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不同粒径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及掺入牙膏后对水溶液中镉离子的吸附作用。将粒径为20 nm、60 nm、12μm的HA及按质量分数3%掺入牙膏后分别配制成一系列浓度的悬液,加入0.2 mg/L的镉离子溶液中,静置24 h后取上清液用电感藕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测定残余镉离子的量,计算HA及掺HA牙膏对镉离子的吸附率。3种粒径的HA对镉离子的吸附率均达70%以上,掺3种粒径的HA牙膏对镉离子的吸附率平均达50%以上,均以20 nm HA及掺20 nm HA牙膏的吸附率最高。纯HA及掺HA的牙膏对镉离子均有一定的吸附能力,以粒径最小的20 nm吸附率最好,掺HA牙膏吸附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2.
采用稻壳灰吸附柱吸附含铅废水,通过吸附量的计算及穿透曲线的绘制探讨了不同质量浓度共存锌离子对吸附过程的影响.并通过Thomas模型及Yoon-Nelson模型拟合,分析共存锌离子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共存锌离子质量浓度越大,稻壳灰对铅离子的吸附量越低,吸附到达平衡的时间越短,同时锌离子占据了部分吸附位点,并没有改变稻壳灰与铅离子的结合方式.  相似文献   

3.
氨基膦酸树脂对汞、铅混合液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氨基膦酸树脂对汞、铅混合溶液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树脂对混合溶液中的汞、铅都能产生吸附;当混合溶液中汞、铅浓度相同时,树脂对铅的吸附率要大于树脂对汞的吸附率;当混合液中汞、铅浓度不相同时,在实验条件下,无论是汞的浓度大于铅的浓度,还是铅的浓度大于汞的浓度,其吸附率都是树脂对铅的吸附率大于树脂对汞的吸附率;当树脂的功能基与溶液中汞、铅离子的物质的量相当时,树脂能基本完全吸附溶液中的汞、铅离子.所以,氨基膦酸树脂可作为含汞、铅废水的实用吸附剂.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以海鲜菇菌糠作为生物吸附剂时,对废水中重金属Cu~(2+)的吸附性能。本文通过单因素静态吸附实验确定了溶液初始pH值、铜离子初始浓度、吸附剂加入量、吸附时间及吸附剂粒径大小对菌糠吸附性能的影响,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的吸附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单因素条件为:溶液初始pH 5、Cu~(2+)初始浓度10 mg/L、吸附时间150 min、吸附剂加入量28 g/L,吸附率最大为72%;正交试验分析显示Cu~(2+)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吸附剂加入量、pH为显著因素,优化后Cu~(2+)初始浓度为15 mg/L、pH 5.5、吸附时间150 min、加入量为32 g/L,吸附率可达78%。海鲜菇菌糠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经济的生物吸附剂对废水中重金属铜离子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望用于废水处理。  相似文献   

5.
合成锰钾矿型化合物对Pb2+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锰钾矿是一种对重金属离子有较强吸附作用的水处理剂.实验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合成的锰钾矿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对铅离子吸附能力的影响,并对吸附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合成锰钾矿在较高温度、中性pH值、低粒径的条件下对铅离子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当铅离子质量浓度小于300 mg.L-1时,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最大理论吸附量为126.58 mg.g-1.  相似文献   

6.
固定化细菌对废水中低浓度铅离子的吸附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研究了固定化细菌对废水中低浓度铅离子的最佳吸附条件.结果表明:固定化细菌对铅离子的最佳吸附条件是:吸附平衡时间为2 h,pH值为6,吸附温度为40℃,离子浓度为1 μmol/L;镉离子的存在能够影响固定化细菌对铅离子的吸附.Langmuir与Freundlich方程均适合描述固定化细菌吸附铅离子的热力学过程,Langmuir方程能更好地描述其吸附规律.  相似文献   

