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庄巧生从事小麦遗传育种与遗传研究工作60多个春秋,主持育成“华北187”、“北京8号”、“北京10号”、“丰抗8号”、“北京837”等冬小麦优良品种.在品种选育过程中,他善于在亲本选配和杂种后代处理上很好地将产量、抗病性和熟期有机结合在一起,根据不同亲本的特点进行合理组配,尽可能拓宽种质资源的利用面.2010年8月,庄巧生院士围绕自己的小麦育种生涯以及“北京8号”、“北京10号”以及“丰抗”系列品种的育种过程进行了口述回忆.  相似文献   

2.
针对云南省小麦生产对早熟稳产优质抗病高效良种需求实际,以及项目区小麦条锈病常发易变。优势小种不断升级危害,严重威胁小麦生产持续稳定增产。我所以优质高产为主攻目标,突出抗锈性选择压力,兼顾早熟、广适、易栽培、抗逆性等目标性状,以提高育成品种优良综合性状,实现稳产高效。数质并重。根据上述育种目标要求应用系统育种方法,新选育的凤麦36号(编号凤系02—98)兼具早熟、高产、稳产、广适、抗性好等优良特性,在我省小麦生产中具有较好应用前景.2006年12月凤麦36号通过了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3.
循化县黑小麦引种栽培的试验结果表明:黑小麦76号、高原115、黑宝1号在循化春播,全生育期为137—140d,均能正常成熟,适应性广泛;籽粒蛋白质均高于普通小麦,其中黑小麦76号的籽粒蛋白质单产最高,并且品质好,可作为循化黑小麦推广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4.
近日科研处从农业部获悉,以我院王士杰副教授为主研制的小麦新品种“豫教2号”2006年3月1日获得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品种权号CNA20030452.6.“豫教2号”小麦属于耐晚播中早熟品种,其产量超过对照品种3—6%,耐晚播性能和抗病性抗倒性能不仅超过对照品种,而且超过黄淮冬麦区南片正在推广种植的品种,其千粒重可高达60克(通常在53克以上),也是黄淮冬麦区历史上所没有的.该品种籽粒黑胚率低、商品性特好,在湖北省襄樊地区和荆门地区试种表现特别优异,有望成为长江流域的主推小麦品种.另悉,2004—2005年度学院和河南滑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推广种植10万亩新品种小麦,累计增产200万千克,取得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908”小麦是省农科院1964年用浙江地方品种临浦早小麦为母本,日本太和小麦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小麦品种。“908”有姐妹系809、907、811、817、826及905(有芒),基本性状均相似。几年来在我县种植表现适应性强,早熟,避病抗逆,产量较高,一般亩产300~400斤,高的可达500余斤,比农林45增产11.2%,比矮洛阳增产8.8%,适宜三熟制地区种植。“908”小麦生育期短,成熟早。全生育期172~181天,播种至出苗4~10天(有效积温69.7~126.3℃),出苗至抽穗120~125天(867.9~957.4℃),抽穗至成熟46~47天(477.3~  相似文献   

6.
《科技成果纵横》2004,(2):51-51
年度及等级:2001年度辽宁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1J-1-01)主要完成单位:辽宁省稻作研究所主要完成人:李玉福、李德华、邵国军、洪光男、张秀茹、顾义明、邱福林、韩勇、李跃东、祁亢、刘连晋项目简介:辽粳294品种是辽宁省稻作所于1987年选用优质、矮秆、早熟的79~227为母本,用高产的理想株型品种辽粳326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经7代系统选育而成。辽粳294株高105cm,穗为半松散型,穗长16~18cm。每穗成粒80~90粒,不实率8%左右,千粒重24.5g,颖壳黄白,有极稀短芒。生育期160天左右,属早粳中晚熟品种。国家水稻育种攻关“特性鉴定与评价”及省内…  相似文献   

7.
GS冀麦26号、冀麦36GS冀麦38号和GS石4185是我院”八五“以来培育的几个高产、稳产、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小麦新品种,亦是冀中南不同时期的当家品种。本文以GS冀麦38号为例,回顾了冬小麦育种的总体思路、所采用的技术路线和方法,分析了其产量构成因素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麦区超高产育种的三种途径和模式,即多穗型、中穗型和重德型,依据本生态区气候条件和现推广品种的产量的构成特点,认为采用多穗型和  相似文献   

