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对多种醇胺-H2S-CO2-水体系的气液平衡模型分析考察的基础,提出了混合醇胺体系的拟平衡常数法模型,这种模型不需要从混合醇胺的溶解度数据回归参数,且形式简单,求解速度快,可用于工业模拟优化软件包。  相似文献   

2.
以电化学方法研究了ZrO2-Tb2O3.5-Y2O3复合氧化物体系的混合电导和氧渗透性,并从固体缺陷化学的角度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组成范围内(Tb含量高达50mol%),试样皆为面心立方萤石结构,其晶格常数随Tb含量增多而线性增大.Tb元素的变价及其随温度和组成的依赖关系决定了体系的混合电导性质.Tb含量的增多导致电子电导的增大,而Y的掺入对其电性质的改善不明显.氧渗透性决定于材料电子电导和离子电导的综合作用,氧渗透通量较ZrO2-Y2O3体系提高了1~2个量级.氧渗透过程机制遵循氧离子和电子空穴通过材料膜的体扩散为控制步骤这一模型.  相似文献   

3.
用Na+和Cl-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了25℃时NaCl-Na2SO4-H2O三元体系中离子强度为0.4~4.5mol·kg-1时NaCl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用Pitier方程、Kumar的混合规则及改进的平均球近似法对NaCl-Na2SO4-H2O体系中NaCl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进行了预测。预测值与实验值相比较表明,在离子强度较小时,三种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值均较为接近;离子强度较大时,改进的平均球近似法的预测值与实验值最接近。  相似文献   

4.
玻璃导体混合碱效应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玻璃导体中存在的“混合碱效应”,以0.50P2O5-0.50[XNa2O-(1-X)Li2O]体系玻璃为例,根据弱电解质理论,通过一种假设溶液模型导出了具有一种形成体和两种改良体的三元混合玻璃的总导率随两种改良体氧化含量而变化的数学表达式。  相似文献   

5.
用Clegg-Pitzer方程关联了HNO3-H2O和UO2(NO3)2-H2O单一电解质水溶液离子 平均活度系数。在此基础上考察了有无混合参数对HNO3-UO2(NO3)2-H2O非对称混合电解质 水溶液体系的关联和预测功能的影响,并与原Pitzer方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Clegg-Pitzer 方程在电解质浓度适用范围及预测精度方面均优于原Pitzer方程。  相似文献   

6.
从0.7B2O3-0.3〔XNa2O-(1-X)Li2O〕体系玻璃的电导率随摩尔分数X而变化,且在X=0.5附近出现极小值这一实验事实出发,在考虑到所用溶液模型的同时,着重指出了带电体离子间的相互作用,从中导出了总电导率的数学表达式,因而更加圆满地解释了这种混合玻璃电导率下降的特殊现象。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粒径为0.048~0.050mmFe3O4与Cr2O3在过氧化氢-柠檬酸水溶液中的溶解特性.单一组分的H2O2和柠檬酸分别对Cr2O3和Fe3O4有较高的溶解量,而混合体系则大大降低了Cr2O3和Fe3O4的溶解量;Fe3O4在混合体系中的溶解量随pH的升高而降低,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用振荡溶液保持固体颗粒悬浮状态的情况下,在60分钟内能达到络合溶解平衡;Cr2O3在混合体系中的溶解量,在改变pH、温度和振荡时间的情况下均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8.
在PH为2的B.R-甲醇混合溶液中,2-羟基喹恶啉在-0.60V有一单扫描示波极谱还原峰,峰高与2-羟基喹恶淋浓度在4.0*10^-6-6.2*10^-4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
针对玻璃导体中存在的“混合碱效应”,以0.50P2O5-0.50[XNa2O-(1-X)Li2O]体系玻璃为例,根据弱电解质理论,通过一种假设溶液模型导出了具有一种形成体和两种改良体的三元混合玻璃的总电导率随两种改良体氧化物含量而变化的数学表达式.  相似文献   

10.
给出了NaAc-NaBr-H2O三元体系中NaAc·3H2O-NaBr·2H2O多温截面图,为研究NaAc·3H2O-NaBr·2H2O相变贮热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由NaAc·3H2O和NaBr·2H2O可制得38~53℃的混合相变贮热材料。  相似文献   

11.
利用定态流动法对超临界CO2萃取茶多酚水溶液进行研究,测定茶多酚水溶液在CO2中的溶解度数据,采用P-R状态方程对文献中SVE体系中茶多酚在超临界CO2溶解度数据,得到相应的二元相互作用参数k1 3,结合40℃下茶多酚水溶液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数据得到的k 23,预测茶多酚水溶液的相平衡数据。计算值和实验值比较结果表明:P-R状态方程模型计算值和实验数据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2.
醇胺法选择性脱除H2S侧线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上海宝钢化工公司二期脱硫装置中脱硫选择性较低、能耗较高的现象 ,通过现场实验考察了一乙醇胺、N -甲基二乙醇胺及其各种配方对 H2 S、CO2 的脱除效率及脱硫选择性。发现在合适的气液比条件下 ,采用复合脱硫剂 DS3# ,可使原料气中 H2 S的脱除效率达到 96%以上 ,而对CO2 的脱除效率则低于 40 %  相似文献   

13.
IntroductionStatistical associating fluid theory ( SAFT) [1,2 ] is awidely used equation of state( EOS) for modellingmolecules as chains of covalently bonded spheres.The BACK EOS[3 ] and the subsequent SAFT-BACK EOS[4] model molecules as convex bodiesinco…  相似文献   