7.
活性炭处理含铅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铅是一种对人体危害极大的重金属元素,它对水体产生的污染严重影响人类的正常生活。采用活性炭为吸附材料,研究其对废水中铅的吸附作用和机理。研究内容分以下几方面:选用吸附剂粒径、吸附剂用量、搅拌时间、pH、废水浓度以及吸附剂再生等因素对吸附效果影响的探讨。试验结果表明,该活性炭可不选粒径直接使用,活性炭用量为2.0g/100mL,室温下搅拌(110r/min)30min,pH选择6-7,经处理后,废水的铅离子去除率最高可达99.3%,剩余浓度是0.08mg/L,低于《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25466-2010)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8.
采用秸秆纤维素研究了模拟鱼露中残留铅离子的吸附脱除过程。分别研究了吸附时间、溶液p H值、吸附剂用量以及铅离子的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吸附时间为240 min,溶液p H值为6,吸附剂添加量为0.25 g,初始浓度为6 mg/m L时,吸附容量最高达到92.85 mg/g。并且酶解液中高浓度Na Cl与L-谷氨酸皆对铅离子脱除有较大抑制,而多肽对铅离子的吸附具有较大地抑制。实验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纤维素对鱼露中铅离子的脱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基于煤基炭膜设计了一种新型电控膜分离系统,在煤基炭膜电极上采用电控离子交换(ESIX)技术,使铅离子进行周期性的吸/脱附过程,并结合液路系统实现废液中低浓度铅离子的连续分离。实验中分别考察了膜电极施加电位、铅离子初始质量浓度、再生液pH值对炭膜铅离子分离效果的影响,进而评价膜电极的分离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膜电极施加电位时,铅离子的吸、脱附效率与未施加电位时相比分别提高了2.2倍和2.3倍;随着膜电极吸附/脱附时所加电位分别增大至-0.5 V和1.1 V,铅离子的吸、脱附效率不断增大,且施加电位时,经炭膜处理后的溶液中铅离子质量浓度为0 mg/L,去除率为100%;随着铅离子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加,铅离子的吸附量不断增加;由再生实验可得,再生液pH=3时脱附效率高达99%.  相似文献   

10.
采用自模板法合成了硫化镍空心纳米颗粒用于选择性去除废水中的铅离子。研究表明,硫化镍空心纳米颗粒对废水中的铅离子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吸附容量高达695.47 mg/g,10分钟可以将铅离子浓度从10 mg/L降低到3μg/L的痕量水平。该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二阶模型,表明吸附机理是通过M-S键结合的化学吸附。铅离子的吸附等温线与Langmuir等温模型一致,表明该吸附是单层吸附。在其他离子共存的情况下,硫化镍空心纳米颗粒仍然对铅离子表现出显著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1.
用壳聚糖脱除废水中的铜离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利用脱乙酰基壳聚糖絮凝剂絮凝除铜的方法.考察了氢氧化物、pH值、铜离子质量浓度、絮凝时间以及絮凝温度对去除率的影响.当pH=8时,用壳聚糖吸附铜离子,水样铜离子质量浓度低于100 mg.L-1时,除铜率在99%以上;即使铜离子原始质量浓度在400 mg.L-1,残液铜离子质量浓度仍符合国家废水排放标准.用NaOH絮凝沉淀,pH=11时,除铜率达100%,耗碱量大,不符合废水排放的酸度要求.  相似文献   

12.
采用悬浮聚合法合成了丙烯酸系高吸油性树脂。考察了树脂对硝基苯以及对模拟消防废水中硝基苯的吸附性能。研究了吸附树脂量、硝基苯初始浓度、吸附温度、离子浓度、pH等因素对均相含硝基苯的消防水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5 h后,对纯硝基苯的最大吸油率为30.5 g/g,吸附10 min后,对硝基苯吸油率达饱和吸油率的50%。当树脂用量为25 g/L时,硝基苯去除率达70%。树脂还具有良好的耐热及耐酸碱性,且离子浓度对吸附率无显著影响,因而能用于多种环境体系。  相似文献   

13.
利用合成纳米锰钾矿去除模拟废水中Cd(Ⅱ),研究不同去除反应条件对废水中镉离子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纳米锰钾矿对水溶液中Cd2+的去除平衡时间约为2h;在Cd2+质量浓度为50mg·L-1、溶液初始pH=6.50、反应温度25℃、处理剂粒径96~120μm、每升模拟废水中投加2g合成纳米锰钾矿时,平衡后Cd2+去除率为90.6%.当Cd2+质量浓度不高于300 mg·L-1时,吸附等温线近似符合Langmuir模型,合成纳米锰钾矿最大理论吸附量为120.5mg·g-1.纳米锰钾矿对于Cd2+的去除是表面配位吸附、静电吸附、离子交换三种模式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磺化煤的制备方法和原理。研究了磺化煤吸附模拟废水中重金属离子Cr6 的吸附特性及其粒度、用量、吸附作用时间、吸附温度、pH值和吸附液初始浓度对吸附量的影响,初步探讨了磺化煤吸附重金属离子的机理。试验研究表明,pH值是影响磺化煤吸附作用的主要因素,吸附性能随着pH增加发生变化。磺化煤吸附Cr6 的动力学研究表明,吸附符合一级吸附动力学模型。磺化煤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模型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  相似文献   