8.
诱变育种,是继系统选育和杂交育种等育种方法之后,利用物理和化学等诱变因素发展起来的一项育种新技术.随着植物诱发突变研究的进展,国内外对于诱发突变体在作物育种上的作用,引起了很大的兴趣.在诱变剂的应用上,也从单一的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快中子等)、化学诱变剂(如EMS、NEU、NMU等)到理化综合因素的应用.例如、意大利的Scarasciag—Mugnozza采用物理和化学诱变剂在硬粒小麦上引变出38个在抗倒伏性上明显强于原品种的高产突变系,其中三个最优良的突变系已直接培育成品种.苏联Φ.用化学诱变方法从丰产小麦品种“无茫一号”和“高加索”中获得一系列矮秆突变系,蛋白质含量高达23%—24%.我国浙江省农科院利用~(60)Co—r互射线照射水稻品种“科字6号”,选育出比原品种早熟40天的新品种一“原丰早”,比同熟期推广品种增产一成以上.但是总的来说,辐射和化学诱变剂诱发的有利用价值的变异率仍然很低,一般仅为千分之几.尤其是突变体能作为新品种在生产上应用的更是少数.因此,当前国内外诱变育种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是如何提高诱变的有益变异率,从而提高诱变育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温室盆栽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抗旱品种“定西24号”和不抗旱品种“陇春10号”在长期干旱下的渗透调节及其与叶卷(leaf rolling)的关系.在严重水分胁迫条件下,小麦叶片在充分膨胀下的渗透调节,在“定西24号”达0.5—0.6MPa,“陇春10号”为0.3—0.4MPa.干旱处理的叶片,其叶卷发生时的水势低于灌水对照的叶片,而且抗旱品种叶卷发生时的水势又低于不抗旱品种.因此,渗透调节可通过延迟叶卷,以维持气体交换及其他生理过程的继续进行,有助于小麦抗旱能力的提高.就渗透调节与叶卷的关系在选育抗旱性品系上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南大早熟1号、德选1号和198等抗盐性不同的小麦品种,培养在NaCl中,测定发芽率和幼苗脯氨酸含量,结果表明,在NaCl中,抗盐的德选1号和198的发芽率明显高于盐渍敏感的南大早熟1号。而脯氨酸含量,培养3天以内的,南大早熟1号和德选1号高于198,而培养4天的,南大早熟1号脯氨酸含量明显高于德选1号和198.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辐射育种工作是从1958年大跃进年代开始的。自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群众性的辐射育种科学实验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辐射育种已成为群众性种子革命运动的一个重要部份和手段。据初步统计,近年来,全国各地通过辐射诱变先后育成了具有早熟、抗病、矮杆、高产等优良性状的水稻、小麦、大豆、棉花等七十个新品种。其中四十二个,已推广三百七十四万亩:如辽宁省育成的水稻品种“熊岳613”较当地品种增产20%以上,已推广六十余万亩;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从水稻中籼“二九矮七号”诱发育成“辐育一  相似文献   

12.
选用10个籽粒蛋白质性状差异较大的春小麦品种进行5×5不完全双列杂交,对其F1后代及亲本的干、湿面筋含量、Zeleny沉降值、籽粒蛋白质含量和籽粒硬度等的主要蛋白质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8131的干面筋含量、湿面筋含量、蛋白质含量和硬度的一般配合力的正向效应值显著高于其它几个亲本,是相对较好的育种亲本.中8131×新春6号、武春3号×永3119、武春3号×辽春10号、新春9号×宁作19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在所有蛋白质性状上均表现为正向效应,可以认为是提高籽粒蛋白质性状的较好组合.  相似文献   

13.
早熟、优质、高产、抗病葡萄新品种“紫珍香”是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研究员徐桂珍和陈景隆等科技人员,以“沈阳玫瑰”为母本,用“紫香水”芽变作父本,采取有性杂交的方法,历经10年选育成功的欧美杂种四倍体鲜食葡萄优良品种,备受人们瞩目,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已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其开发应用势头看好。它的主要特点是:早初在沈阳地区于5月初萌芽,6月上旬开花,7月末浆果开始成熟,8月20日至23日浆果充分成熟,从萌芽至果实成熟仅110天左右,所需有效积温约2400t,比“巨峰”早熟20天左右。优质果实黑紫色,长卵圆形,…  相似文献   

