事文本中隐藏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比较《中国现代汉语》、《中国文法要略》、《汉语语法论》三家对语气问题的分析,认为三家的研究对现代汉语语气系统的建立、对句类的划分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建 《龙岩师专学报》2003,21(4):53-54,57
《伊利亚特》和《江格尔》同是以部落战争为主要题材、以勇猛善战的英雄为歌颂对象的英雄史诗。两者借助部落战争的描写所展现的社会风貌及歌颂的时代精神十分相似。本文以战争描写为切入点,对二者进行平行比较。  相似文献   

16.
相较于表总括的范围副词,学界对限定性范围副词的研究较少。文章选取先秦时期较有代表性的《论语》、《左传》和《孟子》及成书于西汉的《史记》四部文献,对其限定性范围副词的使用情况进行考察和分析,可以发现:数量方面,这一时期限定性范围副词呈增长态势,但不稳定,更替频繁,有些只在专书中出现;单音词占优势,复音词也已出现。  相似文献   

17.
尹伟 《西藏大学学报》2009,24(3):131-135
刘勰的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和萧统的作品集《文选》各自采取了不同的理论标准来表达自己的文体分类思想。文章从两书各自专列文体入手,具体辨析两书文体分类之间的关系及其异同,并从中管窥两书作者的文体观。  相似文献   

18.
《镜花缘》以《山海经》中的简要记载为根据,通过作者的再创造,对原素材进行了很大的丰富和发展,主要表现为情节结构的完整,赋予新的故事内容和含义,寄寓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文艺复兴运动不同阶段的三个代表人物但丁、卜伽丘、莎士比亚的三部作品中的爱情故事的比较,探寻了人文主义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20.
作为先秦儒家的重要文献,《孟子》和《孝经》对"孝"都有着丰富的论述,前辈学者已经指出了两者的相似性。通过从"为何行孝"、"何谓孝"以及"如何行孝"等三个方面比较二者所蕴含的孝道思想,可见《孝经》与《孟子》的论述既有某些契合之处,又有着明显不同。这些不同显示出《孝经》鲜明的"移孝作忠"和"教孝劝忠"的思想特点,反映了先秦时期孝观念变化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