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由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主办的"2009年眼科诊治新进展国际研讨会"于2009年6月20日在长春召开。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加尔维斯敦医学院及视觉科学系主任Godley、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加尔维斯敦医学院及视觉科学研究所林海江教授、北京大学人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河北省各医院的消化内镜清洗消毒调查情况.方法: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河北省41家医院的消化内镜消毒情况进行调查了解.结果:本次发放调查问卷41分,收回41份,回收率100%.所有内镜中心都已制定消毒流程图,其中48.1%的医院配有专门内镜清洗消毒人员;能进行全面防护的医护人员只有23.9%;检查前主动进行乙肝表面抗原筛查的医院占94.8%;在内镜清洗消毒过程中使用多酶洗剂的医院占90.4%,使用化学消毒剂的占97.4%,消毒时间达到要求的占85.6%.消毒结束后内镜孔道使用无菌水冲洗占比28.5%,内镜使用完毕后注入内镜孔道乙醇占19.8%,医院配有自动清洗消毒机占9.5%,设有单独消毒室,并安装有空气净化装置的占76.5%,具有成熟内镜质量消毒监督管理体系的医院占95.6%.结论:河北省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流程已规范化、普遍使用高效消毒剂,内镜清洗消毒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探讨护理配合在内镜下消化道粘膜剥离术(ESD)中的重要作用。回顾性分析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413例内镜下胃肠黏膜剥离术(ESD)的护理配合体会。  相似文献   

4.
研究急诊消化内镜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防范对策。参与此次研究的患者总共有102例,主要是选取的甘肃省敦煌市医院2019年1月~2019年8月期间收治的消化道疾病患者,需要研究人员将该部分患者按照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与观察组(51例),对照组消化道疾病患者需要运用常规急诊消化内镜护理,而观察组消化道疾病患者需要对急诊消化内镜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对策,运用急诊消化内镜安全防范对策,对比两组患者安全隐患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观察组消化道疾病患者运用急诊消化内镜安全防范对策后安全隐患发生率为1.25%,而采用常规护理方案的对照组消化道疾病患者安全隐患发生率为8.78%,观察组安全隐患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差异,具有实际统计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69%,相较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6.45%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对急诊消化内镜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用安全防范对策,能够有效降低安全隐患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儿童胃肠病和临床营养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ediatric Gastroenterology and Nutrition)于2013年12月4~7日在杭州举行。会议邀请美国、英国和国内的儿科消化病和临床营养学科的知名专家,就"小儿消化系统疾病与临床营养管理"的热点问题展开深入讨论与交流。会议围绕"胃肠道免疫性疾病、婴儿胆汁淤积研究进展、儿科消化内镜进展、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营  相似文献   

6.
<正> 超声内镜(Eus)是近十余年开发的新技术.它始于1980年汉堡欧洲第四次消化内镜学会,会上西德的Strohm和美国的Dimagno等首次公布了将超声内镜应用于诊断消化管疾病的报道.十余年来Eus的器械有了很大的改进和发展,其临床应用范围也日渐扩大,被称为胃肠道内镜学最精确的影像技术,解决了消化管管壁异常及其周围脏器病变的诊断问题,尤其在消化道癌肿的分期、粘膜下病变、巨大目皱襞,胰腺小肿瘤等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犊牛消化不良是犊胃肠消化机能障碍的统称,是哺乳期常见的一种胃肠疾病,本病可因腹泻及机体代谢紊乱引致中毒而表现为一种综合症。临床经过可分为单纯性消化不良和中毒性消化不良两种类型,前者主要呈现消化和营养的急性障碍和轻微的全身症状,而后者呈现严重的消化障碍,机体  相似文献   

8.
2005年7月,大连交通大学与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充分整合已有的实验设备与人力资源,共建了大连交通大学现代轨道交通研究院。研究院自成立以来,积极满足铁路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加快铁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加强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绩。2009年9月,研究院被国家科技  相似文献   

9.
通过建立静态体外胃肠模拟实验,分别对梭子蟹和贻贝原料样品、蒸煮样品、蒸煮水和蒸煮样品经胃肠模拟消化及透析后的样品中砷形态分布特征进行定量与定性研究。结果显示贻贝样品中13.7%±1.62%的总砷和梭子蟹样品中6.1%±0.92%的总砷量在蒸煮过程中可以从样品基质转移并释放到蒸煮水中;煮熟的贻贝样品经模拟胃肠消化液处理后有2.3%±0.47%的总砷量和煮熟的梭子蟹样品经模拟胃肠消化液处理后有3.5%±0.75%的总砷量可透析并最终可能参与人体循环代谢过程;定性研究发现,加热蒸煮和胃肠模拟消化等过程对样品中的砷形态物改变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8月10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和日本香川大学等资助,长春理工大学承办的IEEE—ICMA 2009机电一体化及自动化国际会议召开。来自中国、法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的千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小学科技》2010,(5):F0002-F0002
<正>2009年底,由上海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主办的"绿野寻踪"少年儿童生态知识校际大比拼上海赛区活动在闵行区颛桥中心小学隆重举行。上海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会员、颛桥中心  相似文献   