14.
用近10年的小麦区试资料,从粒重的角度将四川麦区小麦品种分为“大粒型”、“中间型”和“粒数型”三类,通过相关及因子分析表明;我省推广小麦品种大多属“中间型”,该类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及商品性都较优良;“粒数型”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的三类品种中最好但粒重较小,商品性欠佳;而“大粒型”品种对环境适应性较差,不利高产稳产。四川小麦育种宜采用“中间型”或“粒数型”路线,特别是产量水平要有所突破,要须走“粒数  相似文献   

15.
岷山4号是阿坝州农科所小春育种课题组以980-19作母本,江麦2号作父本杂交育成的。1997年通过四川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的早熟春性小麦新品种。1988-1996年在马尔康,小金,松潘,黑水等地春播试验及在金川县和甘孜州丹巴县的冬播试验中,均表现抗病性,适应性强,品质好等高产稳产特性,该品种适宜在我州两熟区冬播和部分地区春播。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绵阳号小麦品种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绵阳号小麦品种的选育及推广应用情况进行了回顾与总结。针对四川麦区气候特点和小麦生态条件,提出了以选育穗重型小麦新品种为主攻方向的育种目标,并对育种亲本材料的选择、创新和利用、新品种的选育方法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强筋冬小麦“8901”是面包专用麦品种。它是以波兰小麦与普通小麦杂交,选育出中间材料77546-2,与优质临漳麦进行有性杂交育成。1998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2000年获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重大成果一等奖,同年获国家优质专用新品种后补助。  相似文献   

18.
在根际渗透胁迫和离体叶片水淹条件下处理的抗旱性小麦品种(旱选4号)和不抗旱性小麦品种(陇春10号)幼苗,结果表明,叶片中Put累积远大于Spd和Cad的含量,渗透胁迫下,旱选4号Put累积量大于陇春10号;而水淹时,两者Put相差不大,表明两种不同胁迫地不同小麦品种Put的生物合成和降解具有不同的作用,不同程度渗透胁迫的处理结果表明,在轻度胁迫下,多胺含量有较为明显的增加,提示多胺在胁迫防御以应中  相似文献   

19.
激科选2号”是广东师院生物系水稻育种组一九七三年用氩离子激光器处理“科揭选17号”后经三代选育而成的早造早熟品种。几年来,经各地试种,经济性状表现较好,一九七六年早造分别在增城县新塘公社南埔大队。台山县大江公社农科站、台山附城中学农场及从化县鳌头公社白兔大队等地试种。经贫下中农鉴定“激科选2号”具有以下特点:1:早熟:全生育期,有效积温约2270℃,100—105天。比早熟种“广陆矮四号”(全生育110天)及”红梅早”(全生育期110—115天)早熟5—10天。2、耐寒:“激科选2号”苗期抗寒力很强,据一九七六年早造各地试种,均比当地当家品种抗寒。据台山大江公社农科站观察,当地当家品种“台珍92”与“激科选2号”同期播种,苗期遇上强寒潮及长时间低温阴雨天气,“台珍92”死苗率达20—40%,而“激科选2号”无死苗现象,移植后刚遇上寒潮,虽然停止生长,但不会死苗,而“广陆矮四号”则死苗严重。  相似文献   

20.
在根际渗透胁迫和离体叶片水淹条件下处理抗旱性小麦品种(旱选4号)和不抗旱性小麦品种(陇春10号)幼苗,结果表明:叶片中Put累积远大于Spd和Cad的含量.渗透胁迫下,旱选4号Put累积量大于陇春10号;而水淹时,两者Put相差不大,表明两种不同胁迫对不同小麦品种Put的生物合成和降解具有不问的作用.不同程度渗透胁迫的处理结果表明,在轻度胁迫下,多胺含量有较为明显的增加.提示多胺在胁迫防御反应中可能起第二信使或生长调节物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