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企业向消费者发送食品溯源信息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了企业向消费者发送食品溯源信息的动态博弈模型,并对该模型的精炼贝叶斯Nash均衡进行求解。研究发现,"优质"企业向消费者发送足够的食品溯源信息便能实现其与"劣质"企业的分离均衡,"次优"企业则需要发送过量信息才能够取信于消费者,实现分离均衡,而增强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有利于发挥溯源信息发送的信号作用,实现"柠檬市场"向"优质市场"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信息对消费者的行为有重要影响,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结合的方式,探讨购买经验及产品知识对健身俱乐部消费者选择俱乐部时信息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购买经验少的消费者主要关注健身功能信息,购买经验多的消费者除此之外,还关注社交功能信息等其他内容.产品知识多的消费者对信息的需求程度更高.研究认为,健身俱乐部应该进行更进一步的市场细分,营销人员应该针对不同消费者的需要提供信息,以提高营销效率.  相似文献   

3.
论“家电下乡”中农民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情权作为消费者权利体系中的基础性权利,在我国消费者权利保障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家电下乡"政策中,保证农民消费者权益的关键也是首先实现其知情权。但我国现有消费者知情权保护机制仅强调经营者的产品信息直接披露义务,而忽视了政府和公益性团体对经营者产品信息的间接披露义务,又加之农民消费者大都处在信息闭塞的农村,且自身文化素质较低,因此"家电下乡"中农民消费者知情权需要法律的特别保护才能得以实现。为了保障"家电下乡"政策有效实施,农民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保护主要表现在法律上确认消费者知情权请求权,立法上明确经营者和政府的产品信息披露责任,司法上引入集团诉讼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刘光凤  谢扬 《科技与经济》2023,36(5):106-110
从绿色建筑需求侧出发,运用前景理论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政府信息披露机制下绿色建筑消费者购买意愿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政府信息披露政策下系统的演化稳定策略。结果表明,当政府建立信息披露平台的感知收益大于其支出、消费者购买绿色建筑的感知收益大于购买普通建筑的感知收益时,系统会演化至理想状态;政府建立信息披露平台的感知收益、绿色建筑信息对消费者感知收益的激励程度和惩罚政策对购买普通建筑消费者的惩罚强度,均与绿色建筑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正相关。因此,建议政府从降低管理信息披露平台成本、完善信息披露平台、加大惩罚力度等方面增强绿色建筑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相似文献   

5.
搜索引擎(Search Engines)是一个对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进行搜集整理,然后供你查询的系统,它包括信息搜集、信息整理和用户查询三部分。搜索引擎是一个提供信息"检索"服务的网站,它使用某些程序把因特网上的所有信息归类以帮助人们在茫茫网海中搜寻到所需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政府发布的转基因食品安全信息质量影响着消费者的信息搜寻行为,并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基于宁波消费者的调查数据,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政府信息质量与消费者信息搜寻行为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政府信息的了解程度明显低于需求程度;政府发布信息的及时性、易解性和重要性显著影响消费者信息搜寻行为,且均为正向影响。此外,家庭结构和消费者个体的受教育水平也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其信息搜寻行为。  相似文献   

7.
对称与沟通:让电子商务走进消费者心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之于现代商业的意义,正在于其使得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渐趋对称。但信息对称只是拉近电子商务与消费者之间距离的基础,要想真正“侵入”消费者内心,还需要融洽的沟通。而这显然需要商家、消费者及辅助商在内的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8.
为保护交易中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有效地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越来越受到我国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受《消法》起草时理论和实践不足的影响,一些在消费者权益保护上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观出来。中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活动是在信息极其不对称的情况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9.
2020年的新冠疫情反映出疫情受到信息传播、处理、接受的巨大影响.信息异化导致疫情不能被准确识别,因此需要加强疫情信息甄别体系的研究.该体系需要对信息进行度量,本文引用热力学中"熵"的概念,以信息熵的视角判断信息的不确定性,提出了二维模式下以动态信息熵的方式建立疫情信息甄别体系,即在孤立系统的信息熵之上动态考虑多元外部因素对信息异化的影响,以此判断疫情信息的价值.结果表明动态计算信息熵的方式可以用于疫情信息甄别.  相似文献   