12.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以往内科治疗疗效较差 ,近来内科药物及内镜治疗广泛用于临床且简便有效 .综合近年文献 ,综述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药物和内镜治疗现状及进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应用内镜微波组织凝固疗法(EMCT)治疗胃息肉、胃癌、消化性溃疡三种疾病21例、39次治疗。提出了溃疡面搔刮加微波凝固治疗难治性溃疡、及EMCT联合内镜下局部注射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等方法。胃息肉13例27枚及Ⅱa型早期胃癌1例与消化性溃疡3例全部达到治愈。85.2%的胃息肉EMCT一次治疗成功,Ⅱa型早癌一次成功,消化性溃疡2例一次成功。进展期胃癌4例均达到肿块缩小、狭窄的胃腔扩大与自觉症状改善的效果。鉴于疗效显著,认为三种疾病均适用本疗法;并就EMCT的适应症、使用限度和治疗目的作了讨论;展望了以EMCT作为早期胃癌经内镜根治疗法手段之一的远景。  相似文献   

14.
分析消化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的影响因素,探讨质量管理对策。研究对象为甘肃省中医院使用过的150件胃镜与160件肠镜,将2018年1月~2018年6月实施《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的时间段设为实施后,将2017年4月~2018年10月未实施技术规范的时间段设为实施前,比较两个时间段胃镜与肠镜的灭菌效果,分析影响因素,提出质量管理对策。实施前,胃镜消毒灭菌合格率为86.67%,实施后合格率为100.00%;肠镜实施前的消毒灭菌合格率为82.50%,实施后为100.00%,胃镜、肠镜实施前后的消毒灭菌合格率均存在较大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施前,共有48件消化内镜消毒灭菌不合格,其中,清洗剂或消毒剂浓度不够10件,浸泡周期不标准11件,清洗消毒过程不仔细9件,工作人员操作不规范12件,消毒后内镜存放不当6件。导致消化内镜消毒灭菌效果不合格的因素有清洗剂或消毒剂浓度不够、浸泡周期不标准、清洗消毒过程不仔细、工作人员操作不规范、消毒后内镜存放不当,院方要严格执行相关消化内镜消毒灭菌相关卫生标准,提高合格率。  相似文献   

15.
<正> 为了给县、地、市各级医院内科医师以及实习医师和医学生临床查阅,解决实际问题,我院内科教研组、附院内科、武汉市二医院内科会同武汉地区某些有关专家编写了一本《实用内科医师手册》。该书以多发病、常见病为主,坚持以“实用为中心”的精、简、新原则,文字简明、内容精要,重点突出,别具一格,力求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兼顾国外先进诊疗技术。估计五十万字,共分四篇。  相似文献   

16.
朱永平  王培儒 《甘肃科技》2012,28(16):158-159
探讨了难治性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回顾分析了甘肃省永昌县妇幼保健站2009-2011年间与永昌县医院外科、内科联合常规治疗23例难治性气胸患者病例的治疗效果.23例难治性自发性气胸,死亡2例;对照组29例非难治性气胸,无1例死亡.难治性气胸以高龄患者及复发性气胸居多,并发症多.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探索应用综合性实验教学法,培养护生的核心能力。方法:选择2009级四年制护理本科专业学生58名,采用与往届不同的教学方式,在外科和内科护理实验课中,引入综合性实验教学模式。结果:学生普遍认为新的实验教学模式促进了学习;实习生所在医院反映2009级学生整体表现优于2008级学生。结论:综合性实验课程有助于培养护生的核心能力,适应现代护理人才培养要求。  相似文献   

18.
《甘肃科技》2006,22(12):F0002-F0002
马力,教授主任医师1967年毕业于兰州医学院,1968年至1978年在甘南迭部县医院工作,1978-1982年攻读研究生获得第二军医大学硕士学位,1982年至今在兰大二院(兰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工作,历任消化科主任,大内科副主任,内科教研室副主任,研究生导师。国内知名消化病专家,  相似文献   

19.
胃磁图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胃磁图法是一种新型的胃肠疾病的诊断方法。用此法测得的正常人胃排空时间与传统的钡餐法以及新近的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所测的基本一致。本文介绍胃磁图法应用于临床,检测人体胃肠消化动力学过程;诊断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症以及观测药物对胃功能性疾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沙生民族药沙芥提取物药用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沙生民族药沙芥提取物的镇痛、镇咳和促胃肠动力活性,探索其促胃肠动力机理。方法通过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实验,观察其镇痛作用;采用浓氨水喷雾法观察其镇咳作用;考察小鼠便质便次、胃排空和肠推进等指标。结果沙芥提取物能明显抑制由物理和化学刺激引起的疼痛;浓氨水喷雾实验显示沙芥具有一定的镇咳作用;促胃肠动力研究显示沙芥能明显增加小鼠的便次、增加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结论沙芥提取物具有镇痛、镇咳作用,具有良好的促胃肠动力活性,胃与小肠均为其作用部位。这为沙芥应用于治疗疼痛、咳嗽和促进消化提供了药理学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