14.
油气田开发中H_2S/CO_2腐蚀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首先分别探讨了CO2腐蚀和H2S腐蚀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进而讨论了H2S/CO2共存条件下的腐蚀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国内外H2S/CO2腐蚀研究的现状和趋势,提出了油井管H2S/CO2腐蚀的防护措施,探讨了高酸性油气田腐蚀研究的热点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超级13Cr马氏体不锈钢在CO_2 及H_2 S/CO_2 环境中的腐蚀行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模拟油田腐蚀环境中,通过高温、高压、CO2和H2S/CO2腐蚀实验及电化学测试,研究超级13Cr马氏体不锈钢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在CO2腐蚀环境中,随着温度的升高,超级13Cr的均匀腐蚀速率呈稍微上升的趋势,点蚀轻微;在H2S、CO2共存条件下,超级13Cr的均匀腐蚀速率变化不大,点蚀严重,当Cl-的质量浓度为160g.L-1时,其最大点蚀深度可达28μm.超级13Cr的点蚀电位明显高于普通13Cr的点蚀电位,温度升高、Cl-的质量浓度增大和H2S气体的存在降低了超级13Cr的点蚀电位,而CO2对超级13Cr的点蚀电位影响不大;在N2、CO2环境中,超级13Cr的回复电位都在钝化区间,且回复电位较高,具有良好的再钝化能力.H2S气体的存在同样使超级13Cr的回复电位和点蚀电位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6.
采用PVT法,在高压条件下测定了CO2在大庆原油和地层水中的溶解度,并计算了饱和CO2油、水相的密度和膨胀系数.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CO2在原油和地层水中的溶解度随压力的升高而增大,饱和CO2油、水相的密度随CO2溶解度的增大而线性增大.饱和CO2液相的膨胀系数受实验压力和CO2溶解度的影响较大,受液相组成的影响很小.实验还测定了CO2在不同油水体积比混合物中的溶解度,发现恒定温度下CO2在油水混合物中的溶解度只与压力和液相组成有关,而不受其他条件影响.  相似文献   

17.
The effect of H2S on the corrosion behavior of 316L stainless steel was investigated using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by changing the gas condition from CO2 to H2S and then back to CO2. The presence of H2S showed an acceleration effect on the corrosion of 316L stain-less steel in comparison with CO2. The acceleration effect remained even after the complete removal of H2S by CO2, indicating that the pas-sive film was irreversibly damage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passive film was composed of Cr2O3, Fe2O3, and FeS2 after being immersed in H2S-containing solutions. The semiconducting property of the passive film was then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Mott–Schottky approach. The presence of sulfides resulted in higher acceptor and donor densities and thus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deterioration of passive films.  相似文献   

18.
针对高CO2含量天然气在气藏衰竭式开发过程中存在的溶解气释放效应导致动储量无法得到有效评价的问题,建立了考虑水侵、应力敏感效应、水蒸气含量以及溶解气释放效应的物质平衡方程。采用PVT实验研究了CO2含量分别为3.18%~53.90%的天然气混合物在压力由53.01 MPa降低至3.01 MPa的溶解度变化情况,回归得到了溶解度的预测模型。为了研究高CO2含量对气藏的动储量评价方面的影响,分别利用压降法、考虑应力敏感储量计算模型、考虑应力敏感、水蒸气含量及水蒸气膨胀量的储量计算模型,以及针对高CO2含量提出的计算模型对A气藏动储量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不考虑高CO2含量天然气的释放效应计算得到的动储量结果普遍偏高,误差范围在(0.69~2.55)×108 m3,因此,高CO2含量天然气的释放效应在气藏的动储量评价过程中不能被忽略。  相似文献   

19.
将统计热力学模型与作者建立的传热反应速率理论相结合,通过液体混合物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能、分子的大小和形状,将液体混合物的导热系数与汽液平衡相互联系起来,使这两类液体混合物的性质统一到分子间相互作用能、分子的大小和形状这一液体混合物的共性上,对这两类性质进行统一的描述,研究这两类性质之间的关系。对11对二元体系根据液体混合物的导热系数对汽液平衡进行了推算。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液体混合物的模型能够描述它们的导热系数与汽液平衡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0.
利用公式△H=-0.1196n/λ计算了S、H2S及CS2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火焰温度,并推测了三种物质燃烧反应的机理.S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火焰温度计算值为2086 K,与测定值2093K接近,误差为-0.30%.H2S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火焰温度计算值为2238K,测定温度2383K,误差为-6.1%.CS2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火焰温度计算值为2502K,测定温度2468K,误差为0.14%.根据燃烧反应的火焰温度,推测S、H2S及CS2在氧气中燃烧反应机理.S燃烧反应机理为:(1)O2+ hv→2O·,(2)S +O·→SO+hv,(3)2SO+O2→2SO2,(4)SO2+O·→SO3 +hv.H2S燃烧反应机理为:(1)O2+ hv→2O·,(2) H2S→H2 +S,(3)H2 +O·→H2O+hv,(4)S+O·→SO+hv,(5) 2SO+ O2→2SO2,(6)SO2 +O·→SO3+ hv.CS2燃烧反应机理为:(1)O2+hv→2O·,(2) CS2→C +2S,(3)C+O·→CO+ hv,(4)CO+O·→CO+hv,(5)S+O·→SO+ hv,(6)2SO+ O2→2SO2,(7)SO2+O·→SO3+ h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