15.
利用合成纳米锰钾矿去除模拟废水中Cd (Ⅱ),研究不同去除反应条件对废水中镉离子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纳米锰钾矿对水溶液中Cd2+的去除平衡时间约为2 h;在Cd2+质量浓度为50 mg · L-1、溶液初始pH=6.50、反应温度25℃、处理剂粒径96~120μm、每升模拟废水中投加2g合成纳米锰钾矿时,平衡后Cd2+去除率为90.6%.当Cd2+质量浓度不高于300 mg·L-1时,吸附等温线近似符合Langmuir模型,合成纳米锰钾矿最大理论吸附量为120.5mg·g-1.纳米锰钾矿对于Cd2+的去除是表面配位吸附、静电吸附、离子交换三种模式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粉煤灰、粘土、膨润土等从溶液中去除有毒金属铅离子的吸附过程.动态试验显示,粉煤灰、膨润土对铅离子的吸附达到平衡状态的时间为24~72h,粘土为144h.吸附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膨润土对铅离子的吸附能力远大于粘土、粉质粘土,且粉煤灰和膨润土相当,平衡吸附模型充分说明在高质量浓度下,铅离子在粘土、粉质粘土、粉煤灰、膨润土上的吸附最符合Langmuir等温线.试验结果还表明,随着吸附剂中铅离子质量浓度的增加,粉煤灰等吸附剂对铅离子吸附的百分率均呈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碱活化-煅烧生物炭对水中重金属的吸附性能,采用氢氧化钠活化-管式炉煅烧制备柚子皮生物炭,通过吸附水中铅离子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碱活化-煅烧后柚子皮粉在扫描电镜下呈片状结构,表面平整,结构有序,杂质明显减少,内部有丰富的孔道,为后续吸附反应提供了充足的条件;红外光谱分析得知羧基、羟基类基团起到主要的吸附作用;pH、震荡时间、吸附剂用量、重金属铅离子的初始浓度和震荡温度等因素,都对碱活化-煅烧生物炭吸附水中重金属铅离子有显著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出用5%氢氧化钠改性并经过管式炉煅烧后的改性柚子皮粉对重金属铅离子的去除率可达到98%以上。分别用Langmuir和Freundlich对吸附等温方程进行拟合,未经煅烧的柚子皮粉吸附废水中重金属铅离子吸附等温线更符合Freundlich等温方程,经煅烧的柚子皮粉生物炭吸附废水中重金属铅离子的吸附等温线更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  相似文献   

18.
李云亭  崔天顺  周文剑 《科技信息》2011,(24):I0022-I0023
本文研究了产于广西资源县车田乡的红辉沸石对重金属离子铅的吸附性能,考察了铅离子溶液的pH值、温度、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等因素对吸附率的影响。实验研究初步得出红辉沸石对铅离子的最佳吸附条件为:25℃,pH=5.0~6.0即弱酸条件,吸附时间为2.5h,当铅离子浓度为100 mg/L,沸石投加量为1.0g,其吸附率为92%~93.5%;用H2SO4改性沸石后对铅离子的吸附率和吸附容量影响有较大提高,平均吸附容量达2.271mg/g,经过再生实验结果仍然具有较高的吸附率。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当前重金属离子废水处理工艺繁琐、费用居高不下等问题,采用廉价的改性油酸作为液体吸附剂吸附废水中的重金属,并借助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温度、初始铜离子浓度、吸附时间及油酸改性条件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得出了吸附等温线和最佳吸附条件。结果表明,当初始铜离子质量浓度为100 mg/L,吸附时间40 min,温度40℃,油碱质量比20∶1时,废水中铜离子的去除率可达99%以上,处理后的废水能够达标排放或回用;吸附后油酸能够用酸再生并得到硫酸铜。  相似文献   

20.
采用改性生物质吸附材料,对去除模拟废水中重金属Cu离子的吸附影响因素展开研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影响吸附效果的生物质材料花生壳投加量、反应体系pH、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变量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在Cu离子初始浓度50mg/L、反应体系pH4、反应温度20℃、反应时间120min、花生壳投放量0.8g/100mL时,对Cu离子吸附效果最好,吸附率可达90.63%;各因素对吸附模拟废水中重金属Cu离子的影响顺序为p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投加量.研究表明,花生壳对模拟废水中重金属Cu离子具有良好的去除作用,但其实际应用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