10.
向波 《科技信息》2007,(19):20-21
在理解信息这个概念时,需要区分本体意义上的信息和符号"信息";思想即尚停留在人大脑里的符号"信息",而知识则是客观存在的符号"信息",两者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只是所处的领域不同;知识产权的对象即是知识,是客观存在的符号"信息",符号性是其物理属性,区别于物质世界的物质性;"信息"性是知识的社会属性,它表明了知识不仅仅只是符号,而且有其存在的价值:知识对人具有"实在"的意义,且能在人之间传播;而客观存在性则是知识的哲学属性,使它区别于尚停留在人大脑里的符号"信息"--思想.  相似文献   

11.
信息社会需要不拘泥于以课堂、教师和教案为中心(三中心)的学习,远程教学系统为学习提供了便利。根据现代远程教学系统所必须具有的特性,讨论了在远程教学系统设计时所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具体在选择信息传输网络和多媒体信息终端设备等方面,进行了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可行性分析,并就东华大学(原中国纺织大学)的实际情况给出了一个系统规划实例。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信息孤岛"对电子政务的制约越来越突出,导致政府管理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说,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消除"信息孤岛",实现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过程。该文从"信息孤岛"的概念出发,分析了其成因及不利影响,提出了消除信息孤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在国家知识产权文献及信息资料库建设方面进行实证研究,可以揭示构建"国家知识产权文献及信息资料库"的路径,为科学和合理地建设未来的资料库提供蓝本。调研数据显示,社会各界均需要知识产权文献和数据信息,但现有的信息利用方式并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一个有着综合的信息、系统的管理、很强的针对性、使用方便的国家知识产权文献及信息资料库是理想的建设方向。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智能购物已经成为趋势。本研究利用数据挖掘和RFID技术记录消费者的购物过程,设计个人购物快速推荐系统,系统不仅可以自动判断消费者喜欢的商品,快速引导消费者到该商品位置,也能消费者如果想获得更多信息也可自行查询商品介绍。另外本系统还会自动记录某周期性商品的使用时间,在商品将用完之际系统会提醒消费者需要购买,使消费者能够在信息较全面的情况下轻松购物。  相似文献   

15.
个性化信息过滤系统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Internet上信息的迅猛增加,搜索信息的难度越来越大,于是迫切需要一种工具来帮助用户更方便高效地搜索其需要的信息。针对这种需要,提出了一种个性化信息过滤系统的模型,介绍了其总体结构,并深入分析了其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6.
根据侦查工作实践中的需要,在查找线索时,通过利用信息查询软件在网络上捕获有关信息以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7.
对传统的信息搜索模型存在的弊端进行分析总结,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和研究移动agent技术,从而利用此技术来构造一种新型的web信息搜索系统的模型。将移动agent技术应用到web信息搜索中,可以节约大量的网络带宽,并且移动agent在服务器上执行时,不需要与客户机持续的连接,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及社交网络的发展,不仅消费者间会通过其分享传递各种信息,商家也在尽力挖掘社交网络的影响力,进行社交网络营销。以商家利用团购价格折扣激励不同类型的消费者之间进行信息传递为背景,本文考虑了商家同时使用固定价格和团购时的最优混合销售策略,并与仅使用团购时的最优团购策略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当估价不同的两类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效率较低时,混合销售策略优于纯团购策略;当两类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效率较高,并且他们之间的估价差值较大时,纯团购策略优于混合销售策略。  相似文献   

19.
对传统的信息搜索模型存在的弊端进行分析总结,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和研究移动agent技术,从而利用此技术来构造一种新型的web信息搜索系统的模型.将移动agent技术应用到web 信息搜索中,可以节约大量的网络带宽,并且移动agent在服务器上执行时,不需要与客户机持续的连接,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航天信息与地理信息一体化网络系统及其应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21世纪人类面临着全球可持续发展(SD)战略的信息社会(SI)。航天/外层空间(Outer Space)科技的发展和计算机科技的发展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信息社会提供了有力的监控工具。人们通过卫星可获取遥感(RS)信息,属性(DCS)信息、定位(PSS)信息;通过通讯卫星系统(SCS)也可以传输信息即遥信(RI)。与航天(外层空间)相对应的地面,必需要有发射和接收信息的系统。无论在卫星上还是在地面上信息的输入、输出;信息的存取;信息的处理;信息的加工等等无一不是用计算机来进行的。地面上成熟的信息处理与加工技术可以搬到卫星上去。而所谓可持续发展的信息社会的监控系统无非是庞大的、超巨型的、非线性的、开放式的、多类别的、多层次的、多元的、高维的、动态的、复杂的信息网络系统。即天(外层空间—航天)地(地球表面环境)人(人类社会及人类智能)信息一